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力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婚育新风吹拂千家万户

??红色彩带、中式花灯、秀禾礼服……9月22日上午,扬州明月湖畔的会议中心,一场布置得典雅又不失浪漫,处处散发着幸福气息的集体婚礼正在进行。来自江苏各地的200余对新人,身着中式婚服,在庄重朴素的婚礼中完成仪式。在这一时刻,全国5105对新人同时参加由全国妇联等部门组织的规模盛大的中式集体婚礼,共庆新中国华诞。

??“我们将身体力行倡扬新型婚育文化,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向祖国母亲献礼。”参加集体婚礼江苏分会场的新人周树国和张婷婷感慨。

??这场隆重热烈、朴素节约的集体婚礼让新人更加坚定践行婚育新风尚,也是江苏各地妇联大力倡扬新型婚育文化的缩影。为加强新时代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培育、宣传和引导,江苏各地妇联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移风易俗主题活动,为青年人搭建文明健康的集体交友互动平台,开展婚育宣传指导服务,让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风吹拂江苏千家万户。

??放大宣传“好声音”,婚育新风进万家

??近年来,江苏各级妇联搭好平台,做强阵地,广泛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宣传,进一步奏响新型婚育文化“好声音”,潜移默化引导更多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弘扬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今年夏天,江苏省妇联在全省26个县(市、区)及其所辖的78个单位开展新型婚育试点工作,加强新时代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培育、宣传和引导,拓展了一批新型婚育文化宣传阵地,培育一批宣讲和服务志愿队伍,打造一批婚育支持服务示范社区,有力促进了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风更加深入人心。

??苏州耦园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就是江苏新型婚育试点之一,耦园管理办公室综合服务科副科长王青说,“我们创新引入传统婚俗礼仪、举办园林婚礼,让更多新人在爱情园林中完成神圣的领证、颁证、婚礼仪式,既有仪式感,又传递了新型婚育观。从2022年设立婚姻登记点至今,已经为4950对新人完成登记颁证服务。”

??面对适婚青年,江苏各地妇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婚恋交友活动,从为年轻人搭建交流平台,到打造集体婚礼,再到家庭教育服务支持,全链条、全方位的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氛围在江苏愈加浓厚。

??盐城市举行“满‘盐’都是爱——2024青年人才集体婚礼暨联谊会活动”,参加集体婚礼的新人代表向全社会发出培育新时代婚育文化倡议;南通市海门区妇联举行“5·20浪漫之约,携手幸福起航”婚俗新风倡导暨结婚登记集体颁证仪式,引导新人强化婚姻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泰州市海陵区妇联在泰州学院开展“婚育新风润海陵”之青年辩论赛,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美好健康的婚育观。

??提供婚恋指导服务,营造婚育友好氛围

??年轻人的婚育问题,既是家庭的大事,也是国家和社会的大事。高校年轻人集聚,江苏普通高校数位居全国前列,激发高校自觉开设婚恋课程或因地制宜的教学活动,是年轻人婚育文化引导工作的重要领域和重要内容。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高校普遍认同大学生婚恋教育引导的重要性,大学婚恋课程很受大学生欢迎,但高校系统开展大学生婚恋教育普遍缺乏专业师资和精品课程。”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劲松说,在调研基础上,她向省两会提交《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婚恋课程的建议》,省妇联还在今年春天出台《江苏省“百校千场万名”大学生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行动方案(试行)》,旨在鼓励在苏高校生动活泼地开展大学生新型婚育文化培育工作,强化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目前,江苏已有70多所高校积极行动起来,6个设区市的高校建立联盟,共建共享推动工作。

??聚焦高校大学生重点群体,江苏以新型婚育文化宣传、婚恋交友活动、婚恋课程教育引导为主要途径,开展“百校千场万名”大学生新型婚育文化培育行动。省教育厅、省妇联、省妇儿办还汇聚全省骨干师资和专业课程,组建专家团队,通过集体磨课,打造一批专业性、政治性、受众性俱佳的课程,为年轻人婚育文化引导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和专业师资。

??做好婚恋指导服务,江苏各地妇联积极成立公益红娘志愿者队伍,依托婚姻登记处等阵地,开设幸福课堂,为广大家庭和适龄青年提供亲密关系辅导、婚内心理调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等服务,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扬州市妇联举办“培育新型婚育观共建新时代好家庭”——“红娘”志愿者聘任仪式暨“红娘”志愿服务赋能提升行动,进一步凝聚“红娘”志愿者力量,助力适婚青年拥抱爱情、走进婚姻,共同缔造幸福美好的新时代家庭;无锡市新吴区妇联、南通通州区妇联陆续启动“爱成长·新婚陪跑三年计划”,将从确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调适婚姻家庭关系、建立良好沟通方式等方面为新人提供务实指导。

??发挥“联”字优势,让新型婚育文化深入人心

??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江苏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字优势,妇儿工委办协调各方力量,针对不同群众、不同环节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新型婚育文化深入人心。

??针对青年人才,各级人才办举办青年人才联谊会和集体婚礼,以服务留住精英人才,为江苏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针对婚俗理念,联合省民政厅下发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实施意见,指导基层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专业人才队伍进驻婚登处,将婚俗改革、反对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理念融入婚姻登记“前中后”全流程服务,引导即将步入婚姻的年轻人转变理念,践行新风尚。针对婚恋交友,省总工会大力培育各类公益“工会红娘”,依托职工之家、康乃馨女职工服务站等阵地做好单身职工相亲组织工作,开发系统内外阵地,倡导各层各级开展职工交友联谊活动,切实帮助单身职工解决婚恋交友难题。

??江苏各级妇联发挥女企业家协会等团体会员、女性联盟作用,做好各自联系服务年轻人的教育引导工作,并调动妇女议事、“五老”人员、家庭教育志愿者等积极性,广泛开展婚嫁娶议事协商及婚姻家庭教育讲堂活动,推动本地婚事简办写入村规民约,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建婚育新风尚。(徐睿翔)

THE END
1.高校婚恋教育,也不可“用力过猛”高校婚恋教育,本应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婚姻观的有益尝试,但倘若将其与提升生育率挂钩,就操之过急了。 专家们要提出更多针对青年人的有价值的发展思路,关注为青年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上,让年轻人拥有稳定的职业前景与可观的收入;关注完善法律法规,为婚姻家庭筑牢安全防线;关注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增强民众的获得感http://views.ce.cn/view/ent/202412/11/t20241211_39231448.shtml
2.@文成青年,一份青年婚育意愿调查问卷来啦!关于结婚和育儿我们想听@文成青年,一份青年婚育意愿调查问卷来啦!关于结婚和育儿我们想听一听你的声音!随着时代的发展 当代青年对婚姻和育儿有了新的要求 关于青年婚育文化和婚育意愿 我们想倾听您的心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了解当代青年家庭观、婚育观,完善支持青年婚育的制度机制,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818175918694688079&wfr=spider&for=pc
3.《中国人口报》刊文:高校要发挥婚恋教育主阵地作用高校开设婚恋课程、做好大学生婚恋教育,可以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进而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就更好打造高校婚恋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将婚恋教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体系。结合大学生对婚恋教育需求增加的实际情况,高校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婚恋教育课程,通过https://www.dangbaotoutiao.net/ttyw/c_158294.html
4.高校婚恋教育,也不可“用力过猛”谈经论政高校婚恋教育,本应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婚姻观的有益尝试,但倘若将其与提升生育率挂钩,就操之过急了。 专家们要提出更多针对青年人的有价值的发展思路,关注为青年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上,让年轻人拥有稳定的职业前景与可观的收入;关注完善法律法规,为婚姻家庭筑牢安全防线;关注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增强民众的获得感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56/54/14530195.html
5.加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近年来,年轻人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呈多元发展趋势,不同程度存在“恐婚”“恐育”等问题,以及“过养过教”“不养不教”“不会不善”等家庭教育问题,急需多措并举开展“宣”“导”“建”,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 全方位“宣”,让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常态常效可感可知可及。 由党委宣传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01_15619643.htm
6.青年婚恋领域国内的法律政策及其不足公共政策与青年婚恋的稳定性息息相关。2017年出台的《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首次明确提出了关注青年婚恋领域,发展目标是促使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相关法定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发展措施包括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2.html
7.拿什么提高生育意愿?专家:应逐渐改变适龄主体婚育观家庭观记者注意到,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也出现在近日公布的《中国计划生育协会2022年工作要点》中,其中提出,要以“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为重点,加强对青年婚恋观、家庭观引导,重塑多子女家庭养育文化,淡化教育焦虑,弘扬“孝”“和”家庭价值观,推动构建积极正https://m.icppcc.cn/newsDetail_1083975
8.温州教育在线:温大教师参加树婚育新风建和美家庭——全省“婚育服务进三位专家做主旨报告,五位论文获奖者做主旨发言。大家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调研,深入探讨新型婚育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路径,交流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的做法和经验。 活动中,周奇教授围绕《引入家庭生活教育,塑造青年新型婚育观》这一主题,从“婚育观的发展”“婚育观的现状”“婚育观的意义”“婚育观的对策https://www.wzu.edu.cn/info/1321/79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