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地处“中华脊梁”上的南阳迎来了验收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专家,在全城上下充满期待的气氛中,一位已经72岁高龄的老人更是喜不自禁。因为他于十几年前提出的在宝天曼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的梦想,正随着评审专家的到来逐步走向现实。
他,就是南阳市教师进修学校退休教师李贤书老人,此前他的身份还有:河南省政协委员、民进南阳市主委、高级讲师。
而建立宝天曼世界地质公园的提案只是李贤书老人的“得意作品”之一,他在多年前提出的“宁西铁路考察”和“恐龙蛋化石博物馆”两份提案,更是给南阳带来了无法估量的财智。
退休9年,心里还装着国家大事
上午8时,李贤书吃完早饭,就钻进了自己的房间,熟练地把一些已经泛黄的剪报等资料拿了出来,仔细地翻着。这,是他退休9年来的习惯性动作。
“伏牛山一定能评上世界地质公园,我敢肯定。”李贤书向记者说这番话的时候,拿出了他的“证据”——关于他在伏牛山系的宝天曼考察的资料和照片,一张一张地讲解。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他,思路非常清晰。
出生于1934年的李贤书,23岁从湖南大学生化系毕业,在当地教学两年后调回南阳,先后在南阳一中和南阳市教师进修学校任教,直到1997年退休。
“我是南阳人,对南阳有着特殊的感情。”李贤书的这句话在采访过程中不断地被重复,而他回到南阳后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
1986年,李贤书发起筹组中国民主促进会南阳支部,组织一大批文化教育界的知识分子和知名人士,创办了不少职业学校和私立学校。后来担任了七届河南省政协委员、一届南阳政协常委等职务。
“我是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对你说的每件事情都是有根有据的。”李贤书拿着厚厚的资料说,在政协和民进的工作中,他提出了三个影响深远的提案。
宁西提案,
助推铁路线改道南阳
“很多人并不知道,南阳差点错过了宁西铁路啊。”李贤书老人微笑着给记者讲述了一段宁西铁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1991年,国家有关部门透露消息,我国“九五”期间将建设一条大型铁路,所附的示意图标注此线路的走向是南京—合肥—信阳—襄樊—西安。
“宁西铁路为什么不走南阳而走襄樊?有没有走南阳的可能?”李贤书随后着手开始一系列的研究工作。1991年,为了论证宁西铁路取道南阳的优势,以及它将给南阳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李贤书自费对宁西铁路南阳段进行考察。他先后依顺序走访了西峡、内乡、镇平、卧龙区、油田、唐河、桐柏,看到这些县区虽有丰富的资源,但因没有铁路经过,得不到很好的开发,这更加深了他的“宁西情结”。
与此同时,当时的南阳地委主要领导也注意到了宁西铁路。为了争取这条铁路从南阳穿过,南阳市委主动做了一件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开先例的大事:由南阳地方出资,委托铁道部一、四两院进行西安—南京铁路途经南阳的可行性研究。1994年12月底,撤地设市后新成立的南阳市委召集了当时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人士,希望他们向省里、国家提交议案、提案,争取宁西铁路从南阳经过。
1993年4月,李贤书赴郑参加政协河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宁西铁路走向问题的提案草案。随后,他到郑州找到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袁祖亮,两人经过反复商量、论证,最终定稿。1993年4月17日,他们在会上递交了《建议省政府注意宁西铁路的走向问题》,这一提案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省政府先后3次向国务院、铁道部呈文,明确表示河南省修建西安—南阳—南京铁路的态度和决心。
经过大量的工作和“公关”,1996年10月和12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先后两次对南阳方案进行考察评估,专家认为,南阳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有明显优势,遂向国家计委推荐了南阳方案。至此,宁西铁路取道南阳成为定局。
不懈努力,
推动恐龙蛋化石博物馆建设
“看到这些消息后,我非常着急,想着怎样才能保护家乡这一重大发现成果。”李贤书说,1993年2月,他自费到西峡等地考察恐龙蛋化石的分布。
“那个时候,发掘出来的恐龙蛋化石都在乡文管所保存。”李贤书说,由于没有库房,恐龙蛋化石都用麻袋装起来,放在阴暗潮湿的床下、桌子下。而通过打击走私截获回来的恐龙蛋化石,更是无处存放。
因此,1993年4月,在政协河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他递交了《关于建议建立恐龙蛋化石博物馆的提案》。1994年2月,他受省政协、民进省委的委托,再次赴西峡、淅川、内乡实地考察恐龙蛋化石的分布、埋藏、发掘、流失、保护等情况,为省政协提案《建立国家级恐龙蛋化石博物馆》,准备了翔实的材料。
第二年,李贤书再次提出了同样的提案。
山上过年,
步行考察宝天曼自然区
8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团深入伏牛山腹地的内乡、西峡,对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创建情况进行现场考察。其中一个重点是伏牛山地质公园内的内乡宝天曼国家地质博物馆。
“这个地方我去过好多次,步行去考察的。”李贤书看着南阳媒体关于联合国地质公园评审组的专家在宝天曼考察的消息,有些兴奋。
这个消息显然又勾起了老人的回忆。
1959年,大学毕业的李贤书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回南阳任教。受大学时所学专业的影响,多年来,李贤书一直醉心于研究南阳盆地的风土地貌、生物态系。他深深被南阳伏牛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资源所吸引,并由此产生了大力开发和保护南阳的自然资源、发展盆地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想法。
1993年下半年,李贤书在报纸上看到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被命名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消息后,立即自费到内乡进行考察。
“那一年的春节我就是在内乡的考察中度过的,因为必须趁寒假完成考察。”李贤书说,他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约两周的仔细考察,整个过程全靠步行完成,掌握了详尽的资料。
根据考察结果,李贤书撰文指出:“如果把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开发成世界性国家级森林公园,将大大提高南阳的知名度,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带来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及经济上的大收入,会很快改变南阳。”
1994年,李贤书作为河南省生态学会理事参加在郑州召开的理事扩大会议及学术研讨会,作了《中国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内乡县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学术发言,深受与会专家、学者好评。
李贤书说,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考察团来南阳,对申报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验收,我十几年的心愿,眼看就要实现了,实在令人振奋。③36