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泰平,外交部前大使、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高级顾问
缘何强调讲好中国故事
对于今日之中国,赞扬者、称羡者、虚心向学者众多,怀疑者、忧虑者不乏其人,抹黑诋毁甚至打压遏制的也有。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国家现在是舆论风暴的中心,处在风口浪尖上,这就是树大招风的道理。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他的文学作品《运命论》里就说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意思是说如果一棵树比整个树林都秀美挺拔,那么风就一定会摧折它;如果一个土堆突出岸边,那么水流也一定会把它冲掉;如果一个人的品行高于常人,那么也必定会遭到诽谤。
既然是这样,就产生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文明国家的形象,和谐国家的形象,民主国家的形象,爱好和平国家的形象,和亲友善的国家形象,要增信释疑,即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化解疑虑,减少误判,增加信任,进而增进亲近感、亲和力和吸引力,促进合作。这样,我们国家才能朋友越来越多,朋友圈越来越大,发展的阻力就会变小。
每人都是故事员
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个公民的事。一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上面已经讲了。二是我们现在有这个客观条件。与过去不同,我们现在是国门大开,走出去的人数以亿计,在国内与外国人接触的机会也是很多,讲故事的机会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中国人都可能成为一名故事员,一举一动都会对外产生影响。问题在于有无这个意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可能是产生了好的影响自己也不知道,而产生了坏的影响,自己也觉察不到。如果能有这个意识,就会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他会注意影响。
所以说,讲故事,用嘴巴讲固然重要,行动更重要。尤其在国外,你一举一动都在人家眼里,你做了好事善事,人家会说中国人好,而你如果做了不好的事,哪怕是公众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人家可能就会因此对中国人产生负面的印象。
现在,国人走向世界了,到处都有中国人的身影和踪迹,要特别注意形象,注意影响。一定要遵守驻在国的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能损害当地的利益。举个例子,有个中国企业在某国开矿,为了降低成本,它拉矿石出山时,几十吨重的大卡车就从人家的草原牧场上轧过,一条路轧翻了再从旁边开一条道,这样做的结果,把人家的牧场全给毁了。
再如,到国外旅游,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中国的一张脸。你的言行举止包括说话、乘飞机坐客轮、用餐、购物、卫生习惯等等,留给外国人的印象,正面的也好,负面的也好,都不是你个人的,所产生的影响往往就会成为中国的对外影响。网上曾疯传一段中国游客在海滩上乱扔垃圾的视频,是从外国的电视上转录的,画面上的解说一直在说这是中国人干的。这虽然是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但造成的恶劣影响却要全体中国人揹着,可谓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国人应该引以为戒了。
讲故事就是施加影响、感化人、交朋友
上面讲的是用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与此同时,我们更要用嘴巴讲故事,这里面有学问、有技巧。讲故事是给人听的,是做人的工作,目的就是施加影响、感化人、交朋友。首先要有使命感,充满热情,又要努力做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20年前,我根据在驻日本使领馆长期工作的经验,随手写了一篇题为《广交深交朋友的体会》的笔记,内容如下:
古人云:以诚感人者,人以诚而应。介绍自己要低调一些,谦虚一点,多讲不足、差距;宣传国家要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不求人家当时乱拍手,但愿事后暗点头;讲两国关系,多强调相同和相似点,强调共同利益;会客、讲演要有针对性,言之有物,抓住人心。要认真准备,平时注意学习积累;文化切入,以诗、文会友,动人心弦;对新闻界等要分头做工作,宜细不宜粗,不搞大轰大嗡;接待来访客人,要热情迎送,以礼相待,避免使人感到“贵宾不贵”。
这只是工作中的一些亲身感受,不成系统,更不是理论,但确实感到这样做产生了不错的效果。
几点思考
随着我们国家的大发展,对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也是长期的课题。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国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强调不卑不亢,即在别人面前,要堂堂正正、落落大方,没有必要低三下四,卑躬曲膝。同时,避免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嚣张放肆,诚如鲁迅所说,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别人的阿斗,也不要把别人看成是自己的阿斗,这后者在今天尤应格外注意。祖国越发展、壮大,越要谦虚谨慎。不能不承认,现在国外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咄咄逼人,有戒心,有疑虑,甚至感到畏惧。因此,我们对外接触有4戒:一是不要让人感到你盛气凌人;二是不要让人感到你在炫富;三是不要以己之长去比人之短,批评甚至挖苦人家;四是不要对人指手画脚,干涉内政。
二、要运用多种手段讲好中国故事。现在,除使领馆外,我国还有许多派驻外国的官民机构。这些机构都是讲故事的据点,可以大有作为,发挥播种机和宣传队的作用。可邀请当地人士到驻地参观访问,在驻地举办座谈会、联欢会、报告会、酒会、图片展,开展体育、游戏、比赛等活动,放映电影、录像,等等。还可以建立出借机制,向外借阅国内图书、音像资料。请进来的同时还可以主动走出去,到左邻右舍、机关学校等单位放电影、作报告,开展联谊活动等。通过上述活动,可以密切往来,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广交朋友,扩大影响,不失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方法。
三、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准性。宣传自己,必先了解对方。讲好中国故事面对的是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不同受众,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和认识、接受的能力不尽相同。如果不看对象,千腔一调,千篇一律,长篇大论地灌输,不仅不会收到好效果,而且可能事与愿违,引起反感。只有深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和不同受众的政治倾向、认识水平、思维习惯,因国制宜,因人制宜,有的放矢,才能提高精准度和有效性。
第一句,“与小人言,依与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利益是人们发生关系的开始,很多事情只要牵涉利益,就会交际,这种交际就能给你创造条件,你帮了对方一个忙,对方将来也会帮你的忙,而这样就形成了社交,我们要学会用利益作为纽带,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
第二句,“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意思是要让我们学会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我们不能单单从我们自身的角度看问题,我们要学会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第三句,“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意思是说我们要学会待人接物,越是重量级的人物,越要不卑不亢,要直言不讳,说出真实的想法,与上层权贵人物交往,要敢于说真话。
第四句,“与富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意思是说我们和一些有钱人在一起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过于在意朋友之间的利益,不能为了贪图对方的些许利益毁了感情,而有钱人对待相对条件不好的朋友时,要学会在同样的高度看待朋友,尊重朋友,让朋友舒服,才是好的交友之道。
鬼谷子这四句话讲的是如何同身份、地位、贫富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既维护我们自己的利益,又顾及人家的关切。今天,我们要与全世界的国家包括大国、小国、穷国、富国都要打交道,要与各国从当权派、上层、到中层和庶民百姓等各界、各阶层的人打交道,古人的智慧为我们今天如何针对不同对象,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宝贵的教示。须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日本著名企业家大桥武夫、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等世界精英名流都曾深入研读鬼谷子的智慧,并给予崇高赞誉。鬼谷子已经属于世界了,我们也需运用老祖宗的智慧,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了解我们的国家。
五、讲好中国故事也要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是过去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的一条重要经验,现在仍可借鉴,要善借外力讲好中国故事,利用国外资源,助力我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关键是要让海外受众“听得进、听得懂”。
最近,一位日本人导演竹内亮采访多位在中国常驻的日本人的视频在网上被热搜,那些被采访的人谈他们在中国的真实感受,说来中国前害怕,觉得有危险,来后感到很安全、很干净、生活很方便、搞科研很自由,等等,完全不像日本报纸和电视上说的那样。说明外国人也可以讲好中国故事,应引起重视并善加借重。应对这些人士予以鼓励、引导、支持,甚至提供资助。
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话最具说服力。数据显示,1952年—2020年,我国GDP从679.1亿元跃升至101.5986万亿元,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实际增长177倍;人均GDP从119元提高到1万美元,实际增长70倍;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实际增长60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1956年实际增长29.5倍。2020年,中国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2020年底,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实现了医保。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时,在讲述一些感性、鲜活的事例后,再列举上述一些数据,人家一听就明白。
(二)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是充满自信、理直气壮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地位、作用讲清楚,让人家认识到今日中国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领导全国人民打出来的天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奇迹。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有共产党的英明、正确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宜用人家容易接受的语言、生动的事实,阐述党的历史、立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党的组织制度、党的方针路线、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党的纪律、党员的先进性。
尤为重要的是,要以马列主义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观点,充分认识党的领袖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新中国成立、前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和新时代,几代党的领导人所起的伟大统领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领会党章和党的文件,学习新中国诞生和发展史,学深学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中国共产党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强大领导力、战无不胜的内在原因。就是说教育者先受教育,要练好内功,武装好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孟子说的”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三)讲中国会否称霸,会否构成对外威胁,要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宜从历史磨难、文化基因、基本国情、社会制度、国家发展目标、外交、国防政策和国际经验教训等多个角度,运用好大量的事实和思想理念,阐明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的选择,中国不认同“强国必霸”的逻辑,中国永远不称霸。
中国军事力量发展和军事威胁是两码事,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一个大力士不一定是威胁一样。一个大力士是否会欺负别人,取决于他的人品。人品好,不仅不会欺负别人,反而会帮助弱者,路有不平,拔刀相助,让坏人不敢乱来。同样,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对外是否构成威胁,取决于它的政策。如果它奉行和平政策,不仅不会对他国构成威胁,反而会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力量首先是保护自身的安全,同时,致力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核武器的政策和承担联合国大量维和任务,是我国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有利佐证,是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说明中国越发展,世界越安全。
还有,可从“一带一路”、“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实践,诠释我国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
(四)讲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要实事求是地说明中国国情,在展现发展成就的同时,要强调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现在,一些西方国家蓄意把我国推上发达国家的定位,企图以此取消中国应享受的待遇,并让中国承担更多更大的国际义务;非洲等一些后进国家则对中国的期望过高,往往狮子大开口,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我们宜从讲国情入手,让它们了解中国的实情,了解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准、科学技术水准、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差别、沿海地区与内陆的差别,了解人均GDP的世界排位、人均收入的现状、实际生活水平。可根据联合国的标准说明我国尚不是发达国家(联合国采用人类发展指数来策定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划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使用三个指标计算:1,人口健康水平,主要用人均寿命来衡量;2,教育和知识水平,用文盲率,大学、中学、小学入学率等指标来衡量;3,生活质量,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这种标准是当前世界用来判断发达和欠发达国家的主要标准。我国在联合国2020年统计的189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居第85位,属于中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可以用对比法,让他们了解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外国人来华参观访问,不要只安排去一线城市,可以安排去二、三、四线城市和艰苦地区看看。过去,周恩来总理就是这么做的,他安排外宾去落后地区参观,效果很好。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费彝民楼A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