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楼市调查之买房婚恋观情人节后买房结婚好吗?

在当下,有人喊着“没有房子也可以,我要我们在一起。”,有人则从浪漫走进现实,宁可当起房奴也不愿租房,喊出“结婚不买房,就是耍流氓”的口号。婚房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比较重的,成家立业是中国不变的传统,在以前儿女长大就要分家,盖一栋新房过自己的日子,沿袭到*,儿女结婚也都渴望有自己的小窝,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选择,但是我们要清楚,爱情和房子都不是婚姻的全部。

调查显示:有半数人认为稳定婚恋的要素是“物质条件”

有调查显示,网民选择婚恋对象的第1标准是“学识水平”,占60.8%,23.6%的人选择了“性格脾气”,11.8%的人选择“形象气质”,选择“工作能力”的占2.8%,只有1%的人选择“家庭条件”。但是当婚恋从浪漫的云端走进现实生活,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对“稳定婚恋的较大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154386名被调查者中的72562人选择了“物质条件”,占47%。而在父母一方看来,“家庭背景”是考察子女结婚对象时的首要因素,占61.5%,其次为人品性格(30.9%),经济基础(4.2%),外貌条件(2.7%)等。还有一份调查显示,2010年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仅为27岁。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头次购房者平均年龄都在30岁以上。该调查通过对19869人(其中37.3%的人住在一线城市)为样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84.1%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有“毕买族”——即一毕业就买房的人。而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2010年40%左右的头次买房者已经有孩子。

观点一:房子只是家的形式,我是结婚,不是“结房”

刘某25岁某网站编辑

我觉得结婚要房子,是为了有一个家,但是家的形式不一定非得是买的房子,只要感情好,租的房子也是家。买房的事还是要量力而行,以目前的房价,年轻人刚出社会打拼,哪里买得起房子,多数买房的人还不是“啃老”。

我觉得买不起房的时候,租房也无所谓,哪怕和婆婆一起住也可以接受,一个男人如果愿意靠自己的努力给你打拼一套房子,那才是真正值得托付的。其实,我们父母辈的婚姻大都是白手起家、患难与共、一同成长走过来的,这种患难与共、一起经营婚姻中的点点滴滴的爱情更长久。相对来说,精神层面的东西在婚姻中的比重更大些,是婚姻中的核心。租房结婚的婚姻虽然有所磕磕碰碰,但由于结婚后两人有共同购房的一致目标,一起努力打拼,反而更容易感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观点二:生活中,爱情是必需品,面包也是

陈某26岁银行职员

我是在杭州打拼的宁波姑娘,在我眼里,婚房也是结婚的一大前提,有三大理由:首先是安全感,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没有房子就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东飘西荡的,租房也没有安全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小窝,现在自己一个人在外打拼主要是靠租房,如果结婚后还是要租房,那么结婚后的生活状况和现在一样甚至更糟糕,那为什么结婚?再者房子给以后生活带来了保障,即使发生什么事也有个栖身之所,还可以抵押房子应急;另外和父母同住也不方便,买房是构造家庭的首要条件,只有有了房子才有了组成家庭的资格。更何况现在租房的成本也挺高的,反正迟早要买房,为何要把钱都给房东呢?我觉得两个人可以一起还贷款。希望过上富足的生活乃是人之常情,与价值观和道德无关。希望是一回事,行为又是另外一回事,希望找一个有房的老公,不代表人家会因为没有房子而放弃爱情,“认房子不认人”的女性或许有,但应该是少数。

房子是怎样绑架了婚姻?

有专家认为,一些发达国家公民租房成为常态,一方面是因为有着很高的公共福利水平,租房居住完全可以达到满意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人的流动性强,租房比买房更方便。而反观我们,公共福利水平和租房生存所必需的配套建设非常不完善,租房只能是权宜之计。在一个城市中,没有住房就等于是没有立锥之地。没有房产证,孩子上学就要交借读费;没有房产证,就无法获得户籍,就要办理暂住证,就不能享受城市所有的社会福利……很多社会制度都依托“房屋产权”而设定和存在,房子怎么能不重要?要走出这样的怪圈,除了完善保障房体系外,还要剥离附在房子上的各种“附加特权”。

晒各年代婚房账单

年代变迁婚房成本不断增高

70年代结婚账单600元

三大件及三十六条腿共:420元(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十六条腿:立柜、平柜、梳妆柜和高低床等)

服装:180元

婚宴:10桌100元

礼金:(减)100元

婚房:与父母同住0元

点评:那个时候许多人结婚几乎不用花钱,新人面对毛主席像,由证婚人完成证婚就可以了。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的结婚及婚房成本。

80年代结婚账单3500元

电器三大件(冰箱、洗衣机、电视机):1900元

衣物、被褥:500元

家具(包括自己做的):500元

婚车(租)2辆:60元

照相:50元

婚宴10桌:600元

礼金(减):100元

婚房是老家腾出房间:0元

点评:80年代谈婚论嫁的时候,“三转一响”、“36条腿”已经被彩电冰箱家电取代,生活宽裕了,不过房子问题依然难解决。父母家如能腾出一间独立房间作婚房很令人羡慕。

90年代结婚账单48000元

家具电器:15000元

婚纱照:500元

衣服首饰:2000元

婚车4辆桑塔纳:400元

婚宴20桌:8000元

礼金(减):7000元

婚房单位分房,仅付装修:15000元

点评: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开始了商品房时代,许多年轻人结婚为房子发愁。但当时装修不贵,1.5万元就能把新家搞的像模像样了。结婚买套老房子在90年代是很少的。90年代初期有不少单位还有分房,那时候有些单位还要求结婚登记后,才能排进分房队伍。

21世纪的结婚账单570000元

家居家具:80000元

家电厨浴:40000元

服饰:5000元

婚纱摄影:3000元

婚庆礼仪:22000元

蜜月旅游:20000元

婚房*+税费+装修:400000元

点评:21世纪,房价不断上涨,购房开销成了婚礼中的较大成本,在一线城市的一套普通小户型的*都要二三十万,加上装修动辄十几万,婚房成本就要四五十万,给年轻人带来了承重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啃老”付*买房之后又背上承重的银行债务,不得不做房奴。(吉屋龙杰)

THE END
1.不同年代人的婚恋观差异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目前不清楚 4. 您现在的婚恋状况? 单身单身但有追求者单身但有暗恋对象已婚 5. 你对恋爱的态度是什么? 以结婚为目的消遣浪费时间顺其自然 6. 您能接受的另一半年龄差为? 0-55-1010岁以上无所谓 7. 您对异地恋有什么看法 不看好,距离影响感情的维持看好,距离不是问题顺其自然 8. 您认为https://www.wjx.cn/xz/234016024.aspx
2.#60后00后的婚恋观差别有多大#不同年代的来自剧无霸挖掘机#60后00后的婚恋观差别有多大# 不同年代的婚恋观天真的差好大哦 #迟到的恋人# 分别 采访#60后00后两代人的婚恋观,阿姨表示离婚丢人但是理解他们你觉得离婚丢人么? L剧无霸挖掘机的微博视频 小窗口 ?收藏 492 523 ?1817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https://weibo.com/5091774447/Lz5g1AFtf
3.20世纪2040年代上海都市男女婚恋观研究通过扒梳来信中主要内容,并辅以量化统计的方式呈现当时上海都市男女婚恋观的概况。据来信内容可见,不同社会身份的都市女性在择偶观念及行为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经济独立的女职员则拥有较为独立、明智的婚恋思想。就家庭妇女而言,她们的婚姻生活则完全取决于丈夫以及夫家环境,即便有相关法律保护其在婚姻生活中的权益,https://wap.cnki.net/lunwen-1019844237.html
4.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 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首选工人老大哥 C.斗私批修,革命友谊 D.嫁人要嫁万元户 --- 查看答案https://m.gd.huatu.com/tiku/2195739.html
5.?我们进入“婚难时代”了吗?郑荣翔▲ 2022年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促使大学生进入婚姻的因素排列(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 2022年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大学生对不同婚姻行为的接纳程度(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Q: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有哪些变化? A:男女之间的婚配其实是一种资源竞争,也是一种资源合作。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085712.html
6.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2. 中西方婚恋观念现状及问题 2.1 中西方青年婚姻观 西方青年的婚姻观念与中国青年的婚姻观念有着极大的不同。 (1) 首先, 在婚姻问题的看待上, 西方青年认为婚姻是纯属于个人的私事, 其他人无权干涉。其次, 西方青年认为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因为在西方青年看来, 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中国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7.近代以来中国婚恋观的发展变迁(精选9篇)关键词:择偶标准,结缘方式,婚恋年龄,离婚率,恐婚族。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婚恋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择偶标准、结缘方式、婚恋年龄多元化,离婚率增加,恐婚人数增多。 择偶标准的变化。 中国封建时代男女婚嫁讲究“门当户对”,新中国建立后,人们选择配偶则讲究政治条件。50年代,姑娘心目中最佳伴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c81sz8l.html
8.60年来我国婚恋观变迁.pdf铁笋殊噪迢凤踪饵坞永增坍捐帆梳仙全涟酪澄具缩面藕财氮搂快涸悯撵搐电阁庚贫糖锥轨售个焙凄籽疼择背终跑五 经济与社会发展 《理论探索》20lo年第1期(总第181期) 60年来我国婚.-恋观的变迁 陕劲松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太原030006) [摘要)建国6(J年以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不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30/119135242.shtm
9.的爱情与婚姻——威斯坦?休?奥登的爱情诗及其婚恋观“焦虑时代”的爱情与婚姻 ——威斯坦?休?奥登的爱情诗及其婚恋观 蔡海燕 没有爱,人类或许不能存在一天,而我们对爱的体验却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局限。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们以爱神的名义恣情纵欲,中国有“高禖祀典,奔者不禁”的记载,罗马的爱神从神妓升格为女神,人们不加掩饰,不施束缚,不落牵绊,他们的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132306346/
10.周恩来与邓颖超濡以沫悲喜分担成为时代的道德楷模……即兄所谓‘等量并进,辅翼同功,精神健越’,亦不外示爱情之可贵,固无以坚家庭之垒也。”9这是目前发现的周恩来婚恋观发生根本转变之前,对于婚恋问题的最后阐述。由此可见,周恩来在旅欧期间的前一段时间里,所持的婚恋观仍旧与旅日及五四时期一脉相承,并未产生实质性飞跃。http://zhouenlai.people.cn/n1/2018/0212/c409117-2982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