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娱乐之王”、慈善大家,邵逸夫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离世引发各界人士纷纷缅怀悼念。邵逸夫虽然年逾百岁,但生前一直思维敏捷、步履稳健、精神矍铄。他曾笑谈自己的养生秘诀有三:勤奋工作,笑口常开,每天练功。而这样一位潮流人物背后,也同样有着似电影般的浪漫爱情经历。
养生秘诀晚年小劳保持宽容
邵逸夫是个笑口常开的人,他曾说笑是宽容,而宽容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善良的结晶,是生活幸福的一剂良药。邵逸夫的妻子方逸华曾表示,邵逸夫养生有术,因为喜欢和年轻人接触故长葆身心愉悦。她称邵逸夫最喜欢与年轻的女星聊天相伴,其中最得欢心的并不是什么TVB当家花旦,而是女星曹众和陈松伶。
每天练气功曾是邵逸夫的必修课。他过去每天早晨5点起床,练功2小时,步不乱,气不喘。他还坚持打太极拳、游泳、散步。他曾说:“因为我练气功,睡眠质量很好,每天睡6小时足以解除一天的疲劳。我的养生之道在于持久地坚持运动。”此外,他每天还会读报1小时左右。
养生之道与众不同
作为百岁传奇老人,邵逸夫在养生之道上和其他寿星有些不同,他曾向前香港特首曾荫权传授长寿秘诀: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次,还要转64圈。
秘诀一工作
秘诀二运动
邵逸夫注重养生始于中年。初时,他以炖人参进补,后来改为每天口含一片人参。老年后反倒不依赖人参,而是看重了“生命在于运动”。邵老说:“我走路是不用拿棍子的。长寿之道在于运动,我每天早上要练气功。”可见练气功也是邵老长寿的一个原因。
秘诀三饮食
邵老有“三不做”。赌钱、喝酒、不正常(刺激)的事不能做。他说,这些事情都对身体不好。每天除了以走路来代替运动之外,他还要读报1小时左右,每年出门旅行一次。在饮食上,邵老可以说是“百无禁忌”;除了酒以外,牛扒、鸡翅等照吃不误,他遵循的是“营养平衡”。
秘诀四仁厚
宽厚和乐于助人也是邵老高寿的另一个原因。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4亿港元,兴建了5229个教育和医疗项目。他创立的“邵逸夫奖”,基金高达50亿港元。古人云:仁者寿。一点不错。
养生有道精通气功
不少香港有些年纪的人,爱谈论邵逸夫精通气功的传闻。许多他旗下的艺人,也曾透露被他劝说练习气功健身,他甚至亲自教授过汪明荃等人。邵逸夫从30多岁开始,就修习了多个门派的气功,遍访修道高人,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拜了一位气功师父,当时收取的学费就高达每分钟2000港元!六叔对这套功夫勤奋修习,每天5点就开始打坐练功,据说最后练到可以盘膝而坐时凌空腾起离地4、5寸,听起来犹如TVB的武侠片。
邵逸夫虽然名为“逸夫”(其实是他的号),但一生一点也不安逸,反而是他的英文名字“RunRunShaw”更像是他的写照。六叔曾说自己年轻创业时辛苦奔波,被老板呼来喝去,因此得名“RunRun”,但这当然是开玩笑,其实只是他本名“仁楞”的音译而已。但是邵逸夫确实并不讲究安逸,而是认为晚年要继续工作,才能有益健康。
许多人都听过邵逸夫的“三个养生秘诀”——“勤奋工作、笑口常开、人参一片”。邵逸夫90岁前坚持每天上班,赞同晚年要“小劳”,此外要笑口常开。在食补方面,邵逸夫年轻时已经很注重,最初发迹时每天都要炖一根野山参慰劳自己。不过到了50岁左右,他在名医建议下改为每天只在舌下含一薄片顶级野生人参,加起来每年食用的人参总量仅约四两。
风流老年美女环绕
晚年邵逸夫在公众场合的露面方式令每个人都印象深刻——身边永远环抱着一圈港姐、艺员等妙龄美女,而这据说也是他延年益寿的秘诀。
邵逸夫除了发妻黄美珍和“六婶”方逸华之外,大半世纪来都红颜知己不断。
邵逸夫除了发妻黄美珍和“六婶”方逸华之外,大半世纪来都红颜知己不断,早年时就传闻亚洲影后、大美人林黛痴恋邵逸夫,甚至有传言说她为了解救邵逸夫的财务困境而嫁给富豪,当然此事已无从考究。到晚年邵逸夫仍然是八卦杂志“红人”,不时有与美女相会的照片被狗仔拍到,例如曾被拍到与女星曹众十指相扣吃饭,他们也结伴看电影。邵逸夫对此也并不否认,施施然说自己是“风流而不下流”。
曾经在晚年“六叔”身边露面的还包括TVB花旦陈松伶、前度影星及上市公司修身堂主席张玉珊等等。六叔曾私下对外将这也称为自己的“不老之谜”,说有空时有美女陪自己聊天交流,自己也会受到年轻活力的感染,而且异性相吸,男人望着美女肾上腺素活跃,有助于保持长寿不老。难得的是,“六婶”方逸华对此也很大方,对于丈夫与其他女星“牵手”,方逸华则认为是“年纪大了,进出需要有人搀扶和照顾”。
舍财百亿仁者得寿
年轻时代的邵逸夫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并没有太多慈善之举。到了1973年,66岁的邵逸夫设立了邵氏基金会,正式开始慷慨捐助各类项目。
邵逸夫的第一笔捐款就是捐给香港苏浙公学兴建图书馆,此后他的捐款都是典型的“邵逸夫模式”,大多数捐给学校建教学楼、建图书馆,以及捐建医院。从八十年代起,邵逸夫在内地捐款建设教学楼,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仅向内地教育捐献的款项就高达四十多亿港币。2002年,邵逸夫捐资设立“邵逸夫奖”,用以表彰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基金高达50亿港元,十余年来已被视为“东方的诺贝尔奖”。
邵逸夫八十年代开始大力捐助慈善,据说与他哥哥的去世有关。其三兄邵山客当时在新加坡从商,口碑不佳,尤其对员工吝啬,八十年代初突然中风陷入昏迷,数年后去世。邵逸夫深感再多财富也不能带走,而身后的名声却长久流传,自此开始了自己“散财”的历程。他曾经对外界表示“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并且自己践行了这句话。尽管不是香港顶尖富豪,但邵逸夫对于慈善事业的贡献,唯有霍英东和李嘉诚才能相比。
邵逸夫在香港是一位广受爱戴的富豪,市民们都为他向善的仁德之心所折服。也正如孔子所言,“大德必得其寿”,邵逸夫健康愉快的晚年和惊人的长寿,更是许多港人津津乐道的谈资,如果这样的仁者不配得到神仙般的高寿和黄金晚年,那又还有谁配呢?
对于养生,邵老也有自己独特的几大技巧。
邵老的养生之秘
一、养生汤
邵逸夫每顿晚饭一定要喝碗“蜜瓜海螺煲老鸡汤”,该汤在香港非常有名。从营养上分析,蜜瓜富含维生素A等;海螺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等;老母鸡滋阴效果明显。
“笑是宽容,宽容是一个人修养和善良的结晶,是生活幸福的一剂良药。”——邵逸夫
“从各种报道中可以看出,邵老先生是一个‘匀称精瘦’的人,他不太高也不胖,这类人本身就具有长寿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并非单纯是人的基因就能决定的。”
二、“情志致病”乐观开朗能长寿
邵逸夫喜欢看电影电视,说明他极其喜爱自己的事业,从而让自己始终保持着愉快的心情。“中医上讲究情志致病,愉快的心情与保健身体延年益寿有着极大的关系。”
养生有道之运动
邵逸夫注重养生始于中年。初时,他以炖人参进补,后来改为每天口含一片人参。老年后反倒不依赖人参,而是看重了“生命在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