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子佳、邬惠我代表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和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发布《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陈伟摄
当代大学生出游意愿强,出游频率高,热衷自助游,
2011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出炉
本次调查的抽样样本库为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全国“985”、“211”院校和普通高校名单。调查对象覆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台湾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全国20所高校的1200名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56份,有效率为98.72%。被调查者中,女性占52.42%,男性47.58%;大学一年级学生占被调查者的21.06%,大二学占35.36%,大三学生占16.46%,大四学生占8.75%,研究生占18.37%。
九成被调查者喜欢旅游
调查发现,近九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喜欢旅游。其中,非常热爱旅游的占41.15%,比去年提高了1.15%。具体到出游范围,选择省内及周边游者,比去年大幅增加了17.33个百分点,达到54.03%;另有47.58%的被调查者离开本省去过国内其他城市旅游,比去年增加了19.88%;在学校或住所周边游玩者占33.91%,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另外,有8.30%的被调查者曾出境旅游。
出游频率高最爱尝美食
短途旅游(3天以内)人均每天花费在200元以内的占被调查者的42.84%,200~500元者占37.84%,500~1000元者占15.21%,另有4.12%的人花费在1000元以上。
在进行中长途旅游(行程3天以上)过程中,半数被调查者人均每天花费500元以上(占50.64%)。其中,日均花费500~1000元的占28.56%,1000元~2000元的占13.59%,日均花费在2000元以上的达8.49%。大学生旅游时,在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花费最多的前三位依次为:住宿(占32.16%),比去年上升2.16%,交通(占23.14%)和餐饮(占18.14%),比去年上升2.94%。
自助出游增长见识
相较于去年的调查结果,被调查者的出游目的有较大变化。以“观赏风景”为目的的占37.93%,比去年增加了6.53%,从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以“增长见识”为目的的占29.21%,比去年增长了10.91%,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而以“调整心情”为目的的占23.80%,相较于去年,下降了16.8%,从第一位退到第三位。
最看重旅游舒适度
当代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旅游目的地?在一般人的猜想中,没有经济实力的大学生出游应该把费用作为最重要的考量维度,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旅途舒适度”被大学生排在第一位(占39.39%),比去年增加了4.49个百分点;其次才是“费用”(占22.53%),比去年下降了1.57个百分点;对“安全”的考虑排在第三位(占19.91%),基本与去年持平。在回答“出游时,更愿意在哪些方面花钱(限选三项)”的问题时,选择“吃当地美食”的遥遥领先(占75.52%),其他的依次是“买当地特产”(占32.53%)、“买景区门票”(占31.23%)、看特色演出(占26.99%)。“交通”(9.26%)和“住宿”(20.24%)分别被排在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位。
在旅游过程中,最容易感到不满的环节中,“住宿设施”排在第一位(占40.22%),其次依次为:“交通工具”(占33.74%)、“餐饮”(占29.84%)、“购买纪念品”(占26.90%)和“景点”(占24.05%)。可见,要想成为大学生满意的旅游目的地,仅注重景区景点的治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旅游目的地政府从打造旅游软环境入手,对住宿、交通、餐饮、购物等各环节进行综合治理。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立军——
青年是度假旅游的主要参与者
随着中国旅游消费者,尤其是青年旅游者对出游品质需求的提升,从事旅游服务的企业和景区该如何应对?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推介活动专家顾问团成员、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立军作出了详细解读。
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消费时代
从目前中国旅游整个行业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旅游已经进入一个大众旅游的消费时代。
青年已经成为度假消费的主要群体
大学生旅游是青年旅游细分市场中的一部分,而青年旅游,又是度假旅游的主要的参与者。在中青旅度假事业部的总销售额中,26~46岁之间的游客占到了65%。他们已经成为度假消费的主要群体。
度假旅游和观光旅游本质的区别在于:一是主客体不一样,观光旅游客人是客体,度假旅游客人是主体;二是度假旅游是没有领队的,观光旅游一定是有领队的;三是对服务企业的要求不一样,度假旅游的服务重点80%是在客人出发之前,而观光旅游的服务重点80%是在客人出发之后;四是客人素质不同,度假客的诉求是要有很好的目的地体验和旅游产品体验,观光客的诉求是要有现场服务、价格优势和接送衔接;五是售卖渠道不一样,观光业务的售卖渠道主要是以连锁店为主,度假旅游主要销售渠道是呼叫中心和互联网。
张立军同时指出,度假旅游和观光旅游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旅游类型和客户需求。这就要求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应该是截然不同的。除此之外,这两个商业模式的市场特征不一样,观光市场是现在基数最大的一个市场,而度假旅游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中青旅去年度假旅游增长67%,观光旅游增长接近20%。
旅游市场主体要为青年人提供更多的服务
当前,旅游的市场主体已经开始在为青年人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化的服务,以中青旅为例,他们不再简单按照出境、国内这样的区域方法来划分,而是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把整个旅游业务分成四大模式:传统观光旅游、度假式旅游、休闲式旅游和差旅管理式旅游。像中青旅这样的一些大企业,已经开始按照他们未来的商业模式和用户需求来调整整体组织结构。
大学生如何自食其力享受旅游乐趣
关键词:旅游资金
还有些大学生希望旅游部门可以就景点门票等费用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优惠,或是广泛推行“边打工边旅游”的政策,能让大学生自食其力,享受旅游的乐趣。
关键词:出游同伴
在旅伴的选择上,有部分大学生选择跟恋人一起去旅游,这可能是大学生旅游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感情萌发的时期,与恋人同游既可以同游美景,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且在相互照顾的过程中还可以增进感情。(实习生张薇)
第二外国语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厉新建
旅游是年轻人深入了解社会的最重要方式
年轻人乐于并有能力成为旅游消费中的意见领袖
青年旅游是旅游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第一,未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年轻人。很多地方的旅游价值其实还等待着年轻人去发现,去实现。第二,很多新兴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形式需要年轻人的推动和引领。
大学生是最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群体,他们不会满足于现状,总是希望能够探索和自己的价值观相符合的新的事物。他们是新技术的运用和拥护者,他们更多通过新技术来实现需求。而新技术也恰恰是中国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年轻人同样是新兴休闲产品、新兴休闲形式的重要引领者和推动者。年轻人往往非常乐于成为意见领袖,而且他们也有充足的条件能够成为旅游消费当中的意见领袖。会把他们的意见通过他们喜欢的方式广泛传播出去,影响其他的消费者,也可能影响到一个旅游目的地的产品销售和市场的拓展,同时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旅游产业的社会形象,包括旅游企业的品牌形象。
文化的价值只有在有文化的后辈那里才能闪闪发光
青年旅游的战略意义更为重大。第一,青年旅游是社会和谐、民生改善战略实施的一条微观路径。社会的和谐、民生的改善需要寄希望于长期的努力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而旅游恰恰是年轻人深入了解社会的最重要方式。第二,青年旅游本身也是促进文化消费、带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渠道。文化消费和繁荣的价值不仅在于消费过程本身和文化产业产值本身,更在于文化价值能否得到传承。再有价值的文化,只有在有文化的后辈那里才能闪闪发光,通过旅游让年轻人更深入、更直观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应该是文化繁荣的应有之义。第三,青年旅游也是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依托。文化不应该只是指历史的传承,同时还应该有现代的创造,年轻人有敏锐的视角、活跃的思维、无拘无束的表达,这恰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年轻人通过旅游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在有效的文化交流当中才能更好地对文化信息进行传递,也才能真正构建起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而这也是可以通过年轻人之间的交流来实现的。
青年旅游市场期待更多政策支持
修学游市场大有可为
具体到学生旅游,近邻日本和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日本,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参与修学旅行的比例约为92%,而目前中国学生的修学旅行参与率非常低。如何加强学生的参与率是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也需要与以学生或者青年旅游为服务对象的国际性组织(包括国际学生旅游联合会、国际青年旅社组织等)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加强和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就青年旅游市场开发,建立起更好的经营交流渠道,从供给设施上、从组织依托上,为中国的青年旅游市场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吕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