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该如何当好“婚恋E族”?健康·生活

清新时髦的网络语言、五花八门的网络表情、开放活泼的网友对话……曾几何时,这些看似与老年人相去甚远的“触网”经历,如今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聊天交友已经在老年人群体中广为流行。与老年网民的“触网”经历相伴而行的是,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空巢独居的老人接近1亿,其中近一成的老人单身。

当网络交友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与单身老年人的择偶需求“相遇”时,就催生了一批想通过网络交友、恋爱甚至结婚的老年人“婚恋E族”。然而,他们在享受互联网便捷的同时,不少老人在网上不慎交到了损友、贼友,被骗走钱财,懊悔不已。老年人在网络交友过程中,如何辨别“陷阱”和“馅饼”,在满足择偶需求的同时有效地防范和规避风险,需要时刻擦亮眼睛。

单身老人的网络“红娘”

网络交友,的确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囿于狭小的“街坊式”人际交往圈,他们转而“触网”,在广阔的网络中获取信息、丰富生活、互动交友。

网上找到“黄昏伴侣”

一方面,可供老年人婚恋交友的网络平台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老年网民及单身老年网民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在北京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60岁以上年龄段的网民占比为3.7%(2627万人)。国家统计局今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按照目前全国拥有2627万60岁以上老年网民计算,我国老年网民占老年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1.8%,这也意味着,我国每1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至少有一名是网民。随着老年网民所占人口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单身老年人有了更多机会在网上寻找另一半。

64岁的李先生和59岁的刘女士都是上海人,他们各自离婚已有20多年。两个人在上海一家专门面向老年人服务的网站上认识了。他们经常相约在论坛和聊天室聊天,并渐生好感。两位老人还参加了该网站的网友年会,正式见了面。

刘女士刚开始还有些害羞,但经不住一帮老年网友的“起哄”,最终答应和李先生谈恋爱。如今,这对网友已经正式结为夫妇。

这家网站负责人说,通过他们网站相识后,至今已有4对老人“网恋”成功,携手走入婚姻。

也有一些中老年人是在孩子的鼓励下才下决心到网上试一试。

李丽(化名)今年57岁,是位离异的单身母亲。从儿子4岁起,她就独自撑起一个家。去年,儿子考上了大学,因为寄宿,每到周末才回家。儿子怕母亲一个人太孤单,就动员母亲找一个老伴,并帮母亲在一家大型婚恋交友网站上登记了资料。

“馅饼”也会变成“陷阱”

然而,老年人网络婚恋让人担忧的不仅仅是“不真诚”“有目的”,一些老人在网络婚恋交友的过程中,甚至面临被诈骗的风险。

山东省济南市的王大爷就遭遇了网上交友骗局,被骗走数千元积蓄。

年过六旬的王大爷退休后便一直赋闲在家。由于老伴早已去世,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儿媳便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为其解闷。随着电脑操作的不断熟练,王大爷开始越来越喜欢上网聊天,也因此萌发了“在网上找个老伴”的想法。

在网上,王大爷结识了一位名叫“懂你”的女网友,在交流中,“懂你”称自己是一位52岁的单身老人,和女儿一家住在山东,也想找个老伴共度余生。在聊天中,王大爷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毫无保留地如实告诉了她。

注意保护隐私,杜绝钱财借支

长期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北京律维银龄研究与服务中心负责人卢明生律师认为,网络择偶模式客观上扩大了交际范围,给真诚想择偶的单身老人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相应的风险也随之扩大。

此外,在卢明生看来,网络交流难呈现真实性格,与现实生活易生矛盾。网络交流中常限于文字、图片,另一端很容易隐瞒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一方对另一端的文字表达亦容易仅凭自身感觉领会。网络沟通可能很快就能互生好感,这也是为什么网恋容易产生闪婚的原因所在。而即时聊天工具文字表达的局限性,又容易产生误会,稍不注意亦能无端伤情,甚至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老年人通过网络择偶时既要认识到它的便利性,也要注意到它的局限性与风险性。在注意自身及家庭隐私保护的同时,审慎交往,杜绝任何的钱财借支。当然,一旦有何风险应及时告知家人并报警。”卢明生建议。(记者韩亚聪)

THE END
1.老人陷入黄昏恋,岂料“爱情”是剧本经查,嫌疑人李某系无业人员,其通过交友软件广撒罗网,专挑独居中老年女性为目标,同时与多人交往。期间,采取伪造证照手法虚构“退休民警”身份获取信任,然后以婚恋名义诈骗受害人钱财,所有非法所得全部用于个人挥霍。 目前,李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依法刑拘,该案还在进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AyMzExOQ==&mid=2651149802&idx=6&sn=f0b8847bd8004cd0c2e80150b758c9f1&chksm=80e1d5979d4b945f439e47e689a86065d53a85569647147e99a74e7d1742d0a00c55b33a0e80&scene=27
2.利用婚恋平台欺诈中年男性怎么处理利用婚恋平台欺诈中年男性当今社会,婚恋平台的普及让不少中年男性看到了再婚或寻求伴侣的希望。可是,随着在线交友逐渐成为常态,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尤其是利用婚恋平台进行欺诈的现象,已成为不少中年男性的困扰。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常常感到措手不及,甚至是“掉进了陷阱”。如何才能有效应对这种网络骗局,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呢? http://www.wedating.cn/hunl/47358.html
3.以案说法:揭露骗局套路防范涉老诈骗在此类婚恋交友诈骗中,一边是受害人对恋爱存有美好期待,逐渐放松警惕;一边是施骗者以金钱为目标,精心设置陷阱。法院从近年审理的案例中分析得出,婚恋交友骗局常用的套路主要表现为:一是虚构身份,隐瞒婚情,假冒单身,甚至改名换姓,企图随时脱身;二是短暂交往,借口索财,假意许诺,借机骗财。行骗一方还会借助承诺结婚等http://xzsn.jsjc.gov.cn/zt/shdg/202306/t20230628_1525272.shtml
4.西安警方揭秘常见骗术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西安新闻针对不法分子不断翻新的骗术,3月23日,西安公安雁塔分局户政大队揭秘部分常见骗术,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 骗术一 保健品营销骗局让老人耽误治疗 不法分子以发放广告、赠送鸡蛋的方式,向老年人宣传公司的保健业务,以销售保健品骗取押金的方式实施诈骗。此类骗子大肆宣传不打针、不吃药,只要吃他们的保健品就能彻底治愈https://xa.ishaanxi.com/c/2022/0324/2380939.shtml
5.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平安龙江平安龙江网讯 为提高辖区老年人防骗意识,切实维护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7月22日,建三江分局前锋派出所深入辖区开展“关爱老人、预防诈骗”为主题的防范宣传活动。 活动中,民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列举典型诈骗案例等方式,向辖区中老年群体揭露各类新型诈骗方法,如常见的“养老产品服务骗局”“婚恋交友骗局”“以房养老骗局https://palj.dbw.cn/system/2022/07/22/058940427.shtml?ivk_sa=1023197a
6.涨姿势网络情场骗子,婚恋交友型诈骗专挑单身女性下手!资讯就像老年人深陷保健品骗局、中年人遭遇理财诈骗、父母遇到高考骗局、身涉囹圄的因为“捞人”送上大笔钱帛…… 人们很难面对那些为自己量身定做的骗局:从人性出发,从欲望入手。婚恋交友诈骗则同时指向人们的两重期待:实现阶级跃迁的婚姻与浪漫甜美的爱情。 https://ecoapp.qianzhan.com/detials/190801-8dc5c641.html
7.[东方时空]警惕瞄准老人的骗局·“保健品”骗局亲情拉拢吹嘘“疗效[东方时空]婚恋交友平台背后的虚拟投资骗局:50多名受害人被骗400余万元2017-03-25 21:07:30 [东方时空]婚恋交友平台背后的虚拟投资骗局:网恋男友推荐投资 25万元打水漂2017-03-25 21:04:32 [东方时空]石家庄:跨区域用警 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017-03-25 21:02:32 [东方时空]新闻追踪·上海法润面包店被曝使用过http://tv.cntv.cn/video/C10313/974e968ad4d84899ba8cccac56340ef7
8.#揭露养老诈骗套路#你陪伴了吗?守护最美来自榆林检察守护最美夕阳红】如今不少孤寂的老年人陷入婚恋交友骗局,很多不法分子乘虚而入,通过亲情关怀、婚恋相亲等“情感陪伴”手段借机骗取老年人钱财,使得受害老年人受到经济和情感的双重伤害,我们应该如何防范此类事件呢?8月26日15:00-17:00,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法官揭露养老诈骗套路》之“你陪伴了吗?守护最美夕阳红”https://weibo.com/5199709563/M2WMiyUpo
9.微博#江苏消保委提醒老年人警惕婚恋骗局#】随着“银发经济”的盛行,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老人们的钱袋子。近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老年消费安全提示#:①不要轻信互联网平台的付费交友,远离婚恋骗局;②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身体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医问诊,购买保健品也应选择正规渠道;③以房养 全文 3万次播放 2:45https://m.weibo.cn/u/6413098595
10.骗子冒充同仁堂老教授与7旬老人网恋,诈骗170万元,判了南都讯 记者赵青 通讯员许媛媛 姚立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题发布一批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其中,一宗有关老年人的婚恋骗局值得关注。 被告人高某某冒充北京同仁堂老教授与被害人(时年77岁)通过电话和微信发展恋爱关系。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2/02/c7136566.html
11.电信诈骗险这种“电信诈骗险”也有相关免责条款,有些骗局,不能获赔。 1、刷单骗局,2、涉及黄赌毒的骗局,3、网络婚恋交友骗局,4、非法金融行为骗局。 这些行为造成的个人账户资金损失,不在保险的保障范围内,因为这些骗局,存在认定难的问题。 这些骗局可以获赔,1、冒充电商、物流客类诈骗,2、冒充公检法类诈骗,3、虚假征信类https://www.jianshu.com/p/84c6e13488c9
12.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法院发布典型案例老年人婚恋骗局——高某某诈骗案 【基本案情】 被告人高某某冒充北京同仁堂老教授与被害人(时年77岁)通过电话和微信发展恋爱关系。2019 年10月,高某某谎称自己儿子在美国与人打架需要卖房筹钱聘请律师,借此向被害人借款170 万元。被害人将该笔款项转入银行卡,并将该银行卡邮寄给高某某。高某某伙同他人通过刷卡套现的http://www.gzcourt.org.cn/yqfkdt/ck597/2023/09/18180645222.html
13.七旬老翁落入“甜蜜”陷阱,警方追击挖出一跨区域“婚恋交友”电信以为邂逅了美好的黄昏恋,谁曾想到头来却是一场骗局!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美好的爱情,当然老年朋友也不例外。可是却有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老年人、打起了坏心思,警察蜀黍怒了! 日前,山西省长治市公安局潞州分局摧毁了一个跨区域“婚恋交友”电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冻结涉案资金2000余万元 七旬老翁https://m.gmw.cn/2022-07/26/content_1303061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