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几年在网络上很火的诈骗三姐妹,她们分别是谁呢?
一是温柔有爱的“支教菇凉”;
二是自强不息的“卖茶女孩”;
三是优雅漂亮的“性感空姐”。
如今,情感类诈骗频频发生触动我们的神经
这类诈骗团伙有哪些套路?
今天彭小申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情感诈骗图鉴:
——传说中的恋爱“杀猪”套路!
“养猪”:建立恋爱关系,让受害者产生信任感。
“杀猪”:最后的诈骗环节,卸磨杀驴,交付钱财,这也是最后的“收割”。
这是一种典型的“放长线钓大鱼”的诈骗套路,受害者可能一直无法察觉自己受骗的现状,甚至当旁人质疑自己的感情异常时,也可能义无反顾的相信施骗者。
这类情感诈骗通常是团伙作案
犯罪团伙通常掌握着一种“核心技术”,就是传说中的:话术本。
同情考验式诈骗:
第二步,开始与目标对象聊生活、聊山区孩子,假装生病求安慰,伪装成单纯、善良、可怜的弱女子形象;
第三步,通过发红包“考验执行力”的游戏方式,骗取被害人钱财。
蚂蚁搬家式诈骗:
套路1:“进粉期”
感情培养,主要处于与“客户”闲聊阶段,通过日常聊天培养成朋友关系;
套路2:“失恋期”
营造被国外读书男友无情抛弃的伤心女孩形象,表现得悲痛欲绝,以引起“客户”的同情心理,为此后感情发展作铺垫;
套路3:“茶山期”
女孩遭遇失恋后回到外公家的茶山,帮忙炒茶、采茶等,博取“客户”同情心,并选择机会推介“外公手工茶叶”;
套路4:“茶庄期”
亲生母亲去世,女孩与继母争夺母亲留下来的茶庄经营权,打赌自己在期限内营业额达到一定金额,即可继承茶庄,否则继母将会卖掉茶庄。
欲情故纵式诈骗:
1、在社交平台上注册大量账号,伪装成单纯善良的“空姐”身份;
2、利用网络流行的“快节奏恋爱”心态进行广撒网;
面对这类型情感诈骗,防范有妙招:
1.培养防骗意识,保持良好的社交心态,在没有确定对方真实身份和样貌之前,警惕经济上的来往,不向陌生人转账。2.保护个人隐私,不轻易透露自己的财产状况、家庭情况、家庭住址等信息,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3.保持正确的投资、理财心理,规避高风险、不切实际的冲动行为。4.警惕对方发来的不明二维码、链接、App等,不轻易点击,不轻易扫码,避免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