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的哲学,苏格拉底式的追问

今天推送的是一则“爱情苏格拉底式的哲学”,希望你能够喜欢。

Philosopher:我比你年龄大,但是关于爱情的事情你可能比我更有经验。我是真心求教。YoungMan,你能告诉我爱情是什么吗?

YoungMan:爱情是一种很难界定的东西。它是一个谜。我们所知道的就是爱情是一种感觉。

Philosopher:那就是说,爱一个人就意味着对这个人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了?

YoungMan:完全正确!你要么有这种感觉,要么没有。有时候你开始没有这种感觉,可是后来却发现你实际上有感觉。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有这种感觉,可是过后却发现其实那不是真的。你没法欺骗自己。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和迅速地辨别出我们是否有这种感觉。

Philosopher:你能更确切地说明一下爱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吗?

YoungMan:这很难说。不同的人会对这种感觉有不同理解。一些人把它描绘成化学反应或者触电。你会被一个人吸引,然后你看起来好像失去自控能力似的。你爱的人总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你见不到她的时候会非常地想念她。也有其他一些人把爱情描绘成为一种甜蜜的感觉,或者将爱情比作醉酒后的神情恍惚。

Philosopher:有这种感觉是不是总是好事?

YoungMan:实际上不总是好事。有时候爱情的感觉是苦涩的。比如当你爱一个人,而她却不爱你的时候。但你却情不自禁,这是苦涩的爱情。当两个互相爱慕的人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们的爱情也可以是苦乐参半的。

Philosopher:根据古希腊罗马神话,爱神丘比特是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胡乱对人射箭。被丘比特射中的人就会与他看到的第一个人坠入爱河。丘比特有两种箭,那些被金箭射中的人就会拥有甜蜜的爱情,而那些被铅箭射中的人就会陷入痛苦的爱情之中。

YoungMan:这是一个讨人喜欢的故事!我认为有一个非常好的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神话如此流行。它迎合了我们认为爱情无法控制的看法。当爱情来临时,你既无法选择去爱一个人,又无法选择不爱一个人。

我们对别人的感觉非常主观。其他人都没法理解为什么你爱的人值得你去爱。所以在他们的眼里,你的爱情是盲目的。所有这一切看起来都不是精确计算的结果,而是顽皮的丘比特所为。此外,这个故事还强调了爱情是一种感觉,以及爱情这种感觉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是不一样的。

在古希腊罗马神话里,爱神丘比特是一个喜欢搞恶作剧的小孩。在中国神话里,爱神是月老,或者叫月下老人。根据传说,每一个在人世间生活的人都有一个对应的黏土小雕像,月老把这些黏土小雕像配成对,用红线拴在一起。两个人被一根红线拴在一起就注定会成为夫妻。爱情在神话上的这种差异是否也代表了东西方对于爱情的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呢

(你可能会问:那错误的婚姻是怎么来的呢?如果婚姻是预先注定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幸福的夫妻和那么多的离婚?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由于有时候会下雨,黏土小雕像就融化了,红线也就断开了。于是就有一些红线没法得到恰当的连接。)

Philosopher:如果你说的是正确的,爱情是一种你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感觉,那么看起来我想获得爱情的话,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合适的人出现。

YoungMan:不要总是呆在你的书斋里,如果你出去多跟人交往,你将会得到更多的机会碰到让你心动的人。

Philosopher:我的意思是说,你关于爱情的观点暗示了你不需要去学习如何爱别人。你既可能有那种感觉,也可能没有。如果你没有对别人的那种感觉,那么你做什么都无法使自己产生那种感觉。如果你对别人有那种感觉,那么感觉已经产生了,所以你也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去发展这种感觉了。

YoungMan:也不全是这样。我们对别人的感觉受对方对我们的态度影响。我们的感觉也可以看做是对别人态度和行为的反应。我们的感觉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享受烛光晚餐或者在海滩漫步的时候,人们会处于比较容易产生爱情的心境之中。

Philosopher:我明白你说什么。可是感觉是一种特殊的东西,它不是行动,也不是选择,感觉来去无常。如果爱情是一种感觉,那么它仅仅是偶然发生在我们身上。我就是在这种意义上说,爱情是一种消极被动的东西。

YoungMan:可是这正是爱情神奇和神秘的地方。我们是否爱和爱得有多深,只有我们的心能告诉我们。和自己的心去争论是毫无用处的。

Philosopher:假设你已经和某人相恋,但你对她的感觉正在逐渐淡化。这时你遇到了另外一个人,你对她有强烈的感觉。那么你真正爱的是谁?

YoungMan:我应该说,一个爱情正在死去,而另一个爱情则方兴未艾。你无法否认另有新欢的事实,但是你不需要通过否认旧爱来证明新爱。一个属于过去,而另一个属于现在。重要的是正视我们的真实内心感受。

Philosopher:你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该放弃自己曾经爱过的人,追随自己的内心感受去爱另外一个人?

YoungMan:你问我的不是应不应该做,而是问我谁是我的真爱。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第二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清楚,爱情就是一种内心感受,你对谁热情更高就是更爱谁。这个答案由你的内心给出,而且内心给出的就是最终答案。然而,你可能出于各种原因而选择留在你已经不再爱的人身边。你选择留在她身边,因为你不想伤害她,或者因为你们已经有了孩子,而你对孩子负有责任。

YoungMan:也许你是对的。可是这就意味着我对爱情的看法是错的吗?也许这就是人类的处境,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爱情。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这就是人生。

Philosopher:也许在强烈的情绪体验和爱情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坠入情网)的关系上,你解释得很对。不过问题是这是否就是爱情的全部呢?现在我还不爱任何人,不过我以后某个时候可能会爱上某个人。由不爱任何人到爱上某个人,中间必定是有一个途径的。我怎么能意识到我爱上别人了呢?为什么我爱的是这个人而不是别的人呢?

你说这些依赖于主观感受,这也许是对的。我意识到自己爱某个人是因为我对这个人有强烈的感觉。我爱的是这个人而不是别人,因为我只是对这个特定的人有感觉。可是所有的这些都是只与坠入情网的经验有关。坠入情网只是爱情的早期阶段,不是爱情的全部。

YoungMan:你说得好像你对爱情比我知道的更多似的。对我来说,这部分是爱情最重要的部分,我认为这就是爱情的全部。即使这不是全部,这也是爱情最重要的部分。

Philosopher:可是如果我们把爱情的早期阶段当成爱情的全部,那么我们的爱情观就是肤浅的

YoungMan:我不认为这种爱情观肤浅,而且我也不在乎是不是肤浅。爱情来自内心,而不是来自思想意识。对于爱情,我还是相信我内心的声音。

Philosopher:可是你的爱情观包含一个荒唐的隐含意义。如果你不舍弃你的爱情观,你就没法舍弃这种荒唐的隐含意义。

YoungMan:什么荒唐的隐含意义?

Philosopher:一个人背叛自己的爱人就是忠诚于自己的爱情,忠诚于自己的爱人就是背叛自己的爱情。

YoungMan:怎会如此?

YoungMan:我不太确定我是否会赞成这个说法。

Philosopher:可是这个由不得你自己选择。这是你的爱情观推出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

YoungMan:我认为即使一种爱情观必然会导致某种荒唐的结论,你也不能否定这种爱情观。也许爱情就是荒唐的,生活就是荒唐的。

Philosopher:这种爱情观不仅荒唐,而且注定会失败。

YoungMan:你为什么这么说?

Philosopher:如果你把爱情看做是一种感觉,那么你永远都无法找到真爱。你认为你爱A,因为你对A有强烈的感觉。可是这种感觉迟早会变淡。然后你就遇到了B,你对她的感觉更强烈。你就认为你不再爱A了,你的真爱是B。可是你对B的感觉迟早又会变淡,然后你就不得不再到别的地方去寻找爱情。所以寻找爱情的人不得不一直这么找下去,而且永远都找不到。

YoungMan:也许这就是爱情的美丽之处。我觉得爱情是永恒的追寻这个想法很好啊。我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没有腿的鸟,我不得不永远保持着飞翔。

Philosopher:可是你真的想提倡这种爱情观吗?我们已经看出来这种爱情观消极、有害、肤浅、荒唐,必然会导致失败。

YoungMan:如果爱情经不起你的哲学分析,恐怕这并不意味着爱情有什么错,这只能说明爱情对于你的哲学分析来说太复杂了。我相信爱情,而不是相信哲学。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Student:爱情和喜欢有什么区别?

Teacher:你是否认为这种差别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我们能不能说,如果你爱一个人的程度非常轻,那你就只是喜欢这个人;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喜欢得非常深,那你就是爱这个人?

Student:对这个事情我也想不清楚,所以我才问你的。对我而言,说我喜欢某个人非常容易,可是说我发自内心地爱某个人却非常难。所以在我看来,爱情和喜欢有很大的不同。不过这种差别也可能像钱够花和成为富豪之间的差别一样。赚够维持生活的钱不难,可是要成为富豪就难得多了。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差别是类别上的差异,这还是程度上的差异。如果你有够花的钱,并且还有更多、更多、更多的钱,然后你就成富豪了。我喜欢一些人,另一方面,当我爱上什么人的时候我会把他放在一个不同的类别里,我不会把爱的人和喜欢的人这两类人混为一谈。

Teacher:你觉得你喜欢一个使你感觉不高兴的人合乎情理吗?

Student:那看起来像是一个奇谈怪论。如果一个人使我不高兴,我肯定不喜欢他。不管怎么说,如果一个人使我不高兴,我对他的喜欢就会比较少。我有可能会欣赏相处得不高兴的人,但是欣赏他跟我喜欢他并不是一回事。

Teacher:你觉得你爱一个使你感觉不高兴的人,或者和一个这样的人彼此相爱,是合乎情理的吗?

Student:是的,合情合理。这非常正常,实际上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我感到,我越爱一个人,他越能使我不高兴。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会在乎他想什么、说什么以及他有什么样的感受。我的幸福会受到他的影响。所以说爱情使人容易受伤是真的。我的朋友们有时会劝我别对爱情太认真。一个人对爱情越认真,他就会变得越容易受伤。

Teacher:所以喜欢看起来要比爱情更正面。根据你刚才说的,喜欢跟人具备的优良品质关系密切,可是爱情就不总是这样了。

Student:这一直这样说吗?

Teacher:告诉我,你为什么会喜欢某个人?回答我的时候想着你的朋友们。要考虑为什么你更喜欢某些人。Student:这可以有很多的理由。有时候因为他很友善,有时候因为他很幽默,有时候因为他乐于助人,还有时候仅仅因为这个人有令人愉悦的个性或者我跟他相处时感觉很舒服。

Teacher:如果喜欢总是与一些优良品质有关,这些优良品质是喜欢的基础,那么喜欢是基于理由而产生的。可是想想看,一个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她是因为孩子具备某些优良品质(这个母亲眼里的优良品质)才爱这个孩子的吗?

Student:我认为不是。恰恰相反,是那个母亲爱他的孩子,所以她才看到她孩子的优良品质。在这个母亲的眼里,她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可贵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因为她爱这个孩子。

Teacher:如果你说的这是真的,那么爱和喜欢之间就有一点决定性的差异了。喜欢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而爱情是产生价值的。你喜欢某人因为他具备优良品质。可是当你爱某人的时候,你爱这个人本身就会使你爱的这个人比其他人更有价值。

Student:这看起来是对我的观点的非常好的总结。

Teacher:现在让我们再看看爱情和同情,这两者是不是一样的?

Student:当然不一样。我们常能听到有人这么说:我希望得到你的爱,但是我不想要你的同情。这种说法体现出这两者肯定是不一样的。

Teacher:可是它们哪里不一样呢?

Teacher:如果你知道你的一个同学得了不治之症,就快去世了,你会是什么感受?

Student:我会觉得难过。虽然得病和要去世的是他,但是我也能体会到他的感受,我会分担他的难过。

Teacher:如果你知道你的爱人得了不治之症,就快去世了,你会是什么感受?

Student:我也会觉得难过,不过会更加难过,因为他是我的爱人。

Teacher:可是你随后还是会说,这是他的痛苦,你在分担他的痛苦吗?

Student:不只如此。那不只是我爱人的悲剧,也是我的悲剧。那是我们共同的悲剧。

Teacher:所以,当你的同学得了不治之症时,你会想:哦!你真可怜!我分担你的痛苦。可是如果得不治之症的是你的恋人,你会想:哦!我真可怜!我的爱人得了不治之症。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呢?

Student:是这么回事。

爱情与同情的区别

Philosopher:爱情和同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Student:我同意这种观点。通过观察,我们对爱情特性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嗯我有另外一对概念想检验:爱和欣赏。很明显它们是不同的,可是哪里不同呢?

Philosopher:你会没有原因地欣赏一个人吗?

Student:你可能会由于错误的原因而欣赏一个人,但是你不可能没有原因就欣赏一个人。一个人必须得有优点或者是看起来像是优点的特点,你才会欣赏他。一个人欣赏他人却没有任何理由是非常荒唐的。当然,不同的人所欣赏的人也会有所不同。我欣赏一个歌星,可你就不欣赏。

你仰视苏格拉底,可我却认为他就是一个奇怪的老头。这是因为我们看做是优点的东西不一样,或者我们对不同的优点重视的程度不同。但是我可以说,我们欣赏某人总是有原因的。如果没有原因就一定不是欣赏。

Philosopher:你会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就爱一个人吗?

Student:我想,我们爱某个特定的人的时候也是有原因的。可是这些原因对不同人而言是不一样的。我爱我的爱人是因为他有一颗温柔的心。他爱我因为他发现我很有吸引力。我的室友爱她的男朋友因为他幽默,她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总会觉得很开心。所以我说我们爱一个特定的人会出于一些特定的原因。

Philosopher:可是如果你的爱基于某种原因,这还是真爱吗?如果你的爱人爱你是因为你有吸引力,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他发现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女孩,他就会去爱那个女孩?如果你不再有吸引力了又会怎么样呢?

如果他的爱基于这个原因,是不是意味着如果这个原因不再存在的时候,例如你出了车祸而不再有吸引力了,他也就没有理由爱你了?如果你的美丽一消失,他的爱也就消失了,这是真爱吗?如果你的爱人爱你是因为你的美丽,那他到底是真爱你还是仅仅爱你的美丽?

Student:我改主意了。现在我会说,爱情是没有原因的。如果我的爱人真爱我,他应该仅仅因为我是我而爱我,而不是因为我恰好具备一些他认为值得欣赏的特性。

Philosopher:可是他为什么爱你而不是爱别人呢?如果爱是没有原因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爱什么人是随机的?我们爱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优秀的,而是因为我们下定决心去爱他。如果基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爱情不可靠,那么没有任何原因作基础的爱情就更不可靠了。

Student:好吧,现在我真被难住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想了,哪条路都走不通。如果爱情是有理由的,那就不是真正的爱情;如果爱情没有理由,那就是武断的和不可理喻的。我不知道该怎么想了

Philosopher:哲学家罗杰.斯克鲁顿(RogerScruton)已经对牵涉原因和基于原因作出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爱情是牵涉原因的,而不是基于原因的。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坠入情网是有原因的。就像你所说的那样,对不同人而言原因是不同的。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人,你只跟特定的那个人相爱,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人。

你发现这个人特别有吸引力或亲近感是有一些原因的。可是一旦爱情产生了,它就独立于原来的理由。即使那些原因发生改变了,或者其他人身上具备更强的这方面特点,爱情也不一定会改变。所以爱情不是基于原因的。

Student:这看起来是非常有见地的区分

Sage:爱情的基础不是欲望,而是远较此为深。对爱情的需要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人类是自给自足的,他们就不需要爱情。人类需要爱情是因为他们作为个体而言是不完整的。只有当他们和自己的爱人具备了爱的关系之后他们才变得完整。

Philosopher:你的观点使我想起来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讲的一个神话。我们现在的人只是原本的半个人。最初,人有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和四条腿。众神感觉受到了人类的威胁,就把他们分成了两半。因此,人类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完整的,只有跟自己的另一半结合成一体的时候才感觉到是完整的。

Sage:我觉得这个神话讲得很有道理。我相信古人对爱情的本质有某种深刻的洞见,并以神话的方式表达出来。你的同行柏拉图说得非常有道理,诗人的灵感来自神,他们说些自己也不完全明白的深奥事情。我并不是对爱情很有震感的人,我只能把它看得更清楚并给个清楚的说明。

Philosopher:你认为你的观点和认为人由于害怕孤独才要找个伙伴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Sage:这两种观点有着天壤之别。害怕孤独、渴望有一个伙伴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观点。这是"我"的事情。可是与自己的另一半结合成整体意味着一个新的自我或者身份呈现出来了。这是"我们"的事情。

我感觉孤独,我需要你。你有价值是因为你对我而言是有价值的。这是个人主义的爱。我不完整,你也不完整,我们俩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以"我们"的视角,而不是以作为个体的我的视角来看待和评价事情,这才是真爱。

Philosopher: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Sage:假设有两个大四学生在谈恋爱。现在这个女生获得了一份出国留学五年的奖学金,而这个男生在一个很有威望的大公司找到了一份竞争激烈、要求很高的工作。如果从两个个体的角度来看,现在是到分手的时候了,因为这么做对两个人都更有利。

可是对两个个体有利的选择并非对他们两个组成的整体也有利。如果他们真把他们俩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他们会选择另一个方案,一个对于他们两个个人而言要差一点,可是对于他们俩组成的这个整体却会更好的方案,比如说先一起工作两年然后再一起出国读书。

Philosopher:可是你怎么知道他们真的是一对呢?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人,为什么就这个人和那个人成为一个整体?在阿里斯托芬讲的那个神话里面,这是命中注定的。两个人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他们只是再次相遇和发现彼此。可是你肯定不相信这个说法。那么你说两个人是一个整体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成为一个整体就是出于他们的自由选择吗?如果这个整体的形成只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为什么它有比个人选择更坚实的基础?

Sage:形成一个整体需要一个过程。首先,两个人互相吸引,他们开始关心对方的想法和感受。然后他们逐渐拥有共同的看法和价值观。我学会从你的期望看问题,逐渐把你的价值看做我自己的价值。我不仅以我认为是为你好的方式对待你,而且以你认为是为你好的方式对待你。最后,他们具备了一个共享的身份,这种共享的身份是由两个个体形成,可是一旦形成,这个整体就会被看得比它的各个部分更重要、更确定。我爱人的悲剧会对我产生影响,他的悲剧也就是我的悲剧。

Philosopher:可是为什么是两个人成为一个整体呢?如果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加完整,为什么三个人不比两个人更完整?如果两个人可以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为什么三个人或者四个人不能融合成一个整体?

Sage:一个人是不够的,所以两个人就是必需的。三个人不是必需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就像我前面说过的那样,爱情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缺少爱的关系,一个人是不完整的。至少得两个人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当然,这并不是说随便两个人都能形成一个整体。

不过两个人是形成一个整体的最少人数。由于两个人就可以形成一个整体了,所以第三个人就不是必需的了。可是这并不是说,三个人就不可能。如果两个人已经融合在一起并且确立了这种新身份,另外出现的第三个人每每会被这两个人看做是对他们爱情关系的威胁或者损害。

不过这种排他性并非来自爱情本身,而是取决于身处其中的人的态度和爱情关系的本质。简而言之,我并不排除三个人或者更多的人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可能性,尽管这种事情非常罕见。

Philosopher: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理论。一方面,它与最大众化的爱情理论,也就是浪漫爱情理论尖锐冲突;另一方面,它与人们对于爱情的共同感受又是一致的。

Philosopher:人们对于爱情有一些共同的信念。比如说,爱人是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爱人应该彼此诚实相待;爱人应该生活在一起。从个人主义观点来看,这些信念是很难证明其合理性的。可是依据爱情的融合理论,这些信念就都很容易解释了。

Sage:很高兴听你这么说,请继续。

Philosopher:爱人不是渴望获得的东西的一个实例,而是爱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爱人的位置是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只要不破坏爱情关系,爱人就是独特且不可替代的。

Sage:我就当你所说的是赞扬了。这意味着我们日常的共同信念是支持我的理论的。

Philosopher:如果爱情是两个个人的融合,那么爱情与自由之间是否有冲突呢?是不是爱情关系越深厚,需要放弃的自由就越多?

Sage:我承认在爱情和自由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就像工作和家庭之间有矛盾一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如果其中一样你拥有的多,另外一样就必然很少。有些人能够比另外一些人更好地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Philosopher:可是自由不也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吗?为什么为了爱而放弃自由更合人性,而不是为了维护自由而放弃爱情?

Sage:如果是完全的融合,那么就只剩爱情、没有自由了。可是融合只能达到一定程度,完全融合只是一种理想,对于我们这些凡人而言,那是永远都实现不了的。爱人是具体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体,他们的个人特征是无法否认的。融合只是不完全的融合,所以还是给自由留有相当大的空间的。

Philosopher:如果在自由和爱情之间存在矛盾,为什么多些爱情少些自由,比多些自由少些爱情更好?为什么前者是更好的平衡状态?

Sage:我相信我已经说清楚了。爱情是一种理想,我认为这种理想无法完全实现。我并没有说这种理想不需要付出代价。但是如果你看不出这种理想的吸引力,那我也就只能为你难过了。

THE END
1.关于爱情关于爱情,我打心底里赞同俄罗斯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那句名言:“爱情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唯有那因为爱而变得思想明澈,双手矫健的人才算爱着。“ 我记得,是在我读初中时,在一本名人名言小词典上看到了这句话,虽然年少懵懂,但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塑造了我的爱情观,我想,这是一https://www.jianshu.com/p/3529d973ca44
2.[渝粤教育]中国矿业大学恋爱心理学参考资料1、【单选题】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爱情提出了哪种观点? A、男女之间是自然的关系 B、爱情是不可以强求的 C、爱的势力难以阻挡 D、爱情绝不是禁欲主义 参考资料【 】 2、【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爱情观提出,爱与性的关系是什么? A、禁欲 B、性解放 https://blog.csdn.net/yuyueshool/article/details/122936058
3.正确的爱情观(精选五篇)正确的爱情观 篇1 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首先要端正恋爱动机。我们要改变以往校园文化单纯满足学生的娱乐、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的状况, 要强化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形成的积极作用, 从而实现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潜移默化的引导, 使大学生明白:恋爱是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5d5ekf.html
4.大学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思想建设爱情观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永恒和不朽,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有些人对爱情持悲观的态度,认为美好的爱情只是文艺作品的演绎,而生活中的爱情带给人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欢愉。 https://www.hrbkjzy.org.cn/tw/sxjs1/content_42407
5.中国古代的爱情观9篇(全文)中国古代的爱情观(精选9篇) 中国古代的爱情观 第1篇 关键词:痴情,负心汉,反思,理性,选择,社会原因,爱情,自尊,追求,独立,多元 一、对于“痴情”的解析 首先究竟什么是痴情?就是对人对事物达到痴心的程度, 一般理解为对爱情的痴迷。“痴”在《说文解字》的解释为“不慧也”, 《汉语大词典》对“痴”的解释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aw8xi3r.html
6.每个人都有自愈的能力(我的大叔)剧评本剧的主创人员曾告知过观众,《我的大叔》并不是一部爱情剧,他们指出,这是一部关于人与现实的剧。然而,好多观众在追剧时还是争论不休,心心念念地希望男女主角能有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形成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关于这种不同解读的原因,我觉得可能和观剧者的成熟度有关。比如,像女主一样的年轻人,就很容易误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377104
7.打造恋爱“金课”培养大学生正确婚恋观恋爱课之所以受热捧,在于它满足了大学生群体增加对情感和亲密关系的认识,形成正确婚恋观的需求。它就像一把钥匙,巧妙地开启了大学生对恋爱话题的好奇心与探索之门,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关爱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助力大学生塑造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和家庭观。对于刚步入大学生活、尚未有过恋爱体验的学生来说,恋爱课程http://www.jyb.cn/rmtzgjyb/202405/t20240507_211119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