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婚恋观呈现六大特征三大问题亟待化解
——临潼区青年婚恋观调查分析

接受调查的男性26人,占51%,女性25人,占49%;19-23周岁占比3.9%,24-28周岁占比25.5%,30周岁及以上占比70.6%;还未恋爱过单身占3.9%,谈过恋爱但目前单身占15.7%,恋爱中占13.7%,已婚占64.7%,离婚占2.0%。成长于农村的调查对象占70.6%,成长于城镇的占29.4%;超六成被调查者受过高等教育,其中49%的学历为本科,13.7%的学历为专科,高中及以下占37.3%。

二、当前青年婚恋观特点

(一)婚恋观念理性化

受市场经济交换原则的影响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同时,社会生活压力的日益增长,部分青年在择偶上趋于务实,越来越看重外在的物质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婚恋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受到拜金主义的侵蚀,致使部分青年将婚恋同利益交换挂钩,家庭背景和经济收入成为婚恋选择时的主要参考因素。在“选择恋爱对象时,你最重视哪方面”这一问题的调查中,选择“性格、人品”的人有82.4%、“性格”的人有70.6%、“共同语言与兴趣爱好”的人有41.2%,当代青年面临择偶问题上愈加现实和理性(见图1)。

图1.影响婚恋观各因素占比图

(二)择偶方式自主化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网络等信息传媒的发展,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们对婚姻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调查显示:在“你的择偶途径”这一问题上,72.5%的青年择偶途径是“自己找”;希望通过亲朋好友介绍的方式认识恋爱对象的青年占27.5%。大家对社交软件、婚恋网站和婚介所等择偶途径抱有谨慎态度。这表明当代青年的择偶空间虽然在不断扩大,但择偶的方式更崇尚自主化。

(三)择偶条件自我化

在对“如果一直没有遇到理想的结婚对象,您会?”这一问题的调查表明,选“继续等待,找到理想的人才结婚”的有62.8%,选“降低择偶标准,将就找一个还可以的人结婚”的有17.7%,选“迫于社会和父母的压力,将就结婚”的有13.7%,选“其他”的有5.9%。

(四)爱情婚姻一体化

对于“您觉得爱情与婚姻的关系”,青年的态度是:84.3%的人表示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13.7%的人表示爱情与婚姻是两回事,2%的人表示可以先结婚后恋爱,没有人选择只恋爱不结婚。这说明青年人还是愿意将婚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认为这样的婚姻关系会更稳定、更长久。

(五)婚姻观念开放化

对于“未婚同居或者试婚现象”,青年的态度是:表示“可以接受”的有70.6%,17.7%的人表示“支持,可以更好的了解对方及时避免婚后各种问题”,9.8%的人表示“坚决反对”,2%的人表示“无所谓”。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对婚姻观的开放接受度较高,原因主要是通过未婚同居或试婚的方式更好的了解彼此,促进后续正式婚姻的稳定性。

(六)结婚态度两极化

对于“您对于婚姻的看法”,青年的态度是:70.6%的人表示结婚成家是必须的,仍有29.4%的人对婚姻持消极态度,其中19.6%的人表示无所谓,9.8%的人表示独身的生活也很好。

三、青年婚恋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近半数调查对象认为找婚恋对象困难

51名青年被访者中,认为选择婚恋对象困难的有25人,占比49%;认为选择婚恋对象很容易的26人,占比51%,近半数调查对象认为找婚恋对象困难。据了解,有64%的青年认为因自己心理因素和社交习惯导致找婚恋对象困难。其中,“自己不善于交际”、“自己要求太高”、“自己的年龄比较大”、“自己相貌不佳”分别占比32%、12%、12%、8%(见图2)。

图2.找婚恋对象难的制约因素

(二)父母对子女的婚恋观教育不够

在对“您认为下列影响婚恋观的因素对你影响最大?”这一问题的调查表明,选“父母、亲戚长辈、兄弟姐妹同辈群体的婚姻状况,相处模式”的青年有27.5%,选“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的青年有27.5%,选“学历及自身素养”的青年有23.5%,选“社会环境影响”的青年有11.8%,选“其他”的青年有7.8%,选“书籍、网络以及影视等传播媒介”的青年有2%。

在对“您的父母是怎样对你开展婚恋观教育的?”这一问题的调查表明,选“谈心”的青年仅有37.3%,选“从未开展过”的青年却有33.3%(见图3)。

图3.父母对子女婚恋观教育图

家庭是青年活动的第一个场所,每个青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原生家庭环境的熏陶,并因此形成其特有的个性品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所以,家庭教育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青年群体价值观的形成起最直接的导向作用。血缘亲情加上长期生活在一起,使得父母对子女的了解较为深入,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其对子女的婚恋观教育有着极大的必要性与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然而,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子女的婚恋观教育,使得家庭的婚恋观教育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日益增多的家庭结构残缺现象、家庭成员错误行为的误导以及错误的教养方法等都会影响到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

(三)物质仍然是制约婚姻的重要因素

在“您对结婚买房的看法”这一问题的调查中,选择“婚后一起努力买房”的人有35.3%、“只要人好,有房无房都可”的人有29.4%、“有房才结婚”的人有23.5%、“无所谓”的人有11.8%,房子已经成为现今青年生活中不可逾越的生活必需品,但随着高房价时代的来临,买房也成为当代青年沉重的负担,许多家庭为购买婚房掏空6个钱包,降低生活的幸福感,这与婚恋观趋向功利也有必然的关系。当被问及“造成青年单身的最主要的原因”这一问题时,选择“高房价高物价”的人有68.6%,占比最高(见图4)。

图4.青年单身的主要因素图

四、青年婚恋观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改变社交习惯提高婚恋主动性

求完善心理和自卑心理等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择偶,因而未婚青年要适当调整心态,做好角色之间的过渡,才能更好地适应婚恋生活。同时,未婚青年也要改变太依赖手机的习惯,多参加日常的交友活动,要意识到现实交友活动与网络交友的不同之处和不可替代性。通过调整心态,改变社交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己在婚恋中的主动性。青年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才能客观正确认识自己,不卑不亢,对生活充满积极意义,同时又能客观互动发展地看待对方,能在互动中共同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在婚姻生活中要注意言传身教,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及婚恋态度,对家庭负起责任,为子女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培养他们丰富的感情世界、独立自信的心理和自觉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家长与子女、学校间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引导青年树立健康婚恋观的前提,在发挥家庭教育的同时,配合学校教育,实现家庭、学校联合互动,共同做好对子女的教育工作。

THE END
1.当代社会中的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变化.docx当代社会中的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变化婚姻是人类社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婚姻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和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探讨当代社会中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一、婚恋文化的变化1.结婚年龄推迟以前,结婚年龄普遍较早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2571500.html
2.中国婚姻观念的转变(精选8篇)当代中国伴随着“双重转型”——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必然带来相应的婚恋文化与婚恋观念的变化,导致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多元化。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婚姻家庭领域也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57pjwch.html
3.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2. 中西方婚恋观念现状及问题 2.1 中西方青年婚姻观 西方青年的婚姻观念与中国青年的婚姻观念有着极大的不同。 (1) 首先, 在婚姻问题的看待上, 西方青年认为婚姻是纯属于个人的私事, 其他人无权干涉。其次, 西方青年认为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因为在西方青年看来, 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中国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4.为什么不娶奔驰女不嫁宝马男讨论婚恋观念与金钱观念的关系在婚姻选择中,人们的婚恋观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人认为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应该找一个爱自己的人陪伴。比起另一半的经济状况,他们更看重另一半的品质、性格和相处方式。还有人认为,婚姻是利益的交换,应该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人,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https://www.yoojia.com/ask/5-15050294404626029570.html
5.婚恋报告(范例10篇)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象包括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其中男生占58.10%,女生占41.90%。问卷主要涉及到恋爱观、性观念、婚姻观三个方面。 一、恋爱观 调查显示,有47.14%正在恋爱中,9.53%是非凡期待谈恋爱的,其余43.33%的大学生表示随缘或者步入社会以后甚至还有人没想过。由此可,社会认为在校大学生谈恋爱是普遍现象并不https://www.liuxue86.com/a/5006655.html
6.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消费者分析:年轻一代婚姻观念改变,25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婚恋社交服务中女性消费者占比较高,达64.9%;年龄段集中为25-35岁,占67.4%,与结婚登记年龄分布重合度较高;中高收入群体范围逐步扩大,月收入多集中在5001-10000元,占比43.3%,其次是10001-15000元、5000元及以下,分别占29.3%、15.1%。 https://www.iimedia.cn/c1020/101640.html
7.正视现代婚恋观,目前社会的婚恋观面对现代婚恋观念的多元化,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价值观建立健康的婚恋观。要注重个体的自由和幸福感,同时也要尊重婚姻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人们应该学会沟通和妥协,共同努力维系婚姻的稳定和幸福。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建立婚姻家庭教育机构和婚姻咨询服务,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婚姻问题和婚恋观念的变化。 http://www.aichao521.com/hunl/9189.html
8.Soul发布《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揭示年轻人婚恋观在探讨不同代际的婚恋观念时,报告发现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不同代际人群在成长环境中形成了差异化的婚恋观念。85后、90后和95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对他们而言,婚姻不仅是个人生活的里程碑,更是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要http://www.xinminweekly.com.cn/shenghuo/2024/09/19/24602.html
9.中国古代人婚恋观念的变迁,性文化从开放到禁锢的转变历程有哪些中国古代人婚恋观念的变迁,性文化从开放到禁锢的转变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婚姻被视为社会稳定和家族延续的重要手段,因此,婚恋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家庭和谐以及男尊女卑的观念,这对婚姻和性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认为,婚姻是一种家http://www.meishu.com/news/11/13/52276.html
10.筑基2社心11课婚恋家庭第11课 爱情 婚姻 家庭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如果没有婚姻,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不以离婚为目的的吵架都是秀恩爱。 最怕的是在婚姻中,两个人是不说话的。 白天是夫妻,晚上是兄弟。 能分房的分房,能分床的分床。 https://www.jianshu.com/p/a69dff64a7fe
11.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可见,大学生已经摒弃了社会普遍认为的恋爱影响学习的保守观念,对恋爱的尊重和理解态度认真,恋爱与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两个部分,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必然的联系,对婚姻的态度较严肃传统的居多的,大多数人认为结婚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婚姻源于“性”,能够把婚姻与封建观念中的传宗接代分开认识。调查表明,西方的“试婚”在https://www.gwyoo.com/haowen/118803.html
12.婚姻篇7. 土星在此:以谨慎的心情来面对婚姻,这可以说是比较容易担心感情受到伤害,也可以说是比较容易拥有传统和保守的婚姻观念。 8. 天王星在此:在婚姻生活中潜藏着双方分开的征象,这有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但也有可能是离婚的前兆。 9. 海王星在此:在婚姻生活中交织着对于配偶有着太多的依恋、期待,以及忧虑和困惑,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921/12/3483637_55332815.shtml
13.共青团谈青年婚恋问题:目前存一些功利化婚恋观念新闻频道一是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不可否认,青年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在婚恋观念中过去也一直存在,这些年也一直存在一些功利化的婚恋观念。还有一些落后的婚姻习俗对青年的婚恋也有影响,共青团接下来会通过媒体的一些引导,组织一些教育,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https://news.cctv.com/2017/05/17/ARTIyX9c8QXXEsw80QvWJdSq170517.shtml
14.的爱情与婚姻——威斯坦?休?奥登的爱情诗及其婚恋观简?奥斯汀是描写此类爱情(或者说婚姻)的代表:《傲慢与偏见》的开场白便是有钱的单身汉要娶才貌相当的太太;《劝导》中的安妮?艾略特因为拉塞尔夫人的劝说而撕毁婚约,期望会找到更好的良配;而根据毛姆先生的考证,奥斯汀本人对这种情爱观也是持赞同态度的,她在信中写过类似于“单身女性都容易受穷,实在太可怕了,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132306346/
15.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贬低和压抑男女之情,古来有“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 并且女性在婚恋的选择中往往是被动的 , 男性占主导地位。 但是, 改革开放为西方现代思潮的涌进提供了快速通道, 与传统的中国文化摩擦碰撞, 让国人禁锢的性观念步进开放,择偶标准呈现多样化, 女性的自主地位也越来越高, 不同形式的婚姻形态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9/6122031225002033.shtm
16.推迟婚育的年轻人,“普婚普育”的范式会被改写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特别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快速城市化,人们的婚姻观念和婚姻行为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就是缔结婚姻的不断推迟。此外,初婚年龄的不断推迟也是第二次人口转变过程中的核心变动趋势。尽管各国尤其是东西方的第二次人口转变https://www.huxiu.com/article/1083558.html
17.珍爱网调查显示:独子观点仍占主流婚后财产共同管理美通社PR上海2016年5月24日电 /美通社/ -- 近年来,单身男女比例也在逐渐拉大,据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高达2亿,男女比例已经达到140: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70后、80后、90后三个代际之间的婚恋观念有哪些变化趋势?男女对于恋爱和婚姻的态度又有哪些不同呢? https://www.prnasia.com/story/15004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