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三门县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婚姻家庭建设的新要求,以国家5A级婚姻登记处为标准,深耕“家”文化,拓展婚姻登记服务外延,推动婚姻礼俗除弊呈新,获评浙江省首个婚姻文化示范基地。
提高站位
明确婚姻登记工作的目标定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让婚姻登记处既成为婚姻登记的服务平台、良好家风的传承平台,又承担着推动婚俗改革教育,为所有夫妇爱情加油的功能,是三门县婚姻登记处设计的初衷。
该县以国家5A级婚姻登记处为标准,持续纠正婚礼大操大办的陋习,大力弘扬传统家庭美德,全力打造“风雅、节俭、文明”的婚俗新典范。
新婚姻登记处自2016年开始策划建设,2018年2月正式运行,总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两层四厅。一层以“琴瑟之好”为主题,包含新婚姻服务教育厅、婚姻礼仪厅、婚俗文化厅。二层是以“相濡以沫”为主题的婚姻和合厅,设计打造“幸福生活长卷”,在气氛渲染上凸显传统元素,改变以往婚姻登记处“生冷”的感觉,即便是走廊过道,也被设计为婚恋轶事文化墙,展示夫妻相处典范和当代名人婚恋故事,以及孝敬老人等传统孝道文化。
创新载体
丰富婚姻登记工作的服务内容
近年来,三门县出台了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婚丧喜庆事宜操办限额标准,健全婚姻登记场所婚姻辅导服务,深化婚姻家庭教育基地建设,丰富婚姻登记服务内容。
创新婚姻登记服务,增强责任感。积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婚姻登记领域延伸,全面推行公众号预约登记、材料预审等业务,一对夫妻婚姻登记平均用时缩短至12分钟。推行婚育户一件事联办,让新人实现多件事办理只跑一次的目标。同时,引进婚姻登记服务终端,提供免费照相与材料复印,有效促进窗口办件提速,服务提效。针对当下生活压力大,冲动离婚增多这一现象,设置了情绪宣泄室、心理辅导室、音乐放松室,添置心理测试仪、拳击柱、沙盘等设施,让前来办理离婚的夫妇先到阳光心理驿站尽情宣泄放松,同时派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新人责任感,也降低了整体离婚率,近3年,该市离婚率持续下降,2020年同比下降18.89%。
推行个性化传统婚仪体验,增强仪式感。在婚姻登记处设计打造“十里红妆”艺术长廊,通过实物展示和图文展板相结合的方式,重现三门湾地区传统婚姻礼仪和风俗习惯。积极推出个性化传统婚礼体验,根据新人喜好设计不同年代风俗特点的个性化婚姻礼仪流程。如,在婚礼仪式中,引入敬茶环节,邀请双方父母或者长辈一同见证。再如,在婚礼体验区,新人可体验红盖头、大花轿等传统婚姻习俗,增强对婚姻礼仪的吸引力。2019年5月20日,该处联合县妇联、婚协在前郭村为一对新人举办了传统婚礼,整个婚礼展示了本地传统婚俗的礼仪,喜庆但不奢华,简约又不失隆重,给新人留下永恒的甜蜜回忆。同时,开辟婚礼仪式第二大厅,设立个性化颁证仪式,新增西式、特色结婚仪式,满足新婚夫妇追求多样化结婚仪式的需求。
拓宽外延
提升婚姻登记工作的社会影响
“广教化、美风俗”,在推进婚姻礼俗改革过程中,该市始终重视加强对群众的思想观念引导,让移风易俗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开展金婚庆典活动。依托三门县婚姻家庭协会,常态化开展以“金色见证·一世约定”为主题的金婚庆典活动,让大家学有榜样、学有标兵。2017年10月,举办了首届金婚庆典活动,全县23对金婚老人现身说“情”,讲述了穿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展现了风雨同舟、不离不弃、互敬互爱的高尚情操。此后每年举办金婚活动就成了工作常态。
开展“婚姻家庭新风尚”活动。结合“和合家庭”、红榜颂道德、“移风易俗创新风”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最美媳妇”“文明家庭”“三好妇女”“移风易俗代言人”等评选表彰、典型宣传实践活动,全力推动“和合家庭、和善乡风、和谐社会”建设。联合妇联、义工等社会组织开展“婚俗文化进乡村文化礼堂”宣讲活动,依托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开展婚丧礼俗改革宣传,将文明节俭办喜(丧)事列入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执行,引导村民自觉遵守。通过以点带面,传承优秀“家”文化,以小家带动大家,营造社会文明新风尚,汇聚成“家和万事兴”的强大正能量。
创新简约办婚新模式。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婚姻文化示范基地的品牌效应,设计“海誓三门”旅游线路,打造长三角婚旅最佳目的地。依托蛇蟠岛洞窟旅游特色,打造“洞房”主题婚礼游;依托木杓沙滩、海上爱情小舟等景点,打造“风雨同舟”主题婚礼游;依托栖心谷景区,打造“连理”主题婚礼游;依托现代农业园,打造“浪漫玫瑰”主题婚礼游,初步形成一条涵盖“山、海、水”等多种元素的特色婚姻旅游线路。
望月才觉天地宽,实干才能破浪行。婚俗改革任重而道远,三门县民政局还将立足自身,不断创新开拓,吸纳各地先进经验,在深化改革上再下决心、再下功夫,在方式方法上再出新招、再出实招,为加快构筑社会主义婚姻家庭文明新风尚贡献更多的“三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