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牟昊琨杨月实习记者毛婉怡)6月,是毕业季,也是选择季。站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面向未来的多个节点,无数年轻人即将翻开新的人生篇章,产生关于人生选择的疑问与思考。“选择”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个经过思考的人生选择,都值得被倾听和尊重。
这十大人生选择题,年轻人想得最多
问卷调查中,年轻人考虑最多的前十大选择题。资料图
这些选择题,围绕着我们人生中的三个关键点来展开:工作、生活和人生态度。你会怎么选
问卷调查中,年轻人常见的换工作理由。资料图
“在工作中,我最看重的是薪资水平,因为一份工作的薪酬决定了我的生活水平。”青岛农业大学的学生赵佳会告诉记者,即使是感兴趣的工作,如果待遇不好,也会考虑调换。
也有不少受访者认为,刚刚迈入职场,专业相符与个人爱好最重要。来自同一学校的陈昱熹说:“待遇之外,我希望工作和兴趣爱好可以结合,这样会让自己更有学习动力,更容易沉浸其中获得‘心流’,使个人能力获得提升。如果一份工作不能让我学到新知识、新技能,我会选择辞职。”陈昱熹说。
本次调查中,关于“找工作是更看重薪酬还是爱好”的问题,有超过7成的受访者选择了“薪酬是选择一份工作的最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再看兴趣和成长”。关于换工作原因的问题,“学不到新东西”成为受访者最常见的换工作理由。
关于生活:大城市不再是首选、结婚不被年龄束缚
问卷调查显示,40%的朋友向往小城市,26%的朋友喜欢小城市的人情味,认为小城市更有归属感。资料图
选择在哪个城市生活和工作对于年轻才俊来说,大城市收入高、机会多、房价也高、生活成本不菲;小城市房价低、生活成本低,相应的,收入相对较少、机会少。如果说大城市所带来的快节奏是灯红酒绿的霓虹灯,那么小城市的安逸便是柔软的暖调白炽灯。鱼与熊掌,似乎没办法兼得。
就此问题,受访学生王炳璇告诉记者,“如果考虑发展前景,肯定是首选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的医疗和教育资源都是小城市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在大城市比较孤单,需要一个人面对压力,如果回到小城市,有家人的陪伴、竞争压力小、生活成本低,所以我更偏向于小城市的慢生活,有归属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的养老问题是受访学生王鲁旭最顾虑的因素。“父母慢慢变老,作为儿女,我认为我应当留在家乡附近工作、生活,这样我可以照顾他们,给他们多一些陪伴。而且小城市的生活是比较有人情味的,早上有热气腾腾的包子铺,上班路上和叔叔、阿姨们亲切地打个招呼,这是我比较心仪的一种生活状态。”
思考角度不同,受访者们对于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选择也存在差异。受访学生王欣宇说,“年轻人就应该先趁年轻,先去大城市闯荡一下,接触更多元的文化,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为自己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我来说,这就是大城市的魅力。”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人不再一边倒地选择北上广深。40%的受访者向往小城市更轻松便捷的生活,26%的受访者则喜欢小城市的人情味,认为那里更有归属感。小城市更容易买房和给小孩读书,也是大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问卷调查显示,55%的年轻人表示不会因为年龄焦虑而找差不多的人结婚。资料图
受访学生王金会说:“我觉得我们这一生有很多快乐,爱情只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在当下没有合适的人出现,我会选择提升自己,把自己变得更优秀,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去寻找那个与我三观契合、眼界相同的人。如果现在因为年龄而焦虑,去选择一个差不多的人结婚,这对我和对方来说,都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对于婚姻,学生石英杰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结婚意味着两个人要度过一生,与一个灵魂契合的人结婚,会使生活更加轻松,也会使婚后的生活更加美好。他坦言:“结婚是人生大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婚后的生活大约占到我们一生的三分之二,所以我愿意等待那个她的出现,让后半生更加幸福、更有意义。”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55%的年轻人坚信,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就不要随便结婚。
关于人生:听自己的,愿意为有意义的事奋斗!
问卷调查显示,在专业、工作、恋爱、婚姻等人生重大选择上,4成被访者表示完全听从自己的内心,近3成被访者表示在婚恋问题上会寻求父母的意见。资料图
过去人们总是说“父母命,不可违”。现在,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更新迭代迅速,青年更独立、更有态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听从自己内心,还是听父母“过来人”的建议对此,青年朋友也给出了各自的回答。
学生段向阳说:“在专业选择方面,我80%听从自己的内心,20%参考父母的意见。比如在城市、学校的选择方面,我会参考父母的意见,但最后还是我个人做主。在未来的工作选择方面,我可能会着重参考父母的建议,听一下他们择业时的心声。”
“我会尊重自己的内心更多一点。因为我妈妈比较倡导自由,我从小到大都是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这样可以让自己喜欢的东西坚持得更长久。”受访学生李晗菁说。
受访学生刘敏也认为,一般情况下都是遵从自己内心,毕竟这是自己的人生。但是当比较迷茫的时候,还是会寻求父母的建议。另外,朋友的意见也会参考。
调查中,受访青年在专业、工作、恋爱、婚姻等人生重大选择上,有4成的被访者选择完全听从自己的内心;有近3成的被访者表示,在婚恋等问题上会采纳父母的建议。
受访学生陈颖琦在采访中直言:“我比较倾向于遵循父母的意见,因为从小到大,我父母给我的大部分意见对我的人生都是有利的,我愿意让他们把已有的人生经验都告诉我,避免我去走一些弯路。”
在问卷调查最后,受访者纷纷表示,无论人生之路怎么选,一定会把责任放在心上。疫情之下,各行各业的年轻人自告奋勇,随时准备出征前线。他们成长于国家“强起来”的时代,内心天然具备家国同构的意识和通过行动改变现状的决心,渴望证明自己、冲破困境。更无畏、更有担当,他们不止为实现个人梦想而活,还把社会贡献、国家利益放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