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出]《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共虞、虢之谓也。”
[正音]亡;不能读作“mánɡ”。
[辨形]齿;不能写作“尺”。
[反义]隔岸观火素昧平生
[用法]多用来形容两个邻国之间的关系。也可形容人与人或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紧缩式。
[辨析]见“唇齿相依”(184页)。
[例句]我们两厂关系密切;~;我们哪能不帮你们渡过难关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1.唇亡齿寒,谓彼此之失依;足上首下,谓尊卑之颠倒。
2.对重大工程项目采取冻结资金的手段同样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些项目通常是跨国合作的,所以惩罚一国往往是唇亡齿寒。
3.在强敌面前,毗邻的小国总是结成联盟,互相支持,以求生存,因为他们懂得唇亡齿寒的这个道理。
4.两位无需自责,但今后要记住唇亡齿寒的道理,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切不可在做壁上观火之辈,我等同出一脉,若不精诚一心,岂不中了汗颜等人的奸计
5.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6.我们两厂关系密切,唇亡齿寒,我们哪能不帮你们渡过难关
7.同一栋大楼的居民,只要一户人家不小心,唇亡齿寒,必定波及其他住户。
8.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是以,在三大妖族的大乱斗中,歌丹族和勾陈族虽也经常打来打去,但关键时刻互相帮助的情况同样时有发生。
9.相较于欧洲的经济衰退与货币危机,美国人或许还能获得一点安慰,但是不要忘记了,2012年,一旦欧元崩溃,美国的金融系统必是唇亡齿寒。
11、相较于欧洲的经济衰退与货币危机,美国人或许还能获得一点安慰,但是不要忘记了,2012年,一旦欧元崩溃,美国的金融系统必是唇亡齿寒。
13、依战略形势来看,这两国有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
14、这两家公司依存度很高,只要有一家出问题,唇亡齿寒,另外一家也就麻烦了。
15、对重大工程项目采取冻结资金的手段同样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些项目通常是跨国合作的,所以惩罚一国往往是唇亡齿寒。
16、你要不救他的公司,少了屏障,唇亡齿寒,下一次的风暴就轮到你了。
17、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这两大在选党的关系已经从过去的敬而远之蜕变为现在绝对的唇亡齿寒。
18、他们开始唇亡齿寒,失去了安全感,觉得不但自己财务不能得到保障,家庭成员的安全也难以保障。
19、同一栋大楼的居民,只要一户人家不小心,唇亡齿寒,必定波及其他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