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时代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始终把培养一代“新人”作为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大学生、青年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要求“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为新时代开展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取得丰硕成果,在实践中形成崭新格局,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整体状况呈现递进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围绕大学生、青年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为新时代开展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根本遵循。新时代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取得丰硕成果,在实践中形成崭新格局,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整体状况呈现递进式发展。
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研究对象日益细化,提高了该主题理论研究的针对性。这一主题的研究对象逐渐从女大学生整体细化为女大学生“村官”、贫困女大学生、农村女大学生、专业院校女大学生等一般群体,以及女大学生博主、网红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研究对象的细分,更有助于在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做到因人而异。
多学科交叉研究广泛开展,拓宽了该主题理论研究的维度与视野。研究这一主题的学科逐渐从思想政治教育学拓展到社会学、女性学、历史学等多门学科,实现了跨学科研究与多学科融合并呈现出交叉研究态势,形成了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多维度和大视野。
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形成崭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原有的“在课堂上讲”拓展到“在社会生活中去讲”,逐渐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形成“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增强了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创立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吸纳企业新资源。为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各级政府联合多家企业共同开展的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共建的5000个“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激发创业热情,实现人生价值。
赋能女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创新“她”力量。为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江苏苏州实施“女大学生科创育苗”计划,切实加强了对女大学生学科选择和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引导女大学生选择科研作为终身职业,在科技兴国的道路上抒发爱国情、报国志。
重塑主旋律影视剧女性形象,贡献教育好榜样。《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等主旋律电视剧塑造出一个个灵动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在建党百余年历程中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平凡生活中迸发惊人力量,谱写着广大女性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热切的家国情怀和坚韧的内在力量。这些女性形象为促进女大学生正确构建价值观和自觉培养主体意识树立了榜样。
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呈现递进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受益于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崭新的实践育人格局,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积极向上,优秀女性人才不断涌现。
价值取向更加正确。80%的女大学生强烈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对“爱国”表现出更高的认同度;81.3%的女大学生愿意将社会价值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客观标准;“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73.6%的女大学生选择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
道德人格更加健全。女大学生认同并自愿践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95.06%的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中始终能秉持一贯的道德标准;70.77%的女大学生看到有人摔倒,但周围没有摄像头时会选择“马上去扶”;91.39%的女大学生愿意参与无偿的志愿或公益活动。
法治素养更加提升。女大学生尊重法律权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自觉守法用法。76.56%的女大学生认为个人和法律有紧密联系;98.37%的女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学习法律从而保障自身权益;94.96%的女大学生认为法制宣传讲座等活动有意义;在新冠疫情期间,面对亲友仍聚集办宴等违法行为时,大部分女大学生会出面制止,如不听劝阻则会诉诸法律解决问题。
优秀女性不断涌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女性。无论是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为代表的各行各业女性先进模范,还是积极参与“百名女大学生讲述百个党史故事”“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的普通女大学生。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直面挑战,勇担重任,奉献女性力量,时刻彰显着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