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的特点

婚姻家庭法是适用于一切公民的普通法,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调整范围极为广泛.每个自然人无论性别、无论年龄,都不可避免地与婚姻家庭发生联系.

2、伦理性

以两性血缘为基础的婚姻家庭关系,既是一种身份关系又是一种伦理关系.

3、强制性

当一定的法律行为如结婚、离婚、收养等实施时,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当一定的法律事实如结婚、离婚、收养等发生后,其法律后果由法律预先规定,当事人不得自行或合意改变。

婚姻家庭法六十问

1、仅举办了结婚典礼未领取结婚证属于受法律保护的夫妻关系吗

答:不属于。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只有依法取得结婚证,才能确立夫妻关系。

2、法定的最低结婚年龄是多少

答: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3、无效婚姻的情形包括哪些

答:(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4、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答:无效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答: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6、那些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7、夫妻财产可以相互约定吗该约定对外是否有效

答:可以。符合法定条件的有效。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8、子女必须随着父亲姓吗

答: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9、祖孙之间有相互抚养的义务吗

答: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10、兄弟姐妹之间有相互抚养的义务吗

11、子女有权干涉父母再婚的权利吗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会因父母的再婚而发生变化吗

答:没有。不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12、离婚的方式有几种

答:两种:协议离婚、诉讼离婚。

13、哪些情形应准予离婚

答:(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14、男方在什么情况下不准提离婚

答:三种情况分别是: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15、复婚时必须重新领结婚证吗

答:是。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

16、离婚时子女的抚养费如何承担

答: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17、公安机关有义务制止家暴吗

答:有。根据法律规定: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18、离婚诉讼中损害赔偿的情形有哪些

答:(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19、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应承担什么责任

答: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

20、补办的结婚证效力从何时算

答:男女双方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补办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民法典所规定的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算。

THE END
1.伊斯兰教如何处理性爱婚姻家庭之间的关系文章内容伊斯兰教如何处理性、爱、婚姻、家庭之间的关系 人的本性 婚姻的目的与价值 在这方面,《古兰经》明确指出:“众人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创造了你们,并由同类上造化他的配偶,并由他俩(亚当与夏娃)繁 人的本性 人的存在是有其特定的目的与价值的,不止是为了满足某方面的需要。人被赋予各种欲望,如https://www.lovemuu.com/article/76.html
2.最高院法官解答:婚姻家庭纠纷案件35个热点难点问题(含民法典编者按: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和热议的话题。本文对近年来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并解答,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一、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约定的财产性补偿应如何处理? https://www.wxrb.com/doc/2022/05/05/168142.shtml
3.普法关于婚姻的50个法律常识公共法律服务Q17人民法院依法确认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了,当事人的结婚证如何处理? 会被人民法院收缴。 根据《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依法确认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的,应当收缴双方的结婚证书并将生效的判决书寄送当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 https://www.hbqj.gov.cn/xkz/zfxxgk/fdzdgknr/gysyjs_34501/ggflfw_36245/202312/t20231208_4995805.html
4.浅议“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的法律处理介入恋爱或未婚同居者的性关系,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第三者。其次,从主观上,“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的行为要有拆散他人合法配偶或希望与之成为合法配偶的目的。卖淫嫖娼和一般的通奸,如果并不希望与之成为合法配偶,不属于“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最后,客观后果,“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是实际实施了在上述目的支配下的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5/03/id/1568792.shtml
5.什么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指的是你从童年开始成长的家庭,是相对于成年后组成的婚姻家庭而言的——即你和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或祖父祖母、继父继母等成员共同生活的家庭。 我们的很多技能、习惯、处事方式都是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包括如何与人沟通、互动,处理我们的情绪和需求。同样,我们价值观和信仰的形成也与我们的父母息息相关。 https://www.meipian.cn/22ps4p4g
6.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婚姻家庭纠纷的42条指导意见在处理彩礼返还纠纷时,共同生活时间应当作为确定返还比例的首要考虑因素。彩礼以缔结婚姻为最终目的,而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关系,而非简单地办理结婚登记一个即时的行为。因此,是否共同生活以及共同生活时间长短对于彩礼是否返还以及具体的返还比例有重要影响。司法实践中,在具体适用《婚姻家庭编解释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1/08/10582837_1131079537.s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释义如婚姻法第14条、第15条和第16条规定的夫妻的姓名权,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权以及计划生育的权利义务等。所谓财产关系,是指夫妻之间在财产的所有与使用、扶养上的权利义务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夫妻财产关系是基于夫妻的人身关系而产生的。 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http://www.taiwan.cn/flfg/flshy/200804/t20080416_625832.htm
8.离婚的各种法律问题汇总肖裔涛律师个人主页3、婚姻指导、家庭关系调解、婚前调查、结婚协议、同居协议等。 本律师制订有完善的保密措施,确保您个人的信息安全。 协议离婚须准备哪些证件 (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二)本人的结婚证; (三)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办理离婚登记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外国人除应当出具前款第(二)https://m.findlaw.cn/lawyers/article/d18704.html
9.婚姻家庭法知识点6篇(全文)31.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清偿规则32.约定夫妻财产要注意的问题 33.行政程序离婚和诉讼程序离婚各自的条件34.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条件及其缺陷 35.离婚时财产处理后遗漏、隐匿财产法律保护的时效36.离婚补偿请求权行使的条件婚姻法复习重点 剩余共同财产制、收养协议、家庭暴力、事实婚姻、赠与婚、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家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ghri41p.html
10.国策一法两纲两规划知识问答35.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在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中如何行动? 答: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是现代社会具有广泛影响的传播手段。积极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实践中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媒体应负有的社会责任。传http://www.ahczfl.org.cn/News/show/20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