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这个面积37万7880平方公里、人口约1.2亿的东亚岛国,如今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全球经济地位也仅次于美国。

的确,日本经济战后获得高速发展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样,日本在实现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教训也值得我们了解并引以为戒。

在中日关系方面,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所言,妥善处理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不断发展的关键。希望双方坚定地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珍惜中日关系当前改善势头,巩固两国友好合作的基础,扩大合作成果。

这一百多个“问答”,或许能让国人对日本有更多的了解。

新华社驻东京记者/吴谷丰刘浩远钟沈军任正来钱铮张华倪红梅孙巍何德功

社会篇

“下流社会”与“援助交际”

40为什么日本人的走路速度那么快?

41今天的日本人是否仍能感受到很大的生存压力?

答:日本人均GDP超过35000美元,教育、医疗、保险、劳保等设施和制度比较完善,生活水平高,贫富差距较小。但自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陷入10多年的经济衰退期,整体环境对就业、家庭、人际关系等社会方方面面造成不小的压力。

42日本作家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一书中说,现在日本年轻人更倾向于将自己归于“下流”,避免成为社会与家庭的中流砥柱,情况果真如此吗?

答:当代日本年轻人在成长和受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受到多元化的思想影响,一些人的行为更趋于自我,不愿意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不少人不想结婚,喜欢自我随意的生活。同时,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也造成了他们整天泡在家里,沉溺于电玩、网络、动漫等,自闭而不愿主动与人沟通。

43日本在校青年为何自杀率高?

答:说日本是“自杀大国”一点也不为过。从1998年以来,日本每年自杀人数都超过3万人,是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4倍以上,其自杀率在发达国家排名第一。

令人惋叹的是,自杀者中有不少是风华正茂的在校学生,其主要原因不外乎失恋、受欺负、家长期望过高等。尤其是近10年来,日本每年有近100名在校学生因为受欺负而自杀,这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007年1月8日“成人节”之前,日本一家婚姻信息服务公司对上一年里度过自己20岁生日的新成人的一项调查显示,49%的新成人有过受欺负的经历,其中有29%想到过自杀。

44日本妇女的社会地位如何?在国会中女议员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答:日本妇女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她们生育子女后大多辞去工作,小孩上学后又外出打工,但掌握家庭的经济大权,每月给丈夫发零花钱。

日本国会众参两院议员共有722人,6名议员中有1名女性议员,现任参议院议长是女性,在国会议员中所占比例是16.9%,在世界各国女议员比例排行榜中名列第99位。

45在日本,有工作的女性占成年女性的多大比例?她们是否与男性在工作上享有同等待遇?

答:在日本,有工作的女性占成年女性的比例大约是40%。但日本职业女性从年龄层次来看呈现“M”型构造,女性在结婚生育后离开工作岗位的现状预计到2020年也不会得到改善。

日本女性即使有工作也难以获得升迁机会。在日本公司中,相当于科长级别的管理层中女性的比例只有2.6%,而到了部长级别,女性的比例更是下降到1.6%。女性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少,又难以升迁,势必导致女性待遇不如男性。

46在日本家庭中,大男子主义的现象是否仍然普遍?

答:在日本,夫妻双方只有丈夫上班、妻子带孩子和承担全部家务的情况仍然不少,但是已远不像当年那样。无论是在高档写字楼,还是在普通的公共场所,到处都能见到忙忙碌碌、行色匆匆的职业女性身影;而在公园和游乐场,丈夫陪伴妻子和孩子玩耍的景象很常见。

同时,有调查显示,日本丈夫承担家务的比例和频率越来越高。据报道,为了配合扭转人口负增长的势头,日本一些大公司不久前出台新规定,员工无论男女,只要有小孩,都可以享受额外假期。可见,男性不顾家的传统观念已经从雇主的源头上发生转变。

47日本“丁克”家庭是否在近年内有所增长?原因是什么?

答:结婚后不要小孩享受“丁克”家庭生活的日本年轻人近年呈现递增趋势。日本的“丁克”家庭通常夫妇俩都受过良好教育,拥有不错的工作,夫妻双方以事业为重,不愿意因生育孩子而分心。“丁克”家庭普遍经济上比较宽裕,夫妻双方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这也是加入“丁克”行列的日本年轻夫妇数量增多的重要原因。

“丁克”家庭被越来越多的日本人认可,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的变迁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二战后,日本的主要家庭构造从传统的大家庭过渡到“夫妻加小孩”的小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的出现也是家庭构造多样化的体现。观念的改变使得是否生育孩子完全成为当事人双方的事情,而不会像以往那样受到周围亲友的干涉。

此外,日本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人们不必要“养儿防老”。

但是,日本人将“丁克”主义进行到底的夫妇并不是很多,许多人会在最后转为“DEWKS”一族,即DoubleEmployedWithKids(夫妻双方都工作,同时分担育儿和家务劳动)。

48日本几世同堂现象普遍吗?日本老人是否由子女赡养?

答:日本几世同堂的现象很少,城市的居民通常年轻人和父母分开居住。而在偏远的农村和海岛以及需要特殊照顾的老人家中,还有子女和父母一起居住的现象。日本有完善的退休金、养老金、保险医疗制度,一般老人都独立居住和生活。赡养老人的工作通常由养老院、看护所等社会专门机构承担。

49日本人如何解决医疗和养老这两大社会问题?

答:日本实行的是全民健康保险。保险费与收入的多少、抚养人数等有关,但总的来看要占收入的8%~12%。一个公司职员在有了健康保险以后,再看病就只交所需费用的30%,连带投保的家属大概要交50%左右。健康保险之外,人人要按月交养老金,交纳者在失去劳动能力后(主要是在65岁以后)由国家按月提供一定数额的生活费。这属于一种社会保险,人人有义务,但非强制性的,现在不交的人也不少。不交者老后就得不到这笔按月给的钱,多交者则多得。这两项保险金加起来,大概要占日本人收入的20%左右。

50日本的网民大致有多少?

答:据日本互联网协会统计,截至2006年2月,日本全国共有网民7361.9万人,比2005年2月增长354.7万人。日本网络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宽带化。截至2006年2月,通过家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家庭中有72.2%利用宽带连接方式,首次突破70%的大关。

日本网络发展的另一特征是以手机上网为代表的移动化。截至2005年末,日本手机用户中有57%通过手机上网,比上一年同期增长6.9个百分点。从使用人口来看,2005年末,日本共有6923万人通过手机上网,首次超过利用电脑上网的人数。

51日本人网上购物多吗?网络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多深?

日本正以3年后为目标,推动建设“无处不在的网络”。这种渗透入社会各个领域的网络必将深刻影响日本社会中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相互关系。

52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日本家庭对子女教育需要投入多少?

答:日本是个比较重视教育的国家。尽管中小学实行的是义务教育,但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毕业,投入比较多的家庭大概得花3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00万元),因为要上好的私立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需要比公立(地方政府办的)或国立(国家办的)的多交钱,而且小孩在课外还有这样或那样的提高班或补习班(日本称为“塾”),钱都不少花。投入比较少的家庭一个孩子也得花约1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0万元)。

53日本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如何?是否也很难找工作?

答:从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来看,日本应届毕业生并未遭遇就业难的局面。比如,2005年度日本全国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4.8%,其中,就业率最高的中部地区更是达到97.8%。

但是,日本毕业生就业率高并不表示几乎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参加工作。近年来,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意欲逐年下降。2005年度,全国大专院校毕业生希望就业的只占全体毕业人数的62.8%。念完大学却不愿意工作,而甘当“啃老族”,这是在日本年轻人中扩散开来的“流行病”。

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一些日本年轻人不愿委屈自己,除非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不然宁可一毕业就失业;另一些毕业生特立独行,不愿被工作束缚了自由;还有的毕业生从小受父母溺爱,不想独立,或者因为溺爱不懂得怎样与周围的人交流,因而对出去工作缺乏自信。

54日本学生在校期间打工吗?打工学生主要选择哪些工作?

日本打工的学生主要是大学生。在校大学生中约有80%打工,从事的工作集中在服务行业。超过50%的学生在餐饮行业打工,而便利店和超市吸收了打工学生的20%多,其他打工学生较多选择的工作还包括家庭教师、大厦和停车场协管员、配送、发传单等。

55日本大学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有要求吗?学生是否需要实习?

答:日本大学很注重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大学内通常有各种社团组织,有的是学生自发成立的。这些社团组织与社会联系紧密,在校内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多大学的社团活动已成为一种传统,参加名校社团组织的经历有时候能成为大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的一把金钥匙。

日本大学生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的比较多,很少听说有到企业去实习的。

56日本女学生为何在冬天仍着短裙?是出于爱美还是其他原因?

答:日本对下一代的教育中,比较重视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身体素质和意志的锻炼,比如忍受寒冷等恶劣环境的能力。在冬天,女孩穿短裙,男孩要光上身晨练。另外,日本学校也要求学生着装一致,在尊崇集体行动的日本,例外就会显得特别扎眼而难堪。当然爱美也是原因之一。

57日本人如何看待“援助交际”?

答:在日本女学生中存在的“援助交际”现象有别于被称为“风俗业”的色情服务产业,大概是“为了得到金钱上的援助而偶尔进行的交往和交易”。有些日本小姑娘可能就是为了一部新手机而出卖自己。

日本人的性观念开放,而且习惯于用金钱联系一切社会生活,认为一切可以换取物质财富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资本。因此“援助交际”虽然属于不登大雅之堂的现象,但是就像摆在超市货架上的色情杂志和每个城市都有的色情街一样,日本人对此早就习以为常。换个角度说,作为私生活的内容,“援助交际”不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侵害,所以从不关心别人私事的日本人对此一般也是见怪不怪。

然而,日本法律规定,与未满18周岁的女性进行性交易属违法行为,因此严格说来,享受“援助交际”服务的男性要冒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

58日本年轻人是否成年以后就独自生活?

答:日本年轻人成年后通常和父母分开居住,独立生活。日本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年轻人通常没有依靠父母、依靠关系的习惯。

59日本人日常的娱乐方式是什么?卡拉OK现在还那么流行吗?

答:日本人的日常娱乐丰富多彩,不过最常见的也是看电视、电影,欣赏各种文艺演出,打电子游戏等,当然还有卡拉OK。

日本是卡拉OK的发祥地,经过36年的变迁,卡拉OK依然兴盛不衰,甚至已经成为日本大众娱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截至2006年3月,日本全国近20万家酒馆引进了卡拉OK设备,专门的卡拉OK馆超过9700家。日本年轻学生和工薪阶层聚餐或参加酒会、联谊会、相亲晚会后仍然余兴未消,就会再到卡拉OK馆疯狂一把。

像“卡拉OK馆”、“BIGECHO”之类在全国拥有连锁店的公司都属于一般大众消费的卡拉OK场馆。这类卡拉OK馆一般按每人每半小时为单位计费,费用比国内同档次的卡拉OK场所高不了多少。还有一些小规模的卡拉OK馆最低300日元(约合人民币20元)就可以包夜唱通宵,深受年轻人的欢迎。

60日本人认为自己国家中最值得旅游的地方有哪些?

答:日本人“敝帚自珍”的情结很重,虽然国土并不广阔,但各地的人们都非常珍视当地的特色自然资源,并引以为豪。日本很多看似普通的地方却可能是“全国最好的百水之一”、“全国最有名的百泉之一”等等。

以富士山为例,在这座日本名山的周边一些地方,因为可以看到富士山,就被称为“富士见”,也因此成为有名的旅游景点。由于日本国内消费很高,在国内旅游的费用甚至不低于海外旅游。

从日本人自身旅游来说,他们很喜欢泡温泉、赏美景、享用特色美食的休闲旅游方式。电视上的旅游节目和旅游介绍等都以此为主打。此外,到北海道体验大自然,到京都体验传统日本,在冬季到位于热带的冲绳去,都是日本人认为不错的旅游选择。

61日本人比较喜欢去哪些国家旅游?

答:日本人最喜欢的旅游地之一是美国夏威夷,乘坐飞机从东京到夏威夷需要7个小时,路程相对较短,阳光海滩也颇得日本人的喜爱。在夏威夷日语可以通行使用,日本游客也感到很方便。

62日本人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

答:在日本,人们最喜欢和最经常观看的运动项目是棒球、足球和相扑。职业棒球在日本战后几十年来一直是人们最喜欢也最经常观看的运动,每年到体育场观看职业棒球比赛的有上千万人次。

作为传统运动的相扑也是很多日本人喜爱观看的运动。近两年,不少相扑力士来自外国,如顶级相扑手横纲朝青龙来自蒙古,而颇有人气的大关(仅次于横纲)琴欧洲来自保加利亚。近距离观看相扑比赛的座位票相当昂贵而且很难买到。

63日本人具有较强的体育精神吗?他们如何看待比自己强的对手和比较弱的对手?

答:相对于强调重在参与的大众体育精神,日本人更注重在竞技体育中的胜利,推崇武士道精神中那种不成功则成仁的“勇士”。无论是在体育场上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崇尚奋进、拼搏,而且不怕失败。力量迸发在日本人眼中是一种美的表现。

日本人崇拜强者,热衷于学习一切比自己优秀的东西,这是他们较早打开国门并长于技术改造的原动力之一;他们不同情弱者,但在竞争过程中,他们又注意不让这种心态影响他们有礼貌地对待所有对手。

64日本人认为自己的冒险精神体现在哪一方面?

答:冒险与赌博无异,当年在军国主义思想的笼罩下,日本曾经在战争中冒险,然而今天的日本人不认为这是他们当代民族精神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鲁莽的赌博在日本没有市场,蹦极等极限运动在日本市场较小。

与其说日本人有冒险精神,不如说他们崇尚那种在经过仔细考虑后敢于尝试而且不惮承担风险的“武士”精神。日本人做事,事前的调查研究之细致和统计数字之精确恐怕称得上是世界之最,其目的不外乎把行事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65如果不在日本,日本人最喜欢在哪个国家生存?

答:日本人如果考虑到海外生活,澳大利亚是一大选择。因为这里距离日本并不像欧洲那么遥远,而且自然环境和安全状况比较好。考虑到海外定居的日本人往往考虑消费程度要低于日本,安全、保险等条件比较完善才去。除了去澳大利亚以外,不少日本人也选择移民到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

THE END
1.揭秘日本单身潮:婚活现象下的商机与挑战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选择独居生活,从而推动了面向单身人群的服务和产品的快速发展。这些服务不仅包括住房、餐饮等传统行业,还涉及到个性化娱乐和健康管理等新兴领域。单身经济的崛起也反映了当代日本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家庭中心转向更加重视个人自由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念。这种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533892641079331&wfr=spider&for=pc
2.日本女人的婚恋观人选择妻子的标准是贤妻良母;女人选择男人的 标准是责任心要强,像一位大丈夫,这是老一辈的婚恋状况。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日本女人的婚恋观有了很多变化。现在日 本的家庭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已经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贤妻良母式的妻子和责任心强的丈夫,这样的家庭结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17/20/1336297_28110000.shtml
3.日语作文日本年轻人日益改变的婚恋观不拘泥于结婚这种东西也能够走下去,一起走完人生的道路。近来持有这样想法的人越来越多。 逆説的な将来の社会への不安と、責任を取りたくないという意志が交差する独自の人生観。 反过来说,这是一种对将来社会的不安以及不想承担责任的意志交叉而形成的独立自主的人生观。 http://m.hujiang.com/jp_xiezuo/p752951/
4.从日语谚语看日本人的传统婚恋观从日语谚语看日本人的传统婚恋观 姚灯镇 开通知网号 一般认为,语言与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紧密的关系。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的传统,其存在和发展也往往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承载文化信息的载体,存储着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体现了人们对https://xuewen.cnki.net/CJFD-RYXY200002005.html
5.从《外科室》看日本人惊世骇俗的婚恋观长久以来观看的日本电影也总给我这种挥之不去的阴森恐怖的感觉,也许这与他们的“泛灵论”和神道教有关。理解才能消除恐惧,也许等我真正明白了日本人的生活美学,明白了他们的物哀幽玄和寂之美,我才能放弃偏见,以欣赏的姿态享受这美的哲学。 《外科室》的爱情观之所以震撼到我也许是因为它的纯粹和不可能。很多年前https://www.douban.com/note/745183336/
6.抖音电商客服考试题内容及大众评审试题14、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总有些不和谐的声音,我们反对以下哪种声音? 正确答案:广东人动物什么都吃,河南人都偷井盖,南方的都是蛮子 15、下列哪部影视剧片段展现的婚恋观不适合发布到平台上? 正确答案:象牙山村女青年王小蒙、回乡大学生谢永强等努力发展乡镇企业-出自《乡村爱情》 16、https://www.mmker.cn/article/6760.html
7.?我们进入“婚难时代”了吗?郑荣翔年轻人去寺庙相亲联谊, 政府为大城市女性和小城镇男性牵线搭桥, 家长代理相亲, 现实里找不到对象的年轻人, 转而和虚拟纸片人恋爱结婚……这些现象,被详细纪录在去年10月出版的《婚难时代》一书中。 3位日本记者,花了3年, 调查了日本年轻人的婚恋现状。如今,在日本, 每四名男性就有一名终身未婚, 每六名女性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085712.html
8.婚恋观的演讲稿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是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的必然要求。所谓婚恋道德,是指人们在对待择偶标准、恋爱方式行为、婚恋目的等方面所持的观点、态度和应有的品质。它是一个人思想品德修养的具体体现,涉及到价值判断标准、道德判断标准和审美判断标准等等。正确的婚恋观从萌发到确立的过程,也是思想道德纯洁化的过程。军人在婚恋中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25zcnrn.html
9.日本人的爱情最高见证日本电影《入殓师(おくりびと)》中说:“死亡就是一扇门,它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穿过后会到达生命的另一个阶段”。恋爱中的男女男女因为各种原因,在今生今世不能长相厮守,于是选择殉情,希望来世可以不分离。 (二)日本人的婚恋观。日本是一个社会是一个性观念相对开放的国家,在婚姻形式上看也是如此。在日本历史上https://fanwen.chazidian.com/lw/yuyan/lishi/124547/
10.日本女人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几个日本女性朋友,其中关系最好的当然是山本小姐。说起来和她的相识还是老婆的原因,当时老婆在给一个台湾人打工,而山本则是她们的客户。有一次山本要买房子,所以老婆介绍了我们认识,一来二去不仅山本成为了我的客户,还认识了左桥,吉家,饭冢等人。通过与他们的交往,使我对日本女人有了很多https://www.liuxue86.com/k_%E6%97%A5%E6%9C%AC%E5%A5%B3%E4%BA%BA
11.简读日本史第四章日本人其实并不奇怪在线免费阅读赵敏:《从怒江勒墨人的“观兰蒿”风俗看古代白族婚恋观》,载赵怀仁主编《在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450—451页。 赵敏:《从怒江勒墨人的“观兰蒿”风俗看古代白族婚恋观》,载赵怀仁主编《在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452页。 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120544677169728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