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源头得从一款基于手机通讯录实现免费短信聊天的软件KikMessenger(以下简称“Kik”)说起。
2010年6月8日,乔布斯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苹果第四代手机iPhone4,同时也掀起了一场移动应用革命,移动社交应运而生。
同年10月,Kik上线,这款APP不仅能免费聊天,而且一旦你安装了它,它会检查手机上的地址簿,并告诉你都有谁已经有下载了Kik,还可以看见对方是否在打字。
这些功能现在看来简直平平无奇,但在当时,它颠覆了短信聊天,这就绰绰有余了,Kik像病毒一样传播,仅用15天用户量便达到了100万。
Kik走红短短几个月后,就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激起一阵风浪,模仿者们如获至宝。
就连先做出米聊的雷军也曾预言到:
“如果腾讯进入这个领域,米聊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米聊上线时,雷军还庆幸着腾讯还没有介入。他当时只盯住了腾讯在深圳的总部大厦,却忽视了腾讯广州研发部的小龙。
2010年11月,他在“饭否”发动态:
“一个产品,要加多少的功能,才能成为一个垃圾产品啊!”
不过,这款产品并不被大众看好,数据一直不温不火。
后来,米聊被北京瓦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两个团队组建“小米互娱”,这个老对手一直“苟活”到去年才正式关停。
但2016年之后,小龙却开始食言了。
无独有偶,小龙在2016年底信誓旦旦地表态“小程序不做游戏”,也在2017年底被“跳一跳”打脸。
可以说,这一系列“前后不一”的举动,是腾讯面对竞争环境变化后的匆忙应对。
过去十多年,被腾讯打败的社交领域竞争对手既有新浪、MSN、飞信、网易泡泡、来往、易信等,也包括创业公司打造的51.com、人人网、开心网、米聊等产品。
更过分的是,发展强势的字节跳动屡次向腾讯的社交高地伸出爪牙,2019年前后发布了多闪、飞聊等社交产品后,2020年又上线了飞聊“PC版”。
今时不同往日,互联网下半场,巨头们瓜分完了所有玩手机的中国人,下一步该是用户时长留存之争。
内容互联网是2016年左右就形成的趋势,直播热、网红兴,百度、淘宝、京东等工具型软件陆陆续续上线内容平台,更有抖音、快手这样为内容而生的“新物种”突然火爆。
因为体量轻、成本低,不少商家入局。
2021年最后一天,五月天在视频号的跨年演唱会,刷爆了朋友圈;在此之前的12月17日,西城男孩演唱会通过视频号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过2700万。
腾讯一直有一个电商梦。
后续依托小程序,推出过腾讯惠聚、鹅享团、小鹅拼拼、云逛全球等,但都反应平平,今年小鹅拼拼关停,很多用户都表示并不知道这个功能。
但腾讯始终未曾放弃这一变现能力超强的赛道,2020年视频号上线,顺理成章的承担了腾讯的电商梦。
视频号去年首先试水双十一,推出“11.11直播好物节”,官方数据显示,微店商家双11直播总成交额超3500万元,直接通过微店小程序引流视频号直播达60万次。
而今年没有了小龙,视频号在商业化之路上迈开了更大的步伐。
今年年初,视频号“腾讯NBA”通过付费的形式直播了NBA常规赛爵士VS勇士,这也是视频号进行的第一场付费直播;
4月,崔健首场线上演唱会在视频号直播,吸引了超过4500万用户观看;
另外,5月20日视频号开启的“周杰伦演唱会重映”在当晚吸引了超5000万人围观,在播出期间获得了众多微博热搜和全网热搜,话题霸榜的同时也带动了视频号直播的出圈。
同时在直播带货上,今年以来视频号卖货和带货功能都得到升级,同时平台也完善了用户在视频号购物的体验。时机成熟之际,视频号入局618,在“电商节系列”乏力疲软之时备受瞩目。
可能大众并不会觉得这次大促很有存在感,因为今年“618视频号直播好物节”主要是针对商家的活动,提供给服务商和商家很多优惠政策,而针对普通消费者,视频号并没有拿出平台性的补贴政策,比如满减政策、百亿补贴等等。
而网友对精简清爽的APP呼声十分强烈。
互联网时代之初,很多互联网巨头(例如Google、Yahoo)尝试将他们旗下的服务集中于一个App之内。后来发现用户容易想不起这个App到底是干嘛的,例如你想查个天气,打开Yahoo的App还到处去找天气的资讯在哪,还不如独立的一个天气App来得直接。
现在各家都做成了一个大杂烩,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想做社交,社交平台想做电商,音乐软件里直播当道,地图软件想做出行生意,以及所有软件都不约而同的装上了借贷入口。
反观之下,微博却改的面目全非,首页、消息中心、发现和我的,每个频道的布局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视频甚至都单拎出来作为一个模块占据一个频道页。
小龙只能做到在用户不去主动找这些功能的情况下,这些赘余的功能不主动来打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