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人被发现死家中身边无人儿女因遗弃罪上法庭东北网舆情频道

唯一确定的是,在生命最后一刻,陪伴张顺安的只有孤独。

2017年5月27日早上,这位80岁的老人被人发现死在家里,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没人知道在生命的最后一瞬,他是否叫了谁的名字,是哭着还是骂着。

张顺安其实并不是孤老头,有妻子,也有儿女。他的亲人有的在外地打工,有的就住在几里山路远的邻村。但最后,他还是独自死在了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豆叩镇先锋村的家里。

他死后,他的儿女因遗弃罪被送上了被告席。2018年9月13日,四川省平武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桩遗弃案。他的四女一子一审分别被判处一到两年有期徒刑,有的立即执行,有的缓刑两年。

这个结果让他老伴儿赵秀觉得冤。她细数张顺安对自己和5个子女的打骂,埋怨他的暴脾气。在老太太看来,她和5个子女,都是老人当初自己“赶走的”。就连附近的村民都说,这件事,“说不清是老的不对还是小的不对”。

但在当地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看来,无论如何,张顺安毕竟曾经养大了他的儿女。一位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应该如此孤独。

这桩案子甚至被平武县委县政府刻录成了光碟,要求各乡镇、村组织群众集中收看。

因为在平武县几个藏在大山深处的村庄里,张顺安并不是唯一一个守在老屋中的老人。

张顺安去世后,被埋在了老屋柴房的后面,大大小小的石头垒起一个一人高的坟包,没有墓碑,野草和小白花顺着坟后的山长过来,连成一片。这座新坟同老屋一样,背靠龙门山山脊,面朝着百米深的山谷,清漪江的支流在山谷里流过。

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张顺安一直独自生活在这间老屋里。据豆叩镇派出所走访了解,最后一个见到这位老人的,是村里的民兵连长。为了照顾行动不便的张顺安,先锋村村委会的干部们两人一组,排了个值班表,轮流去他家中烧饭打水,简单地收拾一下屋子。闲时每天都去看看,忙起来就隔天去一次。

2017年的5月25日,民兵连长像往常一样烧好水,在锅里留下了足够吃两天的米饭,跟躺在床上的张顺安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5月27日早上,下一位轮班的村干部再次推开老屋的木门时,看到张顺安仍然平躺在床上,四肢伸展,已经停止了呼吸。他们无法确定从25号到27号,他究竟是哪一天去世的。

“没有一个人在身边,没有儿女给他送终。”负责办理此案的豆叩镇派出所邓警官说,“从2016年到2017年,老人住院了大概有6、7次,他的子女只来探望过两次。”

经过警方确认,老人是自然死亡的。5个子女在他去世后陆续赶了回来,最远的是在浙江打工的小儿子,最近的是两公里外银岭村的二女儿张群。张顺安的老伴儿赵秀,如今就住在张群家里,张群打短工养活着她。

从2014年起,张顺安成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没什么大病,但上了年纪,身体总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毛病。他的肺不大好,腿脚也渐渐不大灵便,有时候还会脑供血不足。

前年他摔了一跤,村里人把他送去了医院。他的骨头虽然没断,却从那之后,健康情况越来越糟,到最后,他眼睛看不清了,耳朵听不清了,生活也已然不大能自理。

张顺安最后一次住院是因为肠胃问题。他为了感谢村干部对他的照顾,专门买了一条猪腿,想送给村干部。但村干部没要,让他自己留着吃。

入院的第一天,是三女儿陪护的,第二天和第三天,是小儿子陪护,其后“再无子女看护”。在去世前一周左右,张顺安“自行出院”,回到了他深山里的老房子,最终独自死去了。

赵秀如今和二女儿住在一起

张顺安离开这个世界后,5个子女终于凑齐了一回,安埋了他。但他们没想到,父亲在离世前把他们告了。

去年年初,张顺安到豆叩镇的司法所“寻求法律援助起诉子女”,要求他们履行赡养义务。镇政府门口有4级台阶,并不高,张顺安想走上去,却又摔在了台阶前。楼里的工作人员赶忙扶着他进去坐下,他歇了很久才缓过来。

“离得近的就说,等他们回来我就来,离得远的就说自己离得太远,不方便赶过来。”戴晓玲回忆。直到她听说老人的死讯,关于赡养的商谈都没能组织起来。

那次案例的结果算不错,老太太的儿女们最终凑到了一起,达成了赡养协议。如今,那位老太太也已经因病过世了,总算是有人给送终。

类似的案例戴晓玲能数出一大把,大同小异,都是有一个或病或老的老人留在村子里,无人照管。而儿女或是因为离家打工,或是为着赡养责任彼此扯皮,导致了老人无人照管。大多数案例也都在调解之后波澜不惊地解决了,儿女们晓得了不赡养老人的利害和后果。

而张顺安的案子,让戴晓玲有些唏嘘,老人的离世“非常突然”。她推测,他的子女们或许也觉得突然,“也没想到(张顺安)会这么就去世了”。这使得调解无法再继续进行,5姐弟最终被送到了法庭上。

对于这场官司,老伴赵秀抱怨,老头子“死了都不让子女安生”。

张顺安脾气差,和村里人、和子女关系都处得不好。就连在庭审当中,证人也提到了这件事,“确实也是整个村都晓得”。

他住在卫生院里,就骂护士给他打针打疼了。同屋的病友帮他打饭不合他口味,他也要骂。村里曾经集资修路,他到村委会拍着桌子骂,不肯出钱。

他年轻时因带人闹事,劳改了8年。离开家的时候,他的小儿子才3个月,等他回到家,孩子们都已经大了,与他也生疏了。他的脾气越发不好,时常发火,甚至曾把儿子的头打破过。他把自家的地都租给别人种了,日子将就着过。

就连警察在走访时都听说,早年间他的大女儿找了个上门女婿。只是后来,老头子把女儿女婿都给骂走了,说他们吃了他的用了他的。最终,他所有的子女都离开了他的身边,连老伴儿也搬走了。

赵秀离开老屋是在2010年。那时,女儿张群听说母亲又被父亲打了,眼睛都肿起来看不到路了,在外面“摸着走呢”。于是她下定决心,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住下了,一住就是七八年。

张群家的砖房同样依山盖着,房檐下晒着一排排玉米,母亲赵秀如今也78岁了,秋收时会坐在房前,眯着眼睛剥玉米。张群在附近村镇打工的时候,老太太就帮着照看家里喂的猪。

赵秀搬来后,张顺安也隔三差五来这边住过几次,每一次都不欢而散。尽管父亲已然是年近80的老人,但在张群眼中,他骂起人来依然中气十足,打起人来依旧很疼。

“这么粗的棍子,”她伸着手在自己腿上比划,“就这么打过来。”

年迈的父亲,和张群童年记忆里年轻力壮的父亲仍然是重叠的,也依然令她感到恐惧。他来住的时候,她做了饭给他吃,“送干饭过去,他要吃稀饭,送稀饭又要吃干饭,然后就开骂”。回忆起这些事,张群嘴唇都在发抖,眼眶不时就红了。

父亲曾同别人说她拿水泼灭了他烤着的火,这件事后来在庭审中被提起,张群立即否认:“没有的事!”

她在家里屋子后面,倚着墙又盖起来一间小屋,放得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她原本打算过一阵子,等父亲脾气好些,就把他接来住,没想到彼此之间关系还没来得及缓和,老人就去世了。

在一审法庭上,5子女的辩护律师称,张顺安生前,子女没有尽到赡养责任,他自身也是有一定过错的。但审判长认为,这个案子主要讨论的是“这十年里五被告对被害人张顺安的赡养情况”。

对于一审结果,张顺安的5个子女都没有选择上诉。被判缓刑两年的张群回到家中,继续打短工,照顾母亲。整件事堵在她心里,让她一度“整宿整宿合不上眼”。最近她觉得颈椎都不大好受,连续吃了好些天的中药。

同村的禹大娘不赞同张顺安把子女告了,她听说遗弃罪是刑事案底,“孙辈都不能考公务员啦”。她说起当初张顺安“打老太婆”的场面,那时候,赵秀时常“穿得像乞丐一样”。她也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对张顺安全家都有几分同情,也很难说清是谁对谁错。

但她也觉得,一个老人这样子孤零零的死去,还是不应该的。想了一会儿,也只能摇着头叹气:“说不清楚。”这也是包括邓警官、戴晓玲在内,大多数当地人对这个案子的感受。在司法人员心目中,情感的归情感,法律的归法律,即便有种种情绪堆积在这个案子的背后,按照法律的规定,只要亲子关系还在,张顺安仍然是子女们的责任。

“毕竟养大了他们。”司法所的聂主任强调。

据张群回忆,姐弟5人和母亲相继离开后,父亲起初还说,一个人住“没人烦,快活着呢”,但他的年纪越来越大,行动越来越不便,独居生活终于显得孤苦无依起来。他开始对村里人说,自己“没人管”。

庭审现场

但要解决张顺安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村里没法子把他送去福利院,因为老人还有5个子女,“不符合规定”。他家是低保户,也去不起收费的养老院。

而在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庄里,张顺安不是唯一的独居老人。这些深山中的村落很少看到聚集在一处的房屋群,一户户人家零零星星撒在山坳里,从一户走到另一户,往往都需要爬十几分钟的山,房屋之间被林木相互掩映,每一间房子都显得孤零零的。

在9月13日的庭审后不久,平武县人民法院印发了司法建议书和调研报告,其中专门提到了“针对遗弃老人、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

“据了解,全县各个乡镇遗弃老人事件是有存在,均因老百姓法律意识淡薄,不明白赡养老人是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藐视法律,拒绝尽义务……农村里,许多老人没有读过书,不懂法律,且年迈身弱,对子女拒绝赡养自己的行为有心无力,政府工作人员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及时排查出此类情况,经劝解无效的,应及时帮助老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调研报告中写道。

豆叩镇下辖的一个村,甚至组织部分村民全程看了庭审直播,“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事,警示教育意义很大”。

据平武县司法所聂主任介绍,全县每年因为赡养问题去司法所咨询的老人,大约有100多例,其中需要法律援助或调解的有5、6例,而像张顺安被遗弃案这样,最终走到了法庭上的,只有一两例。

平武县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边,和北川县同为绵阳的两个国家级贫困县。

2018年,平武县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就是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事实上,这也是四川省计划于今年完成的“30个贫困县摘帽、3500个贫困村退出、100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中的一个。

先锋村今年的精准扶贫公告栏上有23个名字,其中大多数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是“因病”。赵秀的名字排在第一个,2018年帮扶成效里写着的第一句就是“落实赡养责任”。

据邓警官的解释,对全县范围内的许多老人,尤其是贫困户的老人来说,落实了赡养责任,就能解决许多问题。

豆叩镇距绵阳市区96公里,距平武县城100公里,全镇下辖14个行政村,1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万多亩茶田。年轻人几乎都离开了,近一点的到镇子上去打工,远一点的到城里去,但老屋和山里的茶田也不能没人守着。

张群的邻居禹大娘和老伴儿一起守在这座山里,守着老屋、田地、几十头大肥猪和一只瘦瘦的橘猫。老两口都是六十岁左右,他们的儿子在镇上生活,女儿在成都,外孙在江油市读书。从天亮到天黑,屋子里只有老两口。

从她家走到张群家要途径一块荒地。这几年,许多人陆陆续续离开了大山,地没租出去就会荒起来,和山林连成一片。禹大娘伸手把荒地指给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看,那里原先种的是玉米。

禹大娘和她老伴儿都没想到要离开这座山和老屋,他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并不觉得山路难行,也不觉得山中寂静。至于将来行动不便后该怎么办,他们还没想过。

但大山已经留不住年轻人了,同村的一个年轻女孩嫁了一个外地人,小两口就跟禹大娘的儿女一样,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张群也有孩子,他们也早已离开了这山。

THE END
1.80多岁的老头娶老伴,结婚当天闹出个大笑话花5亿拆迁一半 微信回应14天自动清理原图 各地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 华为Mate70首发红枫原色摄像头 富商将遗产留给私生女 婚生女不服 家长只喂米糊 两月龄宝宝多脏器衰竭 东北局地特大暴雪已破纪录 发布会后有人直接转余承东6万订车 美国将29家中国企业列入所谓涉疆法案实体清单 商务部回应 陕西安康走失的16岁https://m.163.com/v/video/VVH1T0R6A.html
2.80岁老人想找个老伴,无奈子女不让,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案例:小张的爷爷现在都80岁了,小张的奶奶在三年前去世了。现在小张正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每天都跟别人相亲。张父张母也很是开心的张罗,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姑娘,很快两人就结婚了。 但是张父张母忽然在结婚的饭桌上脸都青了,原来是因为小张的爷爷竟然想要找个老伴,跟隔壁的那个老太太结婚。 https://www.fljg.com/news/114843.html
3.保姆伴还有吗30条介绍,来看看有哪些10、85岁老人找70岁保姆伴道德吗 个人认为道德不道德的不能这么说,老人年纪大了,可能更多觉得孤单,老伴就像是个精神依托一样。更多的是互相的扶持。有这种想法可以理解。 11、80岁男性还需要找伴吗 不管多大岁数的男人都需要有人陪伴,但陪伴的方式不同。有的是找伴侣,有的只是找保姆照顾。八十岁的老年男人也需要http://www.kbhchaoshi.com/cjwd/show-2428.html
4.跟儿子搬到良渚新家第二天,78岁老母亲走丢12小时;80岁老伯坐错这位走失的陈老伯,今年80岁,是杭州人,女儿跟快报打来电话感谢上城警方,“找了一天一夜,把老爸找到了。” 8月29日中午12点多,陈老伯的女儿接到妈妈电话,“你爸爸不见了。” 当天早上,陈老伯陪老伴去浙一医院看病,两人从钱江新城坐车到了医院,医院人太多,排队排了一个多小时,陈老伯吃不消等,跟老伴说自己要回去https://news.hangzhou.com.cn/shxw/content/2022-09/02/content_8344001.htm
5.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要找老伴吗?老人找老伴有哪些注意事项?老人找老伴有哪些注意事项? 是否还需要找老伴? 对于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找老伴并不是一个必须的决定,每个人的生活需求和情况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希望独居,享受安静的生活;有些人可能希望有伴侣的陪伴,共享生活的喜怒哀乐,是否找老伴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生活需求。 找老伴需要注意什么? 1、健康问题:随着http://qianzhaoqian.com/ask/df7a5dcd5a.html
6.80岁老人总是怀疑老伴有外遇寻医问药网问题分析:您好,从描述的症状来看,这个考虑可能还是跟心理因素有关系的。指导建议:80多岁的老人平时要https://club.xywy.com/wenda/194237825.htm
7.80岁老人的情欲与爱,这高分好片让我泪流满面(爱在记忆消逝前)影评80岁老人的情欲与爱,这高分好片让我泪流满面 每个人都需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老年的你身患癌症,你是愿意配合医生治疗,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还是放弃治疗,用所剩无几的余生去完成想做却未做的事?再附加一个条件:如果你还有个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伴,他的生活离不开你的照料,你又该如何抉择?人人都会变老,当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538874/
8.大火后与女儿失去联系父亲在安置点等奇迹(图)80岁老人灭火器开路爬脚手架逃生 在病友们眼里,80岁的陈孝庆是“英雄”。他在逃生过程中,因为头脑冷静,判断准确,胆大心细而在较短的时间里成功实施自救和救人。 大火发生时,家住20楼的陈孝庆正在午休,在客厅里看报的爱人发现门缝里钻进了黑烟,开门一看,吓了一跳,楼道里已经黑烟滚滚,她立刻把门关上,转身通知了https://news.ifeng.com/c/7fZ6u49Tk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