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公祖丁之子。字德阳,祖丁之少子,轩辕黄帝二十七传孙,商王武丁之叔父,生于殷小辛丁亥岁,即公元前1354年。丁巳岁(公元前1324年)受商王武丁封于河北蔓口(今河南伊川市蔓口,即伊河北岸一带)为曼侯,后改封曼公为邓侯,建立邓国,又赐邓氏,邓氏世系出于此。卒葬伊川召陵县邓城(河南偃城东)。妣辛氏,封夫人,生子:晁(chao)。
二世祖
晁公曼公之子。字旻宁,世袭侯爵。妣李氏,封夫人,生子:徽。
三世祖
徽公晁公之子。字虞,世袭侯爵。妣汪氏,封夫人,生子:庆、耿。
四世祖
庆公徽公之子。字晃文,世袭侯爵。妣姜氏,封夫人,生子:超、桓。
五世祖
桓公庆公之子。字仁挚,世袭侯爵。妣郑氏,封夫人,生子:昆、仪。
六世祖
昆公桓公之子。因商纣王无道,去殷归周,择主而事,仍封侯爵。妣闻氏,封夫人,生子:忠。
考:始祖曼公到六世祖昆公起,自商王武丁,至于纣辛乙未商亡(约为公元前1250-前1046年)共九王约204年。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七世祖
忠公昆公之子。周封侯爵。妣张氏,封夫人,生子:晖吉、晖文。
八世祖
晖吉公忠公长子。世袭侯爵。妣杨氏,封夫人,生子:日浩。
九世祖
日浩公晖吉公之子。世袭侯爵。妣魏氏,封夫人,生子:煦和。继配黄氏,封夫人,生子:咸和。
十世祖
煦和公日浩公长子。世袭侯爵,妣朱氏,封夫人,生子:楠。继配黄氏,封夫人,生子:杞。
十一世祖
杞公煦和公次子。世袭侯爵,妣余氏,封夫人,生子:熹珍、朗珍。
十二世祖
熹珍公杞公长子。世袭侯爵,妣汪氏,封夫人,生子二:怡、悦。
十三世祖
怡公熹珍公长子。世袭侯爵,妣黄氏,封夫人,生子二:淮、沛。
十四世祖
沛公怡公次子。世袭侯爵,妣姜氏,封夫人,生子二:琮、璧。
十五世祖
璧公沛公次子。世袭侯爵,妣许氏,封夫人,生子二:厚、淳。
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年)
十六世祖
淳公璧公次子。世袭侯爵,妣杨氏,封夫人,生子三:衡、峻、峰。
十七世祖
衡公淳公长子。世袭侯爵,妣曾氏,封夫人,生子二:伟、略。继配夫人,生子:猷。
十八世祖
略公衡公次子。世袭侯爵,妣李氏,封夫人,生子二:宣、殷。
十九世祖
宣公略公长子。讳吾离,世袭侯爵,妣曾氏,封夫人,生子三:尚、高、敦。
考:春秋周桓王八年己巳(公元前712年),吾离惧楚与蔡郑二国交会,以尊周而臣服于周。周鳌王四年,即鲁庄公十六年癸卯(公元前678年)为其甥楚文王所灭。
二十世祖
尚公宣公长子。世袭侯爵,妣朱氏,封夫人,生子粹。妣张氏,封夫人,生子:纯。
二十一世祖
粹公尚公长子。仍袭侯爵,妣苏氏,封夫人,生子二:明渊、明德。
二十二世祖
明渊公粹公长子。仍袭侯爵,周襄王时其国被灭。妣朱氏,封夫人,生子:史。
二十三世祖
史公明渊之子。妣伍氏,生子二:和、育。
二十四世祖
和公史公长子。妣田氏,生子二:耀、彩。
二十五世祖
耀公和公长子。妣郑氏,封夫人,生子二:侃、訚。
二十六世祖
侃公耀公长子。春秋周景王时为徐州刺史。妣田氏,封宜人,生子二:彧、质。
二十七世祖
彧公侃公长子。妣焦氏,生子:晃。
二十八世祖
晃公彧公之子。妣黄氏,生子二:华、萼。妣方氏,生子二萃、萱
二十九世祖
萼公晃公次子。妣黄氏,生子二:监、新。
三十世祖
监公萼公长子。战国周烈王时任晋阳县令。妣徐氏,封宜人,生子二:愉、恺。
三十一世祖
恺公监公次子。妣黄氏,生子二:安国、定国。
三十二世祖
安国公恺公长子。战国周显王时任南城宰,妣刘氏,生子三:襄、勋、瑚。
三十三世祖
襄公安国公长子。妣吕氏,生子二:沧、海。
三十四世祖
沧公襄公长子。战国周慎靓王时任直隶州牧。妣刘氏,封宜人,生子二:铭、钊。
三十五世祖
铭公沧公长子。战国周赧王时任州刺史,世居河北,隆师重道,乐善好施,卓有古风。妣王氏,生子二:文仲、敬仲。二子俱以文学著名,长子文仲为河东县令,遂称河东邓氏。
东周河东邓氏世系
三十六世祖
文仲公铭公长子。东周战国周赧王时为河东县令,卓著勋绩,从这以后便以河东而居,遂称河东邓氏。妣郑氏,封儒人,生子:灏(hao)平、澍(shu)平。
三十七世祖
澋平公文仲公长子。妣王氏,生子二:缙光、绅光。
三十八世祖
缙光公秦时为陵州刺史。妣郑氏,封宜人,生子:成,
考:上列七世至三十八世祖,起自西周武王乙未年,迄于东周烈王喜七年壬子(公元前1046-前369年,即秦献公十六年)为秦所灭,共32世,677年。周末战国时期秦六国为:韩、赵、魏、楚、燕、齐。自赧王五十九年(己巳、前256年)即秦昭襄王五十年周室亡,又过七年,即秦庄襄王元年(壬子、前249年),秦灭东周君而祀绝。又从壬子至己卯(公元前249-前222年)天下无主者十十八年,至庚辰(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朝(公元前221-207年)
三十九世祖
成公缙光公之子。秦时任沧州刺史。妣冯氏,封宜人,生子二:玢、玠。
四十世祖
玠公成公次子。妣陈氏,生子二:敏、敬。
考:上列三十九世至四十世,起自秦始皇庚辰,迄于秦三世子婴甲午(公元前221-前207年),共三王,十五年。乙未(前206年)子婴降于沛公刘邦而秦亡,即汉高祖元年。西楚霸王项羽与刘邦在战争,史称“楚汉之争”,起自公元前206年乙未,迄于公元前203年戊戌。
西汉时期邓氏世系(公元前206-公元8年)
四十一世祖
敏公玠公长子。汉高祖时任中书大夫。妣黄氏,封夫人,生子二:通、远。
四十二世祖
远公敏公次子。妣孙氏,生子二:奎、光。
四十三世祖
奎公远公长子。妣王氏,生子二:广汉、钦汉。
四十四世祖
广汉公奎公长子。汉宣帝时为中丞大夫。妣刘氏,封夫人,生子三:锦、环、球。
四十五世祖
锦公广汉公长子。妣蔡氏,生子二:旭、明。
四十六世祖
明公锦公次子。汉平帝时为御史,生于汉成帝鸿嘉四年甲辰(公元前17年),在更始元年癸未(公元23年)开关迎接汉兵,辅佐刘秀。妣余氏,封夫人,生子二:禹、晔。
东汉河南邓氏世系(公元25-220年)
四十七世祖
禹公字仲华,生于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壬戌,卒于东汉承平元年戊午(公元2年-58年)享年五十七岁。公十三岁时,受业长安,与光武遂相亲附,及汉兵起,会光武于河北,杖策追随平莽,建立东汉王朝。建武元年(公元25年),禹时年二十四,拜为大司徒,授前将军,封为鄼侯(鄼,古县名,今属河南南阳郡,故城在今襄阳谷城县东北),食邑万户。建武二年丙戌,上大司农印绶,又拜为右将军,封梁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封为高密侯。建武中元二年丁巳(公元57年)汉明帝显宗即位,以公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永平元年,公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墓葬洛阳北邙。元配夫人严氏墓葬于襄县,地名曲逆。妣严氏、谢氏、任氏俱封夫人,生子十三,各使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为后世法。
长子谦,名震,分封高密侯。妣吴氏,生子四:成、乾、保、昌。
次子让,名袭,分封安昌侯。妣赵氏,生子:藩。
三子识,名珍,分封夷安侯。妣贾氏,生子二:康、良。
四子议,名应,为太尉。妣冯氏。
五子论,名访,为荫侯。妣朱氏。
六子训,字平叔,为扩羌校尉,妣耿氏。生子五:骘(zhi)、京、悝、弘、阊(chang)。
七子讚,名隆,为川州牧。妣宋氏。
八子诒,名鲤,为司训。妣马氏。
九子谋,名叠,为护骑将军。妣阴氏。
十子诗,名香,为河南尹。妣刘氏。
十一子说,名磊,为运司。妣卓氏。
十二子谟(mo),名滨,为廷尉。妣樊氏。
十三子诰,名鸿,封小侯。妣李夫人。
帝赐宗派为:庆、廪(lin)、庠、序、府、库、广、庭、康、庥(xiu)、庇(bi)、廊、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