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日光照射不仅易使人变黑,也会加速皮肤衰老,但日常防晒和适当晒太阳并不冲突。(人体面部皮肤较薄,尤其是眼睑皮肤薄嫩,需要注意防护,但手背、肢端(胳膊、腿)这些地方的皮肤有一定厚度,可接受适当的紫外线照射。
比起整日都在室内晒不到太阳,或者出门遮得严严实实一点都不漏的防晒。每天科学地晒太阳带来的健康意义更大。
二、炎炎夏日晒太阳有哪些好处?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医有“采日精”的说法,采集阳光以生发清阳之气,人体内正常的脏腑功能主要靠阳气来支撑,若阳气足,抵抗力就会提高。
夏日阳光炙热,正是阳气最充盈的时候,适当晒晒太阳,你将收获:
光照是人体的“快乐开关”,可以改善心情、减轻压力和焦虑。晒太阳太少,会导致大脑分泌的褪黑素增多,加剧人体困倦;同时,也会抑制脑内“快乐激素”5-羟色胺的生成,让人沮丧。
白天,足够的血清素可以让我们保持精力充沛,到了晚上,血清素会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有助于睡眠的褪黑素,褪黑素分泌地越多,人越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Tips:要注意防晒,晒中、晒后需补充水分;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晒太阳之后毛孔打开,需要在荫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出汗特别多的情况下,晒后不得直接吹空调、喝冷饮。
一般而言,躯干部皮肤对日晒的敏感性高于四肢,上肢皮肤的敏感性高于下肢,再加上,人体阳经多循行于背部,而四肢乃诸阳之本,因此晒太阳时可背向太阳晒背及四肢。
Tips:不可直接曝晒头部,建议用帽子遮挡头部;患有红斑狼疮、日晒性皮炎等疾病的人群,对紫外线敏感,应避免阳光直射。
户外是晒太阳的最佳地点,有研究表明,在室内隔着窗户玻璃晒太阳,波段紫外线的透过率不足50%,若距窗口4米,仅有室外的2%。
Tips:如若选择在室内晒太阳,应该打开窗子,让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
空腹、过饱不宜晒太阳。晒太阳前不宜吃光敏性食物和药物,可以适当吃一些“防晒”食物,这些食物会增加或减弱皮肤对光线的敏感性。
Tips:光敏性食物及药物:灰菜、苋菜、芹菜、油菜、菠菜、小白菜、莴苣、芥菜、荞麦、泥螺、柠檬、芒果等光敏性食物,以及噻嗪类利尿降压药、补骨脂中药等会强化光线敏感,更容易使日晒皮肤出现光敏性皮炎,过敏性体质的人要小心食用。
“防晒”食物:奇异果、草莓、西红柿、木瓜、坚果、薏米、绿茶等有不同程度的“防晒”功效,多多食用对皮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