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领取,2024国考备考资料/白皮书/报名人数统计/各岗位进面分数线
嗨,各位参加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考的青海同学们,你们好呀~
国考行测题型题量
要准备行测考试,首先要对行测考试有大概的了解,题型题量就是了解国考题的基本入手点。从近五年国考来看,都是130题以上,2022年开始,国考分类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两类分成了三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近两年,这三类的题型题量没有变化,省级为135题,地市和行政执法为130题。从各专项来看,常识判断与资料分析各2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与判断推理各40题,数量关系省级为15题,地市和行政执法为10题。
通过上表不难看出,国考不管哪一类考试,在100分行测试卷中,从五大类题型的题量占比方面来看,比重最大的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其次是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数量关系题量占比最小。考生在备考时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应该去华图买备考书。关于备考书主要应该买两类,一类是大纲与真题,另一类是题库。大纲与真题是必买的,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具体考察什么内容,通过大纲的大致梳理,心中就有了谱,再配合真题的使用,就能有效查漏补缺。不过大纲毕竟内容有限,只会描述大致的题型,行有余力的人需要配合题库使用。平时训练要只做真题,模拟题没有必要做,历年的国考与省考题足够了。
商品名称
温馨提示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
行测的内容共有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几大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考察的内容有很多。关键词和成语的正确使用这一部分需要首先理解历年真题考过成语的意思,其次可以在平时多多积累。这也是高考语文的考点,如果高考语文辅导书没有扔,可以回溯,知识点足够应付国考了。主旨观点、细节判断、词语理解、推断下文、寓意理解、标题添加等题型都有相应的方法,需要对题干进行理解。这一模块的难度不大,尽可能多练真题掌握技巧,提高速度与正确率。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单选题)宋朝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描述了一种化石燃料,“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关于该化石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全球使用量最高的化石燃料
B.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C.其主要成分是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
D.在我国化石能源利用中占主导地位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从题干“颇似淳漆”可以推断出是一种类似粘稠液体的化石燃料,“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可得知在燃烧时会产生黑烟,在常见化石燃料中符合此特性的是石油,而石油是一种全球使用量最高的化石燃料。
因此,选择A选项。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宋代帝王很少直接干预绘画创作
B.元代绘画继承了两宋绘画的特色
C.明清两朝的绘画风格具有相似性
D.绘画研究中应特别注重时代背景
正确答案:C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宋代帝王很少直接干预绘画创作”,原文中无对应信息,属于无中生有。B项“元代绘画继承了两宋绘画的特色”属于偷换概念,应为明清两代绘画史继承了元代绘画的特色。C项“明清两朝的绘画风格具有相似性”,根据“明清两代绘画史的主要潮流几乎全在元代画风的影响之下”可知,与原文相符。D项“绘画研究中应特别注重时代背景”,由原文“政治史和美术史并不一定要平行”可知,绘画研究并不强调时代背景,与原文不符,属于曲解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考试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三部分构成。
每套申论题目都有一个特定主题,考生需要通过理解主题、处理给定资料,回答指定题目,展现出自己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五大题型几乎都是命题的重点,虽然每年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备考的重点,不可顾此失彼。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让造假短视频无“戏”可唱
热点背景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牛主任表示,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全面整治传播错误的事业观、婚恋观、金钱观、历史观、民族观等有错误内容、负面内容的短视频。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近年来,短视频风起云涌,不仅给网民提供了开放互动的平台,也给从业者带来丰厚回报。与此同时,短视频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从“假儿子”摆拍苦情戏专骗“爸妈”的戏码,到以扮丑、烂梗、低俗充当噱头等套路,这些视频“演员”、剧本不同,但共同点都是导向歪了、三观偏了,乃至涉嫌欺诈。因此,全面清理通过伪造等手法摆拍制作的导向不良的短视频,呼声日高。
[原因分析]
严重误导公众的短视频为何层出不穷一是因为部分创作者一味追求猎奇和媚俗的特质;二是短视频平台门槛低、精准推送、导致“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三是离不开平台的推荐算法和流量分配。这种纵容无底线的操作,助长着不良导向的气焰。
[参考对策]
一是监管运营。对平台审核、推荐算法和流量分配进行监管,就能大大压缩造假短视频传播的空间,同时也是对“伪装者”的警示。
二是网友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不良导向说不。别轻信甜言蜜语的“假儿子”,也别被“乱花”迷了眼。提升对短视频的辨别力,就是提升对自己的保护力;拒绝转发造假短视频,就是对假视频的真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