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为何要删掉《卖油翁》最后一句?老师:不能让学生看见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9.30

在初中语文课本里面,《卖油翁》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古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寓意也非常深刻。

你可知道,原文最后一句应该是什么?为何这句话不能让学生知道呢?

本文内容皆附有可靠信源,详情已赘述在结尾

在我们大众的认知里面,欧阳修作为一代大文豪,想必是非常的具有文人风骨。

殊不知大文豪也是人,他的身上也有人性的缺点所在,而欧阳修因为时代的影响,自己也有一些识人方面的偏见。

《卖油翁》讲述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他的名字叫做陈尧咨,这个人因为射箭技术高超,很受人追捧,所以他洋洋自得。

正所谓“360行行行出状元”,陈尧咨的射箭到底是什么水平呢?文中用了“当世无双”这四个字来形容,其水平就无需多言了。

陈尧咨虽然不是百发百中,但是基本上10发也得有9中。

这水平可谓是相当之高了,全国之内无对手,每次陈尧咨的射击表演,总是引来一片叫好之声,陈尧咨也逐渐变得高傲起来。

这一天,陈尧咨在射箭的时候,旁边又围了一个人,这人穿得破破烂烂,推着个卖油车,却不卑不亢。

最让陈尧咨生气的是,看到他那如神一般的射击技术,这人却无动于衷,陈尧咨何时受过这种轻视?

为了表现自己的超高本领,他又接连射击足足十次,次次都中,陈尧咨此时如一个充满斗志的孔雀一般。

谁料,这个围观者依旧只是那样冷冷的看着,最后不过是点了点头就想走。

陈尧咨这下恼怒了,他再也忍不下去了,抓住这人就问:“你啥意思?我这技术难道你不认可?”

这人也是个硬茬,“这有啥厉害的?你不过是练习多了熟能生巧罢了”。

听到这话,陈尧咨彻底恼了,这人居然如此轻视自己的才华,他又怎能忍得了。

七年级下册课本《卖油翁》原文

岂料,这人也不慌不忙,只是拿出自己的工具。

直到这时候,陈尧咨还不知道他要干嘛,看到他轻车熟路地展现出自己的“技术”的时候,陈尧咨才明白了他的意思。

只见这个卖油老翁,拿出一枚铜钱盖在盛放油的葫芦上面,随即舀出一勺子油就倒了下去,铜钱孔那么小,这油却倒得稳稳地。

最终倒满了油,铜钱也是没有沾上一点油,这水平,让陈尧咨心服口服。

卖油翁拍拍手,说道:“我也没有多少技巧,不过是熟悉了罢了”。

是这一句话,让陈尧咨恍然大悟,自己的射箭技术,也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陈尧咨豁然开朗,笑着看着卖油翁离开,这就是教材里面的结尾了。

陈尧咨却出其不意,他不仅射箭技术高超,而且还是文状元,可谓是能文能武。

但是在教材里面,这句话却被删掉了,这又是为何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句话虽然短短几个字,却包含了两个经典故事,一个是“庖丁解牛”,另外一个是“轮扁斫轮”。

庖丁解牛,讲述了熟能生巧的故事,一个普普通通的屠夫,却能把分解牛尸体这件事情,做成了如音乐舞蹈一般的美感。

他也没有什么窍门,不过是一直在操刀实践同一件事情,所以最终才成了这样的经典故事。

至于“轮扁斫轮”,讲述的就是一个做车轮做出精髓的工匠,他认为这坐车轮的技术,除了熟能生巧之外,并不能转化为理论知识传达给后人。

这个人认为要想学会学好这门技术,光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所以这人才认为读书是无用的,真正的技术和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这则故事里,强调了“读书无用论”。

可惜,最后,这句话却没有登上教材,所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句话。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相信,这句话曾经是很多人的座右铭,在这句话的督促下,无数人“头悬梁锥刺股”,为了前途拼命努力。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也被删掉了,那就是“百分之一的天赋,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你又知道,为何要删掉这句话吗?因为这句话,对普通人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同理,在卖油翁中,为何删掉最后一句话呢?

首先,“轮扁斫轮”的寓意,容易让还未形成自己固定价值观的少年产生消极心理,既然读书无用,那为何还要死读书?

其次,卖油翁主要传达的思想,是“熟能生巧”,但是“庖丁解牛”,除了“熟能生巧”,还有更深层次的寓意在里面,仔细追究起来,两者并不是很相符合。

在古代,上了战场,射箭的是英雄,卖油的能干啥?卖油翁夜郎自大,认为别人的射箭技术跟他一样只是手熟,所以最后才有了一笑了之。

这就相当于“道不同不相为谋”,从这层意思来讲,删减版的结尾反而更有意思,到底最后是释怀了还是不想理论了,也算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尾。

教材内容的选择,是需要层层筛选和把关才能够录用,这句话之所以删除,自然是专家综合了各方面的考量,才有了这最终的决定。

其实很多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会把这被删除的最后一句话讲一下,不过在考试之中,是不会对这句话做考查的,所以即使解释,老师也是一带而过。

THE END
1.男友向撞我逃逸的青梅求婚,我点赞后给妈妈打去电话:我答应联姻十几年,我被他们折磨成了怨妇。最后,我病倒在床上,郁郁而终。想起上一世的绝望,我内心泛起波澜。这时,我突然想起我妈上次电话里提到的联姻对象。她说:“你还记得宋家那个大儿子,宋清照吗?听说他被你拒绝后,一直单身,还时不时打听你的消息,这小子对你有意思,只是可惜”可惜什么,不言而喻。我从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682747288758789&wfr=spider&for=pc
2.《卖油翁》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为何被教科书删掉?其中有何深意今人想把这些文章选进中学生教材,在不改变原文框架的前提下,删掉不合适的话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卖油翁》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在被选入教材时也会被删掉一句话。 不过,“此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一句不像《口技》里的那么直白,就算不删掉,对学生也没什么影响,那编者为啥还要把最后一句话给删了呢? https://www.meipian.cn/56wxutkr
3.卖油翁原文删除最后一句是什么卖油翁的古文翻译释放,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徐慢慢地。我国有句俗话行行出状元,谥号康肃,去离开。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卖油翁的古文翻译 卖油翁删除最后一句是什么文原文卖油翁全文解释意思卖油翁的古文翻译原文卖油翁原文卖油翁北宋欧阳修卖油翁卖油翁古诗http://www.qlscxs.com/gfqlnsjx/69646.html
4.卖油翁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要删掉《卖油翁》最后一句话删掉是因为表现出了对读书的嫌弃,认为书是古人留下来的糟粕,体现了读书无用论的理念。这是要收录到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这也是为什么课本中要将最后这一句话删掉的原因。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hGzovwabNO.html
5.《卖油翁》的最后一句《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文章,被选编入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册。但是教材中却把最后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zhuó)轮者何异?"删除了。 原文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http://www.liushuishiyin.com/n/2105.html
6.股票论坛卖油翁原文及翻译最后一句的话题与回复及卖油翁原文本页聚合了与卖油翁原文及翻译最后一句相关的帖子和讨论交流内容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search-%C2%F4%D3%CD%CE%CC%D4%AD%CE%C4%BC%B0%B7%AD%D2%EB%D7%EE%BA%F3%D2%BB%BE%E4.html
7.《卖油翁》原文最后一句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我们《卖油翁》原文最后一句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我们选用的是欧阳修修改过的版本,而不是《庄子》最初的版本。最后一句话包含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庖丁解牛,一个是轮扁斫轮,如果加上最后一句,无形之中把《卖油翁》这篇文章提升了很大的难度。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两个典故。#历史 #历史故事#文化https://www.douyin.com/note/7082136983023127823
8.卖油翁翻译和原文附卖油翁内容概括及读后感读后感文章希望传递给学生何种价值观,无比重要,所以很多经典文言文都是经过删减的。有这样一篇文言文,专家们将它编入教科书里时,删掉了最后一句话,这篇课文就是《卖油翁》。《卖油翁》被选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是北宋欧阳修写的一篇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它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https://www.027art.com/fanwen/duhougan/14674534.html
9.卖油翁原文及翻译卖油翁的通假字它可以记人和Shi,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Cheng“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Yi论、抒情成分。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Qu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Men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https://www.xdyy8.com/juzi/2035.html
10.欧阳修的卖油翁的原文及翻译卖油翁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宋·欧阳修《卖油翁》 这篇短文大家应是耳熟能详的了,但重点在最后一句,但是教科书中好像删去了。“解牛斫轮”语出《庄子》,指的是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两个典故。皆指熟能生巧之事。 若没有这一句,这文章便只是写了一个看似励志的故事;但有这一句,就是一则深刻的寓言。且文意就可能逆转了。 https://www.lwuxueyong.cn/jdyl/jdyl14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