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为何要删掉《卖油翁》最后一句话?最后一句到底有何深意?卖油翁庄子教科书欧阳修韩愈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语言和文字不论在什么时代,都能够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而这也是文学作品存在的最大意义。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学典籍浩如烟海,有的晦涩难通,有的通俗易懂。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值得一探究竟,对于学生来说,读什么,怎么读,都是需要引导的。

所以,被选入教科书的作品每一篇都是精品,都有独特的教育意义。

但是,再完美的作品也偶有瑕疵,审核人员在选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会做出相应的删减。

比如,林嗣环的《口技》中,原文为:

妇人惊觉欠身,摇其夫语猥亵事,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染,床又从中嘎嘎,既而儿醒,大啼。

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

做出这样的删减,主要是考虑到其中一些少儿不宜的词句对青少年来说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内容是作者写文之初为了吸人眼球而作,不适合出现在教科书中。

然而,有些作品即使没有任何少儿不宜的内容,在被选入教科书时审核人员也会做出相应的删减,比如欧阳修的《卖油翁》就被删掉了最后一句。

《卖油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最后一句到底是什么?

宋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遭群臣恶语中伤,自请外任,在亳州写下了《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其中,《卖油翁》被选入七年级语文教材。

这篇小短文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陈尧咨,另一个是卖油的老翁。

陈尧咨是一个文状元,但拥有百步穿杨的本事,骑射本领一绝,称得上是文武全才。

在重文轻武的时代,恰巧又遇上了北部的外族入侵,文武双全的人自然深受重用,久而久之,难免生出骄傲自大的性子。

有一回,陈尧咨在家里的园子练习射箭,一位卖油的老翁恰巧经过,看见陈尧咨后便放下担子驻足观看。

陈尧咨一看有观众捧场,瞬时意气风发,射出十箭中了八九箭,本以为会得到看客的夸赞时,没想到老翁却只是微微点了一下头。

陈尧咨不乐意了,以为老翁也是个骑射高手,所以看不起自己,便问道:你难道也懂得射箭?难道是我的箭术不精湛吗?

老翁回道:没什么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完气急了,质问老翁如何敢轻视自己的骑技术!

老翁却说:凭我倒油的手法,就能够知道了。随后作出了一番演示。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熟能生巧的道理,不论陈尧咨还是卖油的老翁,他们的技艺都是经过日复一日的辛苦练习而成的,用今天的话术,就是“肌肉记忆”。

可以看到,教科书中的最后一句是“康肃笑而遣之”,这个康肃指的就是陈尧咨。

然而,在原版中,在“康肃笑而遣之”之后还有一句——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这句话其实无伤大雅,也没有任何少儿不宜的内容,反而还引经据典,为什么在教材中会被删掉呢?

教科书为何要删掉《卖油翁》最后一句话?

被删掉的这句话用白话可译为“这件事和庄子说的庖丁解牛与轮扁斫轮有什么区别呢?”看起来确实没有什么少儿不宜的内容,还用到了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的典故。

庖丁解牛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庖丁作为一个屠夫,因为经常杀牛,所以对牛的身体构造非常熟悉,宰牛的时候自然得心应手,道具也没有损坏,论述的也是反复实践、掌握规律后,孰能生巧的道理。

轮扁斫轮大家可能会有些陌生,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叫轮扁的人擅长用刀斧砍木头造车轮,有一天,他找到齐桓公汇报工作,恰巧看到齐桓公在看书,便说道:您看这种作者死了好多年的书有什么用?

爱看书的齐桓公一听不高兴了,马上回道:你说读书没用,那你就要说出个理由来,你说不出来我就要罚你了!

轮扁大胆说道:就像我,我读了那些教人做车轮的书,但是不去实践练习,根本就做不出来;同样地,就算我以后写书叫别人造车轮,别人亲手不实践也是做不出来的。

从大意上来看,庖丁解牛尚能符合孰能生巧的立意,但其中还包含了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蛮干的道理;

轮扁斫轮就更加不同了,它主要讲的是理论与实践之间转换的关系,而且轮扁驳斥齐桓公的说法有些接近于“读书无用论”,这与教育的本质大相径庭。

所以,这两个典故用与《卖油翁》的主旨和立意是不一样的,略微有些画蛇添足的意味,容易引起歧义;

在前半部分已经能够说明清楚的情况下,最后一句删除掉不仅不无伤大雅,反而使中心思想更为凝练。

THE END
1.男友向撞我逃逸的青梅求婚,我点赞后给妈妈打去电话:我答应联姻十几年,我被他们折磨成了怨妇。最后,我病倒在床上,郁郁而终。想起上一世的绝望,我内心泛起波澜。这时,我突然想起我妈上次电话里提到的联姻对象。她说:“你还记得宋家那个大儿子,宋清照吗?听说他被你拒绝后,一直单身,还时不时打听你的消息,这小子对你有意思,只是可惜”可惜什么,不言而喻。我从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682747288758789&wfr=spider&for=pc
2.《卖油翁》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为何被教科书删掉?其中有何深意今人想把这些文章选进中学生教材,在不改变原文框架的前提下,删掉不合适的话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卖油翁》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在被选入教材时也会被删掉一句话。 不过,“此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一句不像《口技》里的那么直白,就算不删掉,对学生也没什么影响,那编者为啥还要把最后一句话给删了呢? https://www.meipian.cn/56wxutkr
3.卖油翁原文删除最后一句是什么卖油翁的古文翻译释放,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徐慢慢地。我国有句俗话行行出状元,谥号康肃,去离开。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卖油翁的古文翻译 卖油翁删除最后一句是什么文原文卖油翁全文解释意思卖油翁的古文翻译原文卖油翁原文卖油翁北宋欧阳修卖油翁卖油翁古诗http://www.qlscxs.com/gfqlnsjx/69646.html
4.卖油翁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要删掉《卖油翁》最后一句话删掉是因为表现出了对读书的嫌弃,认为书是古人留下来的糟粕,体现了读书无用论的理念。这是要收录到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这也是为什么课本中要将最后这一句话删掉的原因。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hGzovwabNO.html
5.《卖油翁》的最后一句《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文章,被选编入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七册。但是教材中却把最后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zhuó)轮者何异?"删除了。 原文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http://www.liushuishiyin.com/n/2105.html
6.股票论坛卖油翁原文及翻译最后一句的话题与回复及卖油翁原文本页聚合了与卖油翁原文及翻译最后一句相关的帖子和讨论交流内容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search-%C2%F4%D3%CD%CE%CC%D4%AD%CE%C4%BC%B0%B7%AD%D2%EB%D7%EE%BA%F3%D2%BB%BE%E4.html
7.《卖油翁》原文最后一句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我们《卖油翁》原文最后一句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我们选用的是欧阳修修改过的版本,而不是《庄子》最初的版本。最后一句话包含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庖丁解牛,一个是轮扁斫轮,如果加上最后一句,无形之中把《卖油翁》这篇文章提升了很大的难度。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两个典故。#历史 #历史故事#文化https://www.douyin.com/note/7082136983023127823
8.卖油翁翻译和原文附卖油翁内容概括及读后感读后感文章希望传递给学生何种价值观,无比重要,所以很多经典文言文都是经过删减的。有这样一篇文言文,专家们将它编入教科书里时,删掉了最后一句话,这篇课文就是《卖油翁》。《卖油翁》被选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是北宋欧阳修写的一篇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它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https://www.027art.com/fanwen/duhougan/14674534.html
9.卖油翁原文及翻译卖油翁的通假字它可以记人和Shi,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Cheng“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Yi论、抒情成分。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Qu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Men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https://www.xdyy8.com/juzi/2035.html
10.欧阳修的卖油翁的原文及翻译卖油翁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宋·欧阳修《卖油翁》 这篇短文大家应是耳熟能详的了,但重点在最后一句,但是教科书中好像删去了。“解牛斫轮”语出《庄子》,指的是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两个典故。皆指熟能生巧之事。 若没有这一句,这文章便只是写了一个看似励志的故事;但有这一句,就是一则深刻的寓言。且文意就可能逆转了。 https://www.lwuxueyong.cn/jdyl/jdyl14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