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硕士找工作被嫌40岁“大妈”:要在30岁前稳住自己

30岁后的人生机遇,源于30岁前的稳扎稳打。

这两天,一则“40岁985硕士求职被怼不招大妈”的热搜,引起很多中年人的感慨。

40岁的王女士是985硕士生,投递简历给一家电商公司时,却被HR以年龄不合适的理由拒绝。

王女士很不解,反问道:“您也会到40岁,您到这个年龄会自动离职吗?”

HR却怒怼:“你还没来公司就这种态度,请问公司要招一个大妈养着吗?”

无独有偶。

他原本想重新找一份管理或培训导师的岗位,对于行业和公司规模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月薪能达到5000以上。

按理,这么低的要求,那么高的学历,应会有不少公司抛出橄榄枝。

但他从去年8月份开始投简历,直到现在,都没有企业联系过他。

中年危机,从找工作开始。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中年,就是一个被淘汰的年纪。

毕业时,学历是加分项,人到中年,年龄成了减分项。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教授单仁总结过一个“四十岁效应”。

他发现事业成功的人,年轻时就懂得全力以赴地工作,深耕技能,稳住自己的行业价值。

当这种积累引发质变,他们往往会在四十岁左右,走到人生的高处。

中年如同一个分界点。有的人开始大展拳脚,路越走越广阔;有的人则无所适从,生活越来越艰难。

说到底,是中年机遇,还是中年危机,不在于中年这个关隘,而在于我们在中年到来之前、比如30岁前,你有没有稳住自己?

01

社会学上,有这样一个“米缸困境”:

一只老鼠掉进了一个装满米的米缸,每天饱食过后便倒头大睡,很是惬意。

但是突然有一天,米缸里的米已经见底,老鼠发现自己被困在了米缸里,无法逃脱。

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米缸困境。

一开始吃着年龄的红利,觉得哪里都是留爷处,但年过四十,才发现年龄成为致命陷阱。

我当初在北京当记者时,与一个人大毕业的同事坐在一张办公桌上。

我是财经记者,在跑新闻的过程中,除了别人提供的线索,我也会主动四处奔走挖掘。

我的同事呢,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他跑医疗口的,开新闻发布会准时到,在通稿的基础上修修改改,一篇报道毫不费力上版。没有发布会就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

等我当主任的时候,我开始学着统筹整个版面,开始学着管理团队。

他还是窝在老岗位过着按部就班的日子。

后来我当上主编,察觉到纸媒的没落,果断辞职创立新媒体。

在传统媒体多年的积累,记者的敏感性,编辑的专业水准,让我很快在新媒体行业站住了脚。

而那位名校毕业的同事,仍然在一家没有影响力的媒体,处于每天焦虑生存的境地。

我经常用这个例子来教育我的年轻同事:

宫崎骏说过:“过了30岁,人生就不再是纵马奔驰,而是负重登山。”

到了一定年纪,年龄成为我们身后的猛虎,所有人都被年龄追着落荒而逃。

唯有越早深耕自己,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护城河,我们才能跑赢岁月。

02

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脱不花年轻时,在三里屯找了份办公室小妹的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跑腿买盒饭、打杂送材料等等,虽然工资少,但也乐得清闲。

但是她没有得过且过。

她有空就跑到各种场合听大佬的免费讲座,去参加圈子内的各种沙龙,抓住每一个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

有一次,她去旁听了时任北京奥美公司总经理湛祥国的讲座。

当天,湛祥国讲的是“如何做提案”,而对当时的脱不花来说,“提案”是什么她都搞不明白,在这次沙龙会上,她第一次听说了“PPT”这个词。

尽管听不太懂,脱不花还是认认真真做好笔记。

后来她负责公司的应标方案,她联系湛祥国获得指导,把奥美的PPT提案方法应用在公司的项目演示中,获得领导的赏识。

二十几岁脱不花从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在商业领域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30多岁时,脱不花将自己多年来学到的知识,通过写作在新媒体平台输出,成为《财经天下》和虎嗅网的专栏作者。

因为写作,脱不花受邀到电台做一档商业观察节目,节目播出后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就这样,脱不花凭着30岁前的沉淀,成就了30岁后的自己。

作家蔡澜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那些没有中年危机的人,因为在年轻时,每一分钟都在警惕危机。

年轻时,保持刀尖起舞的危机感,方可在中年时如履平地。

03

导演李安曾在一档节目中说:“我是36岁才开张,属于很晚熟的人。”

回望自己大半生的奋斗历程,他告诫年轻人:

“成长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抓住手里的一切,竭尽全力往前冲。”

这就是我为什么劝朋友们,人这一生虽然漫长,但是你要在30岁之前“稳住自己”:

1.稳住你的专业能力

知乎上有位博主,是某大厂的初级程序员。

他每天除了完成日常工作,还要花好几个小时研究数据,熬到凌晨是常态。

他会连夜开车,赶去另一个城市听专家讲座,也会写邮件给这个领域的很多大咖,虚心讨教。

当你将专业打磨到极致,拥有一技之长,无论在哪个行业,你始终会拥有一席之地。

2.稳住你的职业人脉

一位知名的HR曾说过这样一个观点:

如果到了35岁,你还在通过投简历来找工作,那说明了两点:

一是,你并没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树立一杆旗帜。

二是,你没有经营好自己的职场人脉。

这个时代,你能链接多少人,就能获得多少帮助。

你织下的人脉越广,路就越宽。

3.稳住你的事业领域

哈佛大学曾对毕业生做过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

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的人,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

换过方向但并不频繁的人,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中上层;

那些没有目标、频繁换行业的人,事业和生活都比较差,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之前看《我是演说家》时,对一个叫游斯彬的选手印象深刻。

游斯彬在英国华威大学攻读数学专业。

毕业后,金融投资行业形势一片大好,无数年轻人投身其中。

于是游斯彬放弃在数学领域继续深造的机会,转行做了金融。

工作第一年顺风顺水,股票一路飘红,形势一片大好。

但没过多久,股灾突如其来,无数人赔得血本无归。

游斯彬不由感慨道:“时代越走越快,风越刮越大,可是风刮得再大,人应该站得越稳,唯有一以贯之,才能行而致远。”

许多人在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变换行业,结果一事无成。

认准一个领域,多往前迈一步,多往上攀一寸,持续努力的人都会站在金字塔顶层。

心理学家萨提亚把中年视为“第三次诞生”的机遇。

第一次诞生是受精卵的出现;

第二次诞生我们作为婴儿的出生;

而第三次诞生则是人到中年时,重新开始认识自己的内在完整性,并开启人生新的可能。

但这世上没有所谓的撞大运。

30岁之后的人生机遇,源于30岁之前的稳扎稳打。

当我们默默去积淀、步步去规划,自然会遇到人生半坡上的大美风光。

希望我的每一位读者朋友,都能三十而立,也能四十不惑。

原标题:《985硕士找工作被嫌40岁“大妈”:我为什么劝你在30岁之前稳住自己》

THE END
1.已经30岁了,想转行从头开始现实吗?什么样的工作算好工作?什么样的工作算好工作? 我是29岁那年,完成从转行+裸辞+副业的职业转型。 如果你把职业生涯看成是从现在开始30岁,到你退休那年,中间这么漫长的30年,那么30岁转行完全来得及; 如果你觉得必须在什么年纪,什么时间内必须完成赚到几十万上百万的目标,或者成为某个领域的大神,或者实现买车买房的愿望,对不起,30岁转行来https://blog.csdn.net/bdfcfff77fa/article/details/144339888
2.30岁还靠投简历找工作,真的很丢人吗?大家好,我是木沐姐~ 你有多久没有换工作了?如果现在萌生了离职走人的想法,你第一时间做什么? 将挂在各大招聘网站上的简历更新一下,看到心仪的职位,就点击申请职位发送简历? 上网狂搜查看最近的招聘会,然后准备参加? 联系猎头或朋友推荐? 说实话,如果你毕业5年以上,或者人过30,还通过在网上海投简历和挤在人https://36kr.com/p/1465957207510024
3.“别信什么35岁的HR不好找工作,扯淡,是压根找不到工作!”35岁,拿着比较低的薪水,工作内容还是停留在操作层面,这极有可能是一个工作2-3年经验的HR就可以干的活。所以,多认识一些人,对你的职业发展道路并没有什么本质帮助。 而且,你的问题不是有没有优秀人脉,而是年纪和所需技能不匹配。” 有人说35岁以上的HR都不好找工作,更残酷的事实是,如果没有硬实力傍身,是压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630140.html
4.30岁还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求推荐!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大家都在看 三十了还能不能找到工作 30岁大厂还能培养一下吗?能迅速上手工作 34岁还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吗 在西安 还能找到什么工作 求工作求推荐 评论 我来说几句 热门人脉圈 紫龙游戏上海黑杰克工作室 工作室 未来工作室 快手 12栋工作室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56714426&efid=WG9Vbu44P6up2gtW2KNB7Q
5.30岁没什么工作经验是不很难找工作?:工作经验少,还不连贯,相当于30岁没有太多工作经验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并不意味着找不到工作。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顺利进入职场: 1. 自我提升:可以利用一些在线平台或自学资源学习新的技能,尽量弥补工作经验的不足。 2. 简历和面试技巧:在简历中突出自己的技能和潜力,同时学习一些面试技巧,以便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价值。 3. 职业选择https://zq.zhaopin.com/answer/14205375/
6.30岁智力障碍患者:渴望找份工作,有个家9030告别2020看得出,海健妈妈不想哭,毕竟这么多年了,她早已接受了儿子是智力障碍患者这个不可逆的事实。可是,泪水总是不听话,说着说着就掉下来了,止都止不住。 “他4岁以前真的是好乖的,根本看不出来有任何问题”。 冯海健出生于1990年8月,今年30岁。4岁时,爸爸妈妈发现他还是不怎么会走路,而且语言表达有些障碍,带到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2/30/c4526608.html
7.30岁,失业,无一技之长,找工作已崩溃!想着去干销售,发现要口齿伶俐,表达能力好,自认为表达能力也不太行,内向,社恐,销售岗位刚毕业就干过,真不适合,我会给自己很多无形的压力,然后没见面就紧张,焦虑! 翻看了不少岗位,才发现30岁了,什么也干不了。我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就算是失业七个月,我还是无法找到一个突破口,让自己顺利就业! https://www.jianshu.com/p/a348e3f587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