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美国对华政策正在经历两国关系正常化近四十年来最深刻的调整。这种调整从奥巴马政府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就已经开始。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实力对比的变化,美国对中国的失望,以及对中国战略意图的系统性误读和曲解。此次调整与以往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不同,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美国对华关系的政治气氛变得严峻,对华强硬成为新的“政治正确”;全方位、多领域、经常性的竞争和博弈将成为中美关系的新常态;美方还在构建针对中国的国际压力。面对美国政策调整,中方既要认真对待,又要冷静、镇定。要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努力通过对话、协商的办法来化解、缩小、弱化双方之间的分歧、争端,做到仁至义尽;要抵制与美进行战略摊牌的诱惑,把中美关系维持得越久越好;要分解中美关系,区别不同问题的是非曲直,采取不同方法予以应对;要继续推进合作共赢的外交关系,破解国际压力。
【关键词】美国对华政策特朗普政府台湾问题中美竞争
【作者简介】陶文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一
特朗普当政以后,把原来中美关系的三根支柱砍掉了两根:他退出了《巴黎协定》,又威胁要退出伊朗核协定。现在他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宣布要与中国展开全面竞争。
二
美国对华政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调整?笔者以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三
中美关系正常化近四十年来美国对华政策曾经历过数次调整,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的调整;每次美国经过大选,新总统上任后,两国关系也会经历一个磨合期。但磨合期过后,两国关系都会回到以合作为主的主渠道来。因此中美关系虽然历经风雨,但总的说来是向前发展的。此次调整不同于以往的调整、磨合,它带有一些新的根本性的特点。
第二美国对华关系的政治气氛变得严峻,正常讨论中美关系的氛围不存在了。美国社会在对华政策上一直有不同意见,有过几次对华政策辩论,有强硬派、温和派,而且辩论来辩论去温和派常常是主流。现在情况有所不同,对华强硬成了新的“政治正确”,以前的强硬看法现在变成了主流意见,温和派仍然存在,但噤若寒蝉,或声音微弱,当前的气氛对他们发表意见十分不利。
第四特朗普政府近来进行了人事调整,在国务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样的关键岗位上都启用了美国政治光谱中极端保守、极右的人士,进一步表明了特朗普的政策走向。不能说这些调整就是为了与中国进行竞争才作出的,但这样的人员配备的确已经为实行更加保守、甚至极端的政策进行了排兵布阵。
四
毫无疑问,中方必须高度重视美国对华政策的深度调整,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又要保持冷静、镇定,无须紧张,要避免急躁情绪。
第二分解中美关系,按照各个问题的是非曲直,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中美关系是十分广泛而复杂的,有许多方面、许多层次、许多问题。美国政治的一个特点是利益集团政治,在美国对华政策的背后有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在中美关系的不同问题上有不同的立场。前面讲到美国对华政策趋于强硬是当前美国政策的主流,但这并不表示在中美关系的每一具体问题上美国都是铁板一块,各个利益集团都支持政府的做法。这一点在特朗普政府要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问题上已经清楚表现出来。美国的众多行业、众多大公司和农场主纷纷表态反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认为这将给美国自己的利益,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带来损害,迫使政府延长了征收高额关税的公示期限,并派出代表来与中国进行对话(不管是否真诚)。可见我们对美工作仍然是有空间的。在台湾问题上不同意见也仍然存在,并在比较婉转地表达出来。26在中美两国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我们仍然要积极地寻求与美国的合作,比如朝核问题。这对于我们对美做工作是有利的。对于两国的经贸关系,我们仍然要努力使它为两国关系提供正能量。
第三继续推进合作共赢的对外关系,尤其是周边关系。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的能力增强了,影响、塑造国际环境的能力增强了,国际社会一个中国的共识也大大增强了。美国指望在国际上拉帮结伙,能做到什么程度是要打问号的。中国与欧洲国家、东亚国家经济上相互依存程度也相当深,如果美国的政策调整殃及它们各自的利益,它们也不会盲目跟从。此次特朗普发起贸易战,欧洲各国就纷纷表示反对。中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关系对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要,他们不会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来为美国背书。中国进一步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关系对于美国对华竞争、打压无疑是一个重要制约。
20多年前,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中国带来强烈冲击时,邓小平谆谆告诫我们“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并适时提出了正确的应对战略。与那时相比,中国的国力强大得多了,笔者相信,中国是完全有底气、有信心、有智慧来应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与周边合作机制创新”智库团队成果)
注释
1如见TheDepartmentofDefense,TheUnitedStatesSecurityStrategyfortheEastAsia-PacificRegion,1998;TheWhiteHouse,TheNationalSecurity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March2006.
3MarkManyinandothers,PivottothePacificTheObamaAdministration’s“Rebalance”TowardAsia(CRSReport),March28,2012,p.8.
4KurtCampbell,ThePivot.TheFutureofAmericanStatecraftinAsia(NewYork:HachetteBookGroup,2016),pp.121,145-146,236.
6PresidentObama:"WritingtheRulesfor21stCenturyTrade",February18,2015,
7AlexanderGray,PeterNavarro,“HowtheRepublicanNomineeWillRewriteAmerica’sRelationshipwithAsia”,ForeignPolicy,November7,2016.
10JamesSteinberg,MichaelE.O’Hanlon,StrategicReassuranceandResolve.U.S.-ChinaRelationsintheTwenty-FirstCentur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14),p.65.
11RobertBlackwillandAshleyTellis,“RevisingUSGrandStrategyTowardChina,”file://C/Uses/lenovo/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Temporaty%20Internet%20Files/Contennt.IE5/5097WJUK/China_CSR72.pdf
13JamesMann,TheChinaFantasy.WhyCapitalismWillNotBringDemocracytoChina(PenguinBooks,2007),pp.2-3.
14参见陶文钊主编:《美国思想库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90-398页。
16KurtCampbell,ThePivot.TheFutureofAmericanStatecraftinAsia,p.233.
20萧强、郭芳、于文:《美众院扬言调查中国在非投资》,《环球时报》2018年3月27日。
21李司坤、陈欣:《美跟风炒作“中国政治渗透”》,《环球时报》2017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