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彰:努力提高诗词创作水平——在内蒙古诗词学会座谈时的讲话

努力提高诗词创作水平——在内蒙古诗词学会座谈时的讲话

周文彰

(2022年7月3日)

各位诗友:

这次我是应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的邀请来呼和浩特的,昨天晚上参加一个会议,今天上午作了一个讲座。昨晚会后11点,看看今天返京前有两个小时的空余,就临时联系贾学义会长,想到内蒙古自治区诗词学会来看看。没有想到来了这么多诗友、有这么好的诗词活动场所,更没有想到贾会长刚才讲了几句就欢迎我讲话,让我措手不及。讲什么呢?临时想出一个题目:努力提高诗词创作水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大众,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追求。下面,我想从三个层次来谈谈这个话题。

一、提高诗词创作水平的切入点

既然提高诗词创作水平,是我们每个诗人的责任和追求,那么,怎么提高呢?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破题。我想是不是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作为努力的切入点。

(一)从创作题材入手提高诗词创作水平

在社会生活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有很多题材值得我们用诗词来表达。现在,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山水田园、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迎来送往、花前月下、爱恨情仇、甚至四时节气、酱醋茶酒等等,都被无数诗人词家写成了诗词作品。就是说,诗词的题材已经无所不包了,这是一个正常现象,今后还有更多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领域将逐渐被诗词作者所青睐。

如果从提高诗词创作水平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要对题材进行更广泛、更深入地发现和挖掘。我们可以见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是诗人的个性化选择;也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调研和策划,发掘和筛选一些更有新意、更有趣味的题材来写。

什么叫有新意、有趣味的题材呢?就是能够反映时代风貌、反映时代进步、反映时代呼声、代表我们这个时代标志的,还有人民群众的所爱所恨所盼所愿,还有当今时代更为广泛的大众空间、各阶层的劳动者以及他们的工作状态或生存环境等等。

题材问题,也就是诗词反映什么、讴歌什么、追求什么、鞭笞什么的问题。诗词写什么、怎么写,是诗词创作的重大问题,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用心谋划。毛泽东主席甚至主张诗词“要写重大题材”,他的诗词很多都是关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题材。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号召文艺工作者“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2019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联组会议的讲话)中华诗词学会组织全国诗人写的《百年诗颂》已经出版,写的就是我们党100年的奋斗历程这样一个重大题材。如果更多诗人都这么去做了,那么我们的诗词作品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身边的人物和现象上,可能会更加贴近时代、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触角。即使我们所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能够挖掘出很多我们平时所不曾想到内涵、不曾有过的思考。

让诗词题材更加贴近时代,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大众,可以有助于我们从创作起点上提高水平。

(二)从用词入手提高诗词创作水平

为了提高诗词创作水平,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反复琢磨,选用合适的词来表达我们已确定的题材。一首诗词16个字、20个字、28个字、56个字、100个字……,如何把选定的题材刻画得惟妙惟肖、动人心扉、夺人眼球,这是我们必须要下的一个苦功夫。不少人说过写诗要少用成语;一个成语,合乎题意又合平仄,用来确实省力,但艺术效果却不一定好。我们还要杜绝标语口号,因为标语口号不合乎诗的审美要求。日常俗语也要慎用,因为它们太“平”,有的太“俗”。如果反复“炼字”,反复琢磨推敲,这肯定是提高诗词创作水平的切入点。

(三)从手法入手提高诗词创作水平

古诗的很多表现手法十分高明,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赋、比、兴就是常用的表现手法。赋这一表现手法就是直接陈述;比,就是是用比喻来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这一手法,就是借事开头来引起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毛泽东主席说他的《卜算子·咏梅》是反修正主义的,他用的手法就是比兴,目的在于寄托,即托物言志。

诗词写作教程一类的书不知大家读过没有?最好精读一两本,这是诗词创作理论。虽然懂得诗词创作理论不一定就能写好诗词,但创作诗词是需要理论指导的。诗词写作教科书把诗词手法分得很细,我有印象的修辞手法,像拟人、借代、夸张等;有描写手法,如白描、渲染、虚实结合等;有抒情方式,如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不同抒情方式。赋、比、兴有说是表达方式,有说是章法技巧。我们不必区分得那么严格,把它们都看作是表现手法、写作手段也是可以的。各种手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词的一大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当然还有象征手法,如以松树象征英雄气概,以梅花象征高尚品格,以明月代表美好事物等各种表现手法都是应该学习和化用的,也是我们提高诗词创作水平、淡化“老干体”色彩所必不可少的写作技巧。

当然,就我个人阅读习惯,我喜欢主题明确、语言明白的诗词。有的诗词写得云遮雾罩,不看注释根本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意思,读起来颇费劲。在交流中,很多诗人和读者都赞同这个观点。

(四)从意境入手提高诗词创作水平

诗词特别讲究意境。有无意境,成为诗词是否精彩的重要标准;不同的意境,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好的意境呢,让你赞不绝口,让你爱不释手,让你陶醉其中。如果没有意境,诗词题材选得很好,用词也有时代性,表现手法上也做了一番变化,但没有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意境来,诗词也就索然无味。

最近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带着学生朗诵一首苏东坡的《定风波》,这事在网上火了,苏东坡的这首诗也火了。苏东坡被贬黄州,一次野外归来遇雨,又无雨具。他拄竹杖着草鞋,在别人看来甚为狼狈。可是他不这么看,把这件事写成了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整首词幽默诙谐、乐观豁达,写出了在困难、逆境面前的积极态度,写出了面对坎坷人生和仕途的坦荡胸襟,显得意境高远,潇洒自如。

苏东坡的案例给我们树立了鲜明的榜样。我们在选好题材之后,就要在创作出什么样的诗词意境上下功夫、动脑子。

所有以上四点,都在于构思。构思,是作者对诗词在内容、形式、手法等各个方面的思维活动。要提高诗词创作水平,关键在构思。

二、提高诗词创作水平的路径

题材定了,用词也知道推敲了,知道使用不同表现手法了,知道要着力创造意境了,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提高诗词创作水平的愿望呢?这里有个办法或路径问题。

(一)反复打磨

(二)相互切磋

诗人之间,结交一二挚友,把作品相互发一发,真心实意地征求意见,有时给你改一两个字,诗味诗意就会不一样。一位著名诗人祝贺中华诗词学会五代会召开的五律,写成之后,发给多位同仁,要求大家提意见。最后他对这些意见认真地作了回复,讲了吸收和不吸收的思考,写得清清楚楚。他写诗很有名,功底也很厚,还这样征求意见,追求诗的完美,值得我们学习。

这就启发我们,无论何人,都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毛主席写诗,就有请郭沫若、胡乔木、臧克家等人提意见的故事。其实,请别人帮你改诗,不低架子,反倒体现出一种胸襟、一种境界。2008年,中组部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英语强化班,一位部长作为上一届学员来介绍学习经验,他说,我们这么大年纪学英语就是要有“不要脸”的态度,逢人就用英语说话,不要怕说不好,不开口怎么能把英语学好呢?这句话让我们这届学员特别受益。我们写诗同样需要放下架子,虚心求教,相互帮助。当年孔老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圣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凡人呢!

(三)鉴别比较

鉴别比较,就是同样题材的诗,比如送别诗、咏物诗、山水诗,看看当代著名诗人是怎么写的,古诗是怎么写的,从中寻找差距、寻找灵感。我们学书法,临摹是不二法门。临摹这个关过不去,书法不可能写好。王铎是明代著名书法家,他是半天临摹半天创作,临摹就是临摹经典书法作品。这样一个书法大家还坚持临摹,值得我们效仿。我们学诗词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熟读”然后下笔,会受到很多启发,也会有修改的路子。

这个方法,我就用过。我有一本书叫《诗咏运河》,是用诗词描写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沿岸的36个城市、58个世界遗产点、还有六条世界运河。我就看过古人是怎么写诗怀古的,比如读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通过鉴别比较有助于我们提高诗词创作水平。

当然,提高诗词创作水平的路径较多,大家可能各有高招,我就讲这三条。

三、提高诗词创作水平的根基

提高诗词创作水平的根本在于提高自身素质。怎么提高?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多读诗词经典

古人作品,一直传承到今天,经久不衰,就成了经典。经典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多读经典是我们一个永久的基本功。古人留下了大量经典诗词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从中吸取灵感。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做到每天读经典,可能很多人都做不到。我们要把读经典作为打牢诗词创作基本功的必修课,每天都能读几首诗词经典,反复咀嚼,从中体悟,从题材、用词、手法到意境来学习领会。这应该养成习惯,坚持下去,久久为功,必有收获。

(二)提高文化修养

(三)深入实际生活

我们天天都在生活当中,还要深入生活吗?真的需要。今年“五一”劳动节写劳动者的诗,就被人找出了一些违背生活常识的诗句,批评作者脱离生活,比如说环卫工人不怕“雨雪风霜”“惊雷闪电”在清扫,实际生活有这种情况吗?比如把快递小哥起早贪黑送货写成是“甘于奉献”的“高大上”,这合乎事实吗?听听这些批评是有好处的。写生活就要熟悉生活,写普通百姓就要深入他们之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写出来的诗就会更加靠谱、更加贴切。

最后,我要说明,讲如何提高诗词创作水平这个话题,需要专家、需要高手来讲。我这里只是结合自己学写诗词的体会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线索,供大家深究和拓展。更多地是出于希望。

祝大家在诗词创作上有新水平和新成就。

《中华诗词》杂志社:办公室、发行部:64068289编辑部:64068468

THE END
1.有关家庭教育的古诗词?劝学惜时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64882740/answer/52955284027
2.关于人际交往的经典句子(通用14篇)在面对面的现实交往中, 由于交往情境和中国人较内敛和碍于面子的心理作怪, 矛盾往往被搁置而不能及时解决;而在网络交往中, 双方均不在场, 或发电子邮件进行必要的解释;或在网上留言, 写出真实想法……减少或避免了面对面时的尴尬, 因而可以更为理性地进行交流和解释, 并较好地控制情绪情感, 人际矛盾更容易解决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pxhx7cs.html
3.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出自哪里(你听到过的这些名诗句居然都是出自诗经!)《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着重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相互赠答的互动,以珍贵的回报之物彰显情谊之重,传达出希望彼此能永结友好、情谊长存的美好愿望。 《诗经·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通过对其恶行的斥责https://m.ndbk.net/changshi/w861aaW6yz.html
4.关于老年奋斗的诗句赖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独游。品读:这首诗中讲的是养生之道,前两句提出要超脱,百事休问,第二个两句是“无病早防”,第三个两句是“有病早治”,最后两句是不要自我封闭,脱离社会,要加强人际交往。 二、《短歌行》 (魏)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http://juzi.yuer51.com/shiju/211553.html
5.《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12篇(全文)(2)古诗是中国人乡情、友情、亲情、爱情等情结的体现。请你结合与送别思乡有关的诗句,说说古诗在人际交往中的好处。 (3)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之一。诗人们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操,在诗歌中自然流露,无不令人感动。请你结合与爱国诗歌有关的诗句,说说古诗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qb3i25l.html
6.《诗经》说略(中)褚斌杰.日记当然,在这部分诗中,也不乏周王朝贵族们粉饰太平,追逐享乐的思想内容,但其反映出来的人际交往中的礼乐文明,是它的主要价值所在。 《诗经》中还有一部分反映王道兴衰、政教得失的政治诗,它们包括了“美”、“刺”两方面内容。美,是颂美;刺,是怨刺。前者是对某些当权者、政治人物的推崇和颂赞,内容无非是歌颂周王https://m.douban.com/note/219634300/
7.android女孩名字的由来,诗经中的女孩灵动名字寓意深刻而又唯美给孩子起名字,特别是女孩子起名字会有些困难,毕竟总是很难找到有气质而又好听的名字。不过现在却不用纠结了,因为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诗经中的女孩灵动名字,这些名字每一个不仅有深刻的寓意而且还非常的唯美。 1、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这里代表着品性高洁。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836751/article/details/117812264
8.交友诗句名言警句有哪些交友诗句名言警句素材人际交往名言警句 .doc.doc 人际交往名言警句人际交往名言警句1、永远不要信赖从未挑剔上司毛病的那种部属。约翰却尔顿柯林斯2、世间最 页数:4页格式:doc下载文档 关于体育的名言警句名句警句 .doc.doc 关于体育的名言警句名句警句关于体育的名言警句名句警句1、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https://www.taodocs.com/topdoc/119496-0-0-6.html
9.2019年立秋8月8日出生女孩八字缺木取名诗经带木的名字!女孩八字缺木取名诗经带木的字: 1、诗经中的字词+带木的字 【梓】——本义是一种乔木植物,《诗》、《唐韵》、《尔雅》等古籍中都曾收录此字。作为名字使用,寓意着其人心地善良,在人际交往中能使人感受到待人真诚、气质不凡的精神面貌。 【琳】——本义是指一种美玉,青碧色的玉,出自《尔雅》。延伸出学识https://www.smxs.com/xmqm/qiming/106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