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认识(精选5篇)

原标题:浅析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日

一、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的特殊性

(一)家庭环境影响的“先入性”。家庭是人最早接触的社会,是影响人的第一环境。家庭自觉和不自觉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先入为主的基础。这种“先入为主”往往能够在思想上形成一定的意识倾向。如果新来的思想信息符合已形成的定势,一般会被接受,如果新来的思想信息与已形成的意识倾向相悖,就可能被拒绝。先入者反复强化,就会形成牢固的观念,甚至信念以及习惯。家庭习惯这种从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一出生就开始的“先入性”影响,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打下了第一步基础,这个基础打得好,就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反之,就会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三)家庭环境影响的“情感性”。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最经常的一种思想教育。这种特殊的感情具有其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所无法达到的感情优势。此外,情感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中发挥着巨大的动力功能和感化功能,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和行为起着发动作用和感化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能积极利用家庭环境这种特殊感情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开展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家庭环境影响的“差异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计划性、统一性与规范性的特点,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却不具备学校教育的特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政治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未成年人的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准。未成年人早年所接受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对他成年之后的政治道德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八)家庭环境影响的“广泛性”。家庭环境对社会大环境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一方面社会大环境由无数个家庭小环境组成,而家庭小环境必然会影响周围社会大环境;另一方面家庭成员既属于家庭,又属于社会。如果每个家庭都重视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而且每个家庭将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覆盖不到位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培育家庭微观环境,促进家庭思想政治教育

(二)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指导。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指导。加强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家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发现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好典型,并通过各种方法予以表彰和推广,增强家庭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家庭文化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直接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的精神、观念、道德和行为等因素。把家庭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家庭文化活动中去,寓教于乐,有利于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与参与。在开展家庭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坚持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家庭文化活动在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苗淑娟.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5.

[2]任晓晴.试论家庭学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J].林区教学,2006.4.

1.家庭环境影响的“先入性”

2.家庭环境影响的“长期性”

3.家庭环境影响的“情感性”

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最经常的一种思想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一般来说是易于接受的,在家庭成员心目中,其他家庭成员是最亲密、最可依赖和最依恋的人。这种特殊的感情具有其他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所无法达到的感情优势(自己人效应)。此外,情感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中发挥着巨大的动力功能和感化功能,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和行为起着发动作用和感化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能积极利用家庭环境这种特殊感情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开展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家庭环境对人影响的感情优势,也使家庭成员容易接受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它不仅会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而且会抵消思想政治工作的正面影响,影响功能的发挥。

4.家庭环境影响的“潜移默化性”

5.家庭环境影响的“差异性”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计划性、统一性与规范性,学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接受社会主流文化中的政治立场与道德规范。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却不具备学校教育的特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政治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未成年人的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准。未成年人早年所接受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对他成年之后的政治道德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提高全民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6.家庭环境影响的“灵活性”

7.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

8.家庭环境影响的“广泛性”

1.重视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

2.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指导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立妇联、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各级指导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指导。加强对家庭环境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家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庭思想政治工作。要及时发现家庭环境建设和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好典型,并通过各种方法予以表彰和推广,增强家庭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把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与家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家庭思想政治工作活动。家庭文化活动本身是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有比较宽的活动范围,其直接影响几乎涉及到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观念、道德和行为等因素。把家庭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家庭文化活动中去,寓教于乐,有利于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与参与。因此,我们在开展家庭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坚持思想性、教育性、娱乐性相结合的原则,把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与家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发挥家庭文化活动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在家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4.根据家庭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重视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充分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由于不同家庭出身的工作对象个性气质、思想政治素质、兴趣爱好、行为特点不一样,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花大力气,充分了解每个工作对象的家庭情况及其对工作对象思想的影响,然后分类别地实施思想政治工作。对富裕家庭的工作对象应重点进行国情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培养顽强拼搏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对于贫困家庭的工作对象要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和自强、自信、自立精神教育,使其正确认识当前的改革,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身改革。对特殊家庭的工作对象,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分析其思想行为偏轨的程度,帮助其克服和认识影响思想行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5.创造良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首先,创设适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家庭物质环境,要让家庭里每一件物品都变成一种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因素和条件,对家庭成员起到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其次,要营造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对家庭成员具有吸引作用,能使家庭成员热爱家庭,也能引导、激励和约束家庭成员,使其积极向上。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氛围,有的好交际娱乐,有的喜读书学习,有的爱运动,有的爱文艺等等。家庭文化氛围可以多种多样,保持个性,但一定要健康。再次,要营造和睦、民主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姑嫂关系、叔嫂关系等,其中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对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影响最大。良好的夫妻关系对家庭成员是一种生活的启迪和人际关系的示范,能使家庭成员体验到家庭生活的温暖和幸福。

一、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二、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孩子个性的缺陷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所造成的,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专横的遵循封建旧规的家庭。这类家庭常常强调辈份,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要看父母脸色做人,这就可能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另一方面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第二类是过分娇庞,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孩子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

第三类是放任自流,不过问的教养态度。这种忽略型家庭中孩子就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第四类是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孩子,这类家庭中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互相爱护、关心,父母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对别人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关心他人,有独立处事的能力。可见,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年轻的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顶梁柱,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使家庭呈现———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才能培养孩子讲责任,讲民主、讲勤奋、讲进步,不骄不宠,自尊自强的好品格。

三、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严重障碍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表现在单亲家庭不断出现,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再婚率不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的离异,首当其冲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孩子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家庭给予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伴随而来的却是失去父或母,甚至失去双亲的痛苦,孩子成了父母的争夺对象,出气筒,或父母倾诉的对象或仲裁者,有时却又成了双亲遗弃的物品,这些都给孩子心灵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他们爱亲生父母,很难与继父母相处,因此,他们或结伙离家出走,或宁可流落街头也不回家,甚至打架、偷、抢,以发泄内心的情绪。这都严重障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但是在建设人性化环境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建设理念的号召下,我们更应以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来审视和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范畴。认为,环境创造人,人创造环境,两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这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是环境的产物,在实践中人不能脱离环境而生活,受其影响并受其制约。但同时,人能适时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社会环境的变化以社会实践为中介创造和改变环境。人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环境作用于人和人改造环境的双向运动过程。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活动实施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对象所处的内部小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可创性、广泛性的大系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人为对象,是树立人的正确思想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塑造人、教育人和帮助人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围绕的中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最终归宿;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主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受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要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和完善人,把人作为内在价尺度。人具有区别于动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人能积极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这一理论决定了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满足人改造和创造环境的主动性需要,开发人创造环境的巨大潜力。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就是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

(一)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带来复杂的网络环境

(二)家庭环境和婚恋观的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更加复杂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活最早、最长久的群体。家庭环境是影响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基础环境,教育对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日常生活都会对人们的言行举止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生在和睦、友爱、理解的家庭环境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重大改革,家庭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问题。传统婚恋观发生了变化,相当一部人在婚恋观上出现了放任轻率的态度倾向,早恋、试婚、闪婚、婚外恋等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离婚率的上升对学生健康完整人格的形成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家庭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部分家庭陷入了对子女重智轻德、重物质轻精神的家庭教育误区,价值观念的核心明显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方向偏移,许多家庭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只关心孩子成绩却忽视对子女的人格教育;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中存在重中小学教育而忽视大学阶段教育,众多家长对孩子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情况漠不关心,缺乏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进而导致学生的家庭意识弱化。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展开。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和诸多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提供了诸多机遇,同时又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高校后勤社会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提供了诸多机遇。“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进行管理,通过引进竞争机制使学生的饮食、住宿等服务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也优化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1];高校后勤社会化使高校周边环境也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使得高校在建设和优化高校校园环境的同时更加重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其次,高校后勤社会化,使高校与社区环境日益融合,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最大的变化就是高校后勤的有偿性取代了过去的福利。一方面原有的服务性后勤部门逐渐社会化和市场化,弱化了其服务功能;第二,公寓的出现和外宿现象的逐渐增加,给班级管理带来了难度。第三,后勤社会化后,学校为了降低后勤管理成本,聘用一些未受过正规业务培训、素质不高的临时工做公寓管理员,其管理水平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三、以人为本视角下建设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措施

(一)加大网络建设和管理,加强大学生的自律,形成健康的、有序的“虚拟环境”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以网络这种数字化、高速化和交互性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传播媒体已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网络就好比“双刃剑”,只有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才能推进网络文化环境建设。一是加强对网络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只有用占领网络这个新领地,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增强其政治意识和抵御能力。加大主流媒介信息的宣传力度和导向,高校主导文化的影响力度,避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学校要对本校的网络环境加强管理,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要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增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能力和鉴别能力。二是加强对互联网的运用,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采取相应措施建立特色网站,在网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三是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和子女的监督和道德自律意识教育,约束他们的网络行为。

(二)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优化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教育者来说是不可选择的,但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创设。家庭环境的创设是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家庭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优化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首先要高度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这是优化家庭环境的关键。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重点是加强对家长科学教育观的教育,使其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首先要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子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促使他们积极地加强家庭环境的建设,努力创设和谐稳定、亲情友爱的家庭氛围。其次,“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人际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注意与子女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再次,家长要注意和适时主动地对子女进行婚恋观教育,端正他们的恋爱观和婚姻观,让他们明白在恋爱和婚姻中自己的责任,使其严肃和正确对待。再次,家长要重视对子女“心”的关心和教育,积极了解他们的心声和实际需要,适时进行心理督导。

对家有两个基本含义:空间和物理意义上的家,即“home”;血亲与情感意义上的家,即“family”。这二者的相统一才算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家,而婚姻则是家庭的内核。

无论是空间与物理意义上的家,还是血亲与情感意义上的家,家始终都是妻子的代表作。有什么样的妻子就有什么样的家庭,这一点几乎是不用争论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冈茨尼所言:“永远是妻子决定着一个家庭的风格。”

空间与物理意义上的家往往具有特殊的含义,它虽然不能决定一个婚姻是否幸福美满,但它却能够准确地反映一个婚姻是否幸福美满。你只需要看看一对夫妻生活的环境,便可知道这个家里做妻子的是个优秀的成功的妻子,还是一个不优秀的失败的妻子。妻子的内心世界和她对婚姻的感情都能够准确地投射到家庭环境中。

对家庭环境的投入对婚姻所产生的影响力往往超过很多女性的想象。如果一个做妻子的忽视了这一点,她可能在丈夫心中丢掉很多分数。对家庭环境的投入具体地讲就是做家务。提起做家务,有人可能会马上反驳:“我何必要亲自做那些繁琐的家务呢,我可以花钱雇人做呀?”这种观点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是一个低劣的道理。原因很简单,如果一切家务都由他人承包的话,那么妻子的一部分功用就被自动放弃了,妻子的一部分成就感也随之被放弃了。我们并不主张一切家务都属于妻子,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妻子来独揽,但妻子在家务中至少发挥着主导作用。任何一个做妻子的,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知识丰薄,都必须学会管理你的家庭环境,努力使你的家庭环境永远保持崭新而优美的面貌。

家庭环境是你和丈夫的居所,是你们自己独有的私密空间,它投射着你们的精神和感情。如果说一个国家的环境能够准确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城市的环境能够准确反映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话,那么一个家庭环境的状况也能够准确反映出一个婚姻生活的品质。你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对它的责任。要知道,在这个有限的天地里,却有着无限的创造空间,任何一个妻子都可以在自己家庭环境里发挥自己最大的创造天赋。你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对家庭环境管理的责任,更没有理由放弃你的卓越的创造天赋。你必须无条件地相信,你是家庭环境治理的高手,是天生的家庭美化师,在对家庭坏境的投入过程中,你的艺术创造天赋就会被激发出来。

关于女性对美的创造天赋,美国女权主义作家玛丽莲佛伦奇如此评价:“女人是天生的美学家,男人是后天的美学家。”女人对美的创造在服饰、化妆术和家务中体现得最为突出。譬如说,墙壁上一幅巴比松村的风景画,钢琴上一束沙仑玫瑰,床边的一张极富特色的波斯地毯,床上一对色彩独特的柔软枕头,不断更新而永远具有诱人色彩的床被,卧室灯具发出的浪漫色调,落地台灯上的一个吸引人的小挂件,卫生间墙角的一束腊梅,马桶边的一本哲理小说,诸如此类的创造,都能充分体现妻子的创造力,都是妻子对家庭环境最有意义的投入。

如果一个妻子在对自己的脸面和腰身上投入太多太多,而对家务和其他事物投入却太少太少,那么她是真正做了得不偿失的事。因为对家务的投入是对婚姻关系的整体性投入,而对容颜的投入则不一定是这样。一个女人为了美容耽误了正常家务很可能招惹丈夫一顿臭骂,反过来,她因为家务耽误了美容却可能得到丈夫的赞誉。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做妻子的似乎患上了一种家务恐惧症,她们一提到家务就心烦意乱,觉得干家务实在是无聊至极。实际上,这如果不是女性的惰性在作祟,就一定是病态的女权主义意识在作祟。当你在为做家务犯难时,你是否这样想过:你在为谁做家务,为你的敌人吗?这样一想,你对家务的误会就会迎刃而解。事实上,对家务的投入并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可怕,只要你花费一定的精力就能成为出色的家务高手。对家务投入,关键要形成习惯,要持之以恒;还要用心灵和感情投入,不要被动消极地投入。如果你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加上有足够的爱心,家务劳动一定不会成为你生活的重负,反而会成为你的乐趣。

对家务的投入是一种自己对自己付出的劳动,自己对自己最爱的人的劳动,它的价值往往高于社会劳动。我不同意伯兰特罗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伯兰特罗素认为,无论是男人和女人,从工作中获得的乐趣要高于从家庭劳动中获得的乐趣。伯兰特罗素的错误就是没有用心分析这其中的原因,而且还采取了一概而论的做法。其实,工作中的乐趣是由社会认同赋予的,如果没有社会认同,工作将不会对人有吸引力。而家务劳动没有社会认同性,它只能靠自我认同和爱人的认同,所以,爱干家务的人就会在家务劳动中获得非常多的乐趣,而不喜欢干家务的人就会在家务劳动中备受煎熬。

另外,男性和女性对家务劳动的兴趣和感觉有极大的差异,男性一般更喜欢具有社会属性的工作,而女性则偏向家务劳动。无论怎样,家务劳动是对婚姻最直接最有实际意义的投入,谁忽视这一点,谁就会品尝到苦果。

THE END
1.请告诉儿女:结婚对象,尽量找这三种家庭,少走弯路!婚姻父母家风选择什么样的人一起走进婚姻,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生活,能够影响到自己的一生。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人,合适的家庭,从而过得幸福。 大部分父母其实都是希望门当户对,都是希望对方家庭家风正,父母关系好,家境不错,人品过关的。 选择对象时,不仅仅看对方的条件,还要看对方的人品和家庭。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8Q40990556B201.html
2.谈恋爱到底谈什么?在我看来,谈恋爱应该谈的是这几点:爱情观 、金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人生价值观、性格以及习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1.爱情观 最好的爱情观是什么样子呢?张智霖曾经在节目中说到:“每次吵架我都会想到我失去她会怎样,所以我很珍惜,我宁愿主动认错主动和好,因为我珍惜有她在的每一天,男人嘛!认错没什么,最怕失去https://www.jianshu.com/p/9926209fe0fd
3.透过《亲亲老爸》看美国家庭价值观我们对美国人的家庭观念有不少先入为主的印象和看法,例如,美国社会金钱至上、家庭观念淡薄、夫妻离婚率高、父母独居养老。而一谈到家庭、亲情、孝道,我们往往津津乐道,仿佛这些都是中国人的专利。这部影片中的点点滴滴,触发我们对美国家庭价值观尤其是爱情婚姻及子女教育方面深深的思考。因此,我们可以透过这部影片探寻一https://www.zzqklm.com/w/yl/4671.html
4.正确的家庭观念是指什么家庭观是个人对家庭的价值取向,以及对家庭相关事务的态度、认知和信念。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个人成长中起着指导作用。同样,一个人的家庭观也在家庭建设中起着指导作用。可以说,家庭建设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家庭观的正确性。 在解决和处理各种婚姻问题的实践中,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家庭观,深化青年对正确http://www.zebangedu.com/article/62550.html
5.富商去世将遗产留给第三者和私生女或将引发价值观大讨论二是家庭关系管理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推动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倡导健康的家庭价值观。通过家庭教育、社区活动等形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家庭观,从源头上减少类似纠纷的发生。示例: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社区座谈会等活动,促进家庭和谐,减少家庭矛盾。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06093268533690
6.婚姻家庭观(精选十篇)在整个社会当中, 每一个家庭都承载着维护社会稳定秩序的责任。从家庭的稳定层面联系社会的稳定是具有相当的必然性的。自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正式颁布实施以后, 以立法的角度去回应婚姻家庭在社会当中所要发展的方向, 既是广大民众的心意所往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互动。特别是谈及近期社会婚姻观和家庭观的变化之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sz127t.html
7.betweenChineseandAmericanfamilyvalues中美家庭观的不Key words: family values; marital values; parent-children relationship 摘要 《绝望的主妇》是一部反映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典型电视剧,剧中,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家庭观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家庭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缩影,是社会组成的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价值观是文化价值研究体系的核心,它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407/99210709.shtm
8.你小时候见过父母间家暴吗?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三、影响孩子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父母对孩子使用暴力对待,非常直接的导向就是让孩子对家庭观念和以后的结婚变得很失望,婚姻生活本来是非常美满的,可充满暴力的童年那个孩子会愿意去体验的呢,让长大了的孩子,不愿意和不想谈恋爱,甚至是不想结婚等等。 人的思想和个体都是独立的,尽管父母与孩子关系千丝万缕,但是暴力不https://www.da-quan.net/wa/deyeh3teddhcen77e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