主要业务有音乐、社区、搜索和个人四个板块,产品拆解如图:
大学的时候喜欢边听音乐边写作业,有一天我在网页搜索框输入独立音乐搜索,其中有一条橘红色标识的音乐播放器,写着“独立音乐—标签”的字样。
我点进去看到里面一长串的音乐列表,点击第一首按顺序播放,发现里面歌曲风格迥异,很能让人沉浸在其中,让人放下手中其他的事专心去聆听,这之前我只当音乐是背景,突然感觉好音乐用来当其他的背景就是一种浪费,因为它不仅仅是听觉上层面上,还可以激发人的思维与创造力。
欣喜之余我点进去主页,发现是一款叫“虾米音乐”的软件产品,使用了几天后便在虾米音乐里发现了“新大陆”,它根据音乐的属性进行了很细致和专业的分类,每个分类下面都有代表作和音乐人,这给音乐小白提供了很好的认识不同类别音乐的机会。
后来“虾米音乐APP”上线,支持收藏的歌曲自动下载,而且会根据听过的音乐自动推送相同风格的曲目,这让我有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虾米音乐的产品定位是对歌手、歌曲有想较为深度的了解,对音乐有高品质追求的流行音乐及小众音乐爱好者提供高品质专业的音乐内容的发现、消费及交流平台。
从业务分部可以看出:这几款产品的核心业务——音乐,都围绕音乐库和推荐展开,虾米音乐在2014年启动寻光计划,以此来扶持原创音乐人,APP首页也有原创音乐人和MQA高品质专区,可以看出虾米音乐比较注重音乐品质和新兴的市场资源。
2.3.1电台
酷狗推出的AI朗读电台比较新颖,但播放量太少,难行成差异点。虾米音乐的电台只有音乐电台,且一打开就有“虾米电台”和“时光电台”2个入口,内容呈现以歌曲+动态背景+弹幕的方式,播放的曲目根据个人的口味进行推送,也有其他分类可供选择,弹幕显示只占2行,且匀速缓慢,动态背景多为插画式的gif图,播放时可滑动进行下一首,类似于目前短视频的模式,设计交互别出心裁,bgm和动态背景的结合能让用户静下心来,空间给人一种“精神树洞”的感觉,用户可以随意抒发心情,综合来看想给用户沉浸式的体验以引流或付费下载。
2.3.2社区
2.3.3视频
随着视频内容的多样性和平台的开放,酷狗和网易云的很多视频已经远离了音乐的范畴,比如有许多娱乐搞笑等方面的视频,并且有很多搬运其他平台的内容,这就造成了在视频领域音乐软件很难有突破的难题。
2.3.4直播
随着2016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国内直播平台多达2000多个,直播所具备的强互动性、及时性和去中心化等优势,让其能够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连接主播和受众群体。
除了虾米音乐之外,其他三款APP都涉及直播业务,音乐直播相较于其他娱乐的直播门槛比较高,主播中不乏一些知名音乐人,因此音乐直播平台是发现音乐人、传播原创内容的阵地,也是保持用户粘性的一种手段,也进一步解决了音乐人的曝光和收益,对于平台来讲是商业化的一种变现方式。
酷狗音乐是最早开通直播业务的平台,到现在为止直播的音乐人在音乐APP中也是最多的,在直播分类中就有歌手类别。
网易云音乐直播业务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音乐的社交属性,网易云音乐的直播分类众多,在音频直播中,唱歌、情感、声控等类型内容的受众很高,更有为新人准备的主播学院,看得出网易云音乐对直播业务的重视。基于强大的用户群体,LOOK直播的音频直播功能上线8个月即已牢牢占据行业第一阵营的位置。
2.3.5社交
2.3.6K歌
可以看出酷狗音乐虽然缺少社区氛围,但其一对一快节奏的社交属性以及强大的功能依然是保持用户粘性的有效方式。
2.3.7会员
2.3.8总结
在和用户的互动方面,虾米音乐的社区内容比较精尖,电台和趴间也已曲目为载体,社区氛围在以ugc为主的网易云音乐之下,酷狗音乐的K歌和社交极大地拉动了用户活跃度,补齐了缺少社区氛围的短板。虾米音乐和用户互动的方式比较少,在保持高水准的格调下提高用户活跃度是一个难题。
根据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基于满足用户最核心的音乐消费需求,四款产品在曲库资源和音乐的多元体验上的发展战略几乎一致。
2.4.1产品前期的用户积累
而网易云音乐起步较晚,通过乐评、歌单、社交等元素在冷启动阶段吸引优质的乐评人和音乐爱好者,开拓出了一条成功的商业路线,为之后的发展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2.4.3音乐品质与体验的比较
在音乐体验上,四款APP先后都推出SQ无损音质,虾米音乐与MQA公司的合作受到音控用户的好评,在音质方面,虾米音乐能提供给会员更多的选择。除了音质外,各方在音效上也进行了探索。四款APP的音效如下:
从数据可看出,虾米音乐在音效的开发上比较欠缺,但在音乐细分领域以24种曲风流派+上百种小类和近百种歌单分类占据优势,在被阿里收购后,拥有了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个性化推荐方面除了根据用户已有的风格推算外,还会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风格,这种方式避免了AI算法推荐同质化的痛点,为用户发现更多音乐的可能性。
2.4.4横向业务的扩展
除了音乐本身,以音乐为延伸的其他业务也对平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在泛娱乐时代需满足多元化的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其他业务寻求差异化从而脱颖而出。
虾米音乐通过视觉设计和趴间等服务带给用户沉浸式体验,在社区内容上也以OGC和音乐人为核心;
网易云音乐拥有浓厚的社区氛围和社交基因,在社区业务的开发上嗅觉最灵敏,比如在17年随着用户的逐渐稳定,网易云音乐在社区业务上增长有点乏力,在受到抖音等平台的潜在威胁后,网易云音乐在17年3月率先上线短视频来紧跟市场动态,寻找新的增长点。
从商业化方面来讲,横向业务也会带来变现机会,在开展业务的同时也给平台带来了经济利益,虾米音乐在这方面也比较劣势。
2.4.5未来发展方向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硬件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大头企业都开发了智能音箱,因此和第三方合作或者自身开发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和智能音箱的匹配的氛围、音效等也值得各大平台研究。
上述图表来自易观千帆2019年10月的数据指标,根据数据可以看出:
网易云和酷狗是最具有社交属性的2个平台,网易云音乐通过社区氛围和热评墙与用户建立情感纽带,酷狗音乐的社交模式给用户带来惊喜和新鲜感,让用户时不时想点一点。
要在存量竞争下要保持用户粘性,就要紧跟市场动态,网易云音乐和酷狗音乐的UGC视频很好地满足了时下用户的偏好,瀑布流短视频killtime的属性导致启动次数和使用时长都占优,除此之外,酷狗音乐的热播综艺视频,两者的电台、视频直播也是重要因素。
另外在设计方面,网易云音乐和酷狗音乐更直观,将UGC社区、视频、直播放在显眼的一级菜单,网易云大红色的菜单设计对用户有很强的干涉性,指导用户行为。酷狗音乐的首页可以无限下滑,将用户喜好的内容全部展现。
猜测是因为网易云和虾米音乐的激励机制,网易云有领云贝活动,而且官方会对用户的每个行为进行反馈和引导,除此之外,网易云音乐的UGC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推测原因有四:
2)舍弃成本高。早期的虾米音乐都是用户上传曲目,经过十几年的沉淀,这些用户已经贡献了大量曲目和歌单,使得舍弃成本大大提高。
3)精准的个人推荐系统。几乎所有的音乐模块都有个人推荐,每日30首中会根据个人口味推荐很多类型的歌,又精准又有惊喜,而其他平台的推荐类型比较单一,有很多用户是怀着发现“新大陆”的心态去打开虾米音乐。
第三个原因是酷狗音乐拥有其他APP所有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好玩的社交功能和K歌业务;
第四个原因是,酷狗音乐的启动音和皮肤可以自定义设置,官方推出的皮肤也是四款APP中最多的,这些皮肤的用户量最多达到千万人,可以看出特别受用户喜爱。
而对虾米音乐来讲,产品定位既是优势也是劣势,特色鲜明赢得用户忠诚度的同时也损失了大部分主流市场,从虾米音乐的行业独占率可看出音乐市场用户偏好小众音乐的还是少数,而功能是否完备、内容是新颖、能否得到其他用户的回馈等才是吸引大部分用户的手段。
虾米音乐的优势与劣势:
调查主要从用户基本信息、听音乐、社区、音乐管理等这几个方面入手,挖掘更深层次的需求及问题反馈,验证优化方向的可行性。
4.1.1基本信息
4.1.2听音乐
4.1.3社区
4.1.4音乐管理
4.1.5其他
以下是整理后的用户访谈结果:
用户调研总结:
本次调研有7位用户参与,其中6位男生1位女生,2位80后,5位90后(3位95后),按照使用频率和对虾米音乐的理解深度分为轻度用户(1名出差在巴基斯坦的公司职员)、中度用户(1名学生、2名公司职员)和重度用户(1名研究生、2名公司职员)。以下是各模块的调研总结:
4.2.1听音乐
对于曲风流派和场景分类板块只有一位中度用户和2位重度用户偶尔会使用,新歌新碟板块只有一位调研用户使用过,但反馈分类太少,找不到自己喜欢的音乐种类。关于“今日音乐人”,调研中有三位用户使用过,并且都发现过喜欢的音乐人,说明“今日音乐人”的音乐内容对用户比较有吸引力,要继续保持高质量的产出。
对于播放界面除了一位轻度用户提出增加点炫酷风之外,其他用户对此没有要求,看来播放界面还是能满足大部分人的习惯。
从调研用户的反馈来看,卡带模式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遇中,一般用户在听歌时很少用到横屏,调研用户中有5位表示没用到卡带模式或很少用,另2位也仅仅是截图和怀旧,所以实用性不是很好,对于用户来讲更多是表达一种情怀,所以可以考虑在保持风格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些实用性的功能。
4.2.2社区
4.2.3音乐管理
4.2.4其他
(未完,持续更新中……)
本文由@Deii_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