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计划行为理论

1、2.2.2理性行为理论在心理学的领域中解释人类的行为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一项任务(Ajzen,1988)。在解释或预测行为的理论中,Ajzen和Fishbein(1980)提出理性行为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在预测或解释某一特定或某一类的行为的表现上,比起过去研究者试图单纯以其它构念(如:态度、个人特征、人口变量等)解释行为的表现更佳(如图2-3)。理性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是由意愿引起的,而行为意愿又是两个基本决定要素的函数,一个是个人对行为的态度,另一个是反映社会影响的主观规范。其中,两项基本假设:(1)人们大部分的行为表现完全受自己的意志控制(态

2、度),且是理性的。(2)人们实行某项行为的行为意愿是影响行为是否发生的决定因素。而其中影响行为意愿的两大因素分别为:个体实行某行为的行为态度和影响个体实行该行为的主观规范。图2-3理性行为理论态度是指一个人对于执行某种行为所感受到好或不好,或是正面或负面的评价,态度是在对某一事物的体验或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观规范是指一个人从事某种行为时所受到的社会压力,或是个人感受到特定参考团体对于采取或不采取行为的渴望的程度。此两大因素都是通过行为意愿(Intention)间接去影响行为。行为是由行为意愿(BehavioralIntention,BI)所影响的,且Ajzen&Fishbe

3、in解释,在个人行为当中,最直接的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就是行为意愿。而态度与主观规范(SubjectiveNorm,SN)是决定行为意愿最主要的因素。在理论当中主张当个人对于行为的态度越正向,则行为意愿越高。反之,当个人对于行为的态度越负向,则行为意愿越低;且个人的行为意愿会受到主观规范影响,当主观规范越高则行为意愿越高,反之行为意愿越低。表2-5理性行为理论应用的局限应用局限理性行为理论的内涵理性行为理论的假设是“行为的发生当预测的行为符合意志控制行为时,理性行为理论的预是基于个人的意志控制(Volitional测率很强;但若探讨的行为受非意志因素,即对于需要control)”。

4、即人们不会想要表现出自资源、机会、自我能力、知识或他人协助等因素才能展认已超过本身能力所不及的行为。现的行为,则理性行为理论对行为的解释力就会减弱。理性行为理论是从行为意念探讨影响由于许多外部环境因素会影响个人心中的想法,进而间行为产生的内部心理因素。接影响行为。因此,理性行为理论在实际应用上,必须考虑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理性行为理论对行为意念的定义并无显著说明,是指是否愿意采取此行为Warshaw(1985)等人在对大量文献分析后发现,后者还是将来采取此行为的可能性,研究的定义因包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考虑故比前者具有较的解释不一致。佳“实际行为”的预测能力。TRA理论旨在解释消费者行为,在没

5、有显著障碍的情形下预测行为很有效,已经在较广范围被证实预测和解释行为很成功。Tesser&Shaffer(1998)认为TRA可以很好的预测行为。许多理论和实证研究显示关于态度、意愿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支持TRA,并有增加的趋势。TRA理论在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采纳行为中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支持Ajzen&Fishbein(1980);Daviseta1.,(1992)以及Taylor&Todd(1995)以理性行为理论为研究模型,实证出主观规范会影响到电脑使用者的使用意愿。虽然理性行为理论的提出,对于人类行为的解释与预测有很大的帮助,但实际应用上仍有其限制(见表2

7、因素。因为个人是否能够拥有机会和资源去执行某项行为,以及控制执行行为的能力,均会影响行为意图,模型假设如图2-4所示:图2-4计划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TPB)以三个阶段来分析行为模式的形成过程:(1)行为决定于个人的行为意图(Intention);(2)倾向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及认知行为控制决定于人口变量、人格特质、对事物的信念(BeliefsConcerningObject)、对事物的态度(AttitudetowardObject)、工作特性、情境等外部因素;(3)行为意图决定于该行为的态度(AttitudetowardtheBehavior)、主观规范(SubjectiveNorm)或认知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等三种影响。所以“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是由“行为意图”所决定,且“行为意图”则由“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个因素所共同决定。Ajzen(1985)认为实际行为除了受行为意愿的影响外,也受认知行为控制

THE END
1.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是由美国学者Fishbei和Ajzen于1975年提出的。这个模型研究的是有意识行为意向的决定因素,实际上可用于解释任何一种人类行为,是研究人类行为最基础且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由行为意向引起,行为意向由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和关于行为的主观规范两个因素共同决https://blog.csdn.net/lanxin0802/article/details/70161562
2.论述决策背后的有限理性西蒙在《管理行为》中批判完全理性假设,并提出有限理性。他结合心理学相关观点,分析当事人在进行选择时的真实心理过程,说明应该采取有限理性代替完全理性。并指出传统经济理论假定了一种“经济人”,他们兼具“经济”和“理性”的双重特征,他认为应该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的准则。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19725.html
3.理性行为理论求助编辑百科名片理性行为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又译作“理性行动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菲什拜因(Fishbein)和阿耶兹(Ajzen)于1975年提出的,主要用于分析态度如何有意识地影响个体行为,关注基于认知信息的态度形成过程,其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一行为前会综合各种信息来考虑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12/0515/14/9959892_211181174.shtml
4.理性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也称理性行为理论或理性行为理论,是一种预测人类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根据该理论,除了社会环境之外,对所考虑行为的后果的态度也会影响个人是否执行这些行为。 模型的目标变量是行为。假设一个人的实际行为是由他们的行为意图决定的。根据模型,行为意图一方面来自个人对观察到的行为的态度,另一方面来自个人https://vibaike.com/337822/
5.理性行为理论学术百科提供全面的“理性行为理论”相关文献(论文)下载,论文摘要免费查询,理性行为理论论文全文下载提供PDF格式文件。理性行为理论中文、英文词汇释义(解释),“理性行为理论”各类研究资料、调研报告等。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2618401.htm
6.理性行为理论新传界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由美国学者菲什拜因和阿耶兹于1975年提出。又译理性行动理论。主要用于分析态度如何有意识地影响个体行为,关注基于认知信息的态度形成过程。其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一行为前会综合各种信息来考虑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它是多重态度模型的新版本,考虑到了社会压力https://www.jcwiki.net/advertising-and-public-relations/advertising/13148.html
7.理性行动理论理性行为理论 理性行动理论(TRA)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模型它解释了基于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图的行为预测。 它在健康促进、消费者行为和社会方面都有应用市场营销。 尽管预测能力很强,但它面临着与文化差异和态度行为差距相关的挑战。 定义理性行动理论 理性行动理论的核心是,个人做出合理的根据他们执行特定行为的意图做出https://fourweekmba.com/zh-CN/%E7%90%86%E6%80%A7%E8%A1%8C%E4%B8%BA%E7%90%86%E8%AE%BA/
8.《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法)布尔迪厄著)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作者:(法)布尔迪厄 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最新《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0089058.html?point=comment_point
9.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7046187_1.html
10.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豆瓣)作者致力于谁就法国特殊情况而构建的模式的普遍性。这些模式建立在关系的哲学和性情倾向的行为哲学上。 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的创作者· ··· 皮埃尔·布迪厄作者 作者简介· ··· 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著名社会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主要著作有《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学术人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361246/
11.交往行为理论1.pdf《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 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 意见和行为的合理性(Rationalit?t)是哲学研究的传统主题。甚至可以说, 哲学思想就是源自对体现在认识、语言和行为当中的理性(Vernunft)的反思。 理性构成了哲学的基本论题【1】。哲学一开始就试图用原理从整体上解释世界,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405/501404210201113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