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研究的心理文化学路径

心理文化学是在心理人类学家许烺光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人的整体性学问,其前身是“国民性研究”。它有两个核心概念工具,一个是“心理社会均衡体”,这是描述人的模型,此模型把人描述为一个由内而外多维度、多层次的“场”;另一个是“基本人际状态”,它是“心理社会均衡体”这个“场”的一部分,是个体与“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文化”构成的系统。基本人际状态有集团缔结、交换、情感控制和自我认知几个维度,不同类型的基本人际状态在这几个维度上有不同的特点。分析基本人际状态类型及各维度特点,是揭开文化与社会奥秘的关键。

引入全新变量

心理文化学路径的国际关系研究,通过使用上述两个核心概念工具,尝试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引入几个重要变量。

第二,文明变量。心理文化学的基本理论源于大规模文明社会的比较研究,因此十分强调国际关系中的“文明”因素。这一路径通过引入“文明体”概念,把基本人际状态与国家及国家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基本人际状态构成一种文化的内核,不同类型的基本人际状态构成不同文明体的基础。以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皆以不考虑文明因素的国家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把国家视为“经济人”或“理性人”。而以亨廷顿为代表的文明学派则强调文明的重要性,忽视国家作为行为体的作用。但事实上,“文明”不是行为体,无法把文明作为国际关系的单独分析单位。心理文化学路径把文明体与组织体结合起来,认为国家行为体是文明体与组织体的结合,尝试弥补上述理论流派的不足。国家之间的关系可根据文明体与组织体的不同组合,重新划分为文明体与组织体都相同、文明体与组织体都不同、相同文明体与不同组织体以及相同组织体与不同文明体几种类型。这一新的分类方式把文明关系纳入国际关系中,丰富了对国际关系类型的认识。

第三,文明演化变量。人类文明由石器文明演化到农耕文明,又进一步演化到现代文明,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将文明因素引入国际关系领域,就必然引入现代性这一分析维度。现代文明是人类新的演化阶段,现代国际体系的基础是有一套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系统的现代文明。尽管现代国际体系仍存在诸多缺点,但它在保障国家权利,减少奴役和暴力征服,通过谈判、规则解决矛盾冲突等方面,优于任何古代国际体系。维持现代国际秩序下形成的规则、法律、条约以及国际组织,已经成为人类在国际层面演化出的最高文明成就,为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现代国际体系的基础是现代文明,它向全世界的扩散与现代文明的世界性扩散相一致。

深化对国际关系的认识

将上述变量引入国际关系研究后,能对国际关系带来一些新的认识。

二是对国际体系下“文明经验”的认识。每一种国际体系都是以某种文明经验为基础。前现代的国际体系以特殊性、地域性的文明经验为基石。例如,古代东亚地区以中国为核心行为体的“天下体系”,就是以古代中国文明经验为基础。近代以来,“天下体系”崩溃,这反映的不仅是一种国家间关系模式的失效,还反映了作为该体系基础的古代中国文明经验已无法适应世界环境的变化。源于西方社会的现代国际体系,最初也是一种地方性体系,其基础也是一种特殊性的文明经验。但是,随着该体系向世界的扩散,它已不再是地方性体系而成为真正的世界体系,该体系的文明基础也不再是地域性的西方文明,而是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的现代文明。由此可知,中国从“天下体系”走出来融入现代国际体系并接纳作为其基础的现代文明,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已变化了的世界环境的文明演化结果。

三是打开新的研究路径。心理文化学路径的国际关系研究借鉴人类学方法,尝试增添一条从“人”的角度认识国际关系的新路径。此路径使用的核心工具之一——基本人际状态,带有中国文明经验的痕迹,但不能把此路径的研究称为“中国学派”,因为一个理论学派不应是地域性而应是学科和方法上的。此路径追求的是为国际关系学增添新的学理性认识而非对某种特殊性地域经验的诠释,是提升解释效度而非掌控“话语权”。

(作者系华侨大学心理文化学研究所所长、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THE END
1.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刘少杰2021.pdf再如霍曼斯的人际交换论,刘教授用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方法研究交换行为,为我们揭示了社会交换中的成本与报酬、权力与地位的微妙关系。霍曼斯的理论,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质,帮助我们理解日常生活中隐藏的交换逻辑。 《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不仅是一部学术教材,它更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社会学殿堂的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6056458
2.王殿武:价值交换是成年人最残酷的社交真相,有价值才有社交总之,成年人社交中的价值交换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现象。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其内涵和影响,采取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构建更加健康、稳定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二、价值交换的理论基础 2.1 社会交换理论阐述 乔治·霍曼斯是美国社会学家,他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交换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总是期望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830171263387768&wfr=spider&for=pc
3.简述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命题。简述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命题。题目标签:命题交换社会交换理论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欢迎编辑补充 举一反三 ()或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监察机关已立案查处案件的调查工作。 A. 内控合规部门 B. 安全保卫部门 C. 办公室 D. 纪检https://www.shuashuati.com/ti/492a5d895774417e88c241c7bd22fcb2.html
4.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学术百科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学理论,本文则从传播学的人际传播视角进行分析,介绍霍曼斯人际传播理论的基础、决策模式、人际冲突、自我披露、人际关系变化等方面的基本观点。本文对于 详情>> 东南传播2006年05期霍曼斯人际传播基本观点 AI辅助阅读 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784506.htm
5.社会交换理论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 参考答案:对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判断题 爱是一种非特指性回报 参考答案:错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判断题 人际需要可以转化为动机进而产生行为 参考答案:对 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10525333.html
6.你没有价值的时候,再牛的圈子都与你无关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社会交换理论”:任何人际关系,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存在着大大小小的交换关系,而有效的人脉关系的基础就是你的可交换价值。听起来很现实,但现实中却的确有这样的现象,当你的可交换价值越大,就会发现越多人主动想要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jc4NDIzNQ==&mid=2247506108&idx=8&sn=374dd329be816d9130c7b0b0cb1d6830&chksm=ea23fab8dd5473aed436571099a2adf3972b880eec8502e90c0df0f60601256d7c0508b1ae3b&scene=27
7.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他的这个六组命题都是针对个人行为的交换理论,但是他认为这些命题同样能对社会制度进行解释。 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问题。他认为社会分层体系的出现是有一部分人掌握着一些他人急需的特殊的资源,因而被置于较高的位置。他认为公平性的标准有两个:第一是行动者过去的经验。比如夫妻结婚前男方经常给女方买花,结婚后不再https://zhuanlan.zhihu.com/p/403851165
8.社会学理论笔记08霍曼斯霍曼斯理论的不足 1)心理还原主义,认为任何人类行动背后都有其心理基础,对社会行为的解释归根为心理学的解释。其社会交换理论建立在交换行为的心理规律基础上,六个命题本质上都是心理学命题是典型的心理还原主义,主张一切复杂的社会现象都可返回到人类心理中获得解释。 https://www.jianshu.com/p/dd9a15e1eac1
9.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包括以下六个命题(1)成功命题:在一个人所做过的所有行动中,若其中某一特定行动经常得到酬赏,那么这个人就越愿意重复该行动。 (2)刺激命题: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做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报酬,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做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 https://m.douban.com/note/202997786/
10.社会交换理论从拒绝交换到互换成功虽然“社会交换理论”意指关于社会交换的单一理论,实际上对社会交换存在着五种不同的观点:霍曼斯的操作心理学观点、布劳的经济学观点、蒂博特和凯利的相互依赖说、 E·福阿和 U ·福阿的资源说以及 E ·沃尔斯特等人的公平说。本章将考察构成以上各种观点基础的种种假设,并描述它们是怎样看待决策和各种交换模式的。https://blog.csdn.net/carolzhang8406/article/details/47780435
11.霍曼斯及其行为交换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5期霍曼斯及其行为交换理论 黄晓京 开通知网号 乔治·霍曼斯(George C.Homans)是美国社会学家,1910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他和默顿同是帕森斯的学生,在哈佛大学毕业之后,除了1941~1945年在美国海军服役,一直从事社会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霍曼斯曾两度在英国的大学任教:1953年在曼彻斯特大学任客座教授,1955~1956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GWSH198305033.htm
12.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 A马克思 B雷克斯 C布劳 D帕森斯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327213336.html
13.第十一章社会交换理论本章主要内容 ?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来源 ? 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 三,布劳的结构交换理论 ? 四,埃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来源 ? 1,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理论 ? 2,人类学中的交换理论 ?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1,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理论 ? 古典经济学https://etcnew.sdut.edu.cn/meol/analytics/resPdfShow.do?resId=275933
14.社会交换理论是谁提出来的?学术指导常用经验分享社会交换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彼此之间的交换行为是相互的,并且这种交换行为是建立在互惠原则基础上的。 霍曼斯认为,社会交换不仅仅是物质交换,还包括情感、信息、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交换。他认为交换的双方都会期待在交换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回报,如果回报不如预期,就会产生不满和https://www.editoressay.com/news/848099/
15.社会交换理论(精选十篇)布劳是继霍曼斯之后社会交换理论的又一重要代表,但是其理论和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又有差异,本文简要梳理了布劳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观点,通过与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对比,指出了布劳交换理论的贡献和不足. 作者:饶旭鹏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甘肃,兰州,730050 刊名: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ou2577c.html
16.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030301社会学考研大纲第2页第七章社会交换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西方社会学中以霍曼斯和布劳等人为代表的社会交换理论。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求理解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内容,了解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与相关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社会交换理论的两种基本取向,即个人的心理的取向和结构的集体的取向,正确分析交换论的合理性https://m.kaoyan.com/yanzhao/ouc/dagang/5471e7bf2c6b2_2.html
17.什么是社会交换论?对我们有何启发?心理学词条心理学文章社会交换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霍曼斯和彼得·布劳,乔治·霍曼斯1910年生于美国波士顿,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主要都是在哈佛大学完成的。 乔治·霍曼斯提出的六个命题奠定了社会交换论的基调,彼得·布劳在很多方面修正和发展了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彼得·布劳1918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后于1939年移居美国https://m.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7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