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老伴却引“狼”入室?老年人谨防这些骗局!

核心提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丧偶老年人口4774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6.89%。调查显示,80%的丧偶老人有再婚愿望。

民政部近日发布的《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409亿。另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丧偶老年人口4774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6.89%。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丧偶老人有再婚愿望。

老人因为常年孤独,无依无靠,这就给了骗子以可乘之机,针对中老年人的婚骗案时有发生。

本期“e查到底”将为您追查,婚恋市场有哪些乱象?中老年人在相亲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骗局?

婚介所推荐“婚托”

近年来,到婚介所找老伴成了不少晚年孤寂的中老年人的选择。婚姻中介机构本应牵线搭桥、促成美满姻缘,但有的婚介所却利用“婚托”作幌子,诈骗征婚者钱财。

《新京报》报道过北京华盛腾达信息咨询服务部用“婚托”冒充“身家过亿”相亲对象,骗取30余人400余万元的新闻。

其中,被骗了58万的佘女士已经50多岁。她在联系到华盛腾达服务部后,一名自称“冯老师”的女工作人员让她到公司面谈,并要求先交了500元登记费。在后来的交流中,“冯老师”认为佘女士征婚要求比较高,就将她介绍给了冒充的经理“刘浩”。

这个冒牌经理告诉佘女士,想见“优质对象”要交“顶级”会员费58万元,“优质对象”大都身家上亿。“我心动了,我想交这么多钱,介绍的人也不会错。”佘女士于是和婚介机构老板签了服务合同,并补交了57.95万会员费。

随后佘女士见到的相亲对象,均称是“身家过亿”。和第三个相亲对象聊天时,佘女士提到自己向婚介机构交了50多万元成为“顶级会员”,该“优质对象”因担心承担责任,便向佘女士坦白自己是“婚托”,佘女士随即报警。

而《重庆时报》此前也曾报道过一则“老人花钱相亲疑似遭遇‘婚托’”的新闻。

70岁的孙婆婆为了“想身边有个人陪伴,照应彼此老年生活”,联系上了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一家婚介公司。老人缴纳了6500元的婚介费,与婚介公司签订了合同,合同上约定,提供的婚介人士真实可靠,并且该公司承诺提供后续服务,直到孙婆婆结婚为止。

也在签订合同那天,婚介公司当即介绍了一位男士,称其无论年龄还是家庭条件均适合孙婆婆,很快,两人就在当天见了面。一面之缘,双方都挺满意的,双方也同意继续发展。孙婆婆甚至有点不敢相信,但相亲心情迫切,也就相信了对方。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面之缘后,对方就杳无音讯了。

借互联网骗婚

网上相亲近年也在单身中老年人中兴起。据此前某婚恋网站统计,老年人的注册用户中,60岁以上会员占平台会员比例约为4%。其中60岁以上注册会员中,男性用户约占68%,女性会员约占32%。

据《中国妇女报》调查发现,多家婚恋交友网站会员注册门槛较低,性别、年龄、身高、学历、月薪、婚姻状况等个人资料可任意填写,不需经过任何审核。

北青网就报道过一则互联网骗婚新闻。还不到50岁的徐姐,属于高学历、高职称、高级管理岗位人群。离异之后她通过互联网婚恋平台择偶,并与年长近10岁的“离异男士”老贾“牵手成功”并过上了同居生活。但是,半年之后,徐姐发现自己成了第三者:老贾的儿子称父母并未离婚,而且其父借互联网骗婚已不止一次了。

而《扬子晚报》还揭露过用高价花篮设置的“爱情骗局”。

当心四类“相亲陷阱”

最美不过夕阳红。年老有伴,历来被视为晚年生活幸福的基础。以上几起案件,也集中暴露出中老年人婚恋的不易。在此,我们提醒中老年朋友注意以下四类“相亲陷阱”。

投资理财:以投资理财的形式实施诈骗,打着相亲的旗号与中老年人接触,之后推荐投资理财产品。

骗消费:提出要到商场购物或到酒吧、饭店进行高消费。随后通过退货、拿提成等形式将中老年人的钱转到自己的腰包。

骗彩礼:通过骗婚来欺骗中老年人的彩礼。不登记、以假身份登记或直接拿假的结婚证,拿到彩礼之后就闹离婚甚至直接“失踪”。

传销:不法分子以相亲为幌子引诱中老年人上钩,然后以见面为由骗受害人进行传销培训,诱惑受害人交加盟费或强迫发展下线。

老年人再婚法律风险提示

再婚老人如何摆脱财产、遗产纠纷的困扰呢?《人民政协报》援引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法官建议,提醒再婚的老年人要做好如下安排。

1.关于婚前财产协议。再婚前要将上一段婚姻遗留的财产或者故去配偶的遗产进行梳理、分配,必要时签订婚前财产协议。

THE END
1.老人陷入黄昏恋,岂料“爱情”是剧本经查,嫌疑人李某系无业人员,其通过交友软件广撒罗网,专挑独居中老年女性为目标,同时与多人交往。期间,采取伪造证照手法虚构“退休民警”身份获取信任,然后以婚恋名义诈骗受害人钱财,所有非法所得全部用于个人挥霍。 目前,李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依法刑拘,该案还在进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AyMzExOQ==&mid=2651149802&idx=6&sn=f0b8847bd8004cd0c2e80150b758c9f1&chksm=80e1d5979d4b945f439e47e689a86065d53a85569647147e99a74e7d1742d0a00c55b33a0e80&scene=27
2.利用婚恋平台欺诈中年男性怎么处理利用婚恋平台欺诈中年男性当今社会,婚恋平台的普及让不少中年男性看到了再婚或寻求伴侣的希望。可是,随着在线交友逐渐成为常态,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尤其是利用婚恋平台进行欺诈的现象,已成为不少中年男性的困扰。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常常感到措手不及,甚至是“掉进了陷阱”。如何才能有效应对这种网络骗局,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呢? http://www.wedating.cn/hunl/47358.html
3.以案说法:揭露骗局套路防范涉老诈骗在此类婚恋交友诈骗中,一边是受害人对恋爱存有美好期待,逐渐放松警惕;一边是施骗者以金钱为目标,精心设置陷阱。法院从近年审理的案例中分析得出,婚恋交友骗局常用的套路主要表现为:一是虚构身份,隐瞒婚情,假冒单身,甚至改名换姓,企图随时脱身;二是短暂交往,借口索财,假意许诺,借机骗财。行骗一方还会借助承诺结婚等http://xzsn.jsjc.gov.cn/zt/shdg/202306/t20230628_1525272.shtml
4.西安警方揭秘常见骗术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西安新闻针对不法分子不断翻新的骗术,3月23日,西安公安雁塔分局户政大队揭秘部分常见骗术,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 骗术一 保健品营销骗局让老人耽误治疗 不法分子以发放广告、赠送鸡蛋的方式,向老年人宣传公司的保健业务,以销售保健品骗取押金的方式实施诈骗。此类骗子大肆宣传不打针、不吃药,只要吃他们的保健品就能彻底治愈https://xa.ishaanxi.com/c/2022/0324/2380939.shtml
5.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平安龙江平安龙江网讯 为提高辖区老年人防骗意识,切实维护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7月22日,建三江分局前锋派出所深入辖区开展“关爱老人、预防诈骗”为主题的防范宣传活动。 活动中,民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列举典型诈骗案例等方式,向辖区中老年群体揭露各类新型诈骗方法,如常见的“养老产品服务骗局”“婚恋交友骗局”“以房养老骗局https://palj.dbw.cn/system/2022/07/22/058940427.shtml?ivk_sa=1023197a
6.涨姿势网络情场骗子,婚恋交友型诈骗专挑单身女性下手!资讯就像老年人深陷保健品骗局、中年人遭遇理财诈骗、父母遇到高考骗局、身涉囹圄的因为“捞人”送上大笔钱帛…… 人们很难面对那些为自己量身定做的骗局:从人性出发,从欲望入手。婚恋交友诈骗则同时指向人们的两重期待:实现阶级跃迁的婚姻与浪漫甜美的爱情。 https://ecoapp.qianzhan.com/detials/190801-8dc5c641.html
7.[东方时空]警惕瞄准老人的骗局·“保健品”骗局亲情拉拢吹嘘“疗效[东方时空]婚恋交友平台背后的虚拟投资骗局:50多名受害人被骗400余万元2017-03-25 21:07:30 [东方时空]婚恋交友平台背后的虚拟投资骗局:网恋男友推荐投资 25万元打水漂2017-03-25 21:04:32 [东方时空]石家庄:跨区域用警 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017-03-25 21:02:32 [东方时空]新闻追踪·上海法润面包店被曝使用过http://tv.cntv.cn/video/C10313/974e968ad4d84899ba8cccac56340ef7
8.#揭露养老诈骗套路#你陪伴了吗?守护最美来自榆林检察守护最美夕阳红】如今不少孤寂的老年人陷入婚恋交友骗局,很多不法分子乘虚而入,通过亲情关怀、婚恋相亲等“情感陪伴”手段借机骗取老年人钱财,使得受害老年人受到经济和情感的双重伤害,我们应该如何防范此类事件呢?8月26日15:00-17:00,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法官揭露养老诈骗套路》之“你陪伴了吗?守护最美夕阳红”https://weibo.com/5199709563/M2WMiyUpo
9.微博#江苏消保委提醒老年人警惕婚恋骗局#】随着“银发经济”的盛行,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老人们的钱袋子。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老年消费安全提示#:①不要轻信互联网平台的付费交友,远离婚恋骗局;②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身体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医问诊,购买保健品也应选择正规渠道;③以房养 全文 3万次播放 2:45https://m.weibo.cn/u/6413098595
10.骗子冒充同仁堂老教授与7旬老人网恋,诈骗170万元,判了南都讯 记者赵青 通讯员许媛媛 姚立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题发布一批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其中,一宗有关老年人的婚恋骗局值得关注。 被告人高某某冒充北京同仁堂老教授与被害人(时年77岁)通过电话和微信发展恋爱关系。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2/02/c7136566.html
11.电信诈骗险这种“电信诈骗险”也有相关免责条款,有些骗局,不能获赔。 1、刷单骗局,2、涉及黄赌毒的骗局,3、网络婚恋交友骗局,4、非法金融行为骗局。 这些行为造成的个人账户资金损失,不在保险的保障范围内,因为这些骗局,存在认定难的问题。 这些骗局可以获赔,1、冒充电商、物流客类诈骗,2、冒充公检法类诈骗,3、虚假征信类https://www.jianshu.com/p/84c6e13488c9
12.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法院发布典型案例老年人婚恋骗局——高某某诈骗案 【基本案情】 被告人高某某冒充北京同仁堂老教授与被害人(时年77岁)通过电话和微信发展恋爱关系。2019 年10月,高某某谎称自己儿子在美国与人打架需要卖房筹钱聘请律师,借此向被害人借款170 万元。被害人将该笔款项转入银行卡,并将该银行卡邮寄给高某某。高某某伙同他人通过刷卡套现的http://www.gzcourt.org.cn/yqfkdt/ck597/2023/09/18180645222.html
13.七旬老翁落入“甜蜜”陷阱,警方追击挖出一跨区域“婚恋交友”电信以为邂逅了美好的黄昏恋,谁曾想到头来却是一场骗局!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美好的爱情,当然老年朋友也不例外。可是却有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老年人、打起了坏心思,警察蜀黍怒了! 日前,山西省长治市公安局潞州分局摧毁了一个跨区域“婚恋交友”电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冻结涉案资金2000余万元 七旬老翁https://m.gmw.cn/2022-07/26/content_1303061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