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以支付业务起家,同样面对社交巨头插足移动支付业务,但与支付宝不同的是,Venmo依靠着其身上的社交属性,在支付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交文化。
venmo可以说是美国千禧一代最爱的支付软件,据互联网统计公司ComScore去年的报告,高达81%的Venmo的用户是千禧一代,比95后酷爱的Snapchat还高10个百分点。
尽管大多数人已经知道了付款的理由,但在付款理由中添加的各种笑话和梗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如“钱我从你的钱包偷了”,还包括被大量使用的茄子emoji(代表男性生殖器),甚至有人用venmo为错过的单身派对上的饮料付账。
25岁的洛杉矶歌手AlmaCook则将Venmo账户名放在海报上,以方便观众对其打赏。而斯坦福大学的大一新生JuliePlummer一开学被高年级学生告知注册venmo是非常必要的,在venmo上的交易成为记录大学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
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社交媒体教授CliffLampe发表了自己对venmo的看法:
Venmo不像Facebook或Twitter这类天生的的社交应用程序,但它也提供情感支持和保持联系的能力,年轻人善于重复使用表情符号等信息来表达不一样的意义,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交文化。
Venmo带来的互动体验有时候也会让人不舒服。来自加州北好莱坞的28岁的演员BrentSchneider表示,如果觉得约会不愉快,他会用venmo向约会对象收取晚餐或饮料费用,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对方不想再见面。
RamanDeol也在venmo上有过不好的体验,一个朋友在和自己逛街的时候以生病为由离开了,但RamanDeol在晚上发现这个朋友在venmo上发布了别人用一个酒杯的符号向其付款并表示感谢。RamanDeol称她并不对朋友的行为生气,但她却对venmo感到恼火。
有人认为venmo的过渡社交和荼毒了社交文化,但Lampe表示:
这是新的社交网络成长中的阵痛,很多人担心这些金融交易会怎样改变他们的社会关系,但这些不快只是由于习惯没有赶上技术变革的速度带来的。
两位创始人当初选择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其可以用作动词,而如今这款产品也真的在美国成为了一个动词,朋友间不再说“还我钱”,而是说“Venmo我”。
venmo的目标不止于此,彻底取代现金是它的野心也是初衷。其实venmo创立的灵感就来自于创始人Magdon-Ismail一次忘带钱包后使用支票还款的糟糕体验,早在2014年MagdonIsmail就曾发表他对移动支付领域巨变的评估,他说:
我们现在有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一个是Facebook,一个是现金货币。
venmo去年总共处理了176亿美元的交易,考虑到只有25%的美国成年人使用他们的移动设备向亲戚和朋友汇款,而Venmo只是PayPal的众多P2P产品之一,这已经是个非常不错的数据。
Venmo计划在今年与更多的零售商合作推广店内支付,通过Venmo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方法扩大Venmo的应用场景,venmo有望从商业交易中获得更多利润,毕竟目前venmo上大部分的交易都是免费的。
Venmo等软件就是货币数字化和支付移动化趋势下的产物,纸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即被取代。
这是与venmo最大的区别,在venmo中支付和社交相辅相成,因为有了支付需求,才有了各种天马行空的付款理由,才有了专属美国年轻人“venmo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流行反过来又促进了venmo交易金额的高速增长。
从这个角度看,venmo才更像是”支付+社交“的成功案例,如果支付宝饱受诟病的”生活圈“没有失败,或许就是这个样子的。
看上去这么美好,为什么还没有出现中国版venmo?
尽管如此,在这个相互借鉴玩法的时代,我们仍然可以大胆想象会不会有一天出现中国版的venmo,从而形成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交文化,就像几年前你不会想到会在聊天应用内发生金钱往来。
李超凡
副主编
痴迷好故事
下一篇2017-03-2509:00
上一篇2017-03-2421:46
AllcontentismadeavailableundertheCCBY-NC4.0fornon-commercialuse.Commercialuseofthiscontentisprohibitedwithoutexplicit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