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8.10泰国
《婚姻与爱情》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伯特兰·罗素。在书中,罗素为我们讲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我们所沿袭和承载的有关爱情、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道德规范、社会风俗等各类观念,都具有相对性。
所谓相对性,是指这些观念的产生既不是神意,也不是绝对真理,它们都有具体的成因:或是特定时代经济状况造成的结果,或是特定时代政治原因的反映,甚至还携带着既得利益群体的意志。这些本身带有局限性和特定性的道德规范和社会风俗,却被不合时宜地传递到已然改变的新时代,被不公平地施加于所有人的头脑之中。然而,被具有相对性的道德规范和风俗观念所控制的人们,却以为那就是神意,就是颠扑不破、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
这几乎成了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必须经历的精神禁锢。时代要发展,人们要获得精神的自由,实现自我的拯救,就必须穿越这重重迷雾。
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仍需要读《婚姻与爱情》的意义所在。
在《母系社会》《父权制》等章节中,罗素讲述了性道德产生的小秘密:母系社会为什么会转变为父系社会?女性贞洁观念在母系社会不见踪影,在父系社会却被大张旗鼓地强调,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男性和女性的道德观念,它真的是一种不容置疑的神圣道德吗?它背后有什么秘密和真相?
在《阳具崇拜、禁欲主义和罪》《基督教伦理》等章节中,罗素讲述了两性观念的一个奇怪转变:由于对人口的渴望,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生育崇拜。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为何都出现了禁欲倾向?到底是什么群体喜欢宣扬“情欲有罪”的概念?这些群体这么做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
在《浪漫爱情》《爱情在人类生活中的位置》等章节中,罗素讨论了爱情的问题。爱情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爱情的重要性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营造和维护一份珍贵的爱情?
在《婚姻》《现今的家庭》《家庭对个人心理的影响》《离婚》等章节中,罗素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夫妻、亲子的家庭关系中,为何会屡屡出现不幸?禁止离婚,真的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合理手段吗?
在《性知识的禁忌》《卖淫》《性与个人幸福感》《性在人类价值中的位置》等章节中,罗素大胆地讨论了爱情、婚姻中的性关系问题。对性怀有深深的耻辱感的人,有能力缔结亲密的夫妻关系吗?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卖淫的现象?性困扰只是个人的隐私问题吗?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一个家庭的幸福和一个社会的秩序?
更难能可贵的是,罗素还从婚恋问题延伸出去,讨论了更广阔的社会问题:女性如何才能真正解放?什么样的家庭才是真正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家庭?国家所要求的人口和优生,落实到每一个家庭,又意味着什么样的具体要求?
对于上述这些看似细碎却关乎每个人的幸福和生活质量的问题,《婚姻与爱情》都有通俗生动的讨论。如果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会是一本既充满哲理,又通俗易懂的书。
下面,我们通过《婚姻与爱情》中谈得比较深入的几个问题来感受这本书的思辨力量。
“女贞”问题:看似神圣的道德,起因其实并不神圣
罗素努力让我们看到:人类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道德规范,这些看似特别私人的内容,其实是跟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紧密结合的。政治体制会影响一个国家关于婚姻的法律规定,经济状况更是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家庭结构和两性关系,从而形成特定的道德要求。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那种面对不合理道德的恐惧。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有关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道德体系对于女性的贞洁观念,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直到今天,道德对于女性群体的要求依然比男性群体更苛刻。通过制约女性,维持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稳定,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共识。直到今天,这种道德体系依然在影响着人们,甚至很多女性在潜意识之中依旧维持这种认同。
问题是,这背后难道真的有某种天然的合理性吗?透过罗素为我们提供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对男性保持忠诚和贞洁并不是女性天然应具备的美德,这不过是符合父权制要求的律条罢了。
在人类的最初阶段,男性尚不知晓自己跟后代之间的生物学关系,因此,女性的生育被视为神迹。人口繁衍这种对于种族生存来说十分重要的事情,掌握在女性的手中,于是母系社会形成了。可想而知,在母系社会中,没有人会提出女性对男性应当保持从一而终的贞洁,更没有人会要求女性对男性应当保持忠诚和服从。在两性关系中,女性跟男性享有同样平等的配偶选择权。直到男性发现了自己跟后代之间的生物学关系,认识到后代来自自己的“种子”,“父亲”概念才应运而生。
当然,男性和女性的血脉在后代中各占50%的比例,斗争在所难免。在很多古代神话,特别是古希腊神话中,我们就能看到子女总是在母亲的鼓励下跟父亲斗争,但女性注定很难取胜。
女性为何很难取胜呢?是因为女性天然弱于男性吗?不对,是因为生产方式。越是低下的生产方式,女性相对于男性越会处于劣势,因为低下的生产方式依靠的是人力。耕种、狩猎,这些低下的生产方式,都跟女性能力特点不契合。女性肉体的力量偏弱,不仅有频繁且虚弱的生理期,更有漫长且脆弱的怀胎期。这就导致在以人力为主的生产方式里,在生存资料的产出上,女性没有办法胜过男性。所以,即便是在母系社会中,家族里掌管实权的也不是女性,而是她们的舅舅。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越是落后的地区,父权制度和男权制度越稳固。女性平权的呼声,只能借助于生产方式的变革。所以,女性地位的提高,必须渴盼更高级的工业社会和科技社会的出现,而不是回到原始的母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