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全国大学一级学科排名和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情况对报考
研究生作用非常大,只需“对号入座”就可以了,而对于高考生就不完全如此了,由
于全国大学一级学科排名和国家重点学科是根据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进行的,而
本科生的专业目录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相比有较大的不同,不是一一对应的关
系,故而不能简单地完全“对号入座”,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对号入座”的,具有
非常高的参考可用价值是无疑的。
至于广大考生及家长能够正确运用以下指标加以分析、区别、比较,当然非常
好,但是难度有点大。
1、学校有多少国家重点学科、省市区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因为国家重点学科无论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水平、学科建设都
是名列前茅的,实力非常强;
2、学校教授、副教授数量。因为教授、副教授不仅有研究课题、带研究生,
而且越来越多的学校规定,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这对本科生教育来说是好消息。
因此,教授、副教授数量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的科研实力和教育实力。
3、学校设有多少博士点、硕士点及博士生、硕士生人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
了该校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
4、是否设有研究生院,每年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篇数多少。当然要考虑到基础
学科的研究周期较长,论文数量相对会少些。
5、毕业生社会认知度及毕业生就业率。
为什么说正确运用以上指标加以分析、区别、比较,难度有点大因为对高校
作综合性实力排名或说作综合区别、比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件难度非常大
的事,因为它起码需要一套系统、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等等。简单来说,哪个学校
多一个重点学科综合实力就一定会强一些哪个学校多几个教授博导其师资力量、
教学水平就一定会强一些肯定不能这么简单的类比。但相对来说,以上指标对
“985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作用要小一些,而对一般本科高校的作用要
大一些。
(二)、有一定可信度可用度的学校排名资料
客观全面公正准确可靠的资料,非权威部门、机构(即官方)发布的信息莫属。
但由于权威部门、机构(即官方)发布的可用信息有限,就必须将社会组织(个人)即
非官方发布的信息作为补充。
1、《挑大学选专业-2007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这是一本以大学排名和本科
专业排名为主线条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书。我国由社会组织(个人)即非官方发布
的中国大学综合排名及分类排名,影响力最大、持续时问最长的当属《中国大学评
价》课题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建于1992年,专事中国大学评价研究。自
1993年起,课题组开始发表年度大学排行榜,至今已有14年;由武书连任组长的
组自2002年起与中国统计出版社合作,每年出版《挑大学选
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供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择校参考。
2、国内另三家有影响的大学排行榜发布单位分别是:网大(始于2001年)和中
国校友会(始于2003年)以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联合完
成的《2006大学评价报告》,领衔推出此次排行榜的是武汉大学教授邱均平。2004
年首度发布,2006年是第三年。对于英语是开设最多的专业,共有554所高校开设,
相当于全国83%高校开设了英语专业,其后是计算机和法学专业,分别有526和407
面也说明中国大学学科布局不均衡,尤其是近年来不少高校总想打造综合性大学,片
面追求学科门类齐全,盲目上规模、上档次,导致不少专业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开
设并大量招生,为以后的就业压力埋下了隐患。邱教授以自己熟悉的“信息管理与
信息系统”专业为例,该专业1998年由科技信息等5个专业合并而成,2000年共有
177所高校开设,由于沾上了“信息”二字,到2004年已有354所高校开设,短短四
年间增长了一倍。据介绍,2000年以前,武大该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很走俏,绝大部分
在京、沪、深、广等发达地区的企业从事信息管理工作,而2006年该校的本科毕业
生频频感叹找工作一年不如一年,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考研。邱教授建议,高中生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