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清华翻译人!

翻译,一个正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往往被忽略的存在。遇见看不懂、听不懂的外语,拿出翻译软件,输入、输出,动作一气呵成,人人得心应手。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软件的功能愈发强大,于是,人工翻译终将被机器取代的观点势力日盛。

然而,在清华园中,依然有一群人坚持在翻译路上不断求索。是什么让她们走进翻译,在字幕组、口译和诗歌英译的背后,又有着些什么样的故事呢?且听我们为你一一道来。

刘子畅(外文系日语专业2018级硕士)

对于日语专业的研究生刘子畅来说,加入字幕组不仅是爱好,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场所。大二的时候,刘子畅第一次真正将翻译作为一项堪为职业的特殊技能来看待。“全国口译大赛在我们学校举办,那一年我作为志愿者,看到选手们用流利的语言将难度十足的材料精准地翻译出来。”那一刻,她自言深深感受到了翻译的魅力与华光。

回顾迄今为止的翻译经历,让刘子畅记忆最深的,是参与日本TBS电视台纪录片《世界遗产》的汉化工作。字幕组常被人形容为“为爱发电”的典型代表——因为爱与热情相聚,不问姓名,不求回报。《世界遗产》的汉化团队亦是如此。这部纪录片每集用25分钟介绍一处世界遗产,字幕组的每期视频发布后的点击量总是能达到上千或上万。

“这部纪录片非常打动我。我在翻译过程中一直思考:如何将这份感动延续到中文当中去?比如片中有一句:‘その底では美しい湖が澄みきった水をたたえていました’,我最开始翻译成:‘在天坑底部,美丽的湖湛着澄澈的水。’虽然意思都翻出来了,但组长改成了:‘在天坑底部,清澈的水流汇聚成一片美丽的湖泊。’他并没用什么华丽的辞藻,这‘汇聚’一个词就用得妙极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若要做到“自如起舞”,则需日积月累的深刻技术——不仅要培养针对特定语境的独到见解,每一次面对不同的文本和受众,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逻辑定位。“反复琢磨一部好作品的过程本身就能让人收获很多感悟和启发。而且做字幕其实提供了一个创作者的视角,这与平常单纯的观看是不同的。」

专业能力、负责任的心态、以及对于文本的热情,是刘子畅眼中做翻译最重要的事情。“来自原文本的‘镣铐’可以是束缚也可以是抓手。虽然训练翻译能力并不轻松,但我永远不会停止翻译!”

杨雅捷(外文系日语专业2014级本科,法学院2018级硕士)

中译日方面,杨雅捷手里有主持人提问内容的中文大纲和翻译公司做好的日文大纲。但日文大纲使用了过多的汉字词和书面语,杨雅捷认为并不十分适合口头交谈,便自己根据中文大纲的内容重新翻译了一遍,再请日本朋友帮忙订正后熟练朗读。

此外,杨雅捷对采访中可能提及的问题与关键词也做了准备。谷村先生在采访中可能会提到其歌曲的内容,杨雅捷去检索了几首重点歌曲的歌名和歌词,比如在中国最有名的《星》。“谷村先生和中国香港的谭咏麟等歌手曾有过合作与交流,我便特别记下了这些歌手姓名的日语念法,注意英文名片假名念法和中文名(粤语)音读的区别,避免发生在采访中听不出来的情况”。

在上述详尽的准备工作后,采访正式开始了。杨雅捷欣喜地发现,自己特别注意检索的几个点全都派上了用场。“谷村先生说一句开头,我便可以根据他历来的观点和态度预测他接下来要说的话,预测的内容准确度比较高”;预想的歌曲和合作歌手也在采访中出现了!“对我来说,这第一次正式的交传经历比较成功,证实了准备思路方向的正确。”这让杨雅捷备受鼓舞,同时也为能有机会与谷村先生对话深感幸运。“我翻译时,他会认真地看着我的眼睛,听我说话,我莫名地有些感动,又觉得受到了鼓舞,更想着一定得把翻译做好!”

在大众看来,译者通常是隐身工具人,但在杨雅捷看来,翻译可比作信息的中转站与加工厂。“在翻译过程中我要一边听、一边记录、一边在脑子里把接收到的信息迅速理解并切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思维,然后按照输出语言的习惯向他人传递。”

“好的翻译”需要用脑、用心。虽然一直有声音认为翻译终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杨雅捷认为“翻译是需要思考的、有温度的跨语言沟通中转站”。机器目前还无法像人脑一样一个短句、一个短句地去从文法角度拆解句子的意思并重新拼装。“译者之所以是‘人’,而不是翻译机器,就是在于‘人’是有血有肉的、有情感的。人说出的话、写出的文字都是有情绪的——在翻译中,我们决不可自说自话,而是要去贴近被翻译人的想法、传达出‘那一刻’的心情。”

口译的不确定性和即时性,既考验语言能力,也考验心理状态。“会紧张、会害怕,但做下来很有成就感”,杨雅捷觉得作为一个“菜鸟”,还需要更多的经历不断地磨练。“我想成为一位用脑、用心、有温度的译者”。

白申昊(外文系英语专业2014级本科生,已毕业)

在白申昊看来,诗歌翻译追求的并非字与字的对应和句子的准确性;而是寻觅最恰当的词语,传递一种情感以为寄托。“翻译就是三位知音对谈,互相点头微笑。”她在诗的田野里与诗人漫步、谈心,不知不觉中用另一种语言将这种与时空对话的感受表达出来,翻译后的诗歌就似有了其情感寄托,文字突然活了起来。

在留学期间,白申昊也把这种与诗相交的方式带入到生活当中。身在异国他乡,想家的时候,便翻译几首诗,排解了很多思乡怀人的情绪。诗歌翻译之于她,更像是一种“兴之所至,兴尽而归”的交友之道。“目前的翻译过程中还没有遇到特别大的困难,可能是因为翻译的时候大多是真情实感,所以文字也自然流出。”在疫情期间,倾注浓厚情感翻译顾贞观的《金缕曲》,也成了白申昊迄今为止印象最为深刻的译作。

“我读到‘季子平安否?……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当时眼泪就下来了。想到了心中牵挂的人分散在在世界各地,想到世界蒙受的苦难,想到曾经的笑脸,有一种特别想要把美好的事物抓住的感觉。但是却空落落的,无所凭寄。正好这首词的结尾是‘置此札,君怀袖’,给了我启发。译了这首诗,把想说的话包裹在字句中,发到社交媒体上,用这封词作的信向各种语言背景的朋友,道一声,珍重,珍重。”

不断累积的翻译经历,让白申昊对于翻译的认识和方法逐渐成型。在她看来,在翻译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语言的灵性。“语言是有生命的,每种语言,每篇作品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和灵魂。如果翻译能够把握住这种语言和作品的独特性,将其忠实而巧妙地传达出来,在我看来就是好的翻译。”因此,白申昊在翻译时并不会特别意识到诗歌翻译相较于小说翻译、散文翻译等在文体与分类上的不同,而是将每一首诗歌当做独一无二的文学作品去对待。

当谈及译者与原著、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时,白申昊倾向于将作品与作者分而视之,将目光投注于作品之上。“原作好像传记主人公,译者是传记作者,翻译就是传记作品。成功的翻译就如同那些得到主人公本人认可的的某本传记。”虽然译者往往隐身于作品之中,是在大热的出版物背后独守一隅的幕后英雄,然而当下随着大众文学素养的普遍提升,译者逐渐走入舞台的光圈之中。

THE END
1.青山不同赏,来往自蹉跎。60句深情厚谊诗词,抄下来,赠朋友李白明月交朋友不论高贵贫贱,只要两人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即使像严陵、光武那样地位悬殊,也依然不改初衷,友谊长存。真正的友情,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变质。 03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前路虽长,但知己遍布天下,凭你的才华与魅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54VDJ50553VFLH.html
2.交友之道原文及翻译PPTPPT模板找原创交友之道原文及翻译PPTPPT模板,就来当图网,提供各种风格的交友之道原文及翻译PPTPPT模板下载,更多精美PPT模板,PPT美化服务,尽在当图网!https://www.99ppt.com/ppt/4163237.html
3.交友之道论语原文翻译.docx该【交友之道论语原文翻译 】是由【金】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交友之道论语原文翻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https://www.taodocs.com/p-949367025.html
4.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https://www.360doc.cn/article/48516859_889517423.html
5.颜渊篇论语原文翻译及赏析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翻译及赏析: 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自己作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人生正途。不论任何时候只要能够自己作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走上人生正途是完全靠自己的,难道还能靠别人https://www.jidajia.com/gujizhangjie/285544.html
6.曾国藩家书主要内容曾国藩家书主要内容-曾国藩家书原文及翻译详细信息 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 《曾国藩家书》大概写了什么内容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空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际,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http://www.ychedu.com/CRJY/zgxs/613709.html
7.曾国藩家书原文及翻译(精选12篇)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睢旴侧媚之态,不知人情随想而见,如韩子所谓窃斧者乎,抑真尔也?然至使人见其书而犹憎之,则其人可知矣。 篇2:曾国藩家书原文及翻译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op4bn.html
8.贫交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杜甫古诗虽然世风浇薄如此,但人们普遍对交友之道毫不在意,“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约同要离焚妻子,誓殉荆轲湛(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杜甫在京城献赋之后。 参考资料:完善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40-442 2、 张忠纲 孙微 https://m.gushiwen.org/shiwenv_b10e82f58a4d.aspx
9.陈情赠友人原文翻译及赏析朗读李白古诗与人相交只要如此,交友之道谁说已经沦丧?友人您啊 展开阅读全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移家兖州与其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谒见唐玄宗,继游吴越、潇湘等地归来之后的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夏秋间。 参考资料:完善 1、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19-21 https://www.gushiwen.cn/shiwenv_0651c5bc513d.aspx
10.《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古诗学习网交友之道,贵在相知。这里如此斩钉截铁地申明与山涛并不相知,明白宣告交往的基础不复存在了。接下去点明写这封信的缘由:“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这里“越俎代庖”的典故用得很活。此典出于《庄子·逍遥游》,原是祭师多事,主动取厨师而代之。嵇康信手https://gushixuexi.com/doc/17433.html
11.(论语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解读 此章孔子讲的交友之道,所提出的标准至今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猜你想看:《论语·季氏篇》原文及翻译|论语全文修改时间:2023-02-15 09:08:00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www.lunyu8.cn/2/js/135.html上一则: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下一则:孔http://www.lunyu8.cn/2/js/135.html
12.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及翻译虽然此议没有被司马昭集团采纳,但嵇康知道这个消息后,愤慨 无比,写下了这篇散文,毅然宣布断绝与山涛的朋友之谊,并借此表达对 司马氏的不满,抒发自己对黑暗时局的愤恨。 这封信脉络分明,条理清晰。第一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拒绝山涛 的荐引,道出交友之道贵在相知,而山涛既然并不了解自己,不如就此绝 交。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7/14/1816256_10285525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