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的生育观念悄然改变:对子女数量的追求由多变少,生男孩的愿望也下降,由传统的崇信多子多福转变为崇尚少生优生;由传统的早婚早育转变为晚婚晚育;生育不再是婚姻的主要目的,婚姻的目的是从传宗接代走向追求个人生活幸福;性观念发生改变。
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是中国古代的生育观念,古人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时代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当代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发生历史性巨变,多子多福的观念被抛弃,传宗接代也不是生育的主要目的,人们不愿意多生了。
中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
上世纪80年代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针对人口过快增长而作出的权宜选择。这项政策实施之初,中共中央在一封公开信中就曾经预见——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30年之后的今天,中国人口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开始对独生子女政策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调整生育政策,逐步放开生育的建议。
2011年,国家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在过去的10年,中国人口增长了7390万人,增长率为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又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下降到1.5以下,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妇女只生了不到1.5个小孩,远远低于2.1的更替生育率。1.5以下的生育率意味着下一代人比上一代人少30%,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人口将进入一个长期负增长的时期。
实际上在过去20年中,低生育率已经使得年轻人口减少了30%。20世纪90年代中国每年还有大约2000万的新生人口,到了21世纪,每年新生人口已经降到了1500万,如此剧烈的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养育成本高都市人“生不起”
对于放开生二胎,人们最担心的就是,人口的急剧增长会给资源环境、土地利用、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带来无法承受的负担,会让整个国家和社会难以有序运转。那么,如果放开生,中国究竟会增加多少人来看这样一组数据: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问卷调查主要数据显示:育龄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是1.7个,也就说,即使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人们也不愿意多生孩子。这中间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抚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的成本太高,工薪阶层难以承担两个以上孩子的抚养费用。且不说为孩子买房就要耗尽父母一生的积蓄,仅是孩子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成本就已经让很多正处于育龄期的80后高呼“生不起”了。
中国人发生“生育观之变”
1、对子女数量的追求由多变少,生男孩的愿望也下降,由传统的崇信多子多福转变为崇尚少生优生。
2、由传统的早婚早育转变为晚婚晚育。很多女性到了30岁还不敢生孩子。而20岁出头是妇女黄金生育年龄,生育质量和生育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下降。很多妇女陷入了“有生育能力时没有生育条件,有生育条件时没有了生育能力”的矛盾之中。
3、单身、丁克比例增加,离婚率提高。生育不再是婚姻的主要目的,婚姻的目的是从传宗接代走向追求个人生活幸福。
4、婚育门槛抬高。将有车有房做为第一目标,孩子放在其次。
5、性观念发生改变。由于避孕的普及,性行为不再是为生殖服务了”。古代50岁妇女还“必与五日之御”;现在由于电影、电视、电脑等娱乐活动,有很多三十多岁的夫妇就已经疏于敦伦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