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女性的婚姻观和家庭观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日本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经济经历了七八十年代的快速发展,再逐步走向平稳,九十年代初的泡沫经济破灭,直至现在日本仍然是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强国。但是经济单方面的快速发展到底带给了这个国家社会怎样的影响呢?日本自六十年代开始,女性思想得到解放,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开始获得独立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也较传统的家庭妇女得到了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的离婚率也是逐年攀升,未婚男女的理想结婚年龄的增大,少子化和老龄化现象的出现。这些现象的背后又反映了什么呢?与此同时,在女性不断的从传统的家庭妇女的身份转换为更加独立、坚强的状态时,一直以来处于支配地位的男性又是如何看待女性的这一转变呢?对于男性的生活和工作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1.2.研究意义

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渡边淳一的作品非《失乐园》莫属了,但是对于他的其他作品譬如本文所研究的《紫阳花日记》所知甚少,至于研究就更为少见了。本文借《紫阳花日记》这部小说试图从家庭婚恋观这一新的层面来探讨渡边文学,以增进中国读者对于渡边淳一这位作家的全方位的认识。当然,由于对于渡边文学的研究甚少,所以本文将大量引用其他对于日本现代女性的婚恋观和家庭观的研究进行佐证,以丰富单独研究一本小说可能隐藏的数据缺少证据不足等方面的隐患。此外,日本是亚洲最先迈进先进国家行列的国家之一,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关系而且中国也在经济发展途中,所以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中国发展途中非常合适的参考,而对于日本现代女性的婚恋观和家庭观的研究自然也可以作为我们今后的参考,非常具有借鉴的价值。

2.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渡边文学到底属于纯文学还是大众文学,这个问题在学者界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甚至有人将其勉强的称之为“中间文学”。本文以《紫阳花日记》为点,发散式的思考日本现代化进程中日本现代女性的婚恋观和家庭观的变化。

日本式亚洲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日本现代女性的思想意识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她们的行为和观念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有对日本这个社会又有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问题不仅让日本的学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中国的学者来说也是兴趣盎然的研究课题。

2.1.国内研究现状

何建军,在对日本女性择偶的标准研究的课题-从“三高男”到“三低男”中,总结道从“三高男’.到“三低男”,最大的变化当然是舍弃了“高身材”这一华而不实的条件,提出了“低姿态”和“低依赖”这两条经济实惠的条件。虽未再提及“高学历.,和“高收入”,但这两者仍潜藏在“三低”之中,并未销声匿迹。但是也可以看出日本女性在择偶方面日趋成熟,少了一份虚荣,多了几分实际,把情感的需求和满足放在了首位,越发重视婚后的生活状态和自我发展。

彭艳丽,在日本家庭妇女的地位演变中对战后日本家庭妇女的地位变化做了研究,指出战败后的日本,经过改革,最终完成了社会改革任务。经过战后民主改革,处于家族最底层的妇女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2.国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进入高速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日本这个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女权运动的展开也应运而生,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也不断的提升,家庭关系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此,日本的社会媒体、学者对于日本女性由传统的家庭妇女走向社会的现象也是颇有兴趣。对于这方面的现象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和调查。

神田文人(2005)在《战后史年表1945-2005》中收纳了日本厚生省对于日本自七十年代的结婚率和离婚率的调查报告,指出日本自七十年代开始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虽有小小的波动但是从总体的走势来看结婚率呈下降的趋势而离婚率则呈上升的趋势。

佐佐木毅(2005)在《战后史大师典1945-2004》中提到“女权主义”这一术语词汇在日本的最早用例,是20世纪70年代,渥美育子等创办了杂志《女权主义》(1997)。

江原由美子(2005)《性别支配是一种装置》中提到日本自七十年代开始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始,日本迎来了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而这次的女权运动最为中心的主张就是否定长期以来关于家庭内夫妇分工的普遍观念,即“男人负责工作,女人负责家庭”。

1986年4月1日,日本《男女雇佣均等法》的实施。

1989年,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劳动力调查·地域·就业状态别(十五岁以上)》中日本女性就业率达到48.3%。

2004年,日本厚生省统计的《昭和22年(1947)至平成16年(2004)日本离婚件数以及离婚率的变化》显示,自1983年到1984年的两年,日本的离婚率打破了历史记录,达到16万件左右。

综上所述,日本自六十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开始,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巨变,由此浪潮的推动下女权运动应运而生。日本女性自七十年代开始逐步从家庭走向社会,从专职的家庭妇女角色转变为更多方面发展的角色。但是女性角色的渐变,也渐渐的影响到家庭结构的变化,女性对自我的认识也逐步发生改变。更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幸福感的满足。国内研究中多次提到日本妇女的社会地位的改变,从就业率、结婚率、离婚率等方面做出了丰富的调查研究。国外的研究也是着重在数据的搜集也研究上。但是国内外的研究中,多是从数据上着手更多的是看表层的现象。但是经济发展的浪潮下女性意识变化的深层原因以及女性的内心的又是如何看待这种角色变化的呢,这些问题的背后的潜藏的人性的价值观的问题应该更需要探讨。

THE END
1.请告诉儿女:结婚对象,尽量找这三种家庭,少走弯路!婚姻父母家风选择什么样的人一起走进婚姻,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生活,能够影响到自己的一生。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合适的家庭,从而过得幸福。 大部分父母其实都是希望门当户对,都是希望对方家庭家风正,父母关系好,家境不错,人品过关的。 选择对象时,不仅仅看对方的条件,还要看对方的人品和家庭。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8Q40990556B201.html
2.谈恋爱到底谈什么?在我看来,谈恋爱应该谈的是这几点:爱情观 、金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人生价值观、性格以及习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1.爱情观 最好的爱情观是什么样子呢?张智霖曾经在节目中说到:“每次吵架我都会想到我失去她会怎样,所以我很珍惜,我宁愿主动认错主动和好,因为我珍惜有她在的每一天,男人嘛!认错没什么,最怕失去https://www.jianshu.com/p/9926209fe0fd
3.透过《亲亲老爸》看美国家庭价值观我们对美国人的家庭观念有不少先入为主的印象和看法,例如,美国社会金钱至上、家庭观念淡薄、夫妻离婚率高、父母独居养老。而一谈到家庭、亲情、孝道,我们往往津津乐道,仿佛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专利。这部影片中的点点滴滴,触发我们对美国家庭价值观尤其是爱情婚姻及子女教育方面深深的思考。因此,我们可以透过这部影片探寻一https://www.zzqklm.com/w/yl/4671.html
4.正确的家庭观念是指什么家庭观是个人对家庭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家庭相关事务的态度、认知和信念。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个人成长中起着指导作用。同样,一个人的家庭观也在家庭建设中起着指导作用。可以说,家庭建设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家庭观的正确性。 在解决和处理各种婚姻问题的实践中,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家庭观,深化青年对正确http://www.zebangedu.com/article/62550.html
5.富商去世将遗产留给第三者和私生女或将引发价值观大讨论二是家庭关系管理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推动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倡导健康的家庭价值观。通过家庭教育、社区活动等形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家庭观,从源头上减少类似纠纷的发生。示例: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社区座谈会等活动,促进家庭和谐,减少家庭矛盾。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06093268533690
6.婚姻家庭观(精选十篇)在整个社会当中, 每一个家庭都承载着维护社会稳定秩序的责任。从家庭的稳定层面联系社会的稳定是具有相当的必然性的。自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正式颁布实施以后, 以立法的角度去回应婚姻家庭在社会当中所要发展的方向, 既是广大民众的心意所往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互动。特别是谈及近期社会婚姻观和家庭观的变化之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sz127t.html
7.betweenChineseandAmericanfamilyvalues中美家庭观的不Key words: family values; marital values; parent-children relationship 摘要 《绝望的主妇》是一部反映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典型电视剧,剧中,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家庭观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家庭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缩影,是社会组成的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价值观是文化价值研究体系的核心,它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407/99210709.shtm
8.你小时候见过父母间家暴吗?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三、影响孩子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父母对孩子使用暴力对待,非常直接的导向就是让孩子对家庭观念和以后的结婚变得很失望,婚姻生活本来是非常美满的,可充满暴力的童年那个孩子会愿意去体验的呢,让长大了的孩子,不愿意和不想谈恋爱,甚至是不想结婚等等。 人的思想和个体都是独立的,尽管父母与孩子关系千丝万缕,但是暴力不https://www.da-quan.net/wa/deyeh3teddhcen77e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