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e人”“浓人淡人”“搭子社交”……看这届年轻人的花式社交!

对于年轻人来说,社交不只是一面之交,更是照见他们的生活选择。这种标签化、圈层化、社群化的社交背后,隐藏着年轻一代对于社交危机的感知、对于“社交卡顿”的回避、对于优质社交的渴求。这些“现象级”社交方式,如何戳中了年轻人?推荐阅读。

当代年轻人的“现象级”社交行为一览

“i”和“e”分别对应着MBTI人格测试中的内倾型(Introvert)和外倾型(Extravert),相较于16种人格类型的其他三组评判维度,“简单粗暴”的“i人”与“e人”划分更加出圈,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纷纷主动为自己贴上“i人”“e人”的标签。此外,“搭子社交”“弱联系”“轻社交”等也是在年轻人中快速兴起、影响力极大的社交行为。

多却要精:多元化与精准性

虽然Z世代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联系十分紧密,但更新迭代的“现象级”社交行为却呈现出既依托网络又超越网络的多元化特征。

礼却不就:个性化与礼节性

可以说,Z世代的个性化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现象级”社交行为,“现象级”社交行为也为Z世代提供了可以张扬个性的舞台。例如,Z世代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迷因(meme),他们通过广泛传播的概念、表情包、图片、动图、短视频等,以个性化的幽默或讽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此同时,Z世代将迷因由线上拓展至线下,他们开始参照并寻找现实生活中的迷因,用这种特殊的语言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个性化还体现在Z世代独特的社交理念上,有调查显示,Z世代对于“代入感”的体验要求更高,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沉浸式场景,能在社交中给予玩家真实的参与感。

同时,面对令自己不舒适、自身评估不值得、陌生而难以融入的社交,Z世代会果断选择放弃,以摆脱“社交超载”产生的精神内耗。即使是面对亲人,亲缘关系也不能扭转他们对于酒桌文化、尴尬说教、夸夸其谈的回避与拒绝,Z世代的“不迁就”在其社交场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迁就”并不意味着“没礼貌”,在“现象级”社交行为中,特别是面对线下的陌生人社交,Z世代体现出较强的礼节性和包容性,即使遇到自己不认同的人和话题,也会以沉默和微笑来保持社交双方的体面和互相尊重。

聚而不群:圈层化与边界性

从“搭子社交”到“i人e人”,以圈层划分、以圈层社交,Z世代“现象级”社交行为均与圈层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基于各类趣缘建立的圈层占比最多。泛二次元圈、游戏圈、运动圈、宠物圈,看似是小众的圈层,其实在Z世代文化与自由的碰撞中不断扩大,也成为他们追求个性、自我表达、自我实现的集中体现。从“熟人社会”到“网络社会”,区别于前辈追求血缘化、地缘化、业缘化的熟人社交,Z世代更加重视社交的情感性和社交质量,垂直领域的圈层社交正好可以满足Z世代精准陪伴的需求。

有调查显示,在社交目的方面,“人脉”绝非交友目的首选,朋友带来的情绪价值才最可贵,近半数受访者更期待通过社交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届年轻人更加纯粹,“朋友”一词的职能作用愈发弱化。虽然Z世代的社交圈层众多,但他们在社交中更加强调边界感,注重个人社交的安全感和隐私性。他们对陪伴和社交的需求感很强,但又不想耗费过多心力,体现出“远离群体孤独”和“保留个体空间”相博弈、紧凑而又疏离的特征。Z世代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融入社交群体而获得真诚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在社交中不会全盘托出自己的秘密,保持安全的社交空间,同时也给自己留下空间去独处,防止产生“被动社交”“社交超载”的困扰。有调查显示,Z世代期待真诚而有边际感的社交,懂美丽、懂生活,与时代同向而行。

孤而不独:隐身化与矛盾性

这些“现象级”社交行为会有哪些影响?

“信息茧房”。相较而言,个性化的Z世代更容易决定自己的社交圈子,更容易沉浸在自己设定好的圈子里,固执地偏爱和选择自己愿意看到、容易接受的一切。但同时,这也使他们更难破圈、认识圈子外的东西,不利于多样化信息的获取和开阔眼界。所谓的社交恐惧症,也容易在这种环境下滋生。在社群文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壁垒也随之越来越高,有时候反而局限了社交圈的多样性。另外,在网络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的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大APP中,根据用户的喜好量身定制、个性化推荐,甚至上一秒还在与人讨论去哪里旅游,下一秒打开APP就出现了某地旅游的推荐攻略。从喜好到投喂,一些Z世代会不自觉地陷入大数据算法编制的“信息茧房”中,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获取到的信息反而逐渐窄化、不断重复。

安全陷阱。一些Z世代青年胆大且充满好奇心,对于线上的陌生人表现出一种莫名的信任感,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寻求线上陌生人的帮助、查看线上陌生人发布的各类经验贴、听从线上陌生人给予的意见建议。但这里或许就隐藏着安全陷阱。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部分Z世代青年线上社交的特点和较为单纯、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在线上建立联系后隐匿地逐步诱导,继而实施网络诈骗或发展线下见面的可能性。“搭子社交”也存在同样的安全隐患,这种从线上陌生人中开始发展的社交关系,无法了解“搭子们”的真实情况,掌握信息不充分、不对等。并且“搭子社交”基本都会由线上联系发展成为线下见面并共同从事某一项具体活动的社交关系,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金钱来往的行为。自“搭子社交”兴起以来,出行前拼旅游费用被诈骗、借“找搭子”名义实施“性骚扰”、以及网络交友“杀猪盘”等事件时有发生,亟须注意防范。

深度维系。“搭子社交”、“i人”“e人”聚会,容易获得瞬时的快乐,但多是基于弱关系的“轻社交”。即便是精准匹配的“搭子”,也有可能达不到社交预期。“搭子社交”里彼此之间的低情感投入和强目的性,也可能带来低质量社交和更深的孤独感。泛泛之交很多,但知心朋友很少,已经成为Z世代社交的常态。短暂的陪伴能否升级为恒久、长期、稳定、更有深度的社交,似乎不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低人际欲望与高社交需求交织下,Z世代对于社交的整体期待值不高、原动力不足,普遍能够接受速食社交、碎片化社交带来的部分满足。

如何破局?

加强主流价值观引导。作为利益争夺的特殊对象,一些Z世代青年也会成为被负面价值影响的群体,产生模糊认知和思想困惑。在这些复杂因素的作用下,Z世代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发生变化,价值观念也随之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转变,进而影响其社交行为和价值判断。一方面,线上线下主流媒体要牢牢把握舆论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做好引领Z世代社交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处理好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之间的发展关系,善用青年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将其融入引领Z世代社交发展的工作大局中,为Z世代社交发展提供科学的价值引领路径。

圈内圈外相融合。针对主动或被动地社交窄化、“信息茧房”,一方面Z世代群体自身要敢于跳出垂直领域精准陪伴的舒适圈,在社交中探索更多扁平领域的可能性。例如,基于趣缘的社交圈,可以尝试丰富个人的兴趣爱好,在不同的圈子中实现社交的可能性。同时有意识地打通不同兴趣圈之间的社交壁垒,实现圈与圈之间的社交碰撞,并实现圈际文化的交流发展。另一方面,面对大数据算法制造的“信息茧房”,Z世代要注重提升科学思维能力,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辨析是非的本领。同时,规范各类APP基于大数据算法的营销行为,特别是通过识别谈话转化为APP内容推荐的涉隐私行为,鼓励技术层面的创新和良性迭代。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2025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THE END
1.网络流行词有哪些这些词汇往往与特定的互联网社交平台、网络子文化或特定群体密切相关,新的网络流行词也在不断涌现。网络流行词的使用频率和流行程度经常变化,因此以上只是目前的一些例子,并不代表全部。 旧岛看月亮 2023-10-28 0 网络流行语有觉醒年代、YYDS、双减、破防、元宇宙。 1、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这个热词是来源于一http://www.eyin.cn/pywwd/7254357.html
2.2024年最流行的网络用语1. 网络用语:如“乖乖男”用来形容温顺、听话的男生;“佛系青年”用来形容心态较为淡定的年轻人;“土味情话”用来形容老套而俗气的情话,等等。 2. 经济相关:如“网红经济”,指的是通过网络平台创造出来的一种经济模式,通过互联网走红赚钱的一群人。 https://www.xinpinmao.com/post/x83ozmk8l.html
3.“网上很火,你却不懂的梗(网络新名词)”“性格内向”现在叫→“社交恐惧 ”。 09、“***暴露”现在叫→“擦边 ” “生闷气”现在叫→“精神内耗 ” “性格内向” 现在叫→“社恐 ” “性格外向”现在叫→“社牛 ” “分手”现在叫→“及时止损 ”http://www.wdjuzi.com/jingdianjuzi/6jELJa1W.html
4.英语·网络热词表达历年爆红的网络流行语英语·网络热词表达 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来流行的网络流行语。 我们来看看它们用英语怎么说吧~ 01 被炫耀了 “Lost”最初是NBA比赛中使用的术语。 有些团队知道他们的“未来不确定”,所以他们干脆“迷失了”。 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疾病可能会致命。 如果(它)离开了,那就是。 https://m.bjhwtx.com/h-nd-64763.html
5.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作文(通用14篇)(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多媒体展示了有关网络交友的图片。 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给我们提供了些什么信息?从学生熟悉而又非常关心的网络热词人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又给学生遐想的空间,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设计目的:观看图片,创设情境,激发疑问,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的经验基础之上,有言有语、可言可语;开放的问题导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g4grs.html
6.公务员也要学习“网络热词”?b:公务员交友要有“底线思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c:下班前怼出来一篇5000字的稿子,你是猴子请来逗比的吗。 d:小李说:“每次开会听老张讲话都可空可虚。”我说:“主要看气质!” 随着网络热词的高速增长,如何有效传播民意,引导民意积极传播是需要每一个公职人员队伍认真思考的。公务员也不应一味拘泥于以往刻http://m.tjgwyw.org/2017/0206/15503.html
7.网络热词流行语手抄报网络手抄报网络交友利弊等相关手抄报网络手抄报 普通话手抄报普通话的由来 网络谣言警示语手抄报 网络手抄报 伴宝网 手抄报 学生生活手抄报 普通话手抄报 汉语走向世界中国 网络|关于网络手抄报黑板报 - 板报网 网络热词的手抄报 网络安全手抄报 中国好王网民黑板报做2015中国好网民流行语有哪些中国好网民手抄报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1086365.html
8.2010年网络流行热词汇总~~2010年,有不少红遍网络的热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极其普通但又非常生动的言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红,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这一年来的关键信息。 一、给力 给力,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https://m.douban.com/note/132378965/
9.商丘,商丘市,河南商丘网络热词商丘,商丘市,河南商丘网络热词,也称商丘,商丘市,河南商丘关键字,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商丘,商丘市,河南商丘问题和事物。https://www.0797cx.cn/page37?article_id=60295
10.网络热词“魅力”当选牛津年度词这是2022年4月21日在英国牛津拍摄的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外景。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4日宣布,网络热词“魅力”(rizz)当选今年年度词。 牛津大学出版社网站当天发布声明说,rizz指一个人通过打扮、个人特质等吸引他人的能力,取自英文单词“个人魅力”(charisma)中间部分。这种造词https://m.gmw.cn/2023-12/05/content_1303591780.htm
11.揭秘网络热词,送跑车背后真相,微信加好友小心陷阱!揭秘网络热词,送跑车背后真相,微信加好友小心陷阱! 送跑车可以加微信吗现在 1、滴滴车司机在平日跑车过程中,有时会主动添加乘客的微信,以便后续提供顺风车服务,这样做不仅方便乘客,还能让司机赚取额外收入,滴滴车司机可能会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跑车,增加收入。https://vqaq.com/edCc0775529D.html
12.cdx交友是什么意思2024火爆网络流行用语 1.0 关注 备注:这是一个测试栏目,汇集了一些网络热门流行梗,用于娱乐 网络热词流行梗是指在网络上流行的、被广泛传播和模仿的文化表达方式,它是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反映,也能从中映照青年群体价值观与主流话语体系的关系。网络热词流行梗一般具有新奇有趣、诙谐幽默、形式凝练、生命周期短等特征,它https://www.plfrog.com/review/16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