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张阿姨想找一个老伴,不承想被假冒退休警察的“大叔”骗走了11.5万元。张阿姨是如何被骗的?老人们又怎样防“黄昏恋”背后的“甜蜜陷阱”?
初识网上遇到投缘退休民警
张阿姨告诉记者,她今年60岁,离异多年,孩子在外地工作,长期独居,心中难免寂寞。去年2月,她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了陌生男子李某,对方自称是“退休民警”,之前是干刑侦工作的。
升温双方线下见面谈婚论嫁
迷失她给他多次转钱达11.5万元
确立恋爱关系后,李某的嘴比以前更甜了,像抹了蜜一样,一口一个“老婆”,叫得张阿姨心花怒放。
张阿姨说,记得有一次李某找她借钱,借口是他在河北老家借钱建了栋别墅,因为没有按时还款,上百万存款被冻结,所以日常生活开销有些拮据,希望张阿姨能借钱周转。
“我只想一心一意好好相处,而且憧憬着彼此真能结成良伴。”她说,已经谈到结婚的阶段了,而且李某还给她看过存款余额截图,证明有钱,只是暂时不能用,“我也没多想,便多次转款给他还账。”
谁知“男友”变本加厉,后来更频繁找她借钱,理由更是五花八门。“没钱吃饭、没钱买衣服、花钱找人打点关系,甚至往返路费、给车加油,都伸手找我要。”张阿姨说。
张阿姨告诉记者,她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发誓”和亲切的“老婆”声中迷失了自己,才不停转钱。
张阿姨仔细算了算,截至今年10月,交往一年多来,从数百元到两万元,她网络转账多达八九十次,加上两人见面所有花销,共给李某支出11.5万元,至今对方一分钱没还。
“感觉他每次联系我,都是为了要钱,有时还会失联,我越发感到不对劲,怀疑自己是不是被骗了!”张阿姨思虑再三,决定向大阳沟派出所报警求助。
真相“男友”人设全是假的
交往期间,更是使用假身份证、假警服证件照、伪造银行存款截图等,以此冒充“退休民警”,包装身份骗取受害人信任。听到自己原本深信不疑的“男友”,人设竟全是假的,张阿姨非常气愤和心痛。
民警告诉记者,经查,嫌疑人李某系无业人员,其通过交友软件广撒网,专挑独居中老年女性为目标,同时与多人交往。“我们在他手机里,发现了李某和多名女性的聊天记录,还有向对方借钱的记录。”民警介绍,为了取得中老年女性的信任,李某伪造了虚构的“退休民警”身份,然后以婚恋名义诈骗受害人钱财,所有非法所得全部用于个人挥霍。
目前,李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该案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提醒“黄昏恋”套路三部曲
北京恒都(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兴见告诉记者,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和其他“黄昏恋”被骗的套路基本一致。
第一步,假冒各种高大上的身份骗取信任。
第二步,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感情升温,再确立恋爱关系。
第三步,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承诺,以各种理由借钱或者让其投资。
“黄昏恋”常见的伎俩也很多,比如情感欺骗,诈骗者通过建立恋爱关系,利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逐步获取信任。一旦取得信任,便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如子女买房、生病治疗、投资项目等。
又比如投资理财诈骗,犯罪分子会谎称有低投入、高回报的投资项目,诱导老年人投资。老年人投资后,理财账户内的数额会指数级上升,但提现时需要交纳各种手续费,导致老年人不断投资,最终钱财被骗光。
再比如医疗保健诈骗,诈骗者宣称认识神医、有神药或理疗器械,能够治疗各种疾病。通过夸大产品效果,将一些廉价无用,甚至三无产品以高价销售给老年人。
链接这样防范“甜蜜陷阱”
李兴见表示,近年来,以交往结婚名义诈骗中老年人的案件时有发生。美好的黄昏恋情,能够带给中老年人精神慰藉,但一些中老年人付出真心后,换来的却是“黄昏骗”,损失更多的钱财。
李兴见认为,防止“黄昏骗”的悲剧发生,需要多方努力。比如,子女应尽量多陪伴父母,多一份关爱、多一份问候、多一声叮嘱,而老人们也一定要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遇到恋情时,要冷静处理,多了解对方,甚至让子女知道,让子女帮助“把关”,特别是在交往中涉及钱财,更要小心谨慎,警惕甜言蜜语背后的“温柔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