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蛇皮口袋到一个商业王国,陈奕熙的故事除了让我们敬佩和感叹,更令人深深感动。这份感动来自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5000多名员工的商业集团的“不容易”,也来自于陈奕熙作为一个企业家在成功后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更来自于一份男人的执著和信念。在商业道德危机的当下,陈奕熙带给我们的这份感动弥足珍贵。
人物故事—陈奕熙:千锤百炼始于足下
瞄准国际一流品牌
而用陈奕熙的话来说,他当年是拎着蛇皮袋闯进大上海的。那时候的他右肩挎着一个装有所有行李的大黑包,左手拎着装有各式各样皮鞋的蛇皮袋,就这样一家商场一家商场地跑。“至今那个黑包我还保留着!”陈奕熙认为,这只包伴着他走南闯北,是当年创业的见证,更是现在鼓励员工奋发图强的宝贵财富。
上市两年来,利用国际资本平台,鸿国国际开始进入欧美市场,并与美国最大的鞋业企业布朗鞋业成立了合资公司,将布朗旗下的系列品牌推向中国市场。鸿国自创的品牌除了“千百度”,还有风格更年轻化的“伊伴”,其中,原创的“千百度”是鸿国重点打造的品牌。陈奕熙说,这个诞生在南京的品牌,目标是做成国内民族品牌的第一名。
专业化前提下的多元化
上市以后,陈奕熙确立了集团多元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做好主营业务“千百度”的同时,开拓零售终端服务市场,代理服饰及化妆品等时尚消费品,并开始涉足其他领域。
经过专业的考察后陈奕熙发现,南京文化机构和高等院校密集,万人大学生比例全国第一,老百姓喜欢读书看报,这在其他城市是不常见的。普遍重视文化生活和文化品位,这种环境对发展文化产业非常有利。虽然现在南京市文化产业规模和实力还不够强大,但潜力巨大,前景很好。做文化产业,南京这座城市拥有良好的氛围和优越的基础条件。
经过两年的发展,鸿国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了包括图书选题策划、批发、零售和书城连锁、大众书局连锁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鸿国集团的重要产业支柱。据了解,目前,鸿国共在全国开设了10家大型书城、20家书店,覆盖江苏、上海、安徽、浙江,并入选“2004年度中国文化产业十佳成长型企业”。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陈奕熙并不满足,“我要把‘千百度’做成中国最好的女鞋品牌,把鸿国国际打造成中国最好的时尚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大众书局的连锁建设将以江苏为中心,面向华东,辐射全国,5年内将“大众书局”打造成中国民族书业的第二品牌。
上了规模的企业是社会财富
陈奕熙显然对社会责任问题有着深入而成熟的思考和认识。“一个企业,当它的规模比较小,占有的社会资源比较少的时候,它还只是个人的财产;而当它上了规模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社会的财富了。既然是这样,我们就有义务回报社会,争取做个好的企业公民。”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鸿国实业在做好自身经营的同时,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资助了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为贫困地区小学捐书,并计划资助一个贫困县全县的学生上学,为此他准备设立一个200万元的“资助贫困学生专项基金”,为贫困地区捐建图书馆也在计划之中。
2006年7月28日,长江商学院校友会江苏分会授牌仪式在南京丁山花园大酒店隆重举行,在当天的成立庆典晚会上,陈奕熙代表鸿国集团向江苏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并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童设立“心蕊工程基金”。作为江苏省第一个设立该项基金的企业,此举也践行了长江在学员中一直努力提倡和培养的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感。
除了在慈善事业方面的不断投入,面对鸿国实业在国内市场已获得的领先地位,陈奕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国际化的想法,想到国际市场上一争高低。而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准备,读长江EMBA就是其中的准备工作之一。“我感觉长江更注重实践,尤其是在运用理论来服务实践方面是很强的。她立足中国,但眼光是全球化的。她用全球化的战略眼光,结合中国的现状,解决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面临的问题,尤其是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实战性和可操作性,更实用一些。另外长江的教授以知名华人教授为主,既懂世界又懂中国,还能讲中文,这样学习交流的效果会更好。从长江的沃土中吸收的营养对我们会有长久的影响力,所以我对在长江的学习非常重视。”作为长江校友,陈奕熙始终有着自己明确而长远的目标。
鸿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奕熙简历:
198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即就职于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1995年12月创建了以生产“千百度”女鞋为主营业务的南京美丽华鞋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1998年11月,在美丽华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鸿国集团,任集团董事长、总裁。
2003年1月,当选为江苏省第九届政协委员、南京市第十一届政协常委。
个人事迹:
1995年,包括陈奕熙在内的3个年轻人借钱凑足了50万美元,注册成立南京美丽华鞋业公司。起步时只在江宁有一条女鞋生产线,3个合伙人既是老板又是设计员、搬运工、送货员、仓库管理员。鞋造出来后,他们又成了推销员。
当初到上海推销鞋子,右肩挎着一个装有所有行李的大黑包,左手拎着装有各式各样皮鞋的蛇皮袋,就这样一家商场一家商场地跑。
“至今那个黑包我还保留着!”陈奕熙说,这只包伴着他走南闯北,是当年创业的见证,更是现在鼓励员工奋发图强的宝贵财富。
千百度”名字比鞋子先诞生
就像心急的家长,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经取好了名字。1995年陈奕熙决定“下海”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未来的产品取好名字:“千百度”。因为这个名字既有文化内涵,又包含了打造品牌需要的“千锤百炼”精神。
“千百度”在市场上出现不久后,就博得了不少女性的喜爱,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品牌出自南京。陈奕熙毫不避讳创业初期的不自信,“说实话,我们那时不愿让人知道千百度是地道的南京货。”陈奕熙解释,那时怕被人看扁,总想沾上“港资、合资”的光。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逼迫他们很快抛弃了“不自信”。
新加坡上市仅用了一年半
两年内开50家大型书城
鸿国集团在南京、扬州、常州等地已开设了9家大型书城,500平方米左右的书店有10个。他们还将收购上海某民营零售企业,明年将“打”到山东去,两年之内将达到50家大型书城,并建立超市图书期刊的连锁企业。
占地150亩的鸿国(江宁)工业园将于今年8月份正式启用,5年后这个工业园将形成年产400万双鞋的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