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爱的关系误区,90%的女生都踩过与爱劈腿婚姻恋爱相爱

很多女人都常常把性与爱的关系混为一谈,认为爱即是性,性即是爱。

女人因爱而性,在完全爱上一个男人之后,会与其发生亲密关系。

当然,一般情况指的是情侣之间的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而男人往往因性而爱,认为只有真正得到一个女人之后,对方才会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再也不会有任何“旁门左道”的想法。

男人的想法,对于绝大部分女人来说,都是奏效的。

即使社会发展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女人因为和男人有了关系,才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发展下去。

这样下去的结果,往往是女人在感情中委屈和纠结。

而男人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完全了解与得到了一个女人之后抛弃。

即使女人遍体鳞伤,男人走的时候连一句“再见”也不会说。

纳撒尼尔·布里登说过:“性生活是爱情的表现,它强烈地表达了我们对生活、自我和情侣的爱。”

所以,任何一段感情中,爱都是先择条件。

因爱而产生的性,才是有意义的性。

1

爱与性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爱是性的充分条件,而性却不是爱的必要条件。

有爱一定会有性的发生,但发生过性的男女,却不见得一定有爱。

关于性与爱的关系误区,90%的女生都踩过,小枝就是其中之一。

小枝和男友在一起的时候,她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爱上他了。

小枝选择和他在一起,只是因为他对自己太好。

男生会记得她的生理期、记得她说的每一句话,也会偶尔给她一些惊喜、偷偷买下她多看了两眼的耳环。

小枝被男友的细心与体贴所打动,至于爱或不爱,她自己也没搞清楚。

确定恋爱关系一个月之后,男友带她去郊外游玩。

那天晚上,男友想和小枝有进一步的亲密接触,小枝拒绝了。

可男友甜言蜜语地哄着她说:“相信我,我会永远爱你的。我为你做了那么多事,你是不是也该回报我一次呢?”

小枝妥协了,他们之间有了第一次性。

如果在此之前小枝还不确定她对男友的感情,这件事之后她就打定主意以后一定要和他在一起,甚至结婚生子。

从那以后,小枝在感情里变得很主动,会投其所好、尽力把自己打造成男友理想中的另一半的模样。

她坚信她彻底爱上了他,完全且毫无保留。

然而,一切终究是小枝想得太简单了。

发现男友劈腿那天,小枝根本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人生路应该怎么过。

因为她将来的每一天,都与男友有关。

她甚至傻傻地想:“既然有了性,就应该忠于他。”

可小枝渐渐发现男友是一个很花心的人,她赶走了他们感情中的一个又一个“小三”。

小枝感觉自己很累,却仍然在想:

“要是结婚,男友是不是就能安心爱我一个人了呢?

两个人,是不是就可以回到过去呢?”

但男生是不想结婚的,在小枝向他提出结婚的请求前,他根本没有想过娶她的事情。

小枝不过是他身边那个最忠心的“仆人”,既可以随传随到,也可以包容多次劈腿。

小枝最终还是嫁给他,但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滋味。

她想到了下一个问题:“如果两个人将来有了孩子,老公依然背叛、出轨、不安分,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呢?”

因性而嫁的小枝,一直不确定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人、选错了路。

其实,当性只以结婚为目的时候,也是在耍流氓。

两个人相互拥有彼此的时候,只能代表双方在那一刻是相爱的,却不见得彼此真的合适。

2

性与爱的误区

由小枝的故事可以看出,性与爱的误区至少有这三个:

1、因性而爱

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可以因为很多种原因,比如男人的工作、背景、金钱等等。

女人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多半是对男人有所贪图,把婚姻当成了一种交易。

虽然这种想法是错误且不被推荐的,但是和因性而爱的女人相比,前者反而错得没有那么离谱。

哪怕男人对自己并不好,哪怕男人身上没有可以吸引自己的地方,哪怕在此之前对对方没有丝毫爱的感觉。

一旦有了性,女人的态度就会发生180°的大转变。

由冷漠到热情、不爱到爱、漠不关心到关怀备至,一个“性”字就可以改变。

2、因性而忠

对待感情与恋人忠诚并没有错,但女人的忠诚与忠心也要遇上值得的男人才可以。

像小枝和她男朋友,他已经背叛她很多次了,但她都选择了包容与原谅。

小枝的选择与出发点,就是因为彼此曾经有过性。

然而,感情中的忠诚应当是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

小枝确实因性而忠,可她的男友却因性而厌。

男友对小枝的态度越来越差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得到了她后,再也找不到新鲜与刺激的感觉了。

小枝自以为的从一而终,其实不过是“愚忠”罢了。

女人是否决定继续一段感情,与性没有半点关系。

不应该为了曾经的性,而影响了自己将来的幸福,否则得不偿失。

3、因性而嫁

因性而嫁多数发生在几十年前,不过当今社会确实也有一些思想比较传统的女人。

她们认为自己与男人有了性关系就必须嫁给对方,哪怕明知道那不是一个适合自己的男人。

婚姻,首先要建立在彼此相爱的基础之上;

其次,要建立在彼此忠诚的基础之上;

最后,要是建立在彼此包容的基础之上。

如果非要把性与婚姻联系在一起,只能说这类女人的思想太封建。

执迷不悟的话,早晚都会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女人嫁的不是性,而是一个愿意真心实意爱自己、疼自己、宠自己的男人。

除了彼此相爱之外,任何理由都不应该成为女人嫁人的理由。

婚姻不是一件小事,云淡风轻的选择,注定要付出狂风暴雨的代价。

性与爱,是递进关系,先有爱才有性。

有性而无爱的交往,除了耍流氓还能是什么呢?

性与爱,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两者缺一不可。

没有爱只有性的交往,就是交易;

没有性只有爱的交往,就是交情。

性与爱,更是相互成全的关系。

性,能够让爱更醇厚、更浓郁、更深沉;爱,可以让性变得更美好、更美妙。

但愿所有的女人,都能够清楚地了解性与爱的误区。

要知道,感情中的有些错不能犯,一步错步步错的苦果没有哪个女人愿意承受。

想要躲过性与爱的坑,就要在感情中清晰地把握自己的需求:

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男人?懂得什么样的男人值得托付?明确自己将来到底想有怎样的人生与婚姻?

婚姻看似只是一个选择,可实际上选择了怎样的伴侣就是选择了怎样的婚姻与人生。

-END-

作者|青藤情感咨询师,从14年开始专注于情感领域。擅长于情绪聚焦疗法,帮助来访者在体验中实现情绪的转变,从而解决感情中的一系列问题。

THE END
1.关于大学生恋爱论文8篇(全文)关于大学生恋爱论文 第3篇 一、女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1、普遍性。 如今, 大学生恋爱已经越来越普遍。据统计, 近十几年, 涉足爱情的大学生已经占总体的64.5%。2005年, 国家还颁布了在校大学生是否可以登记结婚的问题可按婚姻法有关规定执行, 这使得爱情对于大学生而言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 而是提上议程的一件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xr76ee1.html
2.婚恋心理学期末论文(精选6篇)篇1:婚恋心理学期末论文 大学生婚恋观中的道德问题 对甜蜜爱情、美满婚姻和幸福家庭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婚恋观由“婚姻”和“恋爱”组成,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恋爱是为婚姻做好准备,婚姻是最终的目的。而如何让婚姻幸福长久,这就要恋爱来积聚感情。婚恋本是一种幸福的两性生活,但现在社会新思想的流入和人们思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hhmlib4.html
3.大学恋爱心理论文2000字(3篇)尽管我们的高校一直在倡导和教育青年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恋爱观,但现实的生活中这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恋爱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当代女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一个独特的群体,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恋爱观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和高校的建设,并且对社会女性的婚姻观乃至下一代的婚恋观都会产生较大较深远的影响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9/17/79360359_1117698577.shtml
4.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作家在婚恋、家庭、伦理方面著作颇多,经整理归纳,现从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三个方面依次阐述。 (一)恋爱观 1.爱情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家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5.相亲VS自由恋爱,你pick哪个?单身与恋爱是经常出现在校园生活中的两个关键词汇,高校关于恋爱主题的课程也逐步开展起来,重大节日家庭聚会讨论的话题中,都会有关于恋爱的内容。 面对难以躲避的人生大事,有的年轻人选择了躺平,顺其自然等待缘分,佛系看待恋爱与婚姻;也有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焦虑,发动身边的资源努力扩展交友圈,力图尽快“完成任务”;还有一https://www.pbcsf.tsinghua.edu.cn/info/1215/6128.htm
6.Y世代爱情:漫漫结婚路TOPYS创意内容平台她是《已婚者少数派》(A Little Bit Married)一书的作者。这是一本有关20多岁年轻人及其恋爱与婚姻感受的书。她还有一本即将出版的新书《使命:成人期》(Mission: Adulthood)也是讲述她这一代20多岁年轻人感情历程的。 将现在模棱两可的约会与前代人的约会做个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后者有更明确的恋爱法则:例如,https://www.topys.cn/article/7429.html
7.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爱是疗愈师,也是营养师,如果我们真的能遇到好的爱情,我们就能透过爱的滤镜,遇见更好的自己。”《如何拥抱一只刺猬》的角度很有趣,作者段鑫星教授将我们的人格倾向比喻为“爱的镜子”,用这些有趣的人格特质来解释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某种伴侣、我们的伴侣为什么会有某种表现以及我们与另一半在恋爱与婚姻中要如何促进彼https://www.epubit.com/bookDetails?id=UBc8314a2b3fa2
8.潘绥铭3. 《恋爱也应重视性选择》,四川省期刊优秀论文奖,1989 4. 《婚后性生活之目的》与《寻求婚后性生活的美好感受》,中国法制期刊优秀论文奖,1989 5. 科研项目“北京市婚姻新情况”,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等奖,1992 6. 论文《北京市婚姻质量调查报告》,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993 7. 参与科研项目“https://baike.sogou.com/v7932272.htm
9.唐君毅爱情哲学研究论文>哲学与人文科学唐君毅爱情哲学研究鲍晓洁 唐君毅是第二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而立之年就已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哲学系统,他的哲学思想皆立足于人生,以启导人向前向上之生机为鹄的。恋爱婚姻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话题,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八十多年前唐君毅就已认识到现代文明中爱情婚姻问题https://wap.cnki.net/lunwen-102342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