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价彩礼频现,过半受访青年把适婚者男多女少选为首要因素

近年来,为给农村彩礼“降温”,中央文件多次提及推进高额彩礼综合治理,减轻农村青年的婚嫁负担。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破解农村高价彩礼,49.9%的受访青年建议对实行低彩礼、“零彩礼”的新人提供婚后就业、创业支持,47.9%的受访青年建议将拒绝高价彩礼纳入村规民约,移风易俗。

调查中,60.1%的受访青年是农业户口,30.9%的受访青年是城镇户口,但出生在农村。

50.5%受访青年认为农村适婚人群男多女少导致高价彩礼频现

在广东生活的80后刘萍觉得,老家江西的彩礼水平相对较高,起步价是18.8万元,很多都在20万元左右,“去年借出去几笔钱,都是家里亲戚为了结婚凑彩礼来借的”。

95后严若寒的老家在江苏宿迁的农村,提到当地的彩礼,他感觉近几年的彩礼数额明显上涨了,结婚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刘萍舅舅的儿子今年“五一”结婚,“新娘在市里上班,结婚要求男方家买房买车,车要20万元以上,彩礼也要20万元以上”。

对于农村高价彩礼频现,50.5%的受访青年归因于农村适婚人群男多女少,女方占据彩礼议价主动权,46.8%的受访青年觉得与婚恋主要靠相亲介绍,过于看重物质条件有关,43.3%的受访青年指出农村是熟人社会,存在攀比心理。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靳小怡近年实地调查发现,一些农村地区出现高价彩礼,主要是因为性别比失衡,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提供更高金额的彩礼成为男性成婚的“敲门砖”。同时,农村的父系家族制度及其嫁娶婚姻模式,看重结婚时男方向女方父母进行的经济补偿,而且在乡土的熟人社会中,更容易形成相互攀比的心态,致使彩礼费用不断攀升。

“我的大学同学中有老家是农村的,但在学校找到了对象,毕业没几年就结婚了,很少听他们讨论彩礼问题,基本是象征性地给几万元,体现对女方的尊重。”严若寒说,村里的年轻人找对象基本靠相亲介绍,缺少感情基础,会把双方的条件摆到明面上谈,对男生来说,能提供的彩礼越多,相对越有优势。

靳小怡认为,如果一对年轻人是自由恋爱,有着比较深的感情基础,对彩礼的要求往往不会很苛刻。如果是靠相亲介绍,对方的经济收入、家庭条件则会是重要的参考指标,相应地对彩礼金额也会有更多要求。

“攀比是彩礼费用上涨的重要原因。”严若寒说,老家的人彼此很熟悉,谁家嫁女儿收了多少彩礼大家都能知道,有的人家觉得自己的女儿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彩礼得要得高一点儿才能突出女儿的优秀。另外现在网络发达,一些地方的高价彩礼无形中提高了大家对彩礼的期待值。

此外,39.8%的受访青年认为农村家庭收入水平提升,为支付高彩礼提供了可能,34.7%的受访青年觉得城市婚恋标准渗透进农村,提升了农村婚嫁消费,32.6%的受访青年认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嫁女后老人面临养老问题,24.9%的受访青年认为在农村经济发展较差地区,彩礼可以为婚后生活提供保障。

“婚后生活成本降低了,婚前的要求也就减少了”

刘萍说,很多人希望彩礼回归合理区间,但当彩礼金额普遍达到一个水平时,很多人不太愿意低于这个标准嫁女儿。

“女方家长还是想给女儿未来的幸福加一重保障,有了这笔彩礼,小家就有了起始资金。”山西农村的90后张芸丽认为,降低结婚成本,可以从彩礼的用途入手,很多女性将彩礼当作自己生育和抚养子女各类成本的补偿,所以要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加强保障房建设,优化入托入学政策,“婚后生活成本降低了,婚前的要求也就减少了”。

破解农村高价彩礼,49.9%的受访青年建议对实行低彩礼、“零彩礼”的新人提供婚后就业、创业支持,47.9%的受访青年建议将拒绝高价彩礼纳入村规民约,移风易俗,41.3%的受访青年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彩礼“指导价”进行“限高”。

张芸丽在网上看到,一些地方由村干部带头,为彩礼金额设置限额,村干部还走访村民,耐心细致做工作,治理高价彩礼取得一定成效。

在北京工作的70后贺英霞2000年在老家江西萍乡的农村结婚,“老公在家排行老三,两个哥哥都在外地上大学,留给老公娶媳妇的钱不多,当时周围人给我介绍了好多男孩,但我就是看重老公和公婆人品好,老公有一门手艺,能养活自己”。

贺英霞认为,农村属于熟人社会,大家会效仿周围人的行为,如果有人带头推行低彩礼,能慢慢地转变观念,形成文明嫁娶新风尚。她还说,农村人比较好面子,如果由政府或群团组织举办一些集体婚礼,请有威望的人为新人主持婚礼,不仅能营造仪式氛围,还能减轻农村青年结婚负担。

此外,38.6%的受访青年建议为农村青年搭建婚恋平台,拓宽择偶圈,37.6%的受访青年建议加强青年的婚育观教育,推崇自由恋爱,34.5%的受访青年建议健全农村养老体系,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33.5%的受访青年建议积极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宣传嫁娶新风,27.9%的受访青年建议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村青年在本地扎根发展,20.6%的受访青年建议推进家风建设,重视对女性权益的保障。

“降低年轻人的结婚成本,仅治理彩礼是不够的,需要有一揽子措施。”靳小怡认为,彩礼作为我国婚姻习俗中的重要内容,不能一味否定,地方政府要结合当地的婚俗文化、风俗习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有温度地为婚姻减负。其次,要加强教育、就业、医疗等优质资源在城乡间、区域间的合理配置,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减轻跨省迁移和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带来的压力。另外,可以在住房、税收等方面推行一些鼓励性政策,缓解结婚的经济压力。

“弟弟前几年结婚时父母就很发愁,觉得要准备几十万元,但在沟通中发现弟妹家开明讲理,彩礼只讨了一个好彩头。”刘萍说,婚后弟弟、弟妹一起做小生意,现在车、房都有了。

“我嫁过去的时候家里什么都没有,盖房子借的钱也是婚后我们俩打工还的,只要两个人一条心,踏踏实实过日子,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如今贺英霞一家已在北京扎根。“儿子今年也打算结婚了,虽然我们作为男方家长对孩子结婚有所准备,但两个年轻人决定不买钻戒、不追求排场,婚姻仪式简洁温馨就好。”

受访青年中,男性占56.6%,女性占43.4%。经济状况在家乡属于上游的占2.9%,中上游的占23.8%,中游的占50.1%,中下游的占19.7%,下游的占3.5%。家乡(不含港澳台)属于东部地区的占32.4%,中部地区的占43.1%,西部地区的占19.6%,东北地区的占4.9%。

THE END
1.彩礼情况调查问卷没感觉 17. 您在婚后如何使用彩礼 完全由女方父母支配 大部分孝敬女方父母,剩余由新人支配 大部分由新人支配,小部分留给女方父母 完全由新婚夫妻自行支配 18. 彩礼的处置方式对您婚后家庭有哪些影响 婆媳关系 父子关系 妻子的家庭地位 都影响不大 没影响 其他 提交 更多 问卷网 提供支持 关闭https://www.wenjuan.com/s/2ey6fu/
2.问卷调查'移风易俗'请你参与!——高台县“婚嫁彩礼”网络调查问卷 1. 你的性别是: 男 女 2. 你的婚姻状况 已婚 未婚 3. 你的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学及以上 4. 你的职业: 工人 农民和农民工 公务员或干部 教师 待业人员 退休人员 其他 5. 你了解到的新坝镇彩礼http://www.gaotai.gov.cn/personalCenter/answerSheet/answerSheet.html?metadataId=ff808081647414f10164836d915e0000&siteId=67
3.@所有人!您有一份“关于‘高额彩礼’的调查问卷”,请查收→彩礼作为我国传统婚嫁习俗之一,长期以来在缔结婚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彩礼逐渐演变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一些地区出现了“高额彩礼”,相关话题也引发了全民热议。 彩礼的多少, 应不应该是结婚的必要条件? 对于与高价彩礼相关的这些事儿,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41730
4.婚嫁民俗调查报告范文孔金筱:走访及问卷调查 一. 访谈了解 根据走访与长辈交流了解到如下的变化:经济迅猛发展也给各地婚嫁风俗带来了变化,老一辈的婚礼同我们现在的有很大的不同。各个地方的适婚年龄的朋友其实并不是很了解婚礼习俗,经过我们的走访调查可以大致总结出几个地方的婚姻风俗如下: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4j20mms.html
5.中国益生菌普查?癌症是如何产生的?益生菌品牌这就是海外问卷的魅力所在。 海外问卷市场和国内问卷市场其实都差不多,只不过加上了“海外”、“国外”等字眼,很多人觉得这个行业很高大上,对它却步。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个行业。 其实大可不必将高看它,说到底,它的本质依然是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了解消费市场,优化自己的商品。而我们每个https://www.xingfunancun.com/15703.html
6.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12篇(全文)(1)问卷调查法 对抽样的学生发放问卷 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90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190份(男80份,女110份),有效率95%。 (2)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与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3)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数据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了统计处理。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nm2kivq.html
7.彩礼调查问卷6. 你对你所在地区彩礼有一定的了解么 有没有 7. 你觉得你所在地区的彩礼水平如何 过低合理过高不清楚 8. 你所在地区的彩礼大概在 小于5万5~10万10~15万15万以上 9. 你觉得彩礼的性质是什么 对女方的赠与对女方父母的赠与对女方及其父母的共同赠与对女方与男方未来共同生活赠与 https://www.wjx.cn/xz/21390447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