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近6成大学生不想谈恋爱!“催婚”从大学开始?教育婚恋观

“婚恋保卫战”是否要从高校打响?大学阶段如何平衡学业和感情的关系?如何使大学婚恋教育顺应时代需求?

01

56.9%的同学表示不想谈恋爱

文中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将婚恋教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体系。

第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法,灵活利用非传统形式开展婚恋教育。

第三,建立课程反馈机制,让学生匿名评价课程。

第五,高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婚恋教育。

02

天津大学等多所学校开设婚恋教育课

此前已有呼吁大学开设婚恋教育课程的声音。2021年3月,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于欣伟呼吁,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建议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

▲天津大学的“恋爱课”

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杨丽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知道怎么爱,缺乏爱的能力”是当下许多年轻人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在高校开设“恋爱课”,有助于“帮助他们更懂爱”。

2020年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大学生支持学校开设恋爱课。

显然,围绕高校婚恋课的争论重点,并不在于该不该开设,而是教什么、怎么教。

▲天津大学“恋爱课”课程

03

婚恋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平等人格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发起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在关于“婚姻首要标准”的这一调查中,50后、60后、70后更注重“老了有人照顾”和“生养儿女”,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幸福”逐渐成为80后、90后、00后的首要目的,其中,72.2%的00后赞同追求个人幸福这一目标。当代大学生,已经不再困在生育观念的枷锁中,他们更渴望在亲密关系中“做自己”。在这一观念上建立一段亲密关系,需要一段漫长的理解和磨合过程。如果婚恋教育方式偏离目的,将会阻碍当代大学生正确看待亲密关系。

一方面,把婚恋教育纳入选修课课程,运用选修课的课程模式推广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是一种理论空谈。

另一方面,将亲密关系的培养视作沟通技巧的训练,是对婚恋教育的狭隘理解。

此外,对于高校成为婚恋教育“主阵地”,舆论还不乏担忧。毕竟,学生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知识”,而不是学习“婚恋”。如果“婚恋课”占比过高,势必让学生额外花费更多精力,未必就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况且,美好的爱情从来可遇而不可求,主要依赖于个人实践,既无统一模式,更无样本可循。一旦婚恋课有了授课教材、教学目标、考核办法,教导每个学生“照本宣科”谈恋爱,岂不可笑?对于那些本就不想谈恋爱的大学生,更是会反感抵触。

针对这种担忧,还要仔细梳理设立婚恋课的初衷,化解不必要的争议。

将高校作为婚恋教育“主阵地”,并不意味着婚恋课会成为必修课。合理安排的婚恋教育,并不会占用学生过多精力,反而有助于优化心理素质、提升个人修养,提升综合素质。

至于对“生搬硬套”谈恋爱的担忧,则大可不必。高校婚恋课,目的是完成情感认知上的“托底”,而非行为上的“模式化”。反观现在不少网络作品,宣扬不切实际的爱情观,过度美化婚外情、闪婚闪离等信息,更可能对年轻人带来不利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婚恋观念也将有所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婚恋观念里平等意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只有平等地看待彼此,才能建立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培养正确的婚恋观念。

▲校园中的情侣AI作图

04

大学婚恋教育不该成为“催婚课”

现实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困惑。不少网友就直言,在近日热播的一档“离婚综艺”中,除了八卦和吐槽,也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比如,明明内心很想要一些东西,却总是心口不一,寄希望于让伴侣“猜中”,既使对方充满压力,也让自己陷入情绪内耗。再如,明明身处一段“有毒”的、充满操控的恋爱关系,可“恋爱脑”一上头,还是会不断自我欺骗。有时,自己和伴侣总是会困于对抗型沟通模式,永远做不到“好好说话”,一吵架就不欢而散……

理想的高校婚恋课程,绝不只是为了简单让人“脱单”,更不是教人操控情感,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学会以理性成熟的方式审视情感问题,懂得抽丝剥茧地发现问题本质、展开有效沟通,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爱的表达。

当然,婚恋选择属于个人自由,人们不管是决定投入还是脱离一段亲密关系,是否按照传统的“社会时钟”节奏进行生活,都不该被外界力量过度干预。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的同时,尊重个体选择,不在课堂上强行灌输陈腐的婚恋价值观,也应该成为高校开展婚恋教育的基本共识。

THE END
1.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2. 中西方婚恋观念现状及问题 2.1 中西方青年婚姻观 西方青年的婚姻观念与中国青年的婚姻观念有着极大的不同。 (1) 首先, 在婚姻问题的看待上, 西方青年认为婚姻是纯属于个人的私事, 其他人无权干涉。其次, 西方青年认为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因为在西方青年看来, 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中国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2.恋爱现状(精选十篇)大学生谈恋爱属年轻人、中的正常事,随着我国大学依法治校的理念逐步形成,谈恋爱也是大学生的基本权利,本应无可非议。但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不少年轻人受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观念判断出现混乱,导致有些人思想的迷茫,使爱情观发生偏差,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大学生恋爱的现状特点,积极帮助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爱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yo72i8.html
3.不谈恋爱的年轻人(豆瓣)经过大量的样本调查和访谈,牛窪惠再度著成非虚构作品《不谈恋爱的年轻人》,探讨了日本年轻人婚恋观激变的根源,引发高度关注,在今天我们对这一问题高度热议的氛围下,此作引进,收入译文纪实系列中,带给我们极高的参考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思考。那时的日本年轻人,当下中国的年轻人,是不想恋爱了,还是不能恋爱了,问题真的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864733/
4.高露领衔《爱情合约》与林申孕事起风波高露林申爱情合约新浪娱乐讯 由高露[微博]、林申[微博]主演的现代都市婚恋家庭剧《爱情合约》日前正在西安热拍,剧中讲述了当下新时代年轻人婚恋观、家庭观,与旧思想传统习俗发生碰撞引发的一连串故事。高露饰演的单蓝和林申饰演的丁博文从恋爱步入婚姻殿堂后,因孕事引起夫妻两方三个家庭风波不断。 https://ent.sina.com.cn/v/m/2013-09-13/14464008307.shtml
5.关于当代年轻人婚恋观的调查(简要回答) 17. 您认为未来自己的恋爱和婚姻状况可能会发生改变吗? 肯定会,会积极去追求恋爱或婚姻可能会,取决于一些外在因素不确定,走一步看一步可能不会改变,维持现状 18. 对于社会如何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恋爱和婚姻观,您有什么建议?(简要回答) 再次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https://www.wjx.cn/xz/294276532.aspx
6.95后的“佛系”婚恋观:恋爱和婚姻是两码事,但都没switch重要?2020年7月婚礼纪联合积目发布的《这届年轻人的婚恋观》调研报告也应证了这一点,其中数据显示40.75%的95后认为爱情与婚姻应该独立,有爱情不一定需要婚姻。 而经济压力是他们对婚姻选择慎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前社会虽然有压力,但大家差距不大,人们还是有动力去争取。现在呢,就算你多努力也不能改变现状,得不到理想https://www.time-weekly.com/post/277397
7.有缘网婚恋友缘在线旗下有缘网发布的《“后浪”婚恋观报告》十分贴切的描述了我们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和和婚恋交友标准。 转发 评论 赞 春天的微风是阿萨姆奶茶 2020-11-11 来自iPhone客户端 年轻人的婚恋观是开放和多元化的,友缘在线的有缘网APP 在开发和设计上,淡化了婚恋与普通社交的区别,更加适合新一代年轻人的实际https://m.weibo.cn/search?containerid=100103type%3D1%26q%3D%E6%9C%89%E7%BC%98%E7%BD%91%E5%A9%9A%E6%81%8B
8.JustSoSoul研究院Just So Soul 研究院是 Soul App 设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Just So Soul 基于平台的站内用户为调研对象,希望在Z世代所带来的新浪潮下,为公众展现真实、温暖、有趣、多元的当代年轻人群像,以及分享Soul对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独特洞察。https://www.soulapp.cn/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