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法的作用辨析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法律在社会治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查中,有关法的作用的考查始终是热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法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法的作用,以及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会如何考查该部分内容。

一、考查要点

法的作用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主要考查法对人的规范作用,案例考查为主,记忆考查为辅。案例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对法的规范作用的辨析,通过给定材料分析该行为属于哪种规范作用,需要考生在熟练掌握每种规范作用对象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来确定答案,该部分难度较大。记忆性考查则主要考查法的规范作用的五种类型,难度较低。

二、知识剖析

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它表明了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意志的实现。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考点点拨】法的规范作用是从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这一角度提出来的,而社会作用是从法在社会生活中要实现一种目的的角度来认识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规范作用是手段,社会作用是目的。

(一)法的规范作用

根据法的作用的具体对象、主体范围和方式的不同,规范作用可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1.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考点点拨】指引作用的对象是每个人自己的行为,法通过某种行为模式为对每个人自身的行为指引方向。例如,张三准备上山砍树,看到“禁止乱砍滥伐”的警示语后放弃了砍树的想法。该警示语作为一种规范对张三自己的行为起到了指引作用,使其放弃了砍树。

2.评价作用

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

3.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

【考点点拨】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根据教育作用产生效果不同,分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教育作用强调对人们今后行为的影响,这里并不特指具体的对象,而是一般人的行为。有人因违法而受到制裁,从而对一般人有示警作用;反之,人们的合法行为对一般人的行为具有示范作用。例如,某明星酒后驾车,被有关部门通报给社会群众,该事件所体现的就是教育作用中的示警作用,以此来告诫大家不能酒后驾车。

4.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他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

【考点点拨】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间的行为。社会是由人们的交往行为构成的,社会规范的存在就意味着行为预期的存在,而行为的预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社会能够存在下去的主要原因。例如,《民法典》第563条规定:“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5.强制作用

法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

【考点点拨】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违法犯罪行为。法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证。例如,张三因为犯故意杀人罪,情节恶劣,被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法的社会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事物对其他社会事物与社会本身产生的影响。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涉及了三个领域和两个方向。三个领域即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领域;两个方向即政治职能(通常说的阶级统治的职能)和社会职能(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试题练习】(多选)村民小马为盖房去山上伐几棵国有林木。父亲对小马说,未经许可砍伐国有林木属于乱砍滥伐,是违反《森林法》的。小马听从了父亲的劝导。该事例说明法具有:

A.指引功能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D.强制功能

【中公答案】AB。解析:指引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题中小马父亲认为儿子不经许可去国有林区伐木,会违反《森林法》而加以劝阻,这说明法有评价的作用和功能。法律对小马父亲和小马提供了行为引导,体现法的指引作用。故本题答案为AB。

THE END
1.大学哲学范文12篇(全文)3. 婚恋观扭曲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之一, 是以两性共同的理想、兴趣爱好、价值观为基础, 以互敬互爱、互相包容为条件而结成的具有排他性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崇高的爱情不仅需要恋爱双方两情相悦, 更需要恋爱双方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和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然而部分大学生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有的甚至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qhtszk8.html
2.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docx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docx,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0引言婚恋观是人们在婚姻和两性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在本文中它包括性爱抉择观、婚姻角色观、婚姻自主观、婚姻态度、恋爱动机、婚姻忠诚观和婚姻价值观。婚恋观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并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122/64665812.shtm
3.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观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观及其当代意义,婚恋观,爱情,婚姻,两性平等,自由,婚恋,是爱意萌生到婚姻缔结的过程,是组建家庭和繁衍后代的前奏,对其基本看法体现了个人不同的感情观。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丰盈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HEBS202306002.html
4.婚恋交友节目(精选十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物质财富急剧增加,而社会节奏也随之加快,适婚的单身男女在社会快节奏的步伐中,无暇顾及个人婚恋问题,加之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被剩或主动要剩的男女逐渐增多。近几年来,各大媒体都组织过相亲大会,年迈的父母替子女相亲的事例频现各大媒体的头条。而电视这一大众媒体,却为剩男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uec879.html
5.从“窜月亮”的恋爱到“移动”的婚姻—一项关于苗族婚恋观变迁的苗族婚恋观在这一媒介环境下,婚恋的功能偏重于是否有助于个人的发展上。通过火的时代、电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三个不同时期大寨苗寨婚恋习俗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看到,苗族婚恋观经历了一个生殖崇拜——物质与情感并重——偏重功利追求的变迁。这一变迁与其赖以产生的媒介环境息息相关,当媒介环境发生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84-1015321937.htm
6.李双双:从更深的土里“泼辣”出来在这个故事里,双双的泼辣对观众的征服,应该说,既来自李准如上所分析的张瑞芳的表演,也来自新的婚姻法、婚恋观的加持:年轻人的自由恋爱不再是父母的私事。在另一些有关公私情理的故事里,双双的泼辣是更难掌握分寸的。那就是和孙有婆为偷拿公社的桶板(豫剧里改为孙有婆的猪拱了公社地里的红薯苗)吵架。 电影《http://literature.cass.cn/ztzl/mkszywyllypp/202309/t20230919_56864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