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帅富们的婚恋困局:婚姻是女人的职业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简·奥斯汀无疑是睿智的,她在200年前对男女关系的定义在今天一点也不过时,而且还很实用。有钱的单身汉想要娶的一定是位漂亮、年轻的太太,所以“但凡是女孩都想要有副漂亮面孔,这也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对于女人来说,“一切幸福不可缺少一份丰厚的财产”,她们把财富排在了择偶的首要条件,而男人则把“女人的漂亮”作为首选。时空转换,这两条公理显然成为了当下中国人的婚恋价值观,并左右着高端人群的婚配选择。

爱情是一种理想

奥斯汀和张爱玲是两位观察世俗生活的高手,她们对男女私情洞察入微,虽然两人生活在不同时代,受不同文化影响,但她们笔下女人的命运却十分相似:即女人的价值无不是为了一桩好婚姻的出现,所以她们一生充满算计、期待,如同《理智与情感》里的埃丽诺、《傲慢与偏见》的伊莉莎白,令人感动的是这些女人用尽心思后往往都能找到一位理想的伴侣,既多金又温情如达西似的绅士,为何说“每个女人心中都住着一位达西”,这无疑是理想、爱情与美满婚姻的重叠,尽管来自上流社会的绅士充满傲慢与偏见,但他们最终能克服自己的偏见去发现女人的美:不仅有着姣好的容颜,女人也有狡猾、聪明的一面。这是奥斯汀给19世纪女人的婚恋教材,虽然在西方已经过时,可它在中国却很有市场,如今各种电视相亲栏目的火爆,说明中国男女正处于19世纪的“社交饥渴期”,扩大活动范围、筛选信息目的是找到最“适合”的一位。

有人说如今观看《非诚勿扰》如同观看春晚,一点不假,我身边就有几位男士非《非诚勿扰》不看,他们心仪的电视栏目一定是诸如《非诚勿扰》这样的婚恋栏目,而且对某某女嘉宾更是如数家珍,这些女人多是“白富美”,我一直奇怪这么可人的女子竟要到相亲栏目找对象,据栏目组爆料说是为了曝光,也是为了在全球撒网,只有网面愈大钓到大鱼的可能性才大,使得很多“三高男士”也心向往之,一位央视的摄像师朋友就上了上期《非诚勿扰》,让圈子里的朋友收看,结果也没有“抱得美人归”。

“可选择的范围大了,难免看花眼。”就如同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颗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充满信心地去了。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爱情是一种理想,而且很容易错过。”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诚如苏格拉底所说爱情是一种理想可遇而不可求,也可以看做是精神“奢侈品”,向来注重结果的中国人很少花心思在爱情上,张爱玲的小说才有那一份冷静,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风情图总给人一种苍凉感,男女算计的婚姻结果无不是一桩“合适的买卖”,最后才有《倾城之恋》,直到城破墙毁,男女主人公才会流露出一点本真的情感,这是何其的残忍,所以张爱玲的小说远没有奥斯汀的阳光,虽然张生活在中国的近现代,但她看到的人情要比奥斯汀的田园生活炎凉。但她们都肯定财富对于幸福婚姻的重要,只是对爱情有不同的看法。

那么,又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婚姻观变了吗?

婚姻是女人的职业

对于“三高女性”来说,她们除了物质条件、硬件设施还注重了心理契合,如同200年前的英国,在奥斯汀看来女人不仅需要一位养活自己的男人,同时他还是一位懂得女人需求的绅士,而对于男人来说,女人不一定要学历高,只要漂亮、年轻就行,从“中国婚恋调查”来看,中国男人近30年来的择偶标准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他们往往不太注重心灵的契合,这是双方匹配度低的原因,也让很多情感咨询师感到困惑,女人不论是有钱还是没钱,都在受旧道德、旧观念束缚,觉得找老公一定是找“依靠”,而且男人一定要比自己强,这样的婚姻才会稳定。

据一位在北京、上海举办过好几次“剩女”讲座的情感咨询师介绍,“这个人群的女性可说是一只脚迈入了新时代,一只脚还留在旧时代,她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地位,要求男女平等,但是她们确实还保留着很多传统的价值观,‘男比女强’依然是她们公认的择偶标准。一个28岁自认很优秀的女性,对于一个跟她同龄同收入同学历同职位的男性的评价就是‘不够优秀’;婚恋中介的登记表上,再不贪心的单身女人要求男人的收入也是自己的1.5倍。她们在潜意识里都相信男人是比女人更优秀的物种,自然也就应该拥有比女人更强大的能力,她们对男人的要求几乎是‘高大全’式的,然而现实却令她们失望。”

对于“三高”男人来说,他们剔除了从婚姻中巩固财富的诉求,而是更注重女人的外形,所谓的漂亮、年轻,于是23-25岁的女性就成为抢手货,而这个年轻段的漂亮女性就更抢手了。于是在很多相亲活动中,他们只好找25岁以下的女性。

从自由恋爱到门当户对

有专家研究得出,爱情是一种多巴胺激素,它受脑垂体影响,因此不长久,所以不能把爱情当做婚姻的终极诉求,而中国人从来也没把爱情当做终极诉求,自古以来我们就是“媒妁之约”,婚姻往往是家族关系或者利益的巩固,所以讲究“门当户对”,只是到了近现代,很多人才受西方“自由恋爱”影响,纷纷要求从父母包办的婚姻桎梏中解放出来,争取自主权也是争个人自由。

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政治变革的需要,经过历次运动,城乡富人被消灭,工人、贫下中农成为国家的主体和依靠对象,中产阶层只是一个团结的对象。年轻女子择偶多看重工人、贫下中农、军人和革命干部等身份标识,男女择偶把政治标准放在了第一位。改革开放后,女人又把财富放在了第一位,无疑“经济关系”是婚姻的终极诉求,不论在什么时代,这是伦敦大学教授得出的结论,这一理论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择偶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社会成员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抉择,择偶标准及其模式无疑会反映整个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因为在以往社会,按照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的看法,婚姻并不是个人的私事,选择谁与自己终生相伴,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喜好和意志。

那么,在今天,感觉我们是“婚姻自由”完全取决于个人意志和喜好,其实不然,从身边很多事例来看,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又回归到“门当户对”,而且愿意听从父母安排。甚至包括一些知识分子也认为“门当户对”的婚姻更牢固,显然大家更看重婚姻的稳定而不是婚姻的质量。

朱德庸就说,中国人没有自我,在爱情和婚姻上都显现出来。中国人的爱情之所以错就是因为不是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结婚对象,我们今天谈恋爱,先把各自的条件摆上台面,男的说我有房子、车子、存款……女的说我是清白的,我长得很漂亮……然后就叫来爸爸妈妈、亲朋好友围观。

“把爱情当理想,把结婚当事业”正成为剩女们的口号,她们一边在婚恋网站上频繁填写资料,一边在通勤的路上做着一见钟情的美梦。而理想的男人一边在猎艳,一边在渴望一位纯洁漂亮的年轻女性,他们处于旧道德和新观念中,可以做但不能说。男人只要结婚后不离婚就是一位“好男人”。

这是一个奇特的时代,由于社会阶层已经稳固、上升通道十分狭窄,婚姻将成为改变个人、家族命运的契机,所以它已不是当事人的事,而是一种社会行为。

THE END
1.当代社会中的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变化.docx当代社会中的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变化婚姻是人类社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婚姻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和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探讨当代社会中婚恋文化和婚姻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一、婚恋文化的变化1.结婚年龄推迟以前,结婚年龄普遍较早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2571500.html
2.中国婚姻观念的转变(精选8篇)当代中国伴随着“双重转型”——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必然带来相应的婚恋文化与婚恋观念的变化,导致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多元化。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婚姻家庭领域也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57pjwch.html
3.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2. 中西方婚恋观念现状及问题 2.1 中西方青年婚姻观 西方青年的婚姻观念与中国青年的婚姻观念有着极大的不同。 (1) 首先, 在婚姻问题的看待上, 西方青年认为婚姻是纯属于个人的私事, 其他人无权干涉。其次, 西方青年认为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因为在西方青年看来, 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中国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4.为什么不娶奔驰女不嫁宝马男讨论婚恋观念与金钱观念的关系在婚姻选择中,人们的婚恋观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人认为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应该找一个爱自己的人陪伴。比起另一半的经济状况,他们更看重另一半的品质、性格和相处方式。还有人认为,婚姻是利益的交换,应该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人,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https://www.yoojia.com/ask/5-15050294404626029570.html
5.婚恋报告(范例10篇)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象包括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其中男生占58.10%,女生占41.90%。问卷主要涉及到恋爱观、性观念、婚姻观三个方面。 一、恋爱观 调查显示,有47.14%正在恋爱中,9.53%是非凡期待谈恋爱的,其余43.33%的大学生表示随缘或者步入社会以后甚至还有人没想过。由此可,社会认为在校大学生谈恋爱是普遍现象并不https://www.liuxue86.com/a/5006655.html
6.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消费者分析:年轻一代婚姻观念改变,25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婚恋社交服务中女性消费者占比较高,达64.9%;年龄段集中为25-35岁,占67.4%,与结婚登记年龄分布重合度较高;中高收入群体范围逐步扩大,月收入多集中在5001-10000元,占比43.3%,其次是10001-15000元、5000元及以下,分别占29.3%、15.1%。 https://www.iimedia.cn/c1020/101640.html
7.正视现代婚恋观,目前社会的婚恋观面对现代婚恋观念的多元化,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价值观建立健康的婚恋观。要注重个体的自由和幸福感,同时也要尊重婚姻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人们应该学会沟通和妥协,共同努力维系婚姻的稳定和幸福。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建立婚姻家庭教育机构和婚姻咨询服务,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婚姻问题和婚恋观念的变化。 http://www.aichao521.com/hunl/9189.html
8.Soul发布《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揭示年轻人婚恋观在探讨不同代际的婚恋观念时,报告发现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不同代际人群在成长环境中形成了差异化的婚恋观念。85后、90后和95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对他们而言,婚姻不仅是个人生活的里程碑,更是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要http://www.xinminweekly.com.cn/shenghuo/2024/09/19/24602.html
9.中国古代人婚恋观念的变迁,性文化从开放到禁锢的转变历程有哪些中国古代人婚恋观念的变迁,性文化从开放到禁锢的转变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婚姻被视为社会稳定和家族延续的重要手段,因此,婚恋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家庭和谐以及男尊女卑的观念,这对婚姻和性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认为,婚姻是一种家http://www.meishu.com/news/11/13/52276.html
10.筑基2社心11课婚恋家庭第11课 爱情 婚姻 家庭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如果没有婚姻,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不以离婚为目的的吵架都是秀恩爱。 最怕的是在婚姻中,两个人是不说话的。 白天是夫妻,晚上是兄弟。 能分房的分房,能分床的分床。 https://www.jianshu.com/p/a69dff64a7fe
11.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可见,大学生已经摒弃了社会普遍认为的恋爱影响学习的保守观念,对恋爱的尊重和理解态度认真,恋爱与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两个部分,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必然的联系,对婚姻的态度较严肃传统的居多的,大多数人认为结婚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婚姻源于“性”,能够把婚姻与封建观念中的传宗接代分开认识。调查表明,西方的“试婚”在https://www.gwyoo.com/haowen/118803.html
12.婚姻篇7. 土星在此:以谨慎的心情来面对婚姻,这可以说是比较容易担心感情受到伤害,也可以说是比较容易拥有传统和保守的婚姻观念。 8. 天王星在此:在婚姻生活中潜藏着双方分开的征象,这有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但也有可能是离婚的前兆。 9. 海王星在此:在婚姻生活中交织着对于配偶有着太多的依恋、期待,以及忧虑和困惑,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921/12/3483637_55332815.shtml
13.共青团谈青年婚恋问题:目前存一些功利化婚恋观念新闻频道一是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不可否认,青年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在婚恋观念中过去也一直存在,这些年也一直存在一些功利化的婚恋观念。还有一些落后的婚姻习俗对青年的婚恋也有影响,共青团接下来会通过媒体的一些引导,组织一些教育,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https://news.cctv.com/2017/05/17/ARTIyX9c8QXXEsw80QvWJdSq170517.shtml
14.的爱情与婚姻——威斯坦?休?奥登的爱情诗及其婚恋观简?奥斯汀是描写此类爱情(或者说婚姻)的代表:《傲慢与偏见》的开场白便是有钱的单身汉要娶才貌相当的太太;《劝导》中的安妮?艾略特因为拉塞尔夫人的劝说而撕毁婚约,期望会找到更好的良配;而根据毛姆先生的考证,奥斯汀本人对这种情爱观也是持赞同态度的,她在信中写过类似于“单身女性都容易受穷,实在太可怕了,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132306346/
15.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贬低和压抑男女之情,古来有“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 并且女性在婚恋的选择中往往是被动的 , 男性占主导地位。 但是, 改革开放为西方现代思潮的涌进提供了快速通道, 与传统的中国文化摩擦碰撞, 让国人禁锢的性观念步进开放,择偶标准呈现多样化, 女性的自主地位也越来越高, 不同形式的婚姻形态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9/6122031225002033.shtm
16.推迟婚育的年轻人,“普婚普育”的范式会被改写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特别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快速城市化,人们的婚姻观念和婚姻行为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就是缔结婚姻的不断推迟。此外,初婚年龄的不断推迟也是第二次人口转变过程中的核心变动趋势。尽管各国尤其是东西方的第二次人口转变https://www.huxiu.com/article/1083558.html
17.珍爱网调查显示:独子观点仍占主流婚后财产共同管理美通社PR上海2016年5月24日电 /美通社/ -- 近年来,单身男女比例也在逐渐拉大,据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高达2亿,男女比例已经达到140: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70后、80后、90后三个代际之间的婚恋观念有哪些变化趋势?男女对于恋爱和婚姻的态度又有哪些不同呢? https://www.prnasia.com/story/15004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