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学习兴趣和能力,精心选择学习主题和内容,组织、策划多样的学习活动。
结合我校五彩蔓课程之“文化交往课程群”,一年级组以语文、英语和综实为主开展了“跨学科主题项目式——我们都是好朋友”学习。以文化表达为主线,以“教育戏剧”为学习形式,统一设计,统一实施,个性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人交往。
一、课程架构模型
我们以国家级课程一年级上册语文四单元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六单元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语文园地——和大人一起读、英语学科第六单元——节日中的问候、综合实践学科——和蔬菜做朋友为主体,结合史家教育集团“童蒙养正”课程,联动校内、校外、家校携手,以“我们都是好朋友”为主题,引导学生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家人交流,旨在学习更好地与人交往,增进了解,拉近亲子关系,增强主动交往的意识。
二、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内文化交往助推表达交流
实践任务一:找到一个好朋友
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老师设计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达成交际要求。播放音乐《找朋友》,音乐停止,学生站到同伴面前,进行自我介绍,并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对方进行交流,成功交到朋友。
学期初,学生还制作了自己的“名片”,学生还可以拿着自己的“名片”跟同学交流,借助“名片”介绍自己,既教会同学识字,又交流感兴趣的话题,成功交到朋友。
实践任务二:我为朋友来评价
在“拼音王国,闯关我能行”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根据好朋友的回答,结合评价标准,客观地对其进行评价,并为他们贴上鼓励的小奖贴。最终,学会了与人相处,提高了表达能力,提升了客观评价的能力。
实践任务三:欢欢喜喜过春节
在“HappyChineseNewYear”的英语学习活动中,通过创设跟爸爸妈妈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在商场中给叔叔阿姨拜年,庙会中和好朋友拜年,在朋友家相互庆祝春节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英文“HappyChineseNewYear.”“Thesametoyou.”等句型进行交流。
实践任务四:我和蔬菜交朋友
(二)午间文化交往助推团结友爱
结合集团“童蒙养正”课程,班级同学在午间休息时,三五成群,一起玩识字小游戏,吟诵小童谣,英语韵文接龙.....在文化交往过程中,变得更加团结友爱,共同快乐成长。
(三)课外文化交往助推亲子关系
实践任务一:亲子阅读
实践任务二:伙伴劳动
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跟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劳动。走进食育基地,学习食育的知识,并参与实践,合作制作蛋挞,一起和面做窝窝头......在劳动的过程中,一起商量,分工合作,同伴间加强沟通,增进了感情,学会了合作,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实践任务三:户外锻炼
三、个性评价表
四、家长眼中孩子的变化
一1班肖宇妈妈:今年九月成为一年级小学生后,给老师和同学的印象是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比如老师叫他到前面来当领读员,他会直接摇头摆手不来,在课堂上也不爱举手发言,问他原因,他说担心自己说错了,同学可能会笑话他,刚成为小学生好多还不太适应。最近老师说肖宇进步特别大,不仅课上专心听讲,还积极举手发言。我想这些明显的变化得益于革小的“文化交往课程群”,通过课程群中有意思的活动,如《我们都是好朋友》,同学间在课内外及午间进行文化交流。在不断交流中,肖宇克服了困难,变得更加自信大方,懂得欣赏他人,愿意与人交往了。在家里还主动背诵课文,谈论学校有意思的事情。作为家长我特别感谢学校丰富的课程带给孩子这么大的变化。
一3班那辰睿妈妈:通过一个学期在文化交往课程中的学习,我看到了孩子点点滴滴的变化。曾经的他,是一个比较慢热、谨慎的孩子,很少主动交朋友,在幼儿园里只有1、2个要好的朋友。自从进入校园生活,我发现孩子从刚开始紧缩的状态,慢慢开始打开自己。遇到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愿意尝试想办法去解决,去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不再只是一个人在原地不知所措。在本学期的自评手册上,其中一项是写好朋友的名字,我发现孩子写的是“很多”。我相信,这与班主任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以及文化交往课程的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看着孩子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敢表达,越来越喜欢和同学们相处,作为妈妈,真的为他骄傲,也很感恩老师们的精心培育,感恩可以在革新里小学的这片土壤里生根、发芽、成长。
一4班王嘉茵爸爸:嘉茵以前是一个腼腆害羞、内向胆怯的小女生。对于陌生的环境和事物都不敢尝试和接触,甚至对于陌生小朋友的主动搭讪也会置之不理。一年级的学习生活仅仅4个月,在年级文化交往课程和各项活动的润育下,孩子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爸爸,我在班级里有交了很多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可开心啦!”“妈妈,今天我和好朋友一起玩识字游戏,还有英语接龙、双人跳绳,我们俩跳得可厉害了呢!”看到孩子喜悦的笑脸,我深深感受到她逐渐变得更加开朗,乐与和他人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快乐成长。
五、课程创新
1、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了跨学科的整合,实践活动也不仅限于课堂,由课堂还延伸到课外,不仅提高生生之间的交往能力,而且在家校协同之下,还增强亲子之间的关系。
2、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