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初婚离婚二婚真相,甚至已晚于日韩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年轻人的婚恋真相。先问个直击心灵的问题,你有对象了吗?你身边的同龄人,已婚或者正在谈恋爱的比例高吗?

一、年轻人婚姻现状及趋势

回到主题,这是每年全国登记结婚总数的统计表,可以看到,结婚登记数量在2013年以前逐年上涨,到2013年达到将近1350万对,相当于全国范围内每50个人里就有一个在当年结婚。之后数据一路加速下滑,到了去年只剩下一半多一点。

登记结婚的新人里,初婚,也就是双方此前都没有婚史的比例,2013年时将近90%,到2020年已经下降到了75%,等于说登记的里面,有四分之一是二婚。

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年轻人的初婚年龄不断推迟,中国的初婚年龄最近十年的增长线幅度是最大的。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其中男性25.75岁,女性24岁。而到了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其中男性29.38岁,女性27.95岁。

10年里,平均初婚年龄大了近4岁。初婚年龄越来越晚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的邻居日本,近两年男性初婚年龄是31.2岁,女性29.6岁;韩国男性是33.4岁,女性是30.6岁。

从各地陆续发布的2021年数据来看,安徽的年轻人平均初婚年龄已经突破30岁,男性将近32岁,女性将近31岁,比日本还晚;而湖北襄阳市2021年登记结婚新人的初婚年龄男性已经超过35岁,女性接近34岁,超过了韩国。所以安徽和湖北的同学们,如果遇到家长催婚,可以给他们看看这组数据,不到30岁结婚根本不用着急。况且,结了婚搞不好没多久也得离。

我们来看看离婚率的数据。

2019年以前,离婚数量是逐年上扬,到最高峰的2019年,有470万对夫妇离婚,而当年登记结婚的只有927万,离婚登记对数与结婚登记对数的比值已经超过一半。

2021年离婚数量下降比较多,是因为当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给离婚设置了30天的“冷静期”,期间只要夫妻双方中有一方反悔,就可以撤回离婚申请。这确实减少了冲动离婚的情况,不过马马哥估计,大趋势不会有逆转,今年的离婚数量肯定要高于去年。

在详细介绍各年龄段的婚恋真相之前,我先给大家总结一下全国结婚率最低和离婚率最高的地区。

每万人初婚登记数最低的是上海和北京,而且还是各自独占一档,要知道每年有大量满怀憧憬的年轻人来到这两座一线城市打拼,很明显,他们在这里或许收获了金钱,但是很难遇到爱情。

而每年每千人对应的离婚总数叫粗离婚率,这个数据最高的几个地区分别是天津、重庆、北京三个直辖市,以及东北三省。

二、年轻人分年龄段婚恋情况

总体呢就是这么个情况,接下来,咱们具体聊聊各个年龄段有什么不同。

2020年,20~34岁的年轻人中,有超过4成还没有结婚。未婚人群里,男多女少,大概是六四开;已婚的里面女多男少,45%是男性,55%是女性,相差的这10%属于老夫少妻的情况。

我们分年龄层来看:

而近年来的大趋势是,这三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未婚比例都在增加,无论男女。比如,2010年,25~29岁的男性中,每100个里有36个未婚,十年后增加到53个,超过一半。这也和初婚年龄推迟的趋势相吻合。

马马哥年轻那会儿,大学毕业五六年不结婚就被叫做“剩男”“剩女”,如今,大城市里30岁还没谈过恋爱的也比比皆是。根据统计年鉴的数据,在35岁到39岁这个年龄段,大概每十个男性里就有一个未婚,和30~34岁年龄段女性未婚比例差不多。

过了49岁依然未婚的,大概率要孤独终老。我们可以看到过去20年这部分男性比例变化不大,一直是4%左右,女性的比例是上升到1.3%,看来还是男性一辈子打光棍的更多。

我这还有一张未婚男女地域分布的表格,和我在现实中的观感差不多,城市里大龄未婚女性的比例更高。

后浪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也很有意思,00后男生里有三成向往姐弟恋;男生的理想女友职业是老师和公务员,女生的理想男友职业是程序员和金融从业者。

三、年轻人婚恋观变化

接下来马马哥再带着大家了解一下数据背后,几个深层次的变化。

第一,男多女少不是问题,但是男多女少再加上出生人数逐年下降就是大问题了。

我国新生儿比例一向是男多女少,但是男性平均结婚年龄比女性大,意味着男性可以与低一个年龄段的女性匹配。但是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时25岁~2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总数比低一个年龄段的要多出近1700万人,这意味着这个年龄段的男性打光棍的概率要比其他年龄段更高。

第二,结婚成本越来越高。这几年刚刚结婚以及准备结婚的同学们肯定都深有体会,我就不细讲了。总之结婚、养孩子成本高,与“男高女低”的婚姻观念加在一起,直接导致的就是城市里大量高质量单身女性和农村地区大量单身男性这两个水火不容的群体并存的现状。

第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结婚生子”不一定是人生必经之路。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分析,今天的年轻人更加看重个人成长,更注重享受高品质的生活,而婚姻呢,可能会剥夺他们的个人空间,影响他们的生活品质。

简单说就是“为自己而活”,共青团中央的调研发现,年轻人既看重物质基础,也希望三观契合,既要“颜值担当”,又要“有趣的心灵”,而找不到也不将就。

第四,年轻人的观念更加开放。今天的年轻人找对象时更希望靠自己去认识,十年间靠自己认识找到另一半的比例提升了近10%,相应的,靠亲友介绍的比例下降了近10%。

同时,同居与婚前性行为现象越来越普遍。调查显示,生于1980年~1984年男性的未婚同居率为30%,女性27%;而生于1985年~1989年男性未婚同居率为38%,女性为33%,马马哥没有找到更年轻人群的统计数据,根据趋势来看,比例肯定是逐渐增加的。

当然,年轻的你不论是否单身,大可不必因为成本高等因素就害怕婚姻,查资料的时候马马哥看到《青年婚恋状况调查》里的一组数据,虽然择偶的时候男性很重视相貌体型和教育程度,女性很重视收入、房产等因素,但是不论男女,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依然是体贴关心以及志同道合,换言之,这个时代大家依然相信爱情。

THE END
1.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2. 中西方婚恋观念现状及问题 2.1 中西方青年婚姻观 西方青年的婚姻观念与中国青年的婚姻观念有着极大的不同。 (1) 首先, 在婚姻问题的看待上, 西方青年认为婚姻是纯属于个人的私事, 其他人无权干涉。其次, 西方青年认为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因为在西方青年看来, 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中国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2.恋爱现状(精选十篇)大学生谈恋爱属年轻人、中的正常事,随着我国大学依法治校的理念逐步形成,谈恋爱也是大学生的基本权利,本应无可非议。但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不少年轻人受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观念判断出现混乱,导致有些人思想的迷茫,使爱情观发生偏差,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大学生恋爱的现状特点,积极帮助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爱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yo72i8.html
3.不谈恋爱的年轻人(豆瓣)经过大量的样本调查和访谈,牛窪惠再度著成非虚构作品《不谈恋爱的年轻人》,探讨了日本年轻人婚恋观激变的根源,引发高度关注,在今天我们对这一问题高度热议的氛围下,此作引进,收入译文纪实系列中,带给我们极高的参考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思考。那时的日本年轻人,当下中国的年轻人,是不想恋爱了,还是不能恋爱了,问题真的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864733/
4.高露领衔《爱情合约》与林申孕事起风波高露林申爱情合约新浪娱乐讯 由高露[微博]、林申[微博]主演的现代都市婚恋家庭剧《爱情合约》日前正在西安热拍,剧中讲述了当下新时代年轻人婚恋观、家庭观,与旧思想传统习俗发生碰撞引发的一连串故事。高露饰演的单蓝和林申饰演的丁博文从恋爱步入婚姻殿堂后,因孕事引起夫妻两方三个家庭风波不断。 https://ent.sina.com.cn/v/m/2013-09-13/14464008307.shtml
5.关于当代年轻人婚恋观的调查(简要回答) 17. 您认为未来自己的恋爱和婚姻状况可能会发生改变吗? 肯定会,会积极去追求恋爱或婚姻可能会,取决于一些外在因素不确定,走一步看一步可能不会改变,维持现状 18. 对于社会如何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恋爱和婚姻观,您有什么建议?(简要回答) 再次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https://www.wjx.cn/xz/294276532.aspx
6.95后的“佛系”婚恋观:恋爱和婚姻是两码事,但都没switch重要?2020年7月婚礼纪联合积目发布的《这届年轻人的婚恋观》调研报告也应证了这一点,其中数据显示40.75%的95后认为爱情与婚姻应该独立,有爱情不一定需要婚姻。 而经济压力是他们对婚姻选择慎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前社会虽然有压力,但大家差距不大,人们还是有动力去争取。现在呢,就算你多努力也不能改变现状,得不到理想https://www.time-weekly.com/post/277397
7.有缘网婚恋友缘在线旗下有缘网发布的《“后浪”婚恋观报告》十分贴切的描述了我们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和和婚恋交友标准。 转发 评论 赞 春天的微风是阿萨姆奶茶 2020-11-11 来自iPhone客户端 年轻人的婚恋观是开放和多元化的,友缘在线的有缘网APP 在开发和设计上,淡化了婚恋与普通社交的区别,更加适合新一代年轻人的实际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100103type%3D1%26q%3D%E6%9C%89%E7%BC%98%E7%BD%91%E5%A9%9A%E6%81%8B
8.JustSoSoul研究院Just So Soul 研究院是 Soul App 设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Just So Soul 基于平台的站内用户为调研对象,希望在Z世代所带来的新浪潮下,为公众展现真实、温暖、有趣、多元的当代年轻人群像,以及分享Soul对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独特洞察。https://www.soulapp.cn/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