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性欲就不可能有爱情?让黑格尔和柏拉图告诉你答案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02.26

国内外学者对于爱情的解释不尽相同,各个学者都是从各自的学科领域出发,以自己的理解对爱情做了概念上的界定,每个人的偏重点都有所不同,其中也带着自己的态度倾向和情感成分。

有人认为,“爱情是一种异性相吸的情感”,还有人把爱情归结为生理问题,认为“没有性欲就不可能有爱情”。在文学家眼中,爱情可能是“对彼此的精神品质和体格品质的倾慕,或者说人们相爱是因为在彼此身上发现了人性的崇高表现”。

黑格尔认为“爱情的最高原则就是爱的双方都把各自的整个灵魂纳入到同一里去。”这种爱情整合说的理解得到许多人的赞同,他继承了阿里斯托芬的肉体整合说又融入了精神整合的内容。

学界对爱情的定义非常多,很难找到统一的观点,在我的理解下,爱情就是两个人之间,不论性别,互相吸引互相依恋互相渴慕的情感。

爱情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互相性,这种互相的爱慕表现在爱情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假如爱慕是单方面的,得不到对方的回应,那只能称作单恋而不是爱情。

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而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同样地,恩格斯也将爱情归结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

由此可知,互爱是爱情的基础。

基于爱情的本质,我们知道爱情是两人之间的情感因素的整合,因此它要求爱情必然是专一的、排他的,不容第三者的介入。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这里所说的排他性和封建礼教里要求的“从一而终”不是一个概念,当一段恋爱关系终结以后,当然可以选择新的恋爱对象,但是在恋爱的过程中不容许第三方的出现。

爱情的平等性是以互爱作为首要前提的,因为彼此珍惜彼此爱慕才会在恋爱过程中确立平等的交往关系,它也包括精神和人格的平等,没有一方是高于另一方而存在的。

古代的一夫多妻制是爱情不平等的表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爱情的平等得到越来越多的提倡。

爱情的自由性体现在恋爱形式和恋爱主体上,首先,两个人的结合与分离都是自由且不受外界强迫的,强调自由意志层面上的相互交往活动;其次,恋爱主体都是独立的个人,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能力,一般不受另一方的支配,在精神与肉体上都是绝对自由的。

“爱情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一种持久的感情。爱情的持久性表现在爱情的不断深化、充实和提高上。”这一特性表现在其过程上,爱情的产生、发展、酝酿、经营到步入婚姻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真正的爱情不仅不会因为婚姻的形成变得淡薄,反而会升华巩固。

爱情的这个特点也要求爱情的主体双方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能够妥善处理,维护爱情的长久。

尽管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情,但是爱情的义务成分与情感成分要求它保持自身的长久。

“爱情的持久性必然要求其具有纯洁性,主要表现为恋爱动机的纯洁,要求男女双方单纯因为彼此心中对对方的那份吸引、爱慕之情而恋爱。”

我认为,除了动机的纯洁以外还包括恋爱目的纯洁,建立在世俗功利上的情感不能称为爱情。

每一个时代的爱情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说明爱情也和其他事物一样在不断的经历着发展和进化。过去,对于爱情的主体,人们只承认其发生在异性之间,在当代社会,一部分人的思想渐渐开放,开始慢慢接受同性恋的存在。

除了爱情的主体,爱情的存在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对待爱情与婚姻之间关系的看法也日新月异。

以上初步介绍了爱情的七大特征,当爱情遇上哲学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激情、生理的欲望并不是爱情。爱情就本质而言是一种精神状态,只有这种精神状态才使人有肉体上接近的权利。”

在他眼里,人本来就是浑然一体的,只不过是因为触怒了神灵所以才被分解为两半,而爱情就是被分解的人主动要求与另一半的自己的重新整合。

因此,所谓爱情,从哲学的意义上解释,就是一种求合。这种观点初看只以为是一个神话故事而已,但是细细想来,却觉得其中有极深层的哲学意蕴。

古今中外,有不少哲学家、思想家探究爱情哲学的本质,在我国古代,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就曾提出过他的观点,他认为“爱情不是感性的冲动,而应该是理性的升华;爱情是超然的而不是攀比的负担;爱情要有勇于放手的达观,更要有敢于失去的乐观。”

当代哲学思想领域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对于爱情哲学本质的把握是分析当代人爱情观的基础,爱情哲学是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过程。

现代人受到主流文化产品的影响,又处在对爱情充满渴望的阶段,加上异性交往机会增加,所以恋爱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并成为他们的最终选择,这正是恋爱现象普遍化的表现。

现如今,人们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很大,因此也很容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很多人选择恋爱仅仅是为了排解寂寞、累积经验或者满足生理需求,还有的人是出于一时的冲动或者为了寻找一个经济支持体。

恋爱的动机变得肤浅而多元,因此很多人并没有要维持一段感情的信心和努力,这样的观念直接导致了恋爱频率的波动化,鲜少有一段感情可以保持长久。

正是因为动机的多元化,不少人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也不是单纯地以找到合适的情感伴侣为目的,在大众和媒体对于物质的重要性的鼓吹之下,“很容易被舆论所误导而产生向物质看齐的婚恋观,导致看待爱情与婚姻问题时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

人们开始过分重视对方的家庭经济收入、家庭背景和吃喝消费等其它物质条件,这种择偶标准不应被提倡。

“性观念是对男女性爱的一种基本看法和态度,主要反映在对婚前性行为和同居的看法上。”从大范围来看,当代年轻人对于“性”持有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观念的开放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行为的发生。

近年来,有不少的相亲网站涌现出来,网络的迅速发展让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网络交友。网恋的发展就是其中一个结果,网络化的人际交往方式对人们而言利弊参半,但还是要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以免遇到爱情骗子。

许多人对待爱情的态度是随意的,认知是模糊的,“斯滕伯格爱情三元论认为亲密、激情、承诺是构成完美爱情缺一不可的因素,爱情不是一时的激情,爱情不是简单的亲密,爱情需要三者的结合,而承诺更是爱情的核心,是维持长久关系并相伴一生的保证。”

如果只把爱情当作游戏或者消遣的工具,这对于爱情的认知肯定是一个重大的误解。还有很多人认为恋爱的过程是重要的,结果不必考虑太多,这种错误的想法也会导致不可控制的后果。

爱情的维持是需要双方的不断努力、持续经营的,但是很多人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缺乏表达能力,不善于对另一半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当然这一点在恋爱的前期是尤其重要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很难保持爱情的长久性了。

在中期的相处过程中,日常生活往往琐事连篇,怎么样在冲突之中找到合理的沟通方式是人们所欠缺的能力,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随着性观念的开放发展,加之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也不断增大,至于相对应的问题就是大量的性疾病、流产甚至是堕胎等问题的出现。

这些问题一方面归根于年轻人性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则归根于性教育知识的普及度不够,这些问题甚至会演变成为他们的终身遗憾和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①发扬中华传统爱情观的价值

“我们往往推崇的是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然而,在庄子看来,两个迥然不同的人与其在一起束缚,折磨,不如彼此解脱,放一条生路。”

庄子的爱情哲学观给当代人的启示是浅显易懂的,很多人一遇到失恋就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感觉世界要塌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中华传统婚恋观里发掘一种“理性”的爱情观,这也正是爱情自由化的体现。

当爱情渐渐消逝的时候,我们就只能坦然地去接受它。爱情需要理智,盲目去爱只会伤人伤己,爱情应该是一种没有负担的爱,而不是沉重的约束,面对一段感情的终结,可以失恋但不能失态。

即使时隔三千年,庄子的爱情观仍然对我们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哲学价值,同时值得我们去学习。

②在电影中挖掘爱情哲学

电影是很好的故事载体,中外都有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阐释了一个又一个爱情的哲理,特别是经典影片,观看电影是现代人比较喜欢的教育形式。

影片《乱世佳人》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郝思嘉与白瑞德的爱情故事,“被宠坏的南方女孩无望地爱上了一个已婚男人。但当郝思嘉意识到自己真正深爱的人却是一直在自己身边的瑞德时,他已离她而去。人总是在追求幸福,有时却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部经典电影告诉我们爱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珍惜眼前人,不少人面对心仪的对象却羞于表白,结果错失良机,一直无法脱离单身的队伍,因此有必要明白珍惜的重要性。

③完善爱情观教育内容,充实其哲学内涵

这些主次矛盾很典型也很难解释,但是面对这些多元的、立体的爱情难题,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剖析它的内在关系,让人们自主理解到爱情的真谛。

“爱情的本质是理性化了的非理性冲动。这一表述本身就是矛盾的,但也正是这个矛盾才揭示了爱情的真正本质。”现如今,年轻人的爱情观还不够成熟,需要各方面的引导,本文从爱情的主要特征谈到爱情哲学的概念,还介绍了目前人们的爱情观现状以及存在的误区,最后结合哲学分析了可能的解决方法。

THE END
1.现代人的爱情观!!高清在线观看PP视频PP视频为您提供现代人的爱情观!!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现代人的爱情观!!主要内容:https://v.pptv.com/show/qLdk81vBMWicSULg.html
2.现代人的爱情观现代的人比较现实,他们更多的是看重你物质上的东西,精神层次的很少,其实有些男孩还是比较善良老实,女孩子自然古怪点,花样多一点,女孩子成熟得比男孩子早,有的未满十八岁就出来打工甚至给别人家当保姆。爱情不应该建立在金钱上,两个人情投意合,能聊得来,女方最好是能和你过生活的,只要两个人的心是紧紧相依的,https://www.jianshu.com/p/23da10bc241d
3.现代人的爱情观首页 小说问答 现代人的爱情观 现代人的爱情观庆余年里的现代人1个回答2024年10月22日 03:25《庆余年》中的现代人是范闲。范闲是一个穿越者,他拥有现代人的记忆和思维方式,用现代人的视角去处理古代的人情世故,爱恨情仇,让现代的观众产生认同感和笑点。他在古代 全文https://www.hongxiu.com/ask/tqbkgxabpkg
4.关于现代人爱情观的调查* 17.爱一个人就应该包容Ta的全部 完全不同意 不太同意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 * 18.如果我们之间的爱情看不到未来,我很可能会选择分手 完全不同意 不太同意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 * 19.我觉得爱情中的承诺是一种束缚,而我不愿被束缚 完全不同意 不太同意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 * 20.你能接受在感情中为对方主https://www.wjx.cn/jq/116138869.aspx
5.xiandai,现代人的爱情观到底是什么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近代世界史(后现代)的开端。一般认为,中国近代史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 2,现代人的爱情观到底是什么 拜金者喜欢金钱花痴喜欢浪漫保守喜欢平淡孝顺喜欢父母挥霍喜欢激情伤害喜欢一夜情或不再相信爱情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没有多少人懂https://www.yoojia.com/ask/5-14202934066057558227.html
6.《西厢记三.争鸣评价女主人公的爱情观,思考讨论现代人的爱情观 抓住文中体现爱情观的描写语句,结合全剧情节,展开讨论。注意创设民主气氛,适时点拨,教师也可以作为一员加入讨论,要使学生畅所欲言[注: 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关于描写语句在上个环节总结后可投影如下,以便讨论 : http://www.25622.com/xiezuozhidao/yuwen/201110/108858.html
7.我的爱情观(豆瓣)★ 李银河3年来首部新书,系统讲述现代人的爱情观! ★ 给所有女孩的爱情必修课:爱与被爱,都值得冒险。 ★ 在恋爱婚姻中平等对话、保持自我,是每个人的必修课题。 --- 【编辑推荐】 ▲ 社会学家、女性主义代表人物李银河,3年来首部新书,系统讲述中国人的爱情观。 传奇的爱情经历、权威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505984/
8.《被光抓走的人》中爱情观的探究电影论文现代人的爱情观是自私的,比起给予,更多的是一种索求。假借寻求爱情的名义,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空虚与情感断裂。在后现代社会中,一切都被解构,爱情也是如此,意义也不再如以往纯粹真挚。胡建平和众多女性恋爱的过程,就是一个他试图缝合自己破碎内心的过程,他以寻求爱情的名义辗转各个女人之间,其实是在不断索求别人的https://www.91xueshu.com/l-dianyinglw/40388.html
9.致橡树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致橡树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对你有什么《致橡树》:舒婷现代爱情观的形象表达,极其形象地表达出了现代人在爱情观上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舒婷的《致橡树》是一篇现代女性的现代爱情观的宣言。她不仅主题深刻,而且具有极高。致橡树中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第一种:攀附爱情观攀缘凌霄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往https://www.16757.com/ysh/ganqing/56.html
10.大一思修论文——浅谈当今大学生爱情观(精选10篇)再说精神层面, 现代人的爱情观开放了, 人的意识却都变的很贪, 爱情并不是仅仅靠自己的感觉了, 往往是要靠别人的看法, 美好的东西见多了, 哪里懂得珍惜。从某种极端理想主义的角度来讲, 爱情就是忠贞不二的, 但在现在的社会里, 这样的爱情被当作是故事或者童话, 人们可以去赞美他, 但是却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sln1c.html
11.2021年,中国年轻人的爱情观发生了什么变化?年轻人流行的爱情观:我第一,爱情第二,ta 第三。https://36kr.com/p/15055081829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