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和翻译译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和翻译李白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射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始终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活颜!
译文: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的确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挡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像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想依据这(传奇),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亮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观察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很多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肯定(的方向)。(由于)沉迷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发出的响声,像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宽敞无际,看不到终点,日月的光辉照射着金银筑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像麻一样。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逝了。
人世间行乐也是像梦中的幼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辞诸位伴侣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畅意,快活奋兴地过日子!
2、陆容《阿留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陆容《阿留传》原文及翻译陆容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仆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何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来宾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①,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②不材,祈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日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者
【注】①参亭:参互均匀。②樗栎chūlì:都指无用的木材。
阿留,是太仓人周元素的家僮。生性痴呆无法规,但周元素始终收养他。他曾试着负责清扫,整个早晨挥舞扫帚,没能使一间屋子洁净。仆人冲他发怒,他就将扫帚摔在地上,说:“你会做这事,为什么要麻烦我呢”周元素有时到别处去,让他照看门户;来的来宾即使是生疏的,他也不能说出名字。问他,就说:“又矮又胖的,瘦长有胡子的,长得好看的,老态龙钟拄着拐杖的。”后来的都记不住,就关起门拒不接待。周元素家里保藏有古尊、古彝、古鼎、古敦等多件古董,客人来了就拿出来陈设一番。阿留等客人走了,私下敲敲,说:“这不是铜吧为什么这样深黑呢”跑去拿来沙石,就着水洗磨起来。矮榻缺了一只脚,周元素让阿留砍树的一根分枝做榻脚;(阿留)拿着斧头锯子,在园子里走了一成天。等他回来了,他伸出二根手指比划着说:“树枝都向上生长,没有朝向下边的。”家人因此哄堂大笑。房子前新栽了几株柳树,周元素担忧邻居小孩摇动它们,让阿留守护着。阿留将要进屋吃饭,就将柳树拔出来保藏。阿留可笑的事情,或许诸如此类。
周元素工于楷书,尤其擅长绘画。有一天,(他)和好颜料,开玩笑似地对阿留说:“你能干这个吗”阿留说:“对于这事,有什么难的呢”于是(周元素)就让他做起来,(只见他)颜色的浓淡,调和得参互均匀,完全像是一向就会,多次让他调色,也没有不如意的。周元素从今特地要他调色,终身用他,没有废弃。
写传者说:樗栎不成木材,找木材的人并不弃用;沙石格外难看,玉雕匠们需要它;或许天地间没有完全抛弃的东西。况且比其他生物灵活的人,偏偏就没有可取之处吗阿留痴呆无法规,原来是可弃用的材料罢了,最终却由于一技之长被任用,实在是周元素能够收容他。如今日下正直清静退处的人士,经常不被当权者所了解;生性不聪敏,迂阔的人,又不被他们所宠爱。(当权者)能够了解并且宠爱的人,使用他们时又不能适合他们的才能,接着就弃用他们。唉!如今的士人为什么不幸,而只有阿留幸运呢
陆容《阿留传》
3、张大复《别水仙花说》原文及翻译译文
张大复《别水仙花说》原文及翻译
别水仙花说(明)张大复
①每冬初,必购一本着斋中,辄低回留之不忍去。今年练水李子遗我数茎,花繁叶硕,特设一静几病榻上,同卧坐者几两月。一夕,长风烈烈,雁声嘹嘹,两足如卧冰上,亟起视之,袅然相视而笑,心怜之,因移置帷中,让以茶筥①,旦起相视,更相怜也。
②顾虞美人叶不敌花,断肠草不耐秋冷,夫至于水仙花无上矣。叶如剑,茎如兰,房如黄冠,根如夜合。绿如芭蕉,然沉郁,白如轻罗,然芬泽;香如腊梅而温,如芙蓉而冽。宜冉冉风,宜溶溶月,宜睡室,宜净榻,宜咏,宜觞,亭亭叶表,森森华外,其神浮昱②而不定,絪缊③而自如。
③童子弗戒,一枝流落他所,至今为恨。距李子之相遗,今五十日矣,而色泽黯然,神情怆悴,予心悲焉,煮茶而送之。夫水之于五行,最无滓矣,又加仙焉,不亦是乎!
【解释】①筥(jǔ):盛器笼。②浮昱:浮光溢彩。③絪缊(yīnyūn):同“氤氲”。形容香气四溢。
翻译:
解析
《别水仙花说》明显表现了生命意识,生活是生活的基础。在《别水仙花说》里,张大复首先表现自己对水仙的真挚感情,真可谓是童心未泯、憨态可掬:
每冬初,必购一本着斋中,辄低回留之不忍去。今年练水李子遗我数茎,花繁叶硕,特设一静几病魔榻上,同卧坐者几两月。一夕,长风烈烈,雁声嘹嘹,两足如卧冰上,亟起视之,袅然相视而笑,心怜之,因移置帷中,让以茶筥,旦起相视,更相怜也。
活脱脱地将浓郁的生活情趣传染给每位读者。当然,对水仙偏爱的心情,是他在生活里对诸种花草进行比较并对水仙特性有深刻生疏的必定结果,他说:
顾虞美人叶不敌花,断肠草不耐秋冷,夫至于水仙花无上矣。叶如剑,茎如兰,房如黄冠,根如夜合。绿如芭蕉,然沉郁;白如轻罗,然芬泽;香如腊梅而温,如芙蓉而冽。宜冉冉风,宜溶溶月,宜睡室,宜净榻,宜咏,宜觞,亭亭叶表,森森华外,其神浮昱而不定,綑缊而自如。
这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水仙礼赞。一旦水仙离别而去,哪怕只有一枝也令悲怆万分:
今童子弗戒,一枝流落他所,至今为恨。距李子之相遗,今五十日矣,而色泽黯然,神情怆悴,予心悲焉,煮茶而送之。夫水之于五行,最无滓矣,又加仙焉,不亦是乎!
小品《别水仙花说》描写对象虽然是水仙,但维系着的喜怒哀乐,体现着的生命意识,这是一种生活观。
4、袁宏道《华山别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袁宏道《华山别记》原文及翻译袁宏道
少时,偕中弟①读书长安之杜庄,伯修②出王安道《华山记》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何日当作三峰③客无何,家君同侍御龚公惟长从蒲坂回,云登华至青柯坪,险不行止,逾此则昌黎投书处④。余私语中弟,近日于鳞诸公,皆造其幽,彼独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十九矣。余既登天目,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周望曰:“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后余从家君游嵾上⑤,有数衲自华来,道其险甚具。指余体曰:“如公决不行登。”余愤其言,然不能夺。
今年以典试入秦,见人辄问三峰险处。而登者绝少,唯汪右辖以虚、曹司理远生、杨长安修龄,曾一至其颠。然面矜而口呿,似未尝以造极见许也。余至华阴,与朱武选⑥非二约,索犯死一往。既宿青柯坪,导者引至千尺,见细枝柴其上,顶如覆铛,天际一隙,不觉心怖。因思少年学骑马,有教余攀鬣蹙镫⑦者,心益怯,后有善驰者谓余曰:“子意在马先,常恨霜蹄之不速,则驰聚如意矣。”余大悟,试之良验。今之教余拾级勿下视者,皆助余怯者也。余手有繘⑧,足有衔⑨,何虞吾三十年置而不去怀者,慕其崄⑩耳。若平莫如地上矣,安所用之扪级而登,生怕崄之不至,或坐或立,与非二道山中旧事,若都不经意者。顷之越绝崖,逾沟,度苍龙岭,岭尽至峰足,地稍平衍。余意倦,百步一休,从者相谓:“何前捷而后涩也”余曰:“蹈危者以气,善一而怖十,绝在险也;怖一而喜十,绝在奇也。吾忘吾足矣,去危即夷,以力相角,此舆卒之长,何有于我哉”下舂乃跻南峰之颠,与非二席峰头待月。
是日也,天无纤翳,青崖红树,夕阳佳月,各毕其能,以娱游客。夜深就枕,月光荡隙如雪,余彷徨不能寐,呼同游樗道人复与至颠。松影扫石,余意忽动,念吾伯修下世已十年,而惟长亦逝,前日苏潜夫书来,道周望亦物故。山侣几何人,何见夺之速也樗道人识余意,乃朗诵《金刚》六如偈,余亦倚松和之。
(选自《袁中郎随笔》)
①中弟:袁中道,袁宏道的弟弟。②伯修:袁宗道,袁宏道的哥哥。③三峰: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④昌黎投书处:韩愈被贬谪到潮州,途经华阴,竟然上了华山。当他返至苍龙岭时,竟畏险大哭,写了一封书信,投到岭旁谷中,欲和家人诀别。后被华阴县令知悉,赶忙用锦被把韩愈包裹起来,用绳索缒到岭下。如今龙口逸神崖留有“韩退之投书处”胜迹。⑤嵾上:武当山。⑥朱武选:即朱非二,袁宏道之友。⑦攀鬣蹙镫:抓紧马颈上的毛,收紧马镫。⑧繘:绳索。⑨衔:这里指台阶。⑩崄:同“险”。
我年轻的时候,和弟弟袁中道一道在长安读书,到杜庄去,哥哥袁伯修(袁宗道)拿出王安道的《华山记》给我们看,兄弟三人在松影下感动得手舞足蹈,想着哪一天能成为登上华山三山峰的人。没过多久,父亲和同僚龚惟长从蒲坂回来,说起登华山到青柯坪,(那里)险峻特别,过了青柯坪就是韩愈写遗书的地方。我私底下对弟弟说,近日于鳞诸位人士,都能到华山的幽深之处,他们莫非不是靠自己的脚和手吗但我心里也知道望着陡立的山边(不敢攀登)的人十人中有九人。我登上天目山后,和陶周望谈论(天下)山水美丽之处。周望说:“听说华山的三峰山风景最为美丽,这辈子哪里能够到达那个地方”后来我跟着父亲巡游武当山,有几个从华山来的和尚,格外具体地说到华山的险峻。他们指着我的身体说:“像你这样的人肯定不能登上华山。”我对他们的话不满,但(他们的话)却不能转变我(登华山)的心愿。
这一天,天空没有一丝云,青色的山崖和红色的树木,夕阳和佳月,各自都使出他们的能耐,来使游客欢快。夜深躺到床上,(看到)月光在缝隙中晃动犹如白雪,我(起身)走来走去无法入眠,叫上同游的樗道人又到华山之颠。松树的影子(随风)扫着石头,我心里忽有所动,想到哥哥袁伯修已经去世十年,而惟长也已经故去,前些日子苏潜夫来信,说周望也去世了,那些宠爱华山的伴侣与亲人,为什么这么快就被夺走生命呢樗道人明白我的想法,就朗诵《金刚》六如偈,我也靠着松树与他唱和起来。
袁宏道《华山别记》
5、《史记·留侯张良者》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留侯张良者》原文及翻译史记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独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日:“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群臣争功,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日:“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日:“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日:“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日:。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日:“始上数在国急之中,幸用臣策.今日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日:。为我画计.一留侯日:“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敌遮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以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劝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候所,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
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佯许之,犹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齿,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日:“吾求公数岁,公辟选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t*四人皆日:“陛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尊敬重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日:“烦公幸卒调护太子.一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威夫人指示四人者日:“我欲易之,彼四人辅
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
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节选自《史记》
留侯张良,他的先人是韩国人。
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了仓海君。他找得一个大力士,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这个地方攻击秦始皇,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格外急迫,这是为了张良的原因。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隐蔽起来。
张良隐居下邳期间,宠爱结交游侠之士。项伯在杀人之后,也曾到张良这里隐蔽过。
十年之后,陈涉等起兵反秦,张良也拉起了一支百多人的队伍。听说景驹在留独立为楚王,张良便率领队伍去投奔他,半道上遇见了沛公刘邦。刘邦正率领着几千人,在下邳以西扩张势力。于是张良便归属了他,刘邦拜张良为军中主管马匹的官。张良多次用《太公兵法》讲给刘邦听,他都格外接受,还经常使用其中的计策。然而张良又常给其他人讲,他们却不理解。张良说:“沛公真是上天所赐。”于是便打算追随他,不再去见景驹。
汉六年正月,刘邦分封有功之臣。张良并未立下战场上杀伐的功劳,但汉高帝刘邦却说:“在军帐中出谋献策,使千里的战场取得决战的成功,这是张良的功勋。让他自己在齐选择三万户。”张良却说:“我从下邳起事,在留会见皇上这是天意让我归属陛下。陛下接受我的计谋,并不时取得成功,我自愿分封到留就感到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分封。”刘邦便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汉十二年,皇上随着击败黥布的军队回来,病势更加沉重,愈想更换太子。留侯劝谏,皇上不听,留侯就托病不再理事。叔孙太傅引证古今事例进行劝告,死命争保太子。皇上假装答应了他,但还是想更换太子。等到安闲的时候,设置酒席,太子在旁侍侯。那四人跟着太子,他们的年龄都已八十多岁,须眉洁白,衣冠格外壮丽奇怪。皇上感到惊异,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向前对答,各自说出姓名,皇上于是大惊说:“我访求各位好几年了,各位都躲避着我,现在你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四人都说:“陛下轻慢士人,宠爱骂人,我们讲求义理,不愿受辱,所以惶恐地逃躲。我们私下闻知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宠爱士人,天下人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就来了。”皇上说:“烦劳诸位始终如一地好好调理爱护太子吧。”
四个人敬酒祝愿已毕,小步快走离去。皇上目送他们,召唤戚夫人过来,指着那四个人给她看,说道:“我想更换太子,他们四个人辅佐他,太子的羽翼已经形成,难以更动了。吕后真是你的仆人了。”戚夫人抽泣流泪,皇上起身离去,酒宴结束。皇上最终没更换太子,原本是留侯招致这四个人发生了效力。
过后八年,留侯去世,定谥号叫文成侯。他儿子张不疑袭封为侯。
留侯张不疑,在孝文帝五年(前175)因犯了不敬之罪,封国被废除。
《史记·留侯张良者》
6、归有光《赠张别驾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归有光《赠张别驾序》原文及翻译归有光
张侯自尚书秋官郎,出判苏州。会其属县昆山之令阙,来署其事。未逾月,新令且至,吾党之士,为会于玉山之阳,邀侯为一日之欢,盖莫不戚然于侯之去者。
噫!人之相与,历岁月之久未必相爱也。岂徒不能相爱,有厌其岁月之久,而去之生怕其不亟也。若侯之不鄙夷吾人,与吾人之所以爱侯者,可谓有情矣。吏之来,皆四海九州之人,无亲知之素。一旦以天子之命,卒然而相临如是者,岂法度威力之所能为哉夫亦恃其有情以相爱而已。今或自谓其能制百里之死生,法度威力之可以为,视其人漠然,而独行其恣睢之意,则今世之俗吏类如此也。侯为人慈祥恺悌,可以望而知其情。故不逾月,而县之士民,无不爱且慕焉。
嗟夫!吾县之人,力耕以供赋贡。曲事天子之命吏,盖亦无所不至。虽骈死敲扑之下,未尝敢有疾怨之心,独于是非之实有不能昧者,而见于里巷之歌谣也。盖孔子之删《诗》三百篇,美一而刺九焉,所以导民之情,使之言。若《十月之交》、《雨无正》,虽幽厉之虐,不能绝也。今大吏或相与比于上,不曰吏之无良,然且诟詈吾人,以为风俗之薄恶。夫二百年仁孝忠厚之俗,奚至于今而独恶耶
方侯之视事,即有倭寇之警。贼自滨海深化百里,络绎城下,侯以安静镇之。虽在倥偬之际,不愿因循旧弊,以扰于民。自前年贼至,而县常先时塞门,又严缒城之禁。小民斗米束菜,悉为吏卒所苛取。近郊之人,扶老携幼,望门而呼,城上莫有应者,独坐视其宛转于锋刃之下。且日钩取疑似之人,以为贼谍而屠刳之。盖冤苦无诉之民,有不独死于贼手者矣。如前之为,今岁皆无之。则贤人君子之所至,岂必其岁月之久!如时雨之沾溉于物,岂有涯哉夫然后知侯之所以非今之俗吏。而期月之间,吾人宠爱之深如此,则夫知吾县风俗之不薄者,亦莫如侯。余故乐为道之云。
侯名牧,辛丑进士,山阴人。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一,有删改)
张侯,由尚书秋官郎,改任苏州判。正逢其辖县昆山县令空缺,(张牧)前来代理此职。未到一个月,新县令到任。我们这帮玩友,聚会在玉山南面,特邀张侯共尽一日之欢,没有人不为张牧的离去感到伤感的。
感叹啊!我县的人民,努力耕种以上缴税赋。全心全意伺朋皇帝派来的官吏,真是无所不至。即使相继死在苛刑之下,也从没敢有怨恨之心;唯独对于事情的是非曲直,就有不能昧心作伪的,有时只能表达在乡间小巷中的歌谣里。孔子编删《诗经》三百篇,赞美的诗歌只有一成,意在讽刺的却有九成,正是以此来疏导百姓的情感,引导他们说出心声。如《十月之交》、《雨无正》迈样的歌谣,即便以周幽王、厉这样的暴虐,也无法禁绝。如今的有些重臣们一起向皇上迚言,不提官吏们的无良,反而诟骂我们的百姓,认为世风浇薄、人心不古。迈两百年来仁爱、孝悌、忠诚、朴实的民风民俗,莫非到如今就偏偏变得恶劣浅薄了吗
张侯名叫张牧,是辛丑年的迚士,山阴人。
归有光《赠张别驾序》归有光《赠张别驾序》(二)
7、李商隐《别令狐拾遗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李商隐《别令狐拾遗书》原文及翻译李商隐
子直足下:行日已定,昨幸得少展写。足下去后,怃然不怡,今早垂致葛衣,书辞委曲,恻恻无已。自昔非有故旧援拔,卒然于稠人中相望,见其表得所以类君子者,一日相从,百年见肺肝。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困不动,固不能有常合而有常离。足下观人与物,共此天地耳,错行杂居蛰蛰哉。不幸天能恣物之生,而不能与物慨然量其欲,牙齿者恨不得翅羽,角者又恨不得牙齿,此意人与物略同耳。有所趋,故不能无争;有所争,故不能不于同中而有各异耳。足下观此世,其同异如何哉
儿冠出门,父翁不知其枉正;女笄上车,夫人不保其贞污。此于亲亲,不能无异势也。亲者尚尔,则不亲者,恶望其无隙哉!故近世交道,几丧欲尽。足下与仆,于天独何禀,当此世生而不同此世,每一会面一分散,至于慨然相执手,颦然相戚,泫然相泣者,岂于此世有他事哉。惜此世之人,率不能如吾之所乐,而又甚惧吾之徒,孑立寡处。而与此世者蹄尾纷然,蛆吾之白,摈置讥诽,袭出不意,使后日有希吾者,且惩吾困,而不能坚其守,乃舍吾而之他耳。足下知与此世者居常绐。于其党何语哉必曰吾恶市道。呜呼,此辈真手搔鼻皻①,而喉哕②人之灼痕为癞者,市道何肯如此辈邪!
今一大贾坐墆货③中,人人往须之,甲得若干,曰:其赢若干。丙曰:吾索之。乙得若干,曰:其赢若干。戊曰:吾索之。既与之,则欲其蕃,不愿其亡失口舌,拜父母,出妻子,伏腊相见有贽,男女嫁娶有问,不幸丧死有致馈,葬有临送吊哭,是何长者大人哉他日甲乙俱入之不欺,则又愈得其所欲矣。回环出入如此,是终身欲其蕃,不愿其亡失口舌,拜父母益严,出妻子益敬,伏腊相见贽益厚,男女嫁娶问益丰,不幸丧死,馈赠临送吊哭情益悲,是又何长者大人哉惟是于信誓有大期漫,然后骂而绝之,击而逐之,讫身而勿与通也。故一市人,率少于大贾而不信者,此岂可与此世交者等耶!今日赤肝脑相怜,明日众相唾辱,皆自其时之与势耳。时之不在势之移去虽百仁义我百忠信我我尚不顾矣岂不顾己而唾之,足下果谓市道何如哉
今人娶妇入门,母姑必祝之曰善适宜,则祝曰蕃息。后日生女子,贮之幽房密寝,四邻不得识,兄弟以时见,欲其好,不顾性命,即一日可嫁去,是宜择何如男子者属之邪今山东大姓家,非能违摘天性而不如此,至其羔鹜在门,有不问贤不肖健病,而但论财货,恣求取为事。当其为女子时,谁不恨,及为母妇则亦然。彼父子男女,天性岂有大于此者耶。今尚如此,况他舍外人,燕生越养,而相望相救,抵死不相贩卖哉!紬而绎之,真令人不爱此世,而欲往走远飏耳!果不知足下与。仆之守,是耶非耶
千百年下,生人之权,不在富贵,而在直笔者。得有此人,足下与仆,当有所用意。其他复何云云,但当誓不羞市道,而又不为忘其素恨之母妇耳。商隐再拜。
【注】①鼻皻:鼻屎。②哕:呕吐。③墆货:囤积的货物。
儿子成人之后离家,父亲就不知道他办事是正直还是邪恶:女子成年出嫁后,母亲就无法保证她是贞洁还是淫乱。这对于至亲来说,应当都是这样吧。至亲尚且如此,那么不亲的人,怎么能期望他们亲热无间呢!所以近世交友之道几乎丢失殆尽。您与我的至交之谊,在天下是独有的,我们生活在同一世界,但却不能总是相处于同一世界,每一次会面每一次分散,都是手牵着手不断感慨,哀痛地皱着眉,甚至洒泪相泣,莫非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的事比这更真诚的友情吗。惋惜现在的人,大多不能像我这样欢快,而且又特殊怕我这样的人,所以独自相处,没有伴侣。然而当今世上纷乱杂扰,各种关于我的流言层出不穷,让后世即使有人想和我交伴侣,将鉴于我的仕途困顿,也不能让他坚决自己的选择,而离开我去和别人相交了。你知道现在的人们常用什么话来哄骗他的同党吗他们说我不满于当今的世道。唉,这些人肯定是自己用手抠鼻屎,却把别人的烧伤的伤疤当癞疖而恶心呕吐的人。莫非当今的世道就是这些人打算的吗!
现在有一个大商人坐在自己囤积的货物之中,人们都去拿他的货物,甲拿了若干后,说:他还剩若干。丙说:我也去拿。乙拿了若干后,说:还剩若干。戊说:我也去拿。既然给了他(货物),就是期望他能够将其增多,而不期望他处处去说,探问他的父母及妻子,节日有礼物赠,儿女婚嫁有慰问,遇到不幸的事或有丧事时有所馈赠,进行葬礼是去吊唁,这是怎样的长者长辈啊!假如他日甲乙都不哄骗长者,那么就更加让他们(甲乙)得到所期望拥有的东西。对待他们(甲乙)的父母更加殷勤,对待他们的妻子更加敬重,节日的礼物更加丰厚,儿女的婚嫁馈赠更加丰厚,丧葬吊唁更加哀痛,这是怎样的长者啊。只有对于誓言有大的欺瞒,然后骂他并绝交,打他并驱连他,终身不在与他交往。所以一个市井之人,或许会对大商人做下一些不讲信用的事,但这些怎么可以和世交之人相比呢!今日肝胆相照,惺惺相惜,明天大家就群起垢辱,都是由于时运与势力的变化啊。时运不在,势力消减,虽然对我百般讲仁义,百般讲信义,我根本就不看这些,岂止是不看,还要唾弃羞辱,您说当下这个世道怎么样呢
今日的人在娶媳妇入门时,婆婆必定要祈祷能够相处和谐,还要祈祷多生子女。以后生了女儿,则把她养在密室之中,邻居四邻都不生疏她,兄弟们也很少见到他,舍命想让她生活得好,到了出嫁的时候,该给她选择什么样的男人来匹配她呢今日山东的大姓之家,并非是违反天性而这样干,当她安静的待字闺中,(父母在为她择偶时),不问对方人品的好与不好,是健康还是有病,就只讲钱财,把恣意索求作为快意之事。当她作为当事人时,没有不痛恨这种做法的,但等到她成为了母亲,还是那样做。父子母女,莫非还有比这更重的亲情吗。今日这种父子母女尚且这么做,就更别说外人了。那些不是亲父子母女关系的,期望他们来救助,拼死也不会被贩卖吗!认真梳理这些事,真的让人不再爱这个世道,真想远走他方,离开这污浊的世道。真不知您与我这种真挚的友情,是对是错呢
千百年之后,被后人是否记住,不在于你有多少财产,而在于那些秉笔直书的史官。假如真有这样的人,您和我,应当要努力了。其他的就不多说了,只要不以这个世道为耻辱,而又不遗忘那个始终恨的(爱财的)母亲啊。商隐再次拜谢。
李商隐《别令狐拾遗书》
8、《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和翻译译文
我想依据这(传奇),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亮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观察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很多山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