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30岁还找不到人生方向:这5件事,你越早明白越好凤凰网财经

原标题:快30岁还找不到人生方向:这5件事,你越早明白越好

30岁是人生长路的一道坎,“三十而立”——但更多的人,30岁成了家,业还没立。

比30岁还没立业更可怕的是,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该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哪项技能上立业。

30岁是职业发展的一道关,大部分人都是22岁大学毕业,到30岁也算奋斗8年了,如果规划的好,8年足够做一番事业。

如果快30岁了,你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干什么、能干好什么,35岁的时候你怎么办?40岁的时候你怎么办?

这不是制造焦虑,这是每个人在奔三的路上必需要思考的问题。

写这个主题,是因为去年我讲了很多线下课,发现很多人的问题,不在于其在某项能力上的问题,因为那只是战术,大部分人是战略上出了问题——不知道自己喜欢且擅长什么?

这个问题并不只存在于快30岁的人身上,我很多刚毕业的学员也有这样的困惑。早一点有这样的困惑是好事,它会让你早一点走上找寻自我的路。

1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我们的教育不会教你如何做自己

如果你二十多岁,尤其刚毕业一两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给你安慰——80%的人都跟你一样。

而且对这个问题的困惑,也大部分出现在二十多岁尤其刚毕业一两年。

为什么?22岁之前,你的人生是被安排好了的。

小学上完读初中,初中读完上高中,高中上完读大学,这个过程中没多少人会去思考将来自己的职业应该怎么选,因为这个过程中我们唯一的职业就是——学生。

你每天想的是,怎么做个好学生,其中80%的指标是——学习成绩。

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不会教你如何做自己,只会教你考最好的分数,上最好的中学、大学,大学毕业后你就有光明的前途。

我们读大学前填志愿,你自己看、老师帮你推荐、父母帮你打听,都不是为了帮你找到你自己,而是帮你填一个最有前途最有钱景的专业。

哐当一声!大学毕业了——你走完了被安排好了的人生。

接下来,没人给你安排了,你走向社会,这时候你要自己给自己安排了。

可是,你早就丧失了这种能力。

于是,你就开始焦虑,不知所措,刚毕业几年的职业选择也像个无头苍蝇,这撞一下,那撞一下,始终找不到出路,过了25岁,你就慌了。

2

比起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

更重要的是先习得“喜欢的能力”

上面我们探讨的结论其实是,长久以来,我们很多人丧失了“深度喜欢一件事的能力”。

我讲线下课的时候,面对很多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学员时,我常问: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嘛?

很多人的回答是:我也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对很多事情有兴趣,但好像又谈不上有多热爱……

因此,与其说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不如先让自己习得或恢复喜欢一件事、热爱一件事的能力。

如何习得?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但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把它磨没了,看到什么都“无感”,这是很致命的。

好奇心和找到喜欢的事,有什么关系?喜欢的事,是在不断了解、不断尝试新事物、学习新技能的过程中找到,它是探索来的。

如果你丧失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你就没有探索的欲望,你就会停留在只愿意接触自己熟悉的事物上,你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你也可以理解为,你只有见识过足够多的东西,才有资格找到你喜欢的东西。

比如有可能你是个蹦床高手,但你从来没去蹦过,你怎么能知道你喜不喜欢、擅不擅长?你可能是个剪视频的高手,但你没有好奇也没有去尝试过,你可能就浪费了自己的一份潜能。

越没见识的人,越可能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因此,保持好奇,保持探索,不断见识。

兴趣和爱情一样,比“找到”更重要的是“经营”。

星友@云烟成雨在知识星球上提问我:“一切关系都是价值交换,包括亲情、爱情、友情”,想听听粥老师对这个事情的见解,非常感谢。

我回答: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即便爱情也是价值的交换,最好的爱情,无非是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最好的自己,你在我这里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但这个价值的交换,并不是你们在一起后天然形成的,而是你们彼此经营出来的。

兴趣,你也可以理解为价值的交换,你对一件事足够的用心经营,它便会给你足够多的正向反馈,于是你便喜欢上它了。

要把兴趣经营出来,需要耐心。

比如写作,即便是写作高手,一开始也可能没那么喜欢写作,因为一开始你肯定写的很屎,当经过耐心的经营,你越写越好的时候,才一步一步爱上写作。

刚开始写作,因为那是我的工作。如今写作是我最大的乐趣之一,但这是我耐心经营的结果,我并不是天生就喜欢写作。

保持好奇,不断探索,用心经营,要有耐心,你终究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事。

3

你可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只是你不敢承认不敢去做

你可能并不喜欢目前的工作,但并不代表你没有喜欢的事情。

你在纸上列一下,不管它们是什么——

你总是在家里研究做菜;

你一P图就是一晚上;

你到哪里都喜欢拍照;

你没事就喜欢刷朋友圈、刷微博、刷抖音;

娱乐圈的八卦新闻你基本都不会错过;

你总是爱琢磨不同公司的商业模式;

你没事就刷电影已经刷了快1000部了....

喜欢是什么?我喜欢你,最重要的不是喜欢你,我喜欢你是为了取悦自己,我喜欢你时是我最好的状态。

喜欢一件事,和喜欢一个人,道理差不多。先不要想它能否成为你的工作和事业,先想想你过去做过哪些事,让你有成就感,让你取悦了自己,让你觉得自己特别牛逼。

比如每次出去逛街买东西,你总能帮朋友成功砍价,朋友说你真牛逼;

比如每次聚会,总是你负责点餐,玩什么总是你帮忙张罗,大家都说你最会吃最会玩;

比如你在公司年会上唱了一首歌,技惊四座;

比如一个新电影上映,你每次都能预测很准的票房....

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你必须先搞清楚,什么能真的取悦自己,而且这件事一定不要跟别人比。可能对别人来说感觉很牛逼的事,在你看来不值一提,而别人很无感的事,却曾经给了你很大的成就感。因此,问你的内心就好了。

认真做完以上两条,其实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并不是没有喜欢且擅长的事,每个人都有,只是我们的偏见或者缺少决心,让我们没有把它往发展成工作和事业的路去走。

第一:世界很大,每一个你觉得不靠谱、不赚钱的兴趣,都有人把它当成了工作、事业,同时又赚到了很多钱。

我让大家列上面两条时,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也就能做个兴趣,又不可能靠它吃饭。所以,很多人不是没有喜欢的,只是不愿承认、不敢去做。

比如我喜欢滑板,你可能会觉得滑板就是个爱好。但你知道么,Vans、Converse、NIKE、adidas、DC等都有自己的滑板队,而且不仅是国外,国内也有,Vans、Converse等品牌都有中国的滑板队。

我玩滑板5年了,我认识很多滑板的,大学跟我一起玩滑板的学弟现在就是职业滑板的。你在街上广场上看到滑板的,先不要觉得他们不务正业,有可能他们职业就是这个。他们的工作就是玩滑板,偶尔参加一些比赛,每年有专门的摄影摄像师跟他们一起滑板旅行,拍一些短视频,每个月领工资。

当然,并不是每个兴趣都能直接让你发展成职业的高度,但你可以把兴趣和能力结合,创造属于你的工作和事业。

我们学校跟清华挨得很近,所以清华玩滑板的朋友我也认识不少,最初大家都想做职业滑板运动员,可是兴趣有了,能力不一定能达到。

但真正热爱的人,不会放弃取悦自己。

其中一个清华美院的朋友,专业是设计,痴迷滑板但技术上做不到职业滑板运动员,但是他大学的时候做滑板社团,开工作室给国内一些滑板品牌做设计,毕业后放弃月薪几万的工作,自己做一个小众的滑板品牌,现在每个月也能赚几万块。

第二:你想成角儿,你得敢自己成全自个儿,哪怕道阻且长。

另一个清华的朋友成了滑板圈特别传奇的存在。他2013年高分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就是这样一个学霸,进入大学后,加入滑板社、街舞社、玩死飞...他什么不太会,但好玩的他都想去探索,最终他发现自己最爱滑板,几乎每天都滑,最初也想做一个职业滑板的,然而无奈技术水平受限,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但他热爱滑板,不可能离开滑板,所以他开始学习滑板摄影,哪里有滑板的活动,谁想拍滑板素材的东西,他都尽可能去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他做了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决定,从清华辍学,专门去做滑板摄影。父母知道后把他的生活费断了,他就去滑板店打工,四处做家教赚钱,偶尔借宿到朋友家里,省吃俭用买滑板器材,一年后拍出滑板大片,得到滑板圈的认可,现在是圈子里炙手可热的滑板摄影师。

你可能觉得他这是很傻的决定,我倒不这么认为,一个这样豁出去追寻自己所爱的年轻人,我不相信他没有未来,他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热爱的东西,但又总是自己把它否了,从来不敢真正的去追寻去付出,你要清楚,当你觉得它不可能的时候,这个事情上有一群人正在去做、去实现,去变成自己的事业,去变成一生追寻的东西。

4

你把一件事做擅长了

不喜欢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句话,喜欢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付出,付出到擅长。

不管你是喜欢写作,喜欢唱歌,喜欢设计,喜欢敲代码,喜欢销售,喜欢谈合作,喜欢讲课,还是喜欢摄影,喜欢剪片子,喜欢做管理,喜欢讲段子……都是如此。

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反向推理就是,你绝对不会喜欢你不擅长的东西。

我上初中时,最讨厌的学科是英语,因为我怎么学都学不好,我初中三年英语没有考及格过,一次都没有,英语老师还是我们班主任,抽过我几个耳光,我恨死英语了。

我没考上高中,花钱走后门买上的。读了高中后,我一改初中吊儿郎当的状态,决定疯狂学习,因为我们那穷地方也就是考上大学这条好出路,我第一个要干掉的就是英语。

读高一的时候,英语老师讲课我从来不听,我把初中的教材全拿来,自己从初一英语重新学,后面又买了五六十本中英文对照的小说,一本一本地啃,一句一句的对照着看。

你猜结果如何?

我高一期末全校英语竞赛一等奖,后来每次英语竞赛都是一等奖,到高三时我已经把英语高考必备上的单词全背完了,高中我复读了一年,2010年高考时我英语考了136分。

于是,英语从我初中时最讨厌最恶心,到高中成了所有科目中我最喜欢的,因为我付出了足够多,付出到我擅长,擅长到它给了我别的东西不能给我的存在感、成就感和优越感。

你英语每次考四五十分,你会喜欢么?除非你有病。

后来做录播课也是,每次录个七八分钟的音频,我都藏在一个小屋里,录好多遍,其中有觉得比较难听的,我就重新录,直到自己满意。

再之后,我需要去企业讲课,第一次要去联想集团讲,那之前的一周我都没睡好觉,我是个偏内向+自卑的人,很讨厌站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我没事就在家里对着墙练习,有时候给自己录一下,看看自己的样子。

如今我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讲课、演讲,两年多高强度的付出,我越来越擅长这件事,去年我最多给一家企业的1000人讲了三个小时,我乐在其中,同时也越来越接纳自己的声音和台风。

最近我破天荒在学唱歌,以前不管是同学聚会还是公司团建,我最讨厌进KTV,原因同上,我讨厌自己的声音。经过两年多的讲课,我慢慢开始接纳自己的声音,现在我想努力练几首歌,录给自己听,目的就是让自己更喜欢自己的声音。

很多刚毕业没多久,二十出头的学员跟我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时候,我就说,你现在做的事情,你先别管你喜不喜欢,反正都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既然要做,你就全情投入,努力让自己持续进步,做到比多数人擅长,到那一天,我不相信你不喜欢。

喜欢,一种是天然的喜欢。比如男人谁不喜欢美女,是人谁不喜欢美食,这是天性。

喜欢,另一种是被动的喜欢。就是你持续的对一件事投入,过程中它不断的给你正向反馈,给你存在感、成就感,你就被动的喜欢上了它。你做一件事做到人人给你竖大拇指,傻子才不喜欢吧。这是被动喜欢,被动喜欢会慢慢的变成天然的喜欢。

5

找到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需要过程

你必须不断试错,别轻易放弃

读完第四点,你可能会说:那我对一件事我付出了很久,依然还不擅长怎么办?

这很正常,不行就换。

你得上辈子积多少德、攒多少运,才能在这辈子一开始就找到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

任何人找到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更久。

我读大学时就不断的探索,到底自己该做什么,什么是自己喜欢又擅长的:

我试图走英语这条路,后来发现其实我并不擅长英语,高中的英语成绩牛逼,其实是靠我强大的阅读和背诵能力,大二我哥们考GRE,我陪学,我单词量干到2.5万,但其它方面我不行,口语很烂,听力很烂;

我试图学习写小说,读了大量的小说,买了教写小说的书,不得要领;

我试图学过橄榄球,但发现我不擅长团体类的体育运动;

我认真的付出过,想做一个职业滑板运动员,但发现自己身体条件不够,比如我的脚腕不够灵活,一些空中翻板动作就是比大多数人学的慢;

我尝试过水草造景,经过摸索,我发现自己在构图方面不好,在化学生物学方面也很难突破(想成为水草造景大师,这些必需要学好,我高中生物化学都只能考三四十分)……

远不止上面这些,我保持好奇,一直探索,直到三年前我进入新媒体行业,才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

“我喜欢深度阅读,喜欢分析事情的底层规律,喜欢通过写作去表达,喜欢通过优质的输出影响别人,而且又经历三年耐心的付出,因此到现在,我很开心的在从事喜欢且擅长的内容行业。”

同时,我上面说的“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上付出很久还不擅长怎么办?不行就换”。

这句话你要谨慎对待:

03人终究不能只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尤其在工作中。人生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不同,工作上你喜欢的要做好,不喜欢也要做好,不管你喜不喜欢,尽可能的去解决问题,做出成绩,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老板。因为即便你从事的工作是你喜欢的,其中也充斥着大量你不喜欢的因素。工作本质上不是让你来享受的,是通过艰苦付出拿结果的,别矫情。

这篇就写到这里,关于这个话题以后还会再写,希望这7000字能给你解开哪怕一点困惑。希望你保持好奇,保持耐心,保持探索,保持付出,因为人,终究还是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才行。

编辑:陈霞、代颖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已经30岁了,想转行从头开始现实吗?什么样的工作算好工作?什么样的工作算好工作? 我是29岁那年,完成从转行+裸辞+副业的职业转型。 如果你把职业生涯看成是从现在开始30岁,到你退休那年,中间这么漫长的30年,那么30岁转行完全来得及; 如果你觉得必须在什么年纪,什么时间内必须完成赚到几十万上百万的目标,或者成为某个领域的大神,或者实现买车买房的愿望,对不起,30岁转行来https://blog.csdn.net/bdfcfff77fa/article/details/144339888
2.30岁还靠投简历找工作,真的很丢人吗?大家好,我是木沐姐~ 你有多久没有换工作了?如果现在萌生了离职走人的想法,你第一时间做什么? 将挂在各大招聘网站上的简历更新一下,看到心仪的职位,就点击申请职位发送简历? 上网狂搜查看最近的招聘会,然后准备参加? 联系猎头或朋友推荐? 说实话,如果你毕业5年以上,或者人过30,还通过在网上海投简历和挤在人https://36kr.com/p/1465957207510024
3.“别信什么35岁的HR不好找工作,扯淡,是压根找不到工作!”35岁,拿着比较低的薪水,工作内容还是停留在操作层面,这极有可能是一个工作2-3年经验的HR就可以干的活。所以,多认识一些人,对你的职业发展道路并没有什么本质帮助。 而且,你的问题不是有没有优秀人脉,而是年纪和所需技能不匹配。” 有人说35岁以上的HR都不好找工作,更残酷的事实是,如果没有硬实力傍身,是压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630140.html
4.30岁还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求推荐!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大家都在看 三十了还能不能找到工作 30岁大厂还能培养一下吗?能迅速上手工作 34岁还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吗 在西安 还能找到什么工作 求工作求推荐 评论 我来说几句 热门人脉圈 紫龙游戏上海黑杰克工作室 工作室 未来工作室 快手 12栋工作室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56714426&efid=WG9Vbu44P6up2gtW2KNB7Q
5.30岁没什么工作经验是不很难找工作?:工作经验少,还不连贯,相当于30岁没有太多工作经验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并不意味着找不到工作。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顺利进入职场: 1. 自我提升:可以利用一些在线平台或自学资源学习新的技能,尽量弥补工作经验的不足。 2. 简历和面试技巧:在简历中突出自己的技能和潜力,同时学习一些面试技巧,以便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价值。 3. 职业选择https://zq.zhaopin.com/answer/14205375/
6.30岁智力障碍患者:渴望找份工作,有个家9030告别2020看得出,海健妈妈不想哭,毕竟这么多年了,她早已接受了儿子是智力障碍患者这个不可逆的事实。可是,泪水总是不听话,说着说着就掉下来了,止都止不住。 “他4岁以前真的是好乖的,根本看不出来有任何问题”。 冯海健出生于1990年8月,今年30岁。4岁时,爸爸妈妈发现他还是不怎么会走路,而且语言表达有些障碍,带到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2/30/c4526608.html
7.30岁,失业,无一技之长,找工作已崩溃!想着去干销售,发现要口齿伶俐,表达能力好,自认为表达能力也不太行,内向,社恐,销售岗位刚毕业就干过,真不适合,我会给自己很多无形的压力,然后没见面就紧张,焦虑! 翻看了不少岗位,才发现30岁了,什么也干不了。我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就算是失业七个月,我还是无法找到一个突破口,让自己顺利就业! https://www.jianshu.com/p/a348e3f587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